Redian新闻
>
天涯不再是天涯,互联网也不再是互联网

天涯不再是天涯,互联网也不再是互联网

公众号新闻


天涯第一次死去是在 2023 年 4 月 25 日。当时,有关这个运营已 24 年之久的线上社区即将关停的消息已传出半月有余,其官网、App 陆续无法打开。5 月 27 日,天涯社区的创始人之一、前董事长刑明在社交平台上回应:天涯社区是因资金问题暂时停摆,并没有放弃恢复网站的希望。


天涯第二次死去是在 6 月 3 日。从 5 月 28 日开始,以“重启”为目标的直播义卖在抖音进行了七天七夜,然而最终只募得 14.99 万元,与计划的 300 万目标相差甚远,甚至无法填补网站的电信服务器欠费。


不仅是天涯,以帖子为载体、以文字为主要交流方式的论坛社区,正逐渐从简体中文的网络世界消失。如今再打开天涯这类论坛,看着以列表、版块、热帖为组织方式的界面,给人带来的感受或许不是怀念,而更多是混乱和陌生。


受《T》中文版邀请,插画师蠢卫星为本文创作了三张插图。互联网历史被具象化为瀑布景观,这幅图展示了连绵的网络瀑布,寓意互联网的更迭是连绵不绝,承前启后的。


为什么论坛不再受欢迎?古早落伍的页面导航恐难辞其咎,但这只是表层原因。早在 2014 年,知乎上就试图讨论这个问题,“天涯和其他国内大型论坛为什么越来越不行了?”,一时成为热帖。


当话题被转载到技术论坛 V2EX 上时,一名用户这样分析:“论坛的代表天涯是字数少于 200 字不让发表;web 2.0 的代表微博是多于 140 字不让发表”。言下之意,是当下碎片化的内容,已经让人无法适应篇幅更长的文字表达。


另一名用户 akfish 则认为,媒介代际变化之下,网民的心态也在改变:“大概回想了下,互联网内容开始水的那个时间点,认真你就输了这句话开始流行。”


“认真你就输了”是一句网络“老梗”,“他急了他急了”则是更晚的变种。它们的共同点在于,用一句看似调侃的玩笑式话语,消解了严肃和深度讨论的意义。“上网就是图一乐儿”“围观就是图一乐儿”的乐子人的乐子人心态愈发常见,高质量内容被视为是破坏气氛的,被更容易引发共鸣的流行语和段子挤占。



而在 13 年前,互联网这个新媒介还被寄予厚望 ——《围观改变中国》——《新周刊》2010 年的一期封面报道的标题如是说。


这种期望并非没有来由,它是网络初期最显著的特征,体现了所谓的互联网精神。在对《网络效应》(The Net Effect: Romanticism, Capitalism, and the Internet)一书的评论中,译者之一吴靖写道:“在各种未来主义和科技决定论的话语中,网络文化被赋予了命定般的新潮特性 —— 个人自由、自主性、草根和平等意识、社区文化、志愿者精神,等等。”


“突然之间 …… 只要购买那些神奇的微型电脑,你就可以成为先锋文化的一部分,引领社会思潮的变革 …… 甚至在不久的将来瞬间跨入财富精英的行列。”


论坛正是这些精神最初的承载者,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成为财富精英的神话。


最早的 BBS 诞生于个人计算机尚未普及的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芝加哥的一小群技术爱好者时常凑在一起,交流想法,分享信息。但一次肆虐的暴风雪让见面变得非常困难,社团的两名成员 Ward Christensen 和 Randy Suess 便想出了一种方法,以便成员之间用电脑进行交流。


由此诞生的软件被称为CBBS(Computerized Buletin Board System)。它允许拥有调制解调器的个人电脑所有者拨入专用系统并留下消息,其他人稍后拨入时,便会看到前面的人留下的信息。


2005 年推出的剧集《BBS: The Documentary》,记录了 BBS 诞生初期的美好时光。影片中受访的管理员描述,晚上他们躺在黑暗中,看着床边电脑上的灯光闪烁,会因技术将世界带到他们的卧室而心生感动。



那时,BBS 很像是公共空间里的一张公告板。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款软件,把自己的个人电脑变成一个公开的客厅,邀请来自各地的陌生人在这里留言、谈天、分享资源。


而这个无私的主人,便被称为这个 BBS 的“站长”。20 世纪 90 年代,BBS 网络惠多网(FidoNet)进入中国,被称为 CFido(Chinese FidoNet),“中国的第一批网民”迅速拥抱了这个新鲜事物。包括丁磊、马化腾、雷军在内的许多中国互联网行业开创者都曾担任过 CFido 的站长。 


1997 年出版的杂志《龙音》记录了当年各站之间的来往信件,成为中国惠多网的珍贵存档。这些信件里,全国各地网友长篇累牍地畅聊技术架构,讨论时下热门话题(比如被反复探讨的克隆技术),连载由炜爵爷(qimgh)改写的、被称作“官场现形记”的《文嚎版鹿鼎记》,也分享恋爱、孩子上学等生活琐事。


瀑布的形态扩张至整块个画布,作为“人”的衬景。这代表着互联网进入黄金时代,用户的参与感、存在感达到顶峰。


《龙音》创刊号的最后写道:“业余精神万岁!”全世界范围内,这种普通人之间的网络互联,改变了当时信息技术由科研机构和军事部门主导的局面,因而被视为平民主义的象征。但从数量上看,由于对硬件的要求较高,使用者需要有一些技术背景,这样的 BBS 站仍极为小众 —— 直到校园 BBS 上线。


1995 年,清华大学学生 Ace 用实验室的一台闲置 386 机器,采用台湾大学“椰林风情”站的 Palm BBS 系统,架设了一个 BBS,取名为“水木清华”站。


1999 年,庆祝北京大学研究生宿舍楼通网,北大学生吴涛用个人电脑搭建了个 BBS 。进站欢迎页面为校园内标志性的博雅塔、未名湖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因而被人戏称为“ytht”(一塌糊涂),即“一、塔、湖、图”。


紧接着两三年之内,全国多个高校也都推出了自己的 BBS,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 BBS 站、南京大学的小百合站、复旦大学的日月光华 BBS 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高校 BBS 大多依赖高校的网络基础设施,但并非由校方进行管理,而是在学生之间,以一种完全志愿、近乎自治的方式来运转。


因此,这些基于教育网和复杂的 telnet 协议而架设的论坛,也同时面向校外开放访问,且很快展现出远超校园的影响力。许多初期“网红”都是凭借上面的一张帖子一炮而红,比如“芙蓉姐姐”的文字最早就可见于水木清华 BBS 。 


“一塌糊涂”则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闻名。调查记者季天琴在《BBS 往事》中记录,论坛的规矩都是学生网友一起制定出来的,版主、站务要竞选上台,有任期,也有监督。论坛内的机制效仿三权分立,以便对站务和版主也能投诉和弹劾。


在这种宽松活跃的氛围下,一塌糊涂上诞生了很多著名版块。它的 sex 版是中国 BBS 上较早开设性教育的版面,还有 motss(酷儿)和 lesbian 版块,以及讨论社会生活的“三角地”,用于辟谣的“反谣言中心”等。


2003 年,水木清华在线人数首次突破 10000。截至 2005 年 3 月,水木清华共有版面 500 余个,总注册人数达到 30 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 23,674 人。


早期混迹天涯的人大多熟悉一个名字,“老冷”。他是天涯社区最早开设的版块“关天茶舍”的第一任版主,很大程度上也奠定了该版块以思想、学术交流为主的基调。


而“老冷”正是历史学教授罗新早年在天涯的 ID。关于这段经历,罗新曾与媒体分享 —— 因 1999 年一次在新疆考察时摔伤,休养期间闲着无聊,才得以开启的。“关天茶舍”四字出自陈寅恪的诗句“吾侪所学关天意”。


早年看似“不学无术”的灌水生涯,给罗新接下来的职业路径留下深刻的影响。后来,他离开天涯,创办了更为精专、学术的“往复论坛”。他会为了与网友争辩一个话题,通宵读书码帖,“不仅要炫耀自己很快找到了信息,还要让对方意识到,自己有思考”。结果同为历史专家的好友,也不得不“整天看书查资料”,只为跟上讨论。



往复论坛上的交锋折射出 BBS 对当时中文互联网环境的意义,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人们凭借着纯粹的好奇和热情,为彼此勾勒出一个更大的世界的轮廓。


罗新曾提及,往复最大的收获,是历史学者陆扬的加入。彼时陆扬仍在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任职,论坛上的 ID 是“云中君”。“他(陆扬)说的话,他带来的信息,他带来的想法,对当年的中国学术界来说是很陌生的 …… 2000 年左右的中国学者对海外学界的了解,和现在相比,不是一回事。云中君的出现,是网络学术生态的一个新现象。如果说往复(对中国学术)有贡献,这就是一个贡献。”


与此同时,以天涯为代表的,对社会事件的热议和介入,一定程度上开启了网民公共参与的热潮。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统计,2009 年 77 件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有 23 件都是在网络论坛上率先被曝光。



2001 年 9 · 11 事件发生时,彼时已经交由王怡担任版主的“关天茶舍”突然人气高涨。王怡如此回忆:当时,“网络中国”与“媒体中国”是两个彼此割裂的世界,媒体上见不到任何讨论,关天则在一夜之间出现大量讨论帖。 


作为版主,他虽然对鼓吹和同情恐怖主义的帖子标以“黑脸”,但也坚持不删除任何帖子。“几日之内,大批网友涌入关天,关天成为大陆网站中讨论 9 · 11 事件最激烈和自由的地方。”浏览量和网友规模达到空前的高峰。


前后 10 年间,“孙志刚案”“山西黑砖窑案”“重庆钉子户”“朱令案”“周正龙拍虎”等一系列维权和社会事件都在天涯社区得到广泛讨论和推动,乃至出现了“全民话题,天涯制造”的口号。这种全民参与的风潮,一直延续到微博和公众号的时代。



不仅仅是议政,论坛的出现极大丰富了中国人的公共生活,自上而下的叙述之外,涌现出多元、个性的书写。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唐小兵在《围观改变中国 ?—— 互联网书写与中国式公共领域的特质》一文中写道:“互联网写作兴起之后,我们才逐渐看到一种自由、开放、个人化的表达方式的诞生和兴盛。”


天涯社区上,“莲蓬鬼话”“煮酒论史”都曾是极为热门的版块,《鬼吹灯》《明朝那些事儿》《东北往事:黑道风云 20 年》等后来知名的文学 IP 最早在这里连载;榕树下、桑桑学院到后来的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从论坛起家,孕育出了一个崭新的网文时代;《老友记》爱好者建立的 F6 论坛,是中国最早的美剧论坛,开创了字幕组这一独特的爱好者团体;西祠胡同上的影评社群“后窗看电影”也是许多从业者、影视发烧友的聚集之地。



更具娱乐性的猫扑则是网络流行文化的集散地。如今 B 站用户常用的“233”便源于猫扑 —— 猫扑论坛表情符号的第 233 号是一张捶地大笑的表情,许多人发帖时便直接用 233 来表达这个情绪。“人肉搜索”这种持续至今的网络行为,最早也是在猫扑的奖励机制下被大量应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1998 年由响马创办的西祠胡同,首创了“自由开版,自主管理”的开放运营模式,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设版块,且拥有关闭、合并和广告经营的权利。有评论认为,“这种运营模式,被称为 web 2.0 意识,后来者豆瓣、百度贴吧、知乎等社区均借鉴于此”。


高校 BBS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 2005 年。教育部要求高校 BBS 实施实名制,一直以来开放访问的水木清华、南大小百合等站关闭校外 IP 访问,转为学校内部的信息平台。前一年,北大的“一塌糊涂”被执行关站,关站前为教育网内平均在线人数最多的 BBS。


这一年,中国网民突破 1 亿,网络实名制的话题在商业化门户网站引发热议。新浪网做了一期“专家激辩互联网实名制”的大专题,引入正反双方的意见进行辩论。2015年,锤子落地,《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要求用户“后台实名,前台自愿”。


匿名灌水的时代就此过去。


水流变得孱弱,瀑布本身成变成了25 块屏幕里的一张图片,在背景里发出幽光。互联网发展到现阶段,人们再也无法通过网络推送的信息辨识事物的全貌。


而互联网本身也被分割成了无数同质化的小方块,在看似更加无垠其实愈发狭窄的空间里闪烁。


但 BBS 的影响仍有遗存。2020 年,一群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创办了一个名为“无可奉告”的网络匿名校园论坛。虽然后台注册时仍需学生邮箱,但团队在公告里表示,他们“在技术上做不到查询用户真实身份”,而且用户每次发帖都可以用不同的 ID —— 这可能是当下平台能做到的匿名极限。


但才 4 个月,论坛就被主动关闭。告别视频中,主创团队提到,这个用户刚刚过万的论坛,运行时出现了种种“问题”,包括大量的负面帖、钓鱼帖、人身攻击,“一个帖子在认真讨论问题,下面却有一些很过分的玩笑言论 ……”导致论坛一度被称为“交大的厕所”。


一篇评论文章中,交大教授魏武挥谈及这个论坛的始末,将“无可奉告”与前台匿名的豆瓣小组进行比较。归根结底,他认为,时代不同了,与豆瓣创立的 2005 年相比,网民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比从前更多。“在今天,一个社区想要获得一种有效的自治文化,起手的管理引导的重要度,远超过后期的日常管理。”



看起来,即使原本的形式还在,当年的论坛环境似乎也不会再回来。一度被视为论坛时代继承者的豆瓣小组,随着曾经的一些知名小组 —— 比如“八组”(全称:八卦来了,也被称作“鹅组”)“月亮组”(全称:我们代表月亮消灭居心不良的乐手),更名、停用,或转为公开,热度大不如前。


同时,所谓的 web 2.0 彻底改变了网民网络参与的动力。


论坛时代存在着大量的无薪劳动,从版主到管理员,一干人马都是志愿上岗。这份由兴趣出发的参与带来了内容的多样性。拿近一些的例子来讲,用户数量呈直线上升的小红书,其内容质量最高的时期也在早期,用户分享日常经验呈现出千人千面的丰富感。


随着广告主入驻,不论是微博热搜、小红书话题、抖音信息流,都出现了一个统一的目标:吸引更多注意力,然后转化为广告位。流量能带来相关效益,内容就开始出现同质化的倾向,什么样的内容流量高,便会被不断复制。



围观改变中国,而算法改变了围观,传媒学者董晨宇也曾发问,“当微博向我们展示热门话题时,它在展示什么?”


自动推荐的信息流永远划不到尽头,削弱了人们跳出信息茧房、发现不同  看法、探索新鲜事物的欲望。而流量导向极少数的头部 KOL(意见领袖),让大多数人的表达难以获得平等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人们自我表达的欲望,也让更多人对于公共讨论的价值存疑。


与信息平摊式的 BBS 不同,唐小兵在文章中梳理道,微博本质是“个人媒体”,微博用户的心态是一种反权威的追星式粉丝文化。一方面,他们似乎特别追求个性和自由,同时,对知识偶像或者意见领袖又有着极为狂热的崇拜。这就产生了一种别扭,这些网民反权威的方法是树立起新的权威,无论如何,“我”的思考都已不再重要。



需要承认的是,BBS 无法取代现在的互联网,因为有其功能上的局限。人们之所以怀念它,是对当下的网络生活感到疲惫 —— 比起获取新鲜的资讯和交流,打开微博、豆瓣、微信,收获的多是压抑、糟心,是超载的信息。互联网平台垄断式的发展,让人无处可逃。


因此,当 5 月中旬,似乎已经被判死刑的天涯突然爆出消息,将用一场 7 × 24 小时的直播带货为“重启天涯”募集资金时,仍引起了一阵关注与感怀。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天涯官方的行动,而是由一众前员工、网友自行发起的众筹,还带有些古早互联网精神的残影。但“直播、带货、抖音”这些关键词,都只是进一步佐证了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媒介的强势。


天涯直播还没有停止,官方微博发出问卷,收集意见,表示还会再回来继续带货。他们的团队或许会变得“更加专业”“跟上时代步伐”,但人们真正所感怀的“旧天涯”所代表的论坛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


撰文:古里

插画创作:蠢卫星

编辑:刘溦祎、刘正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T 中文版ID:tmagchina),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中国互联网巨头豪掷50亿美金疯抢GPU?英伟达回应;碧桂园管理层致歉;蚂蚁不再是印度“支付宝”第一大股东丨邦早报《小红书之城》走红,互联网用户报告营销逻辑一文get《消失的她》火了,互联网大厂赚了走线数字广告下半场,互联网服务行业卷向细增长今年求职最困难的行业,互联网只能排第四|2023年轻人求职报告渡十娘|娱乐新闻上热搜,不是互联网的原罪腾讯,还是互联网风向标吗?七天七夜,重启天涯,这里有很多人的青春 | 二湘空间万达辟谣大规模裁员;杭州人均存款达16万元;张朝阳称国内大模型炒作过热,互联网机会还没结束丨邦早报6月,互联网品牌热点大赏知乎下线匿名功能,互联网再无隐秘的角落?19.9块治好容貌焦虑,互联网看脸有哪些生意经?5月,互联网品牌热点大赏真相淘宝洞洞鞋鞋花大赏,互联网视角下的产品翻红阿里大裁员,互联网的冬天来了吗?校招 | 小米24届校招开启!六险一金,互联网大厂,员工内购福利,适合留学生!全面打响!COSTCO新5-6月折扣开始了,还有额外特价商品推荐,官网也到货了!蚂蚁等企业完成整改,互联网经济仍是未来发展关键动力7月,互联网品牌热点大赏最新世界500强出炉:华为跌出100强,互联网8强中国占一半数字人民币SIM卡硬钱包落地,手机没电没网也能“一卡走天下”晨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微软CEO纳德拉:AI像是互联网那样的巨浪 改变了规则ByteDance字节跳动24届校招开启!含内推码,各地有岗,免费三餐,互联网独角兽过度借贷、黑产猖獗,互联网助贷业务亟待规范《消失的她》18天票房超30亿,互联网大厂成为爆款收割机两条广告点赞破100万,互联网“恰饭”的正确姿势校招 | ByteDance字节跳动24届校招提前批开启,各地有岗,免费三餐,互联网独角兽放心,互联网行业,还远没有到衰落的时候灰色 歌词或口水四年了,互联网还没有忘记蔡徐坤“重启天涯”再重启,初代互联网人被直播上了一课 | 对话天涯前总编宋铮历史上的5月18日:德国议会召开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