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欧洲,崩盘?

欧洲,崩盘?

文化

《大空头》

 

如何理解当下的欧洲?危机是一个重要的视角。

欧盟自成立以来遇到的第一个重大挑战,就是自2008年开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以及它后来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可能对很多身在中国的朋友们来说,对2008年的记忆点是奥运会。那一年,北京举办了一场成功的奥运会,中国以一种拥抱全球化的姿态,进入了国际舞台的中心。

国际上开始出现一种叙事,就是“中国崛起”。而与“中国崛起”叙事同时出现的,还有“西方衰落”的叙事。后者的出现,正是由2008年金融危机所激发的。

2008金融危机是一场由美国房地产贷款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2008年9月投资银行巨头雷曼兄弟的倒闭为标志性节点,由它引发的经济衰退直到今天还影响着许多国家,特别是在欧洲。它是一场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但却时常被人们忽略。

资深记者、旅欧媒体人王磬,将通过《崩盘:全球金融危机如何重塑世界》一书,与我们讨论今天的话题。


作者 | 王磬,记者、播客《不合时宜》主播

来源 | 看理想App节目《欧洲折叠》


1.
欧洲,早已“紧缩”?

在进入那场危机的细节之前,不如先抛开那些宏大的术语,讲几个我在欧洲经历过的小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也许可以管窥那场危机的缩影。

我在2012年来到欧洲留学。那时我拿到了一笔由荷兰政府给国际学生提供的奖学金。奖学金非常丰厚,不只覆盖学费和生活费,还包括每年一次国际旅行的机票。

荷兰政府每年都会拨出一笔专款,从全球不同国家选取一百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支持他们到荷兰留学,目的是为荷兰的高等教育产业吸引全球优秀学子。在我去之前,这项奖学金已经持续发放了几十年。

但是,在我入学那一年的颁奖典礼上,给我们颁奖的荷兰政府官员却告知,我们是那项奖学金的最后一届。为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因为荷兰政府“没那么有钱”了,于是大幅度地削减各项公共开支,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和医疗。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我后来才意识到,我来到的,是一个金融危机过后“紧缩”的欧洲: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是社会的主题。

这种勒紧裤腰过日子,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在荷兰念研究生的第一年,周围的同学们有大半年时间都在上街游行,抗议政府取消针对学生的交通补贴。因为在那之前,荷兰的学生乘坐火车都是免费的。

《心灵捕手》

听上去,这似乎跟想象中的欧洲很不一样。“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社会去哪儿了呢?

当然,从绝对值上来说,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仍然大大高于全球平均值,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仍然绰绰有余。但与欧洲自己的过去相比,人们的体感是,福利远不如从前了,失落感很明显。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社会里弥漫的是一种稀缺感。

欧洲为什么会感到“紧缩”?这就要从始于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讲起。它标志了欧洲近代史上的一个新时刻。欧洲在接下来十年间发生的事,从难民危机,到英国脱欧,到民粹崛起,再到新冠疫情中的医疗设施短缺,可能都与那场危机有关。

站在今天,回顾那场危机有几个层面的重要性。首先,它可能是全球化时代的第一场危机,也是欧洲一体化面临的第一个主要挑战。如果说欧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实验,这场危机告诉我们,从经济的角度,该如何理解这场实验。其次,危机具有连锁效应。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只关于过去,也关于当下。

今年春天,硅谷银行倒闭和瑞士信贷坏账的新闻,再度牵动了人们的神经, 也唤醒了人们对于当年那场危机的记忆。人们开始忧虑:我们会再次迎来雷曼时刻吗?经济危机也会降临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吗?

《崩盘:全球金融危机如何重塑世界》(以下简称《崩盘》)这本书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它的作者是英国经济史学家亚当·图兹。《崩盘》这本书发表于2018年,距离金融危机刚好过去了十年。直到现在,它仍是市面上关于那场危机最详实的著作之一。

《崩盘》| 理想国

图兹的学术生涯一直很关注“危机”,也是现在国际上知名的“危机专家”。他曾深度研究过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状况,并由经济反观政治。这些为他赢得了学术声誉。

2018年,《崩盘》一经发表,便赢得了许多关注,那一年的时代浪潮正好就是反思十年前的2008年金融危机。图兹也因此拿到了很多国际大奖,从一名埋头书斋的历史学者,成为了蜚声国际的思想名流。

《崩盘》是一本以金融危机为起点的编年史,它不仅解释了这场危机的原因,还跟踪描述了危机后十年的余波。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基本按照时间顺序,从2008年的开始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一直写到2016年英国脱欧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在书中,图兹引用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政府文件,用历史学家的方法爬梳史料,整理出那场危机的全球轮廓。

过去几年间,我也曾有幸数次采访图兹本人。一开始,我像大多数读者一样,将《崩盘》这本书看作是一部当代金融史。但在与图兹的对话中,他却表示,《崩盘》其实是一部关于政治理论的书

所以为什么他会这么说呢?

2.
欧元区的危机


《崩盘》谈及的故事线很多,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不只在欧洲。比如,在金融危机发源的美国,图兹事无巨细地描写了华尔街、白宫和美联储的行动。图兹甚至也专门花了一章来写中国。这里仅挑其中的一条故事线来展开,也就是,金融危机中发生在欧元区的故事。

1999年开始建立的欧元区是欧洲一体化的一个里程碑,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步。一些主权国家,共同让渡出自己的货币主权,发行共同的货币,这是史无前例的。它是欧洲自罗马帝国以来最重要的货币改革成果。

欧元的发行,让欧盟成员国在政治、经济上都高度绑定在一起。这种绑定,既有政治上的需要、贸易上的便利 ,也带来了许多风险。因为一旦危机发生,解绑是很难的。而欧洲的金融危机,就发生在这个大背景下。

让我们先回到2008年。奥斯卡获奖剧情片《大空头》讲述的正是08年金融危机。那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

《大空头》

次贷危机的全名是“次级房屋借贷危机”,它是一场始于房地产市场的危机。简单来说,2000年代初期,美国的住房市场过度繁荣,建了很多房子,也有很多人想买房,银行便大量发放次级贷款给那些想买房的人,为了赚快钱,却忽视了风险管控。结果是,这些贷款通常都给了信用评级较低的借款人,他们很容易还不起钱。

在《大空头》那部电影里,布拉德·皮特和瑞恩·高斯林饰演的两位男主角去做市场调研,他们发现,就连夜总会里那些付房租都成问题的酒鬼,也能从银行拿到不只一套房产的贷款资格。于是他们判断,房地产市场风险非常高。

事实也是如此,2006-2007年,当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许多借款人无法偿还房贷,导致了美国的次贷市场崩溃。同时,由于金融产品泛滥,杠杆率很高,一个次级市场的崩溃便带来滚雪球的效应。标志性的事件便是2008年9月的雷曼兄弟倒台,《崩盘》一书也正从这里开始。

更重要的是,《崩盘》详细描述了这场危机在欧洲的扩散过程:由于美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世界霸主地位,由美国开始的这场次贷危机,到了2008年的秋天,很快就波及欧洲。

这一波冲击中,受到打击最大的是北欧小国冰岛。该国的国际银行体系几近坍塌,冰岛政府无力救助,于是银行垮台,但事后看来,它却因此阴差阳错地躲过了之后的主权债务危机。

《大空头》

其他欧洲国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一些当时还有能力的国家选择借钱救市,比如希腊,但因此导致了主权债务激增。它们虽然度过了2008年的难关,但这些激增的主权债务并没有得到解决,而是愈演愈烈,在2010年到达高峰,不得不违约。这就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简称“欧债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之所以让全球震惊,是因为它史无前例。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发达的欧洲国家突然宣布,政府还不起钱,要赖账了。

这些面临债务违约风险的欧洲国家,被称为“欧猪四国”(英文简称PIGS),指的是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希腊(Greece)、西班牙(Spain),有时候也会加上爱尔兰。

其中,希腊是首个宣布违约的国家,也是遭遇冲击最严重的国家。欧元区财长当时召开了许多轮紧急会议:欧盟是否应该出手相救?

3.
希腊债务违约,欧盟救还是不救?

欧盟的参与,让这场救市行动充满了一轮轮的政治博弈。欧盟如果要救市,也就是拿出一部分钱来,帮助那些欠钱还不上的成员国,那根据决策程序,首先需要经过其他成员国的同意。

但这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并不是所有成员国都愿意帮忙。道理也很简单:在民主社会中,对那些没有欠钱的国家来说,选民会认为,我们勒紧裤腰带却在帮别人还钱。这样的倡议,在任何一个民主国家都是会掉选票的事情。

但如果欧盟不救市,风险也是很明显的:希腊是欧元区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一旦它因为欠债违约经济崩溃,欧元区也会遭遇灭顶之灾。

这个棘手的决定,交到了欧盟领导层的手里,包括欧洲央行行长、欧盟委员会的主席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角色,那就是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的掌舵者:总理默克尔。在那些“不愿帮忙”的国家中,德国是最主要的代表。

为什么德国会如此反对?这就需要讲到欧洲国家的两种财政传统。欧盟对成员国有严苛的约束,体现在财政政策上,最关键的两个指标是:政府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政府债务不得超过GDP的60%。

但是,不一定所有成员国都能做到。因此,从财政纪律的角度来看,欧盟国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财政纪律严格,例如德国,也包括荷兰、丹麦等北方国家。

另一类则纪律松散,赤字和债务都经常超标,政府支出庞大,例如希腊,也包括大多数的南欧国家。媒体也一度很热衷于报道希腊的“松散”,称希腊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拿钱躺平、喜爱享乐、不事生产……等等。

《大空头》

即使在遇到欧债危机之前,这两类国家之间的矛盾就已经比较明显了。希腊出现债务违约之后,这一矛盾达到了高潮。2010年,希腊的公共债务占GDP比重高达180%,远超出欧盟规定的60%。以德国为首的北方国家态度强硬,认为希腊如果想要获得救助,必须先进行国内改革,削减赤字,改革劳动力市场,接受紧缩。

大家可能要问,希腊就只能依靠其他欧洲国家吗?它不能自救吗?希腊当然也想过自救,但却受制于欧元区成员国的身份,难以实行。

这里涉及到欧元区的一个关键设置:欧洲央行是唯一一个可以决定欧元货币政策的机构,而各国的央行没有决定权。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在经济疲软的时候,一国央行可以通过调节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例如,通过本币贬值可以刺激出口。但因为希腊身处欧元区,希腊央行不能自己决定发多少钱,在遇到危机的时候便雪上加霜。在债务最严重的时刻,希腊甚至还考虑要退出欧元区。


为了避免希腊退出欧元区,由欧盟、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组成的债权方,称为“三驾马车”,在2015年与希腊进行了一系列旷日持久的谈判,领衔谈判的是希腊当时的财长,雅尼斯·瓦鲁法基斯。

他是知名的激进左翼,宣誓要为希腊人的福祉而战。他呼吁了一场全民公投,号召希腊人投给“不接受紧缩”的选项。但最终,他没能敌过希腊执政联盟内部的压力,引咎辞职。

如果总结一下希腊债务危机那几年的博弈过程就是:由于德国等讲求财政自纪律的欧盟国家的强硬立场,来自美国的压力,以及希腊内部政局的博弈,在希腊财长瓦鲁法基斯辞职之后,希腊与债权方勉强达成了一个纾困协议。

协议的结果是,希腊留在欧元区,接受严苛的紧缩,大幅度削减公共开支,而三驾马车将提供希腊所需的援助。


4.

欧债危机,真的只是一场经济危机吗?

 

达成协议之后,希腊的债务危机看起来似乎告一段落。但真是这样吗?


我曾有一次机会采访这位当时的希腊财长瓦鲁法基斯。他辞职后,现在是一名活跃的意见领袖,在欧洲各地都拥有非常多的左翼拥趸。他告诉我,与三驾马车在2015年的那场博弈,他自己输掉了政治前途,希腊人民也输掉了未来。


图兹在《崩盘》里也给出了相似的回答。他认为,欧盟的迟缓、犹豫、部分国家的自私、短视,不只错过了救助希腊的最佳时机,也通过极其严苛的紧缩条件、限制了希腊在接下来十年的发展,希腊从此跌出一流国家的行列,直到今天也没有缓过来。


图兹提到一个概念,叫做“节俭悖论”:“债务高企的时候,如果希望得到救助,首先就得接受紧缩,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一旦紧缩,经济增长就会乏力。对普通人来说,这也不难理解。谁会在没吃饱饭的时候,就去想着改变世界呢?”


《大空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在2012年做过一个评估,认为每削减1欧元的政府支出,将使经济活动减少0.5欧元。但很快他们发现,他们低估了真实世界的影响,因为现实里看到的是,每削减1欧元的政府支出,将使经济活动减少1欧元以上。这也是希腊向欧盟妥协之后,减少政府支出带来的巨大影响。


图兹对此表达了强烈批评:糟糕的经济学和错误的经验假设,摧毁了南欧一代年轻人的经济前景。


我曾于2018年在希腊采访数周,期间遇到的一些故事,也许可以为图兹的论述做注脚。那时,我们编辑部正在做一个与金融危机十周年有关的报道专题。因为希腊是那场危机中被打击得最严重的欧洲国家,我想去看看,十年之后,希腊怎么样了?


观感就是本文开头时提到的那种“紧缩感”,在希腊达到了极致:破败的房屋,萧条的餐饮业,满街的无家可归者……紧缩政策也影响到医疗行业:医院里急缺基本的药物,希腊的医生群体有至少40%流失到了其他欧洲国家。


雅典最重要的港口比雷埃夫斯港,原来是国有资产,在危机中为了还债,卖给了中国。十年过去了,危机仍然在希腊继续。


我在希腊走访了一些地方,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希腊年轻人选择回到农村种地。不是为了亲近自然,也不是像在中国大理,文艺青年们带着浪漫色彩的群居生活,而就是为了生存。


金融危机之后,依赖服务业、金融业的大城市遭遇重大打击,至今没有缓过来。大城市没工作了,生活成本还高。回到农村,至少还可以种地,农业是受到冲击相对较小的行业。


在一个小岛上,我遇到了希腊女孩玛丽亚,她二十多岁,曾一心想成为律师,拥有希腊最顶尖的法学院的硕士,但找了大半年的工作后,没有任何一间公司能够给她提供岗位,甚至连实习也没有。她心灰意冷,回到老家农村,走上了父母曾经走过的路,成为了一名在橄榄园里工作的农民。


去找她见面那天,她刚给橄榄施完肥,我们一起坐在村子里的酒吧喝酒,身后的电视里正在播放希腊总理齐普拉斯的讲话。正好是那天,希腊刚刚结束长达八年的纾困计划。总理说,今天以后,希腊终于将开启新的时代。玛丽亚一脸不屑:扯淡,危机根本还没有结束。


像玛丽亚这样的希腊年轻人不在少数。她们人生起步的这十年,正好赶上希腊经济最糟糕的十年。


《去他*的世界》


而在图兹看来,尽管这一切起源于金融危机,但这场危机的本质并非是经济性的,而是政治性的


这也回到前文提到的那个问题:图兹认为,《崩盘》一书尽管囊括了大量经济世界的细节,但其本质上还是一本关于政治的书。他试图揭示,那些经济决策的背后,是怎样的权力之手,在操控着普通人的命运。


图兹写道,“政治选择、意识形态和代理机构无处不在。”在他看来,这些政治选择的结果具有重大意义,他们正是那些看似中立的“金融工具”背后真正的操盘手,他们就是看似庞大的系统机器的化身。


也许是因为这样,《崩盘》一书不只描写了欧债危机的关键性节点和决策,也花了大量笔墨,描写默克尔、奥巴马、德拉吉、朔伊布勒、瓦鲁法基斯等关键政治人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对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也有所刻画,原文非常值得一读。


图兹指出,金融危机发生时,欧洲一体化在那个历史节点上正处于一种矛盾的境地:它在经济上已经深度一体化了,欧洲央行管理着一个将欧元区与伦敦金融城和华尔街联系在一起的、极度活跃的金融体系。


然而,欧洲更广泛的政治一体化却在倒退。欧盟大多数的人口虽然都用着欧元,却并未在政治上、文化上,真正认可与其他国家的人同属一个共同体。


图兹对此没有掩饰自己的失望。他引用西班牙外长对于德国的批评:当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跟着沉没。因为当时的德国决策者们认为,即使南欧国家深陷债务,北方国家仍然可以独善其身。


除了对欧洲的批评,《崩盘》一书更深刻的地方,还在于它试图探讨一个更根本的政治哲学命题,那就是民主社会与自由市场之间的关系。


冷战结束后,全世界普遍认为民主和市场是天然匹配并且相辅相成。图兹指出,欧债危机让这种乐观信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们更加现实地认识到二者之间的潜在紧张关系。


最近,我在荷兰对图兹又进行了一次专访。在访谈中他告诉我,他认为这本书确实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西方精英建立了一个全球经济体系,相信他们可以避免面对政治问题,但这被证明是错误的。


人们常常引用克林顿的话称,“傻瓜,是经济问题!”但这是一种偷懒的做法。因为经济问题的解法很容易:实现增长就可以,其余的问题会自己得到解决。但2008年危机降临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公式行不通。我们必须明确回归政治,直面问题的核心。


尾声.


《大空头》


到今天,距《崩盘》的发布已经五年了,过去五年间发生了很多事,再回看那些逻辑,会发现它们在当下思考西方与俄罗斯的关系、西方与中国的关系时,仍然适用。


同时,从中国的视角再回看这场危机,我认为它也与当下中国的经济问题具有高度相关性。


虽然在2008年的危机中,中国通过四万亿刺激计划,渡过了当时的难关,但如今我们正面临着地方债务和楼市低迷等等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中,各国如何处理债务问题的经验,或许也可以给当下提供一定的启示。


如果说,要发展就得先举债,那么当债务面临违约风险时,社会是否应该为其兜底?兜底和不兜底的后果分别会是什么?社会对此应该形成怎样的政治共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崩盘》这本书。在结尾部分,图兹提出了一个悲观的假设:过去的危机没有结束,而是出现了变异,变成了一个危及战后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危机。


图兹的判断是准确的。金融危机引发的“紧缩之感”,从2008年到今年,蔓延了过去十五年的欧洲。人们开始反思福利国家,民粹主义也开始崛起,提倡脱欧的政客在各国跃跃欲试。值得一提的是,图兹还在本书中提到了对乌克兰危机的预警。

 

本文编辑自王磬主讲的节目《欧洲折叠》第2期,略有删减,标题为编辑所取,完整内容请至看理想App听。

 

🌏👇

长按上方海报识别二维码,进入节目👆


 
音频编辑:ZY
微信内容编辑:林蓝
监制:猫爷
封面图:《大空头》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放弃欧洲,不挤新疆,这个超高性价比的冷门小国一次包揽自然秘境与浪漫小镇,还有浓厚历史人文与各路异国美食热浪再袭欧洲,经济遭遇“烤”验【跳蚤】好房秒没?还不快打开新欧洲,开启新生活!国产手机出海激战:死磕欧洲,难舍印度日本联手欧洲,割中国韭菜美国房产崩盘?首个城市房价暴跌,全美断供潮开始了...“开票即售罄”成过去式,演出市场陷入供求崩盘?️第一次去欧洲,为什么选法意?(附详细旅游攻略)好房秒没?还不快打开新欧洲,开启新生活!急盼游客的欧洲,能承受得起“旅游税”吗?重磅!新规!2024年起,美国公民去欧洲,需申请“签证”!爱好,也不能无限膨胀八千非法移民涌入欧洲,法国召开紧急会议!2024年预算旨在省出160亿欧元,电价要涨,削减援助!出海四小龙鏖战欧洲,AliExpress领先SHEIN、TEMU崩盘!美国COSTCO服饰崩盘价!连衣裙、短裤、T恤、衬衫都清仓惨!18具焦黑尸体,山火连烧四天!千辛万苦偷渡欧洲,却葬身火海...前天津首富商业帝国崩盘?曾发豪车、开飞机、建“宫殿”……身心灵魂把电池卖到欧洲,没那么简单了世界车·中国造|奇瑞驶向欧洲,彰显中国力量6周大婴儿跟着爸妈环游欧洲,还没到一岁就游遍23国,太酷!《崩盘》欧洲人视角下的世界经济大变局在欧洲,海信打响“10%”战争欧洲,大炼芯片什么,巴赫穆特失守了?刀郎《罗刹海市》火到欧洲,德国女议员解读为...美国游客涌向欧洲,酒店机票大涨价!但美国内航线需求黯淡蝶恋花 小满“人民代步车”五菱海外卖疯,日本车在东南亚面临崩盘?那些移民到北极圈可怜的老中们!新规!2024年起,美国去欧洲,需重新申请“签证”!坐在舵上扒船偷渡欧洲,船却把他们带到巴西!漂流14天,踏上一段死亡之旅...川大小仙女张小姐,崩盘了!"欢迎来到欧洲,在这里,大规模死亡已成常态"共和党议员在议事厅掏出拜登儿子不雅照;卢拉发表讲话,“各国开始厌倦俄乌冲突”;热浪袭击欧洲,巴黎人热死风险最高 | 每日大新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