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牌荷官”基辛格文化2023-07-23 14:07还是很有必要聊下基辛格,这个百岁老人再次成为中国的座上宾,确实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原本是有一篇评价基辛格的旧文,昨天试图发到知识星球去,结果发现无法上传。一般文章的常规待遇就是审核,内容不友好的不予通过,而基辛格的这篇直接就无法上传,连审核的资格都没有,可见相关话题的敏感性。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会用一种类似AI的视角,不带任何情感色彩地展开叙述。目前基辛格在美国政界,其实并不具实权,差不多在国防部混个顾问的角色。但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就像个退休老导演一样,即便是叱咤风云的年轻演员,都会给几分薄面。因为他的人脉广,知道的内幕多,就算不捧着,也不能得罪。然后这次中国行,白宫的解释是美国公民的个人行为,与政府无关,但是回来后,会听听他说些什么。从历史角度来看,美国确实没有派遣非内阁成员履行外交事务的惯例。所以,基辛格来中国,大致就两个原因,一是代表美国建制派访华,来试探中国的底牌,以此判断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二是出于个人的因素,因为基辛格人生最辉煌的阶段,就是从访华的破冰之旅开始的,从而走上了纵横国际政坛的辉煌人生。那句“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就是出自他之口。既是对客观现象的精妙点评,同时也是一种发自肺腑的人生感言。如今已是百岁高龄的他,想重温年轻时的光辉岁月,也是一个人普遍存在的情结。当然也不能排除一些有可能成为现实的雄心壮志,或者肤浅地说,刷一下存在感。中国这边呢,确实是给出了超规格的待遇,估计拜登来了,也不过如此。这大概是为了传达一种信号,即中国并不是不想与美国搞好关系,前提是你必须要展示一种老朋友式的友好姿态,双方才能和睦共处。简而言之,就是中美关系出问题,责任在于美方,姿态不对。至于双方具体交流了哪些话题,那只能看老先生回去后怎么说了。这里有必要先聊一聊基辛格的个人历史,所谓的基辛格式秘密渠道意味着什么。众所周知基辛格1971年首次访华,当时正值冷战的兴奋期,世界分为苏联共产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然后因为中苏之间闹了矛盾,勃列日涅夫扬言要核击中国。于是尼克松想借机将中国从苏联阵营分裂出来。但是当时双方正处于激烈的对峙状态,中国满大街都是反美标语,贸然对话很可能会弄巧成拙。于是尼克松就派出基辛格,绕道巴基斯坦,对中国进行秘密访问。相当于投石问路。中国这边呢,算是接住了美国抛来的橄榄枝,但是对中美建交提出了几个要求。即要求美国承认一个中国,撤掉在台湾的驻军,废除与蒋介石的防务条约等。从后面来看,中国的开价还是太低了,美国那边竟全部都答应了下来,当年就进了联合国,接着美军分批撤离台湾,1980时废除了与台湾的军防条约。而基辛格,也正因这一次访问,为后来的传奇人生奠定了基础,成了尼克松处理外交事务的一把手,官至国务卿。关于他的另一个重大谈判,是1975年代表美国与北越达成协议,终结了长达14年的越南战争。跟上一次类似,这次谈判也是秘密举行。因为当时双方处于一种战争的状态,水火不容,都想将对方拍死却又不得。美国占据绝对的武器装备优势,北越打不过,只能耗,结果死伤百万依然硬扛。而美国又耗不起,死3万大兵国内反战声浪就排山倒海。所以双方各有优势和缺点,但对于和平的需求是一致的,当然和平的标准又不一样。美国希望引入朝藓半岛模式,南北分治,而北越想要拿下全境。于是基辛格就派上了用场,他跟越南代表在巴黎进行了闭门式会谈,双方开始尽情地交流底牌。最终是签订了一份没有约束力的和平协议,双方交换所有战俘,美军撤离,北越尊重南越的自主独立,等等。美国应该也知道北越不会遵守协议,包括基辛格本人,但是他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所以最终的结果是,美国尽可能体面地结束了战争;北越背了个不守规则的骂名,但拿下了南越;基辛格本人则收获一个诺贝尔和平奖。南越显然满盘皆输,跟前面的台湾有点雷同。这就像搓麻将一样,赌桌上的四个人,不可能出现共赢局面。而基辛格,类似于自动麻将机的暗箱角色,通过窥探各方的底牌,然后在矛盾纷杂的国际玩家间寻找一个共同点,从而达成一份让多方满意,却并非完美的协议。这就是基辛格秘密渠道的本质,也确实在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解决了不少国际难题。但是后期因为苏联国力的疲软,加之美国自由市场的兴起,冷战也草草结束,“底牌荷官”基辛格也就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一些公开透明的国际组织所取代。特朗普时期又是一个插曲,让新冷战的概念浮出水面。当时基辛格仿佛又有种枯木逢春的感觉,曾主动请战,以代替中美无休止的贸易谈判。但是特朗普不买账,后来还把包括基辛格在内的国防部老古董打包炒掉。不过在特朗普上任之初,他也曾拜访过基辛格,咨询外交决策事宜。当时得到的回答是,联俄抗中。所以,基辛格并没有特定的立场,不过是一个利用国际矛盾穿针引线,来实现个人名利的纵横家而已。那么,他这次访华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我觉得还是试探底牌。拜登时代创下自特朗普以来最温和的中美关系,“世界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基本奠定了不脱钩,不对抗的基调。而且近期一连串的高层访问,包括国务卿,财政部长,总统气候特使,以及接下来的商务部长,足以证明中美关系有正常化的趋势。尽管现在众议院还在共和党手里,握有立法主动权,但基本难以撼动整个左翼内阁的鸽性。那么,基辛格试探的底牌是什么呢?应该主要还是台海局势。因为目前美国在华企业有高达7万多家,他们有理由担心俄乌战争的财富灾难会在台海重演,于是寻求“底牌荷官”基辛格出马,给未来一个可确定性。当然,这里其实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就是中方主动秘密邀请“老朋友”,请他再次作回中间人,协调恢复中美贸易关系。直率地说,美国对中国的利用价值,就是贸易和技术,西方价值观那套东西,中国从来是不稀罕的。所以改革开放这40年,不管美国如何自作多情,中国看中的始终是贸易和技术。尤其是两千年后加入世贸组织的这二十来年,中国得益于技术进口和商品出口,迎来了脱胎换骨的质变。但是前几年双方因为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关系开始恶化,中国已经跌出美国的贸易前三。因出口和内需的双重疲软,中国迎来了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最大失业潮。而且前段时间有传言,美国国会的中国问题委员会,正试图阻止布林肯续签《中美科技协定》。因此,中方也有理由利用眼下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趋势,寻求“底牌荷官”基辛格,为贸易回温做中间人。因为中国要的其实不是中美关系正常化,而是过去那种高度交合,互补的夫妻式贸易关系。像拜登说的“世界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听起来似乎很见外…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确实是太依赖出口了,枉有14亿人口,却基本都是廉价劳动力,真正有消费能力的最多一两个亿。如果不进行结构性调整,失去出口份额社会必然难以运转。但是,这两年印度借中美关系恶化,弃俄投美,趁机抢占不少出口份额和产业链条。然后上个月,莫迪访美时又敲定了《美印联合声明》,将两国亲密关系文件化,形式化。最不妙的是,昨天还看到一个冷门的大新闻,德国部长宣称欧盟将在半年内与印度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所以,未来的形势确实不太乐观。中国过去这几年在外交上也的确与贸易出现了反向而行的势态,现在基辛格重出江湖,恰恰也验证了历史的某种重演。但愿这一回,老朋友能为我们再次带来好运吧。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