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声势浩大

声势浩大

公众号新闻

文/子木


1983年,安徽怀远县,年广久创办了“傻子瓜子”,并很快发展成为拥有100多人的工厂。

这事儿很快引起激烈讨论,因为那个年代,是不允许私人办厂子的,安徽省委特地派专人去调查年广久,并写了一个报告上报到中央,惊动了邓老。

邓老看完报告,反手摔到桌子上:

“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了吗?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放两年再看!”

也正是这一“放”,中国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支撑着经济滚滚巨轮向前奔腾。

改革开放成为伟大奇迹。

2023年,就在昨晚,高层连发11份文件,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声势浩大,也只有当年“放两年再看”这句话,与之媲美。

但时隔40年前后,市场的反映却出现了明显不同。

那时候人们举着牌子,站在黑白电视前,激动到颤抖,而现在,人们盯着80寸彩色大电视,却说不出一句话。

因为回想起这三年,好像哪里不对,好像哪里又对了,兜兜转转应该是,口罩惹的祸。

一个做教培的民营老板跟我说,看到这政策刚开始挺开心的,但静下来后,总感觉脸上热辣辣的疼,跟我说:

好像家暴就是这样的,每次打完之后都会哭着求你,甚至有时候还跪着说爱你。

你是信还是不信呢?

正是这种将信将疑,左右为难的心理预期,导致自己快要住进253医院了。

一语成谶,今天的大A,开盘大涨,随后蹿稀一样,稀里哗啦往下掉,即使小马哥昨晚连夜发布信心鼓舞书,市场也不买账,腾讯由红转绿。

其实还是那句话:

商人不害怕严格的管理,商人害怕的是一日三变的管理,商业不排斥严格的标准,商业排斥的是模糊的标准。

这就算了,还冷不丁偷袭你一下……

办公室小王听懂了,她说,这就跟打游戏一样。

你正跟别人在峡谷里秀拼命,准备最后一波团战,突然断网,服务器维护……心态崩了…… 

民营经济之所以会如此备受热捧,还是因为它无法忽略的“56789”意义——

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民营也许没有那么高大上,但却海纳百川,让最低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有事可做,让人们还相信九年义务教育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这种对“民营意义”从本质上的认可,远比正弦曲线式的波澜壮阔,更让市场心安。

但真正让民营恢复信心的,绝不是下文件,而是工具箱里除了喇叭之外的真东西:

如何做,怎么做,敢不敢做。

随着11个文件,昨晚在各大群里,传播着一张关于楼市的图片,星球里有人问我怎么看?
还是那句话,楼非楼,物非物。

第二季度GDP不及预期,第三季度就必须出现抓手,扭转预期,达成目标。

经济三驾马车,进出口看国际环境,今年再努力也不会有太大的增量,而投资与消费,最大的支撑力也只能是房地产。

一个做家电生意的朋友说,最近都在鼓励家电消费,但没啥用,因为需求早释放完了。

唯一的方法就是创造需求,比如人们换新家的时候,想着配一台更好的电视,买一套房出租的时候,给租客配一台好用的冰箱。

这一轮经济拉动中,房地产应该不会唱主角,因为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三四线城市出台货币化棚改的迹象,但配角肯定是有的。

“一线解禁”,放在半年前比较夸张,但放在当下,再正常不过。

一线城市目前还处于认房认贷的严苛管理中,极大地抑制了购买力,拿北京来说,只要你曾经买房过,哪怕还清贷款,也要按2套算,80%首付……

对于动不动600W+的房子,一般家庭根本掏不出首付,很多想卖了老家房子去北京落脚的年轻人也只能望尘莫及。

可以说,一线城市放开,是救市的最后一关,也是最后一根稻草。

至于“20城旧改合计资金1万亿”……

为什么一定是20城,又为什么是1万亿,这个我觉得没有具体的逻辑,只能当作编造的数据看。

但旧改这个政策应该没问题,这件事早在去年就确定了,接下来只是进入了执行程序。

而且我认为不仅是20城,三四线城市也将进入全面旧改的范围之内。

如果三四线城市不打算推出棚改货币化,那唯一且有用能刺激消费的,也只有旧改了。

前几天洛阳推出政策,明确三年内,将城市核心区符合条件的住宅区,加装电梯率达到50%以上,郊县也要达到20%以上,以此,洛阳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定量推进加装电梯的城市。

当然醉翁之意不在梯。

而是通过电梯,一方面帮助老居民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无风险刺激消费。

你想,加装一个电梯,包括了钢铁、电缆、有色金属、装潢材料、运输、广告、监控、维保、售后、水泥、工人……

别小看一个电梯,带动的消费和就业是庞大的,就这还没算什么外立面修缮,管道、园林、停车位改造等等。

居民电梯的价格在20-30万左右,一部分政府补贴,另一部分由居民出,这时候还能把人们储蓄在银行里的钱,心甘情愿地套出来……

其实旧改的大规模推出,有几个特殊信号:

1、拆迁暴发户沦为历史
2、棚改货币化基本上不会推出了
3、承认了当地房地产走到了末期

很多人可能对第三点不了解,这里稍微解释了一下。

如果大量的老房子旧改,相当于改善了居住环境,但同时也放大了整体市场的存量房库存。

原本想负债买新房的也不买了,可以凑合凑合住老房子,这对新房市场有一定的分流作用,利空信号。

而地方基本上以卖新房(土地)维持财政收入的,如此抉择,也意味着承认了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性,实属被逼无奈。

最后再多说一句。

楼市的底层逻辑是经济,经济好,楼市旺,经济差,楼市冷,两者是同向性关系,且相互缠绕彼此促进。

高层不希望楼市过热挤出实体,更不希望太冷拖累消费。

看懂这个,就明白有些政策为什么出,为什么不出,又为什么不得不出……

如果届时一线城市彻底放开,那么一二线城市的行情将会出现预期转折点,有购房预期的朋友们,该谨慎起来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