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来首次!群星云集的美国好莱坞全行业罢工!如何与AI共存?多国已开始行动
“
在历史上,互联网产业出现时,搜索引擎曾经革了出版业的命,但搜索引擎的版权基础是有瑕疵的,现在好莱坞工作人员想通过罢工的形式进行博弈,引发公众的重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01
谈判破裂,停止制作!
好莱坞63年来首次全行业停工
这个夏天,光彩熠熠、群星云集的美国好莱坞出现了63年来首次全行业罢工!
当地时间7月13日,拥有16万会员的好莱坞三大工会之一美国影视演员协会(SAG-AFTRA)宣布罢工,美国好莱坞影视工业开始全面停摆。
美国影视演员协会是好莱坞最重要的工会组织之一,旗下拥有16万名演员成员,包括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詹妮佛·劳伦斯(Jennifer Lawrence)、拉米·马利克(Lamy Malek)等诸多知名奥斯卡影帝影后。
13日一早,许多好莱坞演员和编剧到网飞、派拉蒙、华纳兄弟和迪士尼公司总部外集会抗议。当天,为了遵守罢工的规定,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讲述美国研制原子弹的大片《奥本海默》在伦敦的首映式提前了一个小时,以便演艺人员能够在罢工前走上红地毯。宣布罢工后,希里安·墨菲、艾米莉·布朗特和马特·达蒙等明星立即离开活动现场,以示对罢工的支持。
自2023年6月,美国影视演员协会开始与代表主要制片公司和流媒体平台的“电影和电视制片人联盟(AMPTP)”展开谈判,内容围绕流媒体的兴起导致演员收入受到侵蚀,以及人工智能给创作型从业者带来的生存威胁。
经过约一个月的谈判,双方仍无法达成一致,美国影视演员协会不得不拿出“最后的手段”,投票决定开始“历史性的罢工”,以争取更多保障。
好莱坞“历史性罢工”对《奥本海默》《芭比》以及《碟中谍7》这几部正在上映的大片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在过去三年新冠疫情(下称“疫情”)带来的票房阴云下,好莱坞片场都期待着今年暑期档的几部大片能带来票房丰收。
在此之前,美国编剧工会(WGA)已经罢工70多天。
两大工会63年来首次联合罢工,直接波及到已进入拍摄的作品,包括《碟中谍8》、《死侍3》、《毒液3》、《怪奇物语》等大项目。如果罢工不能尽快结束,未来一两年内计划问世的好莱坞电影、美剧的进度将受到全面冲击,预计损失可能超过40亿美元。
《洛杉矶时报》7月13日称,这次大罢工给即将举行的第75届艾美奖蒙上阴影,该奖项的提名已于一天前公布,但演艺人员被禁止在罢工期间接受采访或参加各种颁奖典礼等宣传活动。
报道称,罢工还使众多电影和电视制作被迫停止。摄影师、布景设计师、制片助理及片场其他工作人员的生计都将受到影响,此外依赖影视产业的餐饮、酒店和干洗店等行业及其工作人员也将受到波及。
02
为什么首先是好莱坞?
据环球网援引自《纽约时报》报道,这一好莱坞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罢工,原因复杂且具有挑战性,尤其是人工智能成为一个主要原因。
编剧和演员称,他们组织罢工是为了扭转薪酬下降的趋势。与传统的电视、电影相比,人工智能及流媒体使他们的薪水和工作条件恶化,他们要求制片方和流媒体公司保证不会以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面孔和声音来替代演艺人员。
美国影视演员协会主席德瑞雪说:“我们的遭遇正发生在各个领域的劳工身上。老板们眼中只有贪婪,他们忘记谁才是让机器运转的重要贡献者。这就是我们面对的问题。”
据环球网报道,2023年,好莱坞老牌男星哈里森·福特继续担纲的《夺宝奇兵》系列影片第五部大火,片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观众看到青年时的福特再现英姿。此外,一家名为Metaphysic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司采用数据采集技术批量捕捉演员信息,从而让演员做到“长生不老”。
这就会带来多个问题。
首先是,演艺公司是否有权搜集演员个人信息供其反复使用?即便是授权使用,该如何付酬也是一个具体问题。此外,数字人取代真实演员,不仅让演员薪酬减少或失去工作,更会阻碍新人入行和表演艺术进步。一旦从新陈代谢机制上过度依赖AI,演艺行业则前途未卜。
事实上,在疫情期间,GPU芯片巨头公司英伟达已经展示了他们如何可以“重现”一个看起来十分逼真的数字版首席执行官黄仁勋。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使用生成式AI来合成名人肖像,或者特定的声音来生成作品,确实要比真人成本低很多,因此从这方面来看,使用人工智能降低成本是行业趋势,好莱坞的工作人员是抵挡不住的;但另一个问题是知识产权,如果是未经授权就拿有版权保护的作品用于人工智能训练的,并抢了这些好莱坞工作人员的饭碗,这确实在合理性上有欠缺。”
他补充道,在历史上,互联网产业出现时,搜索引擎曾经革了出版业的命,但搜索引擎的版权基础是有瑕疵的,现在好莱坞工作人员想通过罢工的形式进行博弈,引发公众的重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据第一财经报道,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创新实验室名誉主任乔纳森·塔普林(Jonathan Taplin)坚决反对在该行业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他在与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访谈中曾表示,“大型科技公司训练模型的方式是摄取互联网上的所有内容,而不考虑版权。”
最先受影响的是那些配音演员,因为通过语音合成配音基本上已经完全可以解决,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不再需要配音演员;而未来混合虚拟人也可能逐步代替人类演员。观众可能会面临着无法分清他们眼前的是真实的演员还是虚拟合成的数字人。
塔普林担心,这将加剧影视行业下滑的问题。“电影最大的问题是公式太多,缺乏原创性,这就是该行业表现不佳的原因。”他说道,“生成式人工智能只能产生更加公式化的内容。娱乐依赖于新想法,而这项技术无法产生新想法。”
他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普及还将继续减少演员的数量。目前大部分娱乐行业收入已经流向了一小部分演员,尤其是在流媒体服务上;而在好莱坞,少数大片主演所创造的巨额票房收入也反映了这一点。“当你实现‘算法经济’时,算法会缩小渠道,为少数人带来巨额薪水。”
03
如何与AI共存?多国已开始行动
毫无疑问,这些现实问题都涉及AI管理和应用,也就是人们如何与AI共存。
据环球网报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的打工族纷纷担忧未来是否将饭碗不保。彭博社7月11日报道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多国2000名雇主和5300名员工进行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目前对人类影响有限,但3/5的人担心人工智能会使自己在未来10年彻底失业,3/4的人认为人工智能未来将提高自己的工作强度。
各国都已经开始了相应的行动步骤。
早在2022年10月,美国就发布了《人工智能权利法案蓝图》,2023年3月,美国人工智能委员会发布报告,提出要构建“基于风险的、分布式的、协调的”人工智能监管治理框架。
2023年6月,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人工智能法案》,该法案将正式进入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成员国三方谈判协商程序,以确定最终立法文本。我国七部门也于2023年5月23日审议通过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23年7月13日公布。
关于AI的所有法律框架,都旨在促进AI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协调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维护国家安全。但这些法律法规只是纲领性法规或指南,具体到各行各业,还要有详尽条款和执行办法。
近日,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财通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杨烨认为,《办法》相较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强调了新闻出版、影视制作、文艺创作等活动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如另有规定则从其规定;此外,未向境内公众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研发,不适用此规定。此外新增“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这一改变表现了对AI发展创新的鼓励开放的态度。
来源|《商学院》杂志综合自《中国经营报》、环球网、中国新闻网、新京报、红星新闻
封面 | 视觉中国
编辑 | 吴蒙
排版 | 赖梦茹
校对 | 袁海鸣
版权声明:“商学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18513373688,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8513373688。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