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买壳后遗症
那是一个狂沙漫卷、乱云飞渡的买壳时代!
2015年那次暴跌,监管机构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开始限制大股东减持,逻辑也容易理解,股灾的时候实控人再套现,那股价是无底洞了。
命运就是如此,当监管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就会给你开一户窗,这户窗,就是股权质押业务。
减持不让减,大股东有融资需要怎么办?就只剩下股权质押了,2016年,股质市场竟发展到高达3万亿的规模。
3万亿什么概念?相当于2016年湖南省的GDP总值,2016年湖南省的GDP是什么概念?在2016年全国GDP排名中,湖南省排第九。
多吓人,只要股价跌跌,一夜回到解放前,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一个是老板被迫卖壳,另一个是挣扎一下搞“市值管理”最终也是被迫卖壳。
由于壳资源的稀缺性,在巅峰时期,最高壳估值都到百亿了,收一个壳没有几十亿资金拿不了,后来壳交易市场慢慢恢复理性,但很多资方还是踩了坑。
目前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市场已经进入下半场,下半场不仅仅意味着交易进入深水区,上市公司本身也是冰火两重天,更重要的是前几年买壳的后遗症开始凸显,给交易双方、市场提了一个醒儿。
综合市场实际案例我们梳理总结了十大买壳后遗症,为市场其他交易双方提供借鉴。
0
1
买壳无运作
0
2
失控打水漂
“我是公司实控人,为什么不让进去?”某民营老板气愤的对保安说到。
对,你没看错,某民营老板到自己实控的公司旗下工厂做调研,被保安拒之门外,最终也没有进去。
A股从来不缺乏大跌眼镜的事件,每一个事件背后都要其特殊的运行逻辑,比如本案的B公司,八年前,现大股东还不是大股东,是上市公司的二股东,
其通过二级举牌成了第一大股东,后又通过协议受让方式受让了原大股东部分股份,彻底巩固大股东的地位,然后开始换董事会,这个时候,不论是股权还是董事任命方面,其都占据优势。
可是双方的明争暗斗一致没有停过,二股东也一直在等待时机,后来现大股东出现资金危机,公司失控,到今日,公司实控人已经变成了失控人。
这是买壳到第二个后遗症,资金打水漂。
0
3
夺权利益场
买壳被夺权的事情常发生,导火索各种各样,但根本原因都一样,那就是利益没有平衡好,为什么说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是个复杂系统,就是涉及的利益众多,有一环出问题,就如同多米诺骨牌倒了。
A股中有这么一个案例,就是交易时环节多,导致后边出问题,双方公开撕。
C公司是个干净壳,两年前交易时收购方撬动杠杆进行组局式收购,一个是资金,收购方拉上了地方政府同时和自己的朋友圈弄了部分资金。
另一个是资产,在壳交易中,资产很重要,因为一般原实控人都会留一部分股份,所以资产对交易来讲是很重要的一环。可惜的本案的收购方的资产也是拼盘来的,对资产并没有实际的控制力。如此为后来双方的争夺控制权埋下了伏笔。
后来出现两个变数,一个是收购方资金出现问题,没有完全支付完收购款。另一个是收购方准备的资产自己IPO去了。
后边的剧情大家都可以猜到,双方诉讼,夺公章,各种撕,相互揭老底,会里各打50大板后,最终熄火停战。
这就是在买壳时没有统一规划导致的第三个后遗症,双方夺权。
0
4
杠杆终需还
买上市公司干嘛使,有的玩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搞钱。在A股控制权交易中有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搞钱案例。
D公司,账上有资金,市值低,干净,股比也不多,在壳市场是比较抢手的存在,虽然看溢价比较吓人,但看绝对值,还是可以玩一把。
同样的剧本,收购方撬动杠杆进行收购,不同的是,这次杠杆是需要还的,怎么还?玩家给出的答案当然是占用上市资金。
后边的故事就比较雷同了,收购款没有付完,开始走诉求冻结,控制权存在不稳定因素,上市公司资金占用被ST,迫于无奈,只能再次出让控制权。
这是买壳的第四个后遗症,杠杆收购的代价。
0
5
亏损扶不起
地方国资最后迫于无奈,只能选择再次出让控制权。往往便宜的才是最贵的,很多地方政府喜欢收购性价比高的标的,觉得自己是政府,收完后给点业务订单,上市公司肯定能好转,可惜资本市场不是这个玩法。
对于收购方来讲,一艘即将下沉的船,一分钱都是贵的。这是买壳的第五个后遗症,亏损的企业根本扶持不起来,好在现在地方国资已经成熟很多了,要好标的,而不是便宜的。
0
6
赋能伪命题
很多上市公司老板心里有个执念或者误区,认为国资收购完成后是可以给赋能的。这也是很多老板选择国资交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是从实务中看,赋能可能是个伪命题。
首先一个核心问题是上市公司是不是需要国资赋能才能发展的更好,其次是国资可以赋哪些能,最后是怎么赋能。
这三个问题,在交易中大家往往都比较关心第二个问题,往往忽视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比如第二个问题,国资一般在交易中会提到可以提供信用背书、资金支持、订单支持、优惠政策等。
这对于很多在商场苦苦打拼的民营老板来讲,好像看到了希望,却没能思考国资买壳背后的逻辑,我们再看第三个问题,具体国资入主后,怎么赋能?信用背书是解决身份问题,戴上国资的帽子是不是更好的开展业务,这个要看具体的行业。
资金支持是以什么形式,借款、担保还是认购定增,是否可以落地,毕竟对于部分地方国资而言,没有那么多资金,买上市公司是为了融资的,不是给上市公司输血的。
最后我们再看第一个问题,上市公司是否真的需要国资赋能?这个问题或许需要再过一个并购周期,才能回答。
这是买壳的第六个后遗症,赋能是伪命题。
0
7
定增遥无期
很多交易中,为了解决溢价问题或者稳定控制权或者解决上市公司资金问题,都会选择配套做定增。
不过有的交易不是同步配套做锁价定增,而是后续择机再发定增,比如某国资,在收购完上市公司后,试图发定增,不过因各种原因,最终还是没有完成定增,综合看收购成本就比较高。
对于部分国资来讲,他们觉得定增什么时候做都可以,只要拿到控制权,后边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不过市场环境、公司股价、监管政策等都会对定增产生不利的影响。
这是买壳第七个后遗症,定增延后,一延后遥遥无期。
0
8
整合行路难
对并购交易而言股份过户完成不是结束,往往才是开始,最难的其实是整合,所谓整合就是要两个公司相互融合,本质上是人、资金和业务的融合。
对于很多国资而言,往往很难像收购时讲的当个甩手掌柜,这是国资属性决定的,一定是要把控公司,区别在于把控程度在哪?沿海的国资可能稍微好些,因为旗下的上市公司比较多,不会在一个上市公司花费大部分精力。
而小地方国资集全县区之力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很难给企业极大的自由度,比如某国资,在开始收购时各种承诺,到后期真正整合的时候,出现各种分歧、矛盾,最后只能分道扬镳。
这个收购整合不是某收购方的问题,而是一个行业问题,很难有人做好,这也是买壳的第八个后遗症。
0
9
股价揽腰斩
市场一般的预期是,国资收购完上市公司股价会有相应的提升,但从实际案例看,国资收购上市公司有一半以上股价和收购时没有什么变化,有四分之一的上市公司股价是发生了腰斩,股价腰斩充分说明这个案子收购是不成功的。
市场不买账,可能是基本面的问题,可能是预期不达标的问题,也可能是后续出现风险的问题,但不论是哪种原因,股价腰斩,对于收购方来讲,尤其是国资,很难交代。
没法交代,管理动作就有可能变形,动作变形,股价继续下跌,陷入死循环。
没有通盘考虑,国资收购后,股价不一定涨,也有可能是腰斩,这是买壳的第九个后遗症。
1
0
退市踩大雷
国资收购上市公司完成后最失败的什么?不是赋能不行、也不是整合难,更不是股价腰斩,而是直接退市。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收了一个雷,而且这个雷在尽调的时候还没发现,简直是奇耻大辱。
比较某地国资在上市公司业绩爆雷前夕,花费巨资通过各种方式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后业绩爆雷,公司退市,相关责任人被查,成为资本市场典型的反面教材。
主要原因是部分国资缺乏收购经验,为了完成收购任务,仓促入局收购,导致后续踩雷,这是买壳的第十个后遗症。
不论是对国资而言,还是民营企业,收购上市公司都不是一个小事,要慎重对待,适合自己的标的才值得出手,选择一个专业的靠谱团队,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出现买壳的十大后遗症。
对于此事,您怎么看?
期待您在留言区理性发布高见。
感谢耐心阅读,欢迎顺手点个“在看”
投行君最近拉了一个资管圈交流群,仅面向保险、银行、信托、券商等业内资管同仁,实名免费入群,有兴趣的朋友可在文末扫码投行君的微信。
知识星球《投行圈子-私密交流圈》已正式上线,将打造投行圈最靠谱的实名人脉拓展平台。加入后还可以获取海量实用专业干货、进入业内人士云集的私域交流群。目前超过3000位同仁加入,各位老铁速来扫码集合。
↓点击关注投行精英,对话窗口回复“干货”,获得投行干货大礼包↓
商务合作以及金融同仁资源对接、入群请添加投行君。
我正在「投行圈子」和朋友们讨论有趣的话题,你⼀起来吧?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投行圈子知识星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