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圈正集体陷入「抑郁」症候群
“一堆融资难的项目,创始人和投资人都愁的整宿睡不着”。 |
文|栀子
封面来源|IC photo
最近,各大热搜榜上最热的词条莫过于“抑郁症”。前有王慧文抑郁住院,后有马斯克自曝身患抑郁且在少量使用氯胺酮来治疗,就连女神coco也莫抵住抑郁轻生。
根据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患有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约28万自杀人群中40%患有抑郁症。引发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有情绪压力、职业发展以及家庭亲密关系等因素,人们长年累月的把负面情绪积压在心里无法化解,久而久之则有陷入抑郁的风险。
而创投圈,早已是抑郁症高发群体的集聚地。
最富有盛名的抑郁症患者要数张朝阳,曾因事业备受煎熬常常焦虑失眠到清晨,一度因抑郁症濒临崩溃。徐小平也曾为事业操心两度罹患抑郁症,直到为了摆脱负面状态,转入天使投资。2013年,原万科副总裁、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因工作压力巨大确诊抑郁症, 患病期间失眠严重,非常影响工作生活。而最新的患者要数王慧文,因抑郁症病休离岗。美团以20.65亿收购国内最高调的大模型创业公司“光年之外”100%股权,从王慧文重新出山到将新公司卖掉,不过短短4个月。
创投行业表面光鲜亮丽,实则比战争还要血腥残酷。尤其经过疫情三年,不少投资人要么被“优化”要么被迫转赛道,加之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企业估值倒挂、LP募资凛冬,投资机构的日子也不好过,创投人们几乎都在焦虑、期待、失望、振奋的复杂心态中度日。
“今年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投资人告诫被投企业‘不要过分依赖融资,不要光指望投资机构给钱’”。
“最近总有人问:投了某个项目,现在很火。但心里还是没底,问什么指标下这把投资才会稳呢?我只想说:能退就退吧!”
就像朱啸虎说的,(像企服)未来两三年,大家请放弃融资幻想,必须能够自己造血。
创业和投资,都是特别孤独的一件事情。高失败率和持续的挫折感,都是造成创投人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曾有调查显示,65%的创业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占比最高的就是抑郁症(30%),其次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29%)和焦虑症(27%)。
创业者愁:“融不到钱,开始给投资人退钱”
现在,很多创投人都有一种除了所谓热门赛道之外的另一种感性共识——孤独。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抑郁症被定义成一种“心灵感冒”,甚至有人会认为所谓抑郁症不过是一些“矫情”的病娇心态。但实际上,这种看不见的疾病是一种精神障碍,和其他生理性疾病一样有严格的诊断标准需要干预治疗。
对创投群体来讲,患抑郁症的比例更已夸张的达到90%以上,一二线城市尤其严重,其中不乏跳楼自杀等恶性事件发生。事实上,资金链断裂、融资不顺,时刻都在困扰着创业者。
在硅谷,创业者、高管很少向人提起自己的精神问题,长期独自承受焦虑的痛苦,因为身份决定了他们不能展现脆弱。美国风投机构Slow Ventures联合创始人Kevin Colleran就表示,在过去一年半时间,他没有进行过任何一笔新投资。“我有30家投资组合公司,我需要帮助它们找到生存之道。”
而在中国,小微企平均寿命3-5年,接近50%的小微企业没有活过一轮经济周期,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某科技创业者说过:“在一个高度推崇成功的社会里,我们都渴望去满足一种不切实际的关于成功的期望,心理健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我们往往不会严肃看待这个问题,而到真正注意时,却往往为时已晚。”
从融资层面看,国内投资机构中平均每家VC在一年中要初选约200家企业,但最终仅对4家进行投资。天使轮和A轮融资阶段的只有30%左右。虽然近年来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始终问题突出。
达泰资本管理合伙人叶卫刚就对记者说过,达泰每年看过的项目超过600个,但出手的只有大概12-15个,投中的概率不超过5%。“项目讨论会上我们Say NO的概率要超过95%。
融资的过程,处处充满博弈。从财务/法务尽调、投决以及最终打款,整个过程变数太大。企业方需要了解机构给TS是否慎重,现实中不少机构为了占坑也时常会先出TS,企业每轮融资都不容易,当项目不是处在热捧风口,融资就占弱势地位,拿钱才是关键。
但即使拿到2个TS,也不会万事大吉,很多想不到的变数都会让融资不那么十拿九稳。像王慧文的“光年之外”被美团收购,Qimai、红杉中国等股东涉及到的境外投资被全部返还,美团给了所有投资机构体面,也意味着由ChatGPT引发的大模型创业投资热开始降温。
“今年以来,投资人三方尽调要比前几年细很多,为的就是达到内部风控和LP的风控要求。”北京某PE品牌负责人常剑对记者讲起,最近一家被投企业在新一轮融资的时候被机构放了鸽子。
常剑告诉记者,“融资失败的情况很多,死因千千万,但更多的是如果一家公司没能在合适的时间范围内跑出优秀的业绩,投资人认为业务增速一般,就会导致再融资失败。此外,市场上高风险、低回报的项目太多,如果老板没信心,投资人也没信心。因为LP的压力,大家都在追确定性强、风险不那么高的项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专项资金出现,毕竟项目风险系数低。”
投资人愁:“LP张嘴要份额,给是不给?”
其实GP也是创业者,是以基金为产品链接上下游的LP和被投企业,赢利模式是Fee模式和carry,外加部分FA。而是公司就有运营压力。尤其这两年,投资难,募资也难,都是不争的事实。
“很多机构甚至两三年内都没有募到一分钱。“大多数美元LP甚至3年没来过中国。”年初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曾发文强调,基金募资环境正处于凛冬。而从去年的“新加坡热”到今年的“中东热”,反应的无疑正是美元基金募资难过的当下。
投资人海冬青告诉记者,“人民币还能投半导体、新能源这些国家战略支持的大方向,但美元基本投不进,其实从去年开始市场已经很少看到主流美元机构LP出资国内基金。反倒是中东资本热衷中国市场。”
研究指出,目前中国LP的构成,PE机构里的有75.5%具有国资属性的LP,VC机构则是63.7%。相对的,多数市场化GP都聚焦在早期投资。可是矛盾点在于多数国资LP天然的具有风险厌恶特征,在免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对投早投小的积极性并不高。而且,政府招商引资的诉求更多的就是倾向中后期及成熟期项目。
今年,募资市场出现很明显的变化是,现在没有哪家GP不去地方政府找钱,之前是没有DPI想拿钱基本没戏,现在还得给招商。上海某人民币机构投资人刘文文吐槽,“可是哪有那么多好项目还合适落地呢!全国投资人都在找项目。还有些社会化LP明确表态,不参与有政府引导基金出资的GP募资。所以做选择的时候,有些钱是不敢拿的。所以可以看到有些机构都用其他基金来投早期,等项目扩产之后再引入当地完成返投招商任务。”
除了LP的募资和业绩压力,GP们今天还新增了一项压力——“抢”项目,不只是同行还有LP。
“我看你们最近投决的x项目蛮好的,也符合我们投资方向和要求。还有没有投资额度啊,我们也想跟点。”这是段游一大早起床就接到的某产业LP的电话。这家LP去年底组建了自己的直投团队,类似要额度的电话也越来越频繁。虽然想到项目的投成奖和Carry被分割肉疼,但面对马上开始的新一轮基金募集只能咬牙说一句“我们想想办法,不行把额度分您一些。”但事实上这一项目也是段游团队好不容易才抢到一点点分额投进去的。
近年来,LP直投的热情不断提高,尤其政府引导基金背景的LP对外投资中,直投项目比例在2022年超过了40%。圈中甚至曾流传一个“流氓尽调”的故事:曾经有一家母基金以尽调名义把GP的项目摸个底朝天,最后把项目抢走了。创投人面对的市场竞争可见一斑。
投资人和创业者都愁!
“一堆融资难的项目,整宿睡不着”
对于任何一家投资机构,募投管退都是需要完成的闭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伤筋动骨。
“今年行业其实依然没有丝毫好转,每天都在跟被投企业强调——不能过分依赖融资,把自身业务和产品做好,自我造血才能走得长远。”程浩清对记者说起市场投资。“过去几年创业的人太多了,百度阿里出来的大牛,一堆基金扑上去,天使项目都是亿元起价。那时候大家对未来都比较有信心。但目前国际局势不稳,(投资人)一定是非常谨慎的。很多项目都是在慢慢聊,早没了当年几分钟投资人就决定投资的盛况。
投资行业只是表面光鲜亮丽,背后比战争还要血腥残酷,尤其对于早期项目。像创新药,这些年基本投资都集中在早期阶段,后期阶段几乎没人投。“谈了几个月的融资在最后一轮蹦了。那些通宵熬夜的心血全部白费,心情也一瞬间跌落谷底。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遥望四周,一片茫然。”
融不到钱,对创业者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压力。“融资期间,要跟投资方打交道,不仅要从行业、成本等角度指出非常明确的看得见的收益点,吸引资本方,还要从团队、技术、资源等方面让他们看到项目成功的概率 增加投资方对项目成功的信息。这个事情真的没有想得那么简单!”创业者李航将近一年半未获得融资的项目在四个月前停止运营了。期间,他曾使劲浑身解数去盘活项目,终是无力回天。
前段时间A股市场“估值倒挂”现象频发引发圈内热议。尤其2022年是近四年破发企业数量最多的一年,近3成上市企业破发。有观点说倒挂情况与资金面有着绝对关系,也有人认为,当前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现象并非常态仅属个别现象。但无论如何,新股破发频繁,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严重,大量投资机构迎来亏损,企业融资也更困难。而退不出的后遗症必然影响募资。毕竟LP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投资退出和业绩。
长久以来,IPO是VC/PE依赖的主要退出方式。北京某硬科技投资机构合伙人薛成波就告诉记者,之前投的一家军工赛道得相关企业,上市解禁期就退了,但如果再等一个月,投资回报能高出8倍。“我们也很发愁对于退出时间点的把握。退了可能亏钱,但不退又面临基金到期等问题,没法跟LP交代。”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共有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规模13.77万亿元。其中大量基金进入退出和清算阶段,投资人们压力巨大!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创业不易,投资不易、做创业投资更更难。而这何尝不是一个周期轮回呢?对于今天的创投圈,就像陆奇曾在混沌学院上所说,“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兴奋、迷茫、焦虑和激动,我们迫切需要赶上今天这场前所未有的百年大变局的变革浪潮,而寻到新的出路,”
愿所有创投人都能善待自己。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皆为化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