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生命内涵 | “雅典学园” 学习群德勒兹专题
“雅典学园”微信学习群已经度过了2年多的时光,现在已经进入德勒兹的学习。微信公号“哲学门”同步“雅典学园”群的学习内容,精选紧扣学习内容的文章发布。
点击以下图片关注“哲学门”
系统性学习哲学防失联
点击下图购买
时间的生命内涵
转自:丽泽哲学苑
如涉版权请加编辑微信iwish89联系
哲学园鸣谢
一
德勒兹对于康德时间观的批判
德勒兹在关于康德哲学的一篇文章中,如此评价康德的哲学:“时间脱了位”。这句话出自于《哈姆雷特》,是哈姆雷特在获悉父亲死亡的真相后,对于这大逆不道的罪行的愤怒和感怀之辞。故而“脱位”意为事情不再沿着以往规定的轨道发生了。当德勒兹用这句话评议康德哲学时,所表达的正是康德在其先验美学中颠覆了以往的时间概念,使我们对于时间有了新的认识。为了更好地理解德勒兹对于康德的评议,我们有必要首先明确康德的时间定义。
“时间不是以某种方式从经验抽象出的经验性概念……时间是先天地被给予的。唯有在时间中,显像的一切现实性才是可能的。”时间是经验发生的形式。经验在时间中发生,又在时间中得到确定。一方面,康德认为时间并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康德也提出,发生在时间之内的经验是不停变化的,然而时间本身却并不因为经验内容而发生变化。在这一意义上,时间抽身于经验之外,成了永恒但却空洞抽象的时间。时间虽不是独立的存在对象,但毫无疑问,从康德开始,时间具有了独立性,并且对于经验有了决定性。
在康德的时间定义提出之前,时间是由发生在空间中的运动决定的。比如,一个白天意味着太阳从东向西的运动过程。在日常语言中处处显示出时间的“空间化”。“一袋烟的功夫”,或者“白驹过隙”,抑或是“光阴交错”,这些都是用可见或可想象的画面来表达时间的流转,使不可见的时间成为具体的形象,或者成为可以在空间内标示出的某个具体的点。这种把时间转化为空间的办法方便了人们对于时间的把握,使人们更容易地建立了时间的共同感。所以,当我们需要约定时间时,所定下的时刻即为双方的钟表指针所指向的同一位置。古人用沙漏、水钟,乃至日晷计算时间,这些办法也是以空间的运动变化确定时间。在空间化的时间中,当人们以空间上的发生诠释时间的意义时,时间的运动被给予了中心。时间是以永恒为中心展开的时间序列。无论此永恒是神或是绝对的理念。时间围绕这些永恒而旋转,正如门板围绕门轴而转动。故而,时间有固定的轨道,时间的完满程度总是以永恒为参照。
这种空间化时间给了人们很多方便,尤其在赋予时间以特别的意义方面更显出其优越之处。不过这种常识性的理解往往会导致推理上的困难。芝诺悖论暴露了这种时间观的矛盾之处。
芝诺用空间分割的方法,将时间分割为出现在空间中的点;在每一个点上,时间都是确定,也是静止的。如此综合而观,时间应当是静止的,何来时间是运动之谈?然而,我们切身的体验是,时间在每一刻、每一个当下都是在变化:其不停地成为“下一刻”。所以,虽然芝诺悖论只是呈现了逻辑上的分析与日常经验的不符,不过这毕竟暴露了时间的空间化和时间的变动性之间的矛盾,使对于时间的理解成为了一个有待回答的问题。
在康德的理论中,时间不再是空间序列,而是各个感觉片断的关系。时间赋予各个感觉片断以可以确定的方式,并且在心灵的反思之下,这些感觉片断更进一步地相互关联:它们之间或为先后,或为同时;或为共存,或为互斥;或为因果等各种线性关系。感觉不再是川流不息、模糊不清的经验之流,而成了有待理性认识的感觉片断。并且各感觉片断的确定,也不再参照永恒确定位置;它们之间晦暗的关系,有待心灵的理性光芒将其照亮。在康德的时间范畴中,时间成了没有任何内容的虚空的永恒性。所以,德勒兹认为,康德把时间从原来的“门轴”之上脱离了出来,使时间成为纯粹的形式。康德从恒常的轨道运动中释放出了时间,使它沿着理性的直线无始无终地延伸下去。
康德
那么,康德所提出的时间观念是否可以解决芝诺的悖论?首先,康德抽空了时间的经验内容,使时间成为了纯粹而永恒的形式,这样所谓的运动与静止就不能适用于时间了。其次,从康德的理论看,他恐怕也不能赞成芝诺对于时间的无限分割。时间作为抽象的形式不能被分割为更小的单位。芝诺的难题在康德的时间概念中被完全化解。
不过,以德勒兹的立场而言,康德的时间定义仍然是个“迷宫”。康德依靠理性认识确定各感觉片断,并于其间建立相互的联系。问题是:为何感觉片断A会和片断B,而不是C相连?为何有时A和B的关联性非常强,而有时又非常弱?在康德所描绘出的线性关联中,这些关系发生的效果是方便于理性知识的建立,而其原因并没有完全澄清。所以,康德的时间概念就是“一座由一条不可分割、永不中断的直线所组成的迷宫”。此外,对于康德的另一个质疑在于:心灵如何将时间的形式赋予感觉?感觉如何从感觉的连续性链条中被抽取出来,怎样的片断才是完整的片断?从康德的角度来看,一段感觉能成为独立的片断,是当其具有充足的意义时,当其为心灵所识别出时。那么,时间,作为心灵冠以感觉的形式,事实上是一个中介,它所连接的两端是:理性的主体(Subject)和进行经验活动的本体(Self)。它所起的作用就是主体通过时间观察思考本体的经验,并对之作出裁决。“这是一朵玫瑰”,是对于当下的经验片断的一个结论;“这是《蓝色多瑙河》”——是对一段更长的经验的判断。主体通过理性对本体的活动做出各种判断之时,却忽略了感性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朵玫瑰的红色绝不同于其他,这次对于《蓝色多瑙河》的演奏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当康德以时间的长线编织经验之链时,他所捕捉到的只是已经结晶的感觉片断,而无法理解感觉尚未结成晶体时的混浊和杂乱。正如站在岸上的人们所看到的只会是水面上泛起的朵朵浪花,而无法感受到水面下翻腾滚动的波涛的力量。
康德关于时间的理论之所以被德勒兹批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立场的不同。时间对于康德而言,既是经验发生的条件,又是经验被赋予意义的中介。然而,时间对于德勒兹而言,却是纯粹的经验发生。康德强调理性对于经验的约束;德勒兹却为经验本身的不稳定性和开放性申辩。不过,德勒兹并没有放弃时间的概念。相反,他在一定程度上同意时间构成了经验发生的条件。不过,如何定义时间,以及在什么意义上时间决定了经验的发生,这是德勒兹要做出回答的问题。
二
时间的三种综合方式
德勒兹关于时间的探讨借鉴了柏格森的时间理论。同柏格森一样,德勒兹也认为时间是意识的绵延。在这里,意识并不具有理性认识的倾向。意识活动也不仅仅只是理性反思活动,还应包括非理性的感性经验。而绵延则是指心灵持守意识活动的连续性。如此,德勒兹的时间观念首先不同于空间化的时间,其次也不同于康德的纯粹直觉形式。德勒兹通过时间的定义强调了生命的连续状态:正如每一刻的感觉与思想都与上一刻以及下一刻相互融合、渗透。生命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既非芝诺所定格的一个个静止的时刻;亦非康德所抽取出的感觉片断。显然,若只是把时间描述成生命中各种思想、情感以及感觉的相互涌动,这是不够的。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如何从混乱中理出规律;如何在混沌中产生秩序。因为只有凭借规律生命才能超越经验的暂时性;并且依靠秩序,主体才能超越生命的个体性。德勒兹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在于其所提出的“时间的三种综合(synthèse)方式”。
第一种综合方式就是习惯(habitude)。习惯对于生命的塑造作用是很大的。习惯的形成是基于重复:事件的重复、动作的重复。钟摆的左右摆动的重复会使人认为这种动作会持续重复发生。重复性,尤其是有节奏的重复性,比如火车在铁轨上行驶时,人的身体随之产生的节奏性;或者音乐演奏时节拍给人带来的节奏性,都会使此刻的感觉发生扩张、舒展,具有一种持续下去的态势。因此,当人们伴随着音乐起舞时,身体的运动并不会落在音乐节拍之后,而是可以恰到好处地与节拍同步。而身体与音乐同步所产生的愉悦感根本上是来自于当下感觉的自由舒展。不用借助于意识的反思,也不必着意控制身体,心灵便能无阻碍地把握时间的走向、音乐的节奏和身体的运动。
“重复不会给被重复的对象带来任何改变,它所改变的是沉思重复的心灵。”音乐的节奏使心灵舒展放松;当心灵对重复出现的现象做出沉思(contempler)时,就会得出超越于重复本身的结论:在A与B重复交替出现了很多次之后,如果A再次出现,我们自然而然会期待B的发生。如此,A与B两种现象构成了时间上的收缩(contraction),在A与B之间建立了一种关联。A与B的关联性首先是在经验层面形成的习惯,而不是理性反思的结果。在这里,德勒兹强调主体在习惯形成过程中的被动性。每当A出现时,关于B的感觉就会伴随着期待或想象一起出现在心灵中。B在心中的出现是不经反思的,甚至是不由自主的。其次,所构成A与B的固定关联是A-B-A-B-A-B交替出现在心灵中所产生的心理效果。所以,基于关联的主观性,德勒兹称之为习惯,而非规律性。主观性和被动性是时间第一种综合方式的特点。
这种被动的综合方式从根本上讲是不对称的:“它从过去经由当下走向未来,从特别走向一般,由此给予了时间以飞矢的方向”。飞矢的方向是单一的,它来自过去、穿透现在、奔向未来;习惯将过去、现在和将来收缩在一起:现在的时刻和过去的某个时刻发生了共鸣,而下一刻也因此获得了意义。正如每当奏响天鹅湖舞曲时,对于白天鹅的期待会让我们开始寻觅她的身影。每一次期待的实现都会加强习惯的力量。而当习惯被强化至一定程度时,它就脱离了重复的经验,而独立存在。这就是所谓的“一般性”、“普遍性”或者“规律”。德勒兹以经验的重复性发生维持行为活动的持续性;由重复的积累解释生活中规律的根源所在。这在根本上否定了规律的理性身份。此外,德勒兹指出,并不存在完全的重复发生。每一次的发生都是特别的,而“相同”或者“相似”只是笼统的感觉而已。那么,看似坚固的“规律性”事实上是架构在摇摇晃晃的地基之上,实在是不能让人依赖它的有效性。
第二种时间的综合方式可以称作是“记忆”(Mémoire)。威廉姆斯也称之为“存档”(Archiving)。这个称谓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第二种综合方式的功能,即“收藏”,将当下发生的收藏起来。从逻辑上讲,需要设想这样一个时间的纬度,以便于收藏正在消退的每一个时刻;而就经验内容而言,整个过去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却伴随着当下的发生。在德勒兹的第二种时间综合中,他所讨论的就是关于过去的问题,既包括过去对于现在的收藏,更重要的是过去与现在的共振和相融,也就是生命的绵延。
在前文对于第一种综合方式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习惯对于当下时刻的支撑。在习惯悄然的影响之下,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做出很多举动,所谓的生活模式或者风格也就如此形成。故而德勒兹称习惯为地基(fondation)。“地基关注的是泥土:它表明了某物是如何建造在泥土之上,并且如何占据和拥有它。”相比于习惯,德勒兹将记忆称为基础(fondement)。“基础则多来自于天空,它始于屋脊而达于地基,以所有者的名义分别考量着占有者和泥土。”泥土是用以建筑的原材料,在这里德勒兹是指那些因未加理性识别而模糊难辨的经验。由于重复的力量,类似的经验相互堆积,以至于形成习惯的大厦,成为生活中的标记。而记忆却不仅仅包裹了关于习惯的记忆,它也收留了未成习惯的那些不明的经验,即那些未成形的泥土。当然,记忆往往开始于已显明的标记性内容,所以,它从上而下地运动。越深刻的记忆就会越多地碰触到那些晦暗的时刻,那些沉寂的泥土。
记忆往往被认为是回忆或者是一种努力回想的结果。德勒兹称这种回想为主动的记忆,即我们主动地去回想每一件事情的发生,这就像是在记忆的档案馆里去寻找某些片断。当然,寻找的前提是过去的发生被收藏在记忆中,故而过去可以被再现。那么,我们不得不追问:就像在档案馆里的搜寻要有线索,记忆的方向是什么?它是如何被获取的?在主动记忆的方面,德勒兹认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回忆的方向感。习惯所释放出的信号会引导着对于过去某个时刻的回想。这种回想并非是对过去某个时刻的本真再现,而是在当下事件的影响中,在习惯的引导下,一个过去的发生和现在的时刻融合在一起。所以,虽然是再现,事实上完全的再现是不可能的。更进一步地,虽然在逻辑上可以把过去设想为一个档案馆,但是其中所存的信息却随着当下的时刻而发生振荡、调整和改变。那么,回忆,虽然作为对于过去的重复,所带来的却是差异性而非同一性。
记忆除了主动的回想之外,还包括了被动回忆(la synthèse passive de la mémoire)。德勒兹用不自觉的回忆来谈论被动回忆的发生。不再是主体主动地去寻求或者努力回想;而是记忆自己涌现出来,那些时光,那些情景冲破了当下思维的闸门,铺天盖地地蔓延开来,以至于中断了当下正在发生的动作和正在进行的思考,使人或长或短地停滞在记忆的漩涡之中。德勒兹常常以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为例,讨论记忆的不期而遇——一块马德尔林蛋糕入口,关于贡布雷(Combray)的种种画面突然现于眼前;一点熟悉的味道唤起了关于童年、少年乃至所有年华的回忆。有时,记忆突然袭来,什么也不凭借。正如北岛先生的诗篇《回忆》:“烛光/在每一张脸上摇曳/没有留下痕迹/影子的浪花/轻击着雪白的墙壁/挂在墙上的琴/暗中响起/仿佛映入水中的桅灯/窃窃私语”。没有邀请,亦无需预备,记忆自在不经意间占满了思绪,搁置了当下。不自觉的记忆或有程度上的差别:有些记忆是关于某次经验的记忆,诸如一次出游;也可能是内容更加丰富的一段时光,如孩提时代或者求学过程;更有关于人的有生以来的岁月的记忆,从起初直到现在,以至于发出人生的感慨。此外,记忆也并非全是愉悦的,尤其是不自觉的记忆,往往包括或痛苦、或羞愧、或惊恐的经验。这些经验因其对主体的各种否定性,而不愿被记起或者提及。那么这些被压抑的时光的再现至少向我们证明了两点。其一,记忆作为档案储藏,对于时光的收藏不受主体的意愿控制;其二,记忆的再现,关于某段时光的重复本身也可能是不受主体意愿所左右的。
记忆,无论是作为主动的回想还是被动记忆的发生,需要一个前提:过去与现在同在共存。这不仅仅是时间上绵延,即过去的时光一直延伸到现在,同时也是记忆与当下的经验的相互缠绕、相互混合。德勒兹提出,引起现在与过去共鸣的不是其他,而是情感的冲动。情绪的萦绕、情感的共鸣,“使我们穿透这纯粹的过去本身,纯粹的重复——也就是记忆女神,摩涅莫辛涅(Mnèmosyne)”。那么,由其情感所激发的回忆不会是关于原初的纯粹重现,其必然是不全面的,故此必然产生不同于原初的差异性。所以,在情感的驱动下,每个对于过去的重复都会带来一个新的过去,一个差异。
第三种时间的综合方式可以被称为“期待”,因为它是关于即将到来的时刻的展望;也可以被称为停顿(Césure),因为它迫使正在继续的动作、正在持续的情感搁置起来。德勒兹在第三种综合方式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关于创造的问题。在前两种时间综合中,我们看到的是已发生的经验对于当下经验的影响乃至塑造。如果只有这两种综合方式,生命不免是一篇沉闷的乐曲,受制于已有的旋律。新的、不一样的可能性就出现在最后一种时间方式中。德勒兹曾将其称之为未来(futur)。所不同的是,在日常表达中,未来可以是明天、明年、十年后、百年后乃至千万年后。在这种表达中,未来仍然是当下的延续,尤其是当我们用各种计划设想将其排满的时候。如此,未来不可能是一个敞开的窗口,而是封闭的死循环。德勒兹对于未来的定义是:时间的空白形式。所谓空白的形式,即只是时间而已,别无他物。换言之,就是绝对的空白,是发生在生命中停顿,出现在经验链条中的裂隙。
德勒兹认为,在康德关于时间的概念中,就已经孕育了生命断裂的可能性。正如前文已经讨论过的,康德的时间提供了主体对于本体的裁决条件。对裁决而言,生命已经自动分化为两个层面:主体——反思的层面;以及本体——纯粹经验的层面。出于对理性的追求以及对经验的质疑,康德把更高的地位给了主体,使得主体决定本体所表现出的生命形式。这也就意味着生命不再是一个粘连的整体,而是分裂成了两个部分:思考和过活。德勒兹要把分为上下两层的生命拉回到一个平面;与此同时,他保留了生命中的裂隙。不过,这个裂隙不再是出现在理性判断和感性经验之间;而是出现在从前(avant)与以后(après)之间,是从前的终止,也是以后的开启。
断裂意味着再也不可能继续下去,也就是已有的经验的失效。这种断裂可能是出于突发事件对于人的冲击,比如突然之间的雪崩、海啸或者火山爆发——人不能给予事件的发生以恰当的意义。也可以是已有解释、观点于此时不再行之有效,而迫使人们做出反思以至于创新。塞尚提出了对于绘画的新的理解,即绘画不是再现模仿,而是绘画本身——他的观点连同他的作品使再现论变得乏味无力。当然,在这两种断裂情形中,我们看到了差别:自然或者命运中的突发事件是出于人的控制之外,其力量给人的震撼纵然是超出人的理解力,我们也可以接受自己面对自然和命运的渺小。然而,出于人手的创造,固然可以打破既有的模式,最终仍可予其以理性的解释,赋予其以一定的意义。这是否能说明人的创造始终都是在意义的范围之内呢?绝非如此。德勒兹认为创造在根本上是一个碰运气的过程,是不断以各种可能性(包括已有的可能性和突然闪现的可能性)去尝试。其结果有很大的概率是落入到虚无之境,终无所成。更有甚者,创造的实现必须承受虚无的恐惧,以在其中孕育不一样的力量。
三
永恒的回归
在时间的三种综合方式中,分别出现的三个关键词是现在、过去和未来。德勒兹的这三个术语并不是要把时间分为这三个部分,而是要解释经验的连绵不绝和其中的多样性。所有的经验都是当下的经验;而当下的经验又是已发生经验的持续,是一种习惯支撑下的重复。所有当下的经验都在消退成为过去,并被保存在记忆中。凭借记忆,过去与当下同在。记忆中的种种情感、印象影响着当下的所感所见。反过来,当下的感觉又来加强或者改写记忆中的内容。当下的经验不会全是熟悉的情景,人所面对的不会总是可以把握的对象。陌生的处境、突至的事件打破惯性,也搁置了记忆。当下向着一个空白敞开。因此,虚无中可以生发出新意义、新生命力的可能性。
康德通过时间的定义是为了建构先验感性理论(transcendental aesthetics),也是为了寻找经验发生的条件。德勒兹所关注的也是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二人的立场。康德从理性主义立场出发,要找到一个无可质疑的柏拉图式的理念;而德勒兹则是从经验主义的角度,借助于柏格森的绵延理论,力图呈现当下经验的延展和断裂。“前者煞费苦心以确保所给定之物(经验的条件——作者)可以抵抗任何可能推翻它的质疑……所以,他的推理建造在牢靠而不可侵犯的基础之上。而德勒兹则透过情感与概念、个体特别的情感建造基础。”康德的基础看起来固若金汤,他认为,只要去除所有经验的成分,那么剩下的就是永恒的形式。事实上,所获得的形式正是理性管理约束经验的中介。在这个意义上,时间作为纯粹的形式,也就不再关涉到生命具体的发生。相比而言,德勒兹是要给予时间以生命的内涵,通过对于时间的三种综合方式,他呈现了生命中各种经验相互涌动、混合和渗透的方式,使我们认识到所谓的时间就是已有的经验和当下的经验,以及不可预测的新的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唯一令人费解的是,生命如何在保持开放性,即容纳停顿或断裂的同时,还能坚持自我的整体性呢?作为对此问题的回答,德勒兹提出了永恒的回归(éternel retour)这一概念。
永恒的回归首先是尼采提出来的,分别出现在《快乐的科学》以及《权力意志》中。永恒的回归被尼采诠释为一种选择的力量,即在进化选择的科学观点中,历史成为了没有任何目的的虚无。在《快乐的科学》中,永恒的回归是出自一位恶魔对人命运的昭示:
“你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就是你今后的生活。它将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绝无新意,你生活中的每种痛苦、快乐、思想、叹息,以及一切大大小小,无可言说的事情皆会在你身上重现,会以同样的顺序降临,同样会出现此刻树丛中的蜘蛛和月光,同样会出现现在这样的时刻和我这样的恶魔。存在的永恒沙漏将不停地转动,你在沙漏中,只不过是一粒尘土罢了”。
尼采所展现的这幅生命图像是不能接受的,除非有人甘愿作无足轻重的尘土,甘愿永远地安伏于现状之中。但是,这个图像本身却又像是一个诅咒,出现在每个人的生命之中。尼采在这里对我们每个人的拷问就是如何承受生命的无足轻重。虽然所谓的道德高尚能给人以生命意义,然而这个意义不过是把人变成众多沙粒中的一个。所以,如果要建立真正的生命原则,你愿意它一而再地发生在自己身上吗?或者什么样的生命原则才可以真正地被持守,可以永恒地回归?尼采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德勒兹以“差异性的永恒回归”接续尼采关于生命的追问。若永恒回归的是同一性,那么,生命必然会被碾成尘土。因为在同一性的模式中,只有和绝对的“一”或者理念保持一致,生命才能得到肯定。然而,这也导致生命失去自己的个体性,瘫痪成依靠沙漏的转动才能顺流而下的冰冷沙粒。
德勒兹
作为生命原则的永恒回归,只能是对于差异性的肯定。在生命的流动中,永远回归的只是差异性。一般认为,永恒回归是对于同一对象的重复,而重复的结果就是差异性的产生。现代艺术中不乏有人利用重复前人的作品以呈现其中微妙的差异性。比如,杜尚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再如王广义对于“文革”时期的宣传画的重复。已发生过的现象在新的语境之中被再次呈现出来,所带来的不仅不是简单的重复,反而是对于已发生的事件的再次敞开,是对于差异的呼唤。这是对于重复和差异的一种莱布尼兹式的解读。不过,此种理解仍然没有完全道尽德勒兹在永恒回归中的苦心。巴丢在《德勒兹:存在的喧嚣》(Deleuze: the Clamor of Being)中反驳了关于永恒回归的此种误解:“对于德勒兹而言,并非无限性来自于运气,而是运气来自于无限性——就是你已经肯定的无限性”。经验本身就是无限的多样性。每一个微小的感觉都是特殊的。在这浩瀚的经验之流中,当下对于感觉经验的把握必然是出于尝试性的捕捉。
那么每一次看似遵循了习惯、回应了记忆的经验只是出于运气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生命的裂隙并非只是出现在现在与未来之间。经验本身就充满了差异性。故而,第三种时间的综合方式所呈现的停顿和断裂是最深刻的。当下的经验既是出于运气的尝试,其结果也许是顺利重复再现过去的经验,即习惯或记忆得以持续和加强;也许是一个崭新的经验形式,生命中出现的变革。当然也有可能介于两者之间,既不是重复,也没有产生革新的效果。这样的尝试默然沉落在记忆之中。如此,表面上看似发生在生命中的裂隙,仍是生命持续的表现。更具有启发性的是,裂隙恰好表明了生命不断尝试、不停创造的力量。在经验的层面,永恒回归的是差异性;在生命力方面,永恒回归的是生命力的表达。因为生命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延续,也不仅仅是经验连绵不绝的涌流,更应当是生生不息的创造,是生命意志的绽放。如此,生命才能成为个体的生命。永恒回归并不是要否定个体性,而要使个体性成为生命真正的形式。
在分析时间的三种综合方式的过程中,德勒兹采用了现象学的方法,撇开纯理论的论证,而以经验为直接的研究对象。此外,他还在柏格森的基础上,加以引申对时间的探讨,最终呈现了时间与生命的本质联系。从芝诺到康德再至德勒兹,我们看到对时间的认识发生了由外在的运动,到经验的条件,以至于经验本身的转变,表现出一个由外及内,由静止到动荡的思想运动状态。正如潘于旭先生在文中所提到的:“传统的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时间观念是无法形成关于可能性存在的理解,因此,要形成面向未来的可能性存在必然要求建立时间的观念架构”。德勒兹对于传统时间观念的批判,是为了打破封锁生命的死循环,使被异化成物质的时间重新获得生命的内涵。失去了刻度的时间与现在的社会生存似乎不太适应。故而,难免有人会质疑德勒兹哲学的实际意义。一方面,我们应当承认德勒兹关于时间的种种论证,使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充盈和丰富。另一方面,我们也承认这个图景是个体生命的表达,并没有涉及集体的时间意识。对于个体性、差异性的重建是德勒兹所关怀的中心问题。或许是他想在这强调集体性的沉闷的环境中,吹进“一阵风”,透入“一点新鲜空气”,使人们不至于昏昏欲睡,对生命本身的力量保持清醒。以此而论,德勒兹的哲学可谓正是秉承了牛虻的精神,驱使着人们渡过涌动的时间暗流,到达那不曾封存生命的彼岸。
来源:《世界哲学》,2012年第5期,第99-108页。
德勒兹专题
弗洛伊德专题
萨特专题
点击下图购买
“雅典学园”微信学习群已经度过了2年多的时光,已经进入德勒兹的学习。微信公号“哲学门”同步“雅典学园”群的学习内容,精选紧扣学习内容的文章发布。
点击以下图片关注“哲学门”
系统性学习哲学防失联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