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妖风,mlgb
【一手托着国格,一手托着公理,失掉了哪一个,都是对这个国家的犯罪。】
1
历经1300年的科举制,于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
1300年的历史长河里,我们这个地方的人,为了受教育的平等之权,一直在艰难地努力捍卫着。
钱权体系的交易规则里,多数时候,规则的具体承受者,都难觅公平。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顶端新闻,在网络平台上有个问政栏目,叫“我想@领导”。
就是有什么民情民意和群众意见,可以在这里向领导反映。
7月17日,多名郑州市民,通过问政平台向郑州教育局反映,暑假期间,朋友圈存在公然售卖中小学学位的信息,称低于分数线也能录取。
留言发出后,郑州教育局宣传外事处处长致电记者,不回应群众问题,反而出口成脏,斥责记者:
“你们怎么放出这种信息!”
“你们平台怎么什么都发?”
“是不是说MLGB就不放了?”
郑州市教育局宣传处处长,爆粗口要求媒体删除群众留言。
记者这边没有认怂,反手就发布了一篇《多名群众反映“学托”泛滥,郑州市教育局要求撤下留言》报道,硬刚这位宣传处长。
后续。
7月17日,郑州市教育局回应,工作人员在与顶端新闻记者就群众投诉问题进行沟通时,使用不当语言,给记者朋友造成伤害。
事情发生后,我局立即对该同志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进行处理。
在此,郑州市教育局感谢顶端新闻对教育工作的监督,并向顶端新闻记者朋友表示深深的道歉。
总结。
mlgb骂人是不对的,我们伤害了记者,给记者道歉。
骂人的处长被严厉批评。
此事,便算作翻篇了。
2
“要多听群众的意见和心声”、“让人说真话,天塌不下来”、“我们的领导干部,要能够接受群众的批评,接纳媒体的监督,以便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于是乎,各种问政栏目、市长热线、我给局长打电话、我给领导写留言之类的活动就出来了。
可真要是问题曝出来了,“你们怎么放出这种信息”、“不能多宣传宣传好的东西吗?”
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对公权力的上级是一副面孔,对私权利的下级又是一副面孔。
骂人的处长被严厉批评了,教育局向记者朋友道歉了,事情就完了?
事件的核心是什么,问题的重点是什么?
是“学托”泛滥、是“学位买卖”,是中考分流之术的“潜规则文化”,破坏践踏了教育公平的立国根本。
处长骂了一句mlgb,全网死盯着这一句,教育局欲盖弥彰的都是在把矛头往这一句粗口上引,连道歉都是。
提出问题的人被解决了,问题,就不用解决了?
3
我向来是坚决反对“中考分流”之术的。
领导们为的是“大局为重”,要天之骄子搞技术科研,也要蓝领工人进厂打螺丝,以确保360行正常运转。
可基本国情和社会现状下,15岁的孩子进了中专职高、或者过早的进入社会成了打工人。
于下一代青少年群体的成长而言,这是好事吗?
当然,理中客和中立派,肯定会强调“分流”是对的,一切凭分数说话,优胜劣汰没毛病。
真是如此吗?
一边是普高最低分数线和分流之术,一边是学托泛滥朋友圈里公然售卖学位。
“你这分数不够,上不了普高,去念中专吧,将来毕业了进厂打螺丝,一样有着光明的前途。”
“不愿意上中专,那就花钱买学位,分数不够,我也保证你能上高中。”
最后就会玩成什么花样?
“普高的学位”价格一路飙升,同等分数下,你的孩子上不了普高,我比你有钱,送我孩子进高中,他家更有钱,加钱挤掉了我的孩子入学资格。
任何一样东西,一旦稀有且被限制,就必定会抢手且增值。
大家仔细想想,这个高中学位买卖,是不是和演唱会门票倒卖,一个套路?
观众抢不到票,第三方票务这边要加钱,朋友圈闲鱼上面,卖票的干得热火朝天。
谁是最大的“黄牛”,不言自明。
4
两条路子解决“学托”问题。
要么大刀阔斧的进行现行教育制度改革,取消中考分流之术,改为十二年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至少读完高中,然后再选择人生第二条道路。
15岁的初三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过早的放入社会,于个人于社会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另外一条路子,就是均衡教育资源,实行相对公平的教育选拔制度。
真要是搞分流之术,那就一刀切,看实际成绩说话,一张身份证对应一份成绩,一条分数线对应相应名额。
分够的就直接上,分不够的自行淘汰,别搞黄牛插队倒卖这一套。
演唱会门票售卖不是在实行改革吗,就应该实名制身份刷脸验证,不然黄牛永远存在。
中考高考公考,教育的选拔和淘汰机制,本身就应该“众生平等”。
因为是九年义务教育,所以每个孩子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因为是中考分流高考选拔,每个孩子,也应该有平等竞争的机会。
要是学位和分数脱了线,都和金钱权力挂了钩,那么这种学位倒卖的风气一直玩下去的话,还培养个屁的人才,全他妈忙着拿教育机会当变现工具去了。
教育分流、中考移民、户籍制度、购房资格、积分入学...
一切看似从大局出发的“规则制定”,实则都是为了给一小撮的权贵豪绅们,留下一条退路。
而恰恰就是这些退路,堵死了寒门家庭逆袭翻盘的最后一条窄路。
拿钱买学位挤走“穷人孩子的受教育权”,到最后,逼着没法子了,穷人家也跟着内卷,想上高中,得花钱。
“别人都花钱了,咱不花钱,能行吗?”
“别人都送礼了,咱不送礼,能行吗?”
mlgb,歪风邪气,就是这么被搞起来的。
而比这可悲的是,多数的沉默者,都默认了这种潜规则文化的盛行。
你就是跳出来斥责几句吼一嗓子,立马一堆帽子给你扣下:
“负能量、找事、刺头、递刀子、不利于团结的破坏分子”。
纠纷矛盾是因为利益,被迫解决是因为舆论压力引发了上级权力机构督责,而后不得不在“舆论重压”之下,“高度关注、一查到底、诚恳道歉”。
但是骨子里,他们反对群众吃瓜,不喜欢被媒体监督,更不愿意在官媒等影响力较大的官方通报里,面对“不好的事件”。
“你们多宣传好的方面不行吗”。
歌舞升平、处处赞歌。
领导就喜欢听正能量的好故事。
真出了事,怎么办?
最终解释,一切责任,都在英美德奥法拉意大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