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里有种好吃的水果!你猜它是?
如果让我说出第一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感兴趣的外国文学里的植物,那得是“桃金娘”。不是由于它多么奇特或常见,只因我是《哈利·波特》原著粉。
没有全套原版书不敢说自己是哈迷
图源:scholastic
英国女作家J.K.罗琳于1997~2007年所著的《哈利·波特》是风靡全球——甚至是我读此书的年代,世界上最出名的魔幻小说。书中塑造了一个能让人打消上厕所念头,但非出于恐惧的幽灵配角,一个被杀后阴魂不散、定居学校厕所、以吓唬别人为乐、又十分敏感脆弱、稍不顺心就吼叫啼哭,但曾助力主角打怪闯关的经典怨妇形象。她的原文名叫Myrtle Warren,死后得一“昵称”Moaning Myrtle,中文译作“哭泣的桃金娘”。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敢上厕所的理由
图源: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当年读小说,我并不晓得桃金娘是一种植物,很纳闷“桃金娘”是啥意思。那时候网络还没普及,我无从查起,直至从一本植物科普读物中得知,桃金娘是一种分布于亚洲东部至南部地区,在我国天然产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南方省份的热带亚热带植物。
看着也没有鬼里鬼气的
同时见到一段解释,大意是:以前有个厌战的士兵四处逃窜,又饿又累,途中找到一种果实填饱肚子,终于活了下来,事情传开后,人们便给这种野果取了俗名“逃军粮”,之后空耳出了偏差,最终讹记成“桃金娘”。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年少无知的我信了。但我更加纳闷,一个地地道道的英国女鬼为啥要用欧洲不产的中国乡土植物做名字呢?
原因,很可能是译错了。
当Myrtle作为英文人名,可译成“默特尔”,所以女鬼的中文名应该叫“默特尔·瓦伦”“哭泣的默特尔”。然而,myrtle还能作为物质名词,意指和桃金娘同属于桃金娘科的另一类植物——香桃木属,从其拉丁学名Myrtus也能看出myrtle的本意。
这个看着有点小👻的气质
图源:wikipedia
香桃木属主要分布于欧洲南部至非洲北部,曾经是个拥有600多号成员的大姓,经过历代分类学者的手起刀落,如今仅剩3个种,最常见的是香桃木(Myrtus communis)。香桃木是常绿灌木,高可达5米,富含芳香油;花呈白色或略带粉红,有5枚花瓣和许多细长白色的雄蕊;果实成熟时蓝黑色,是可食用的圆形浆果。它原产于南欧、北非、西亚、马卡罗尼西亚和印度次大陆,常栽培作观赏花木和提取精油。
嘉宝果替身+1
图源:davisla.wordpress
在欧洲神话和宗教文化中,香桃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垂青一名武力超强的女运动员Myrsine,此人所向披靡、赛无不胜,招致无数嫉恨,终被打败的对手杀死了,雅典娜伤心欲绝,把她变成了一株香桃木。
所以为什么不能给人存着人形
图源:wikipedia
另一则古希腊神话是说,有一个特别漂亮的女人叫Myrina,她被强盗绑架、关进了山洞,但她成功逃脱、回到了家,却把一切幸运归功于诸神,所以决定把自己献给爱神(也是女的!)阿佛洛狄忒,并杀了前来阻止的未婚夫。阿佛洛狄忒被女人的忠诚感动,也把她变成了香桃木。
别问为什么,你只需要知道,两个女性名字Myrsine、Myrina均和香桃木属名Myrtus相似,均源于香桃木的古希腊文即可……总之,对欧洲人而言,香桃木象征着荣誉、正义、希望、幸福等等,婚礼用的花束和宗教仪式里的花环都少不了这种温带植物所散发的芬芳气味。
香桃木又香又白的花,是英国皇室婚礼上新娘花束的必要组成元素。图源:flowersby-design
这样说来,深谙英语文化的罗琳会用Myrtle给笔下人物取名,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Moaning Myrtle直译的话应该是“哭泣的香桃木”,不过嘛,听起来怎么不对劲,似乎少了“桃金娘”可怜楚楚的味儿。
那么,真正的桃金娘是什么呢?
它是一种和香桃木互为堂表亲的桃金娘属常绿灌木,英文名rose myrtle,和属学名Rhodomyrtus的意思一样:花似玫瑰而呈红色的香桃木。确实,桃金娘和香桃木的花很像,只是桃金娘的花呈玫红色,雄蕊也有很多,但显红色,浆果卵状壶形,熟时紫黑色,可食用,不如香桃木流传较广罢了。
这种小果子你摘下来吃过吗?
图源:veliyathgarden
除中国外,桃金娘还分布在中南半岛、菲律宾、日本、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生长于海岸、天然林、河滩、湿地、沼泽边缘。
其实我国华南一带有过乡野生活经历的小伙伴大多认识这种开着鲜艳红花的灌木的,也尝过它香甜可口的小浆果,只是不管它叫“桃金娘”。倘若提起它一大堆地方俗称:稔子、山稔、岗稔、唐莲、当梨、倒黏子、都念子、海漆、马奶子、山旦仔、水刀莲、牛奶头、乌多年、正毛拔仔……你可能会惊呼:原来是它啊!
你们那里怎么叫它?
图源:inaturalist
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和利用桃金娘了。最早记载大概出自三国时期东吴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异物志》:“多南子,如指大,其色紫,味甘,与梅子相似。出晋安。”唐代杜宝《大业拾遗录》记了一种隋代俗名“都念子”的野果,刘恂《岭表录异》载道“食者必捻其蒂”,遂改记为“倒捻子”。宋代《苏沈内翰良方》说,苏轼根据海南的土话发音,把桃金娘喊成“倒黏子”,指果实倒黏于树的模样,他兴许没读过相关记载,又根据桃金娘根皮富含角质,被海南当地渔民提炼出来做漆,涂抹于渔网等器具、起防腐御湿的作用,而取名“海漆”。海南文昌另呼其为“都念脐”,意思是吃该野果,需把顶部退化的花蒂(实为宿存的萼片)捻掉。南宋初年,朱翌著《猗觉寮杂记·卷下》认为“捻”与“念”同音异字,古今相互讹传。
甜软多汁,但吃多了会便秘……
图源:yaosuce.com
总之,桃金娘的一大堆俗名主要源于南方各地千差万别的方言发音和“以字记音”记录方式。不过基本保留了nian音,包括桃金娘,估计也是nian的谐音记录,或讹记为“娘”字。
今天,桃金娘多以岭南民间特色药材的身份出现,但古人认识桃金娘的早期,是因其“色紫,味甘”,用以染色,和当成水果食用,并不关乎药用。及至明朝药著《本草品汇精要》首次明确描述了桃金娘的性味、毒性、功效:“石都念子,味酸,小温,无毒。主痰嗽哕。”之后《本草纲目》言其果实能“主治痰嗽哕气。暖服脏,益肌肉。”再后,清代赵学敏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提到:“以其得乙木之液,凝而为血,可补人之血,与漆同功,功逾青黏,故名。以其为用甚众,食治皆需,故名都念。”说明当时桃金娘的药用价值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了。
能吃、好吃、现摘吃就行,管它能不能治病,但要注意,物极必反,贪嘴过量容易引发肠胃不适,至少会染黑你的唇齿,把你变成“哭泣的桃金娘”。图源:freepik
既然桃金娘吃多了会让你便秘,那把这位老堵在马桶里,还敢戏弄霍格沃茨学生的英国幽灵译成这名,倒真是精妙…………
撰文 | 咘呱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赵之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