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必要认真学习“财务报表分析”这门基本功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这些理论,我们很少在现实中使用。计量经济学就更不用说了,即便是金融机构的宏观分析师也只使用其中较浅的部分。 货币金融学,我从来没理解过,好像同学里也没有能理解的——但是大家还是从事了货币相关的工作,说明这门课应该没用。 统计学,基本上所有人一出校门就忘光了,分不清“相关性”和“因果性”的大有人在;只有做量化的人还会频繁使用。 资本市场理论、投资学,这些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的知识,从头到尾就没人当真——如果市场真的“有效”了,还要金融业干嘛?精神分裂吗? 金融衍生品定价,需要深厚的数学基础,但是只对一小撮从业人员有用;对于不做金融工程和衍生品交易的人来说,毕业后绝不会用到。 公司财务,看起来很有用,其实大而无当,对实务操作几乎毫无用处;如果学的太认真反而有害,毕竟做人不能太入戏。
读了那么多书,也就财务报表分析最有用
要么虚增收入,这涉及收入确认政策,以及资产负债表里的多个与应收账款/客户预存款/递延收入相关的科目。 要么少计成本/费用,这涉及成本费用摊销政策,以及资产负债表里的多个与存货/应记费用/应记员工薪酬相关的科目。 要么依靠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退税/补贴等一次性因素,这些因素在损益表上皆有专门的科目,一目了然。 如果上述皆无效,则只能赤裸裸地虚构客户原始单据、篡改业务数据,这是最容易露出马脚的——当年的东南融通就是因此而死。 当然,在大A股市场,一切皆有可能,例如银行存款突然消失、底播扇贝今年死了明年又回来了,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LDK正在建设的多晶硅工厂,耗费了大量现金,导致多项财务指标非常不健康。更严重的是,LDK手中的现金很难撑到多晶硅工厂建成的那一天。 LDK的策略是先从客户那里收钱,用预付款去建工厂;然而,在2008年9月多晶硅价格暴跌之后,很少有客户愿意继续预付,甚至提出重新商谈合约价格,从而导致了“先收钱后建厂”的策略破灭。 鉴于2008年下半年,全球多晶硅价格暴跌了75%,那么即使LDK的工厂建成,收入和现金流预期也必须下调,从而导致未来3-5年LDK一直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如果LDK暂停建设多晶硅工厂呢?那么它就会对客户违约,因为它已经收了大笔预付款并承诺发货了。如果它违约,被客户告上法庭、被迫退回预付款,那么它破产的会更快。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LDK已经穷尽了一切融资渠道:从银行(包括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大量贷款,在美股市场融资(最后一次增发了2亿美元),推迟支付土地和工程款项,等等。它已经没有任何融资余地了。
熟读财务报表,不但有肉吃,而且有冰淇淋吃
2009年底,我改为研究软件行业了。当时软件并非A股市场的热门,与后来的TMT大牛市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软件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估值偏高,市盈率超过30倍的大有人在,低于20倍的几乎没有。按照传统的P/E/G理论,市盈率超过30倍就需要盈利增速达到30%,否则就是高估;那么软件行业肯定是整体上高估了。
问题在于,软件上市公司绝大部分都有巨额现金储备,一部分来自上市超募资金,另一部分来自软件行业自身的强劲现金流(注:不是所有软件公司都是现金牛,但是有一些是)。而且,软件是一门轻资产生意,几乎不需要固定资产,也就没有负债。只要改用EV/EBIT这个指标,软件公司的估值倍数就会大减,有些甚至会立减一半。由于A股市场并不习惯EV/EBIT指标,这个估值释放的过程花了好几年才完成;这是通过非常基础的财务分析就能得出的结论。
事实上,对于规模很大、处于市场焦点的公司,仍然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得到新知识。例如,腾讯的经营现金流一直远远高于净利润,递延收入与营业收入的比例也是全部同行里最高的,甚至高于网易这样游戏占比极高的公司(注:递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游戏充值)。如果你只看损益表,那么腾讯的扣非净利润比阿里低40%左右,而市值反而更高,似乎很不合理;但是看了现金流量表就会发现,腾讯的经营现金流一直与阿里处于类似水平,这就非常合理了。
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家里宅着不敢动,从而无法进行任何公司调研或草根调研。在此期间,最大的乐趣就是读财报了——三张表读起来其乐无穷,尤其是一个一个读脚注的时候。很多你想知道的事实,愿意花大钱请专家询问的事实,苦苦寻求但是始终得不到答案的事实,在财报及其脚注里都有:
员工薪酬情况可以从资产负债表的脚注,或者直接从现金流量表中得出;但是要注意,薪酬的平均值不代表一切。
固定资产投资的详情以及折旧政策,在财报脚注均有详尽披露;有时候你甚至可以判断出公司是在何年何月搬进新办公楼的。
对于研发情况,除了损益表的研发费用之外,还可以看资产负债表中关于研发成果(研发费用资本化/专利权)的科目,顺便看看研发费用到底花到了什么地方——大部分时候是员工薪酬。
销售费用的脚注也特别值得研究,看看公司究竟花了多少钱打广告(注:广告费也可能计入销货成本),以及差旅费、会务费究竟有没有收缩。
对外投资就更不用说了,A股的规定是要详细披露,港股、美股大部分也会自愿详细披露,可以从中得到大量财务和战略上的知识。
把财报作为一个孤立的点去读,只能解决三分之一的问题;把同行业、同市场公司的财报结合起来读,可以解决一半的问题;再结合管理层对外交流、新闻稿、草根调研、第三方数据等信息,应该可以解决三分之二的问题。我们永远无法得知百分之百的真相,但是可以无限逼近真相。
财务报表分析是我学过最有用的课程,也是最不容易忘记的课程。我希望每个人都去学习它,学会了也不要忘记它。我不知道具体该用什么教材学,因为我不是卖课的,也远离学校很久了。我只想说:态度上正确了,思想上重视了,就成功了一半。
所以,从今天开始,少读真假难辨的小道消息,少依赖所谓的“勾兑”,我们多读一些财务报表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