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生态位的思考
上周在北京出差,调研了几位量化基金经理,跑了几家三销渠道,也聊了几家基金投顾的负责人。
似乎越来越能理解所谓的创新外溢效应了,当市场无法给出直接的反馈时,不断地交流与碰撞也会带来新的启发。
01
首先是关于量化的。
其实相较于私募量化,公募量化以往一直算不上一个多大的品类或者赛道,原因很简单,一是相对受限比较多,超额和私募相比也没优势,二是卖起来也不如明星基金经理有光环,不容易出量。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正如上周读到莽叔写了红利低波策略有可能成为新的共识,在我看来,公募量化也是一样。
一来今年量化私募的超额也在下降,扣费后的收益与公募相比也没那么大了;二来今年有机构在传统基本面量化之外,开始引入AI学习和量价等新策略,带来了新的收益来源;三来这两年不少主动基金经理都面临业绩跑不赢指数的尴尬境地,这个时候量化指增的相对优势就显现出来。
当市场缺乏主流叙事时,标的的可跟踪、可解释性就会变得更有吸引力,所以在这次交流的过程中也发现已经有机构要布局空气指增、偏股指增等方向,准备向传统主观、甚至fof的领地试试深浅。
我一直觉得做产品研究也好,做投顾也好,不能太固执,大的宏观环境在变,市场的微观生态在变,适合的策略也会变,同时不同策略之间也会相互融合,只要可以带来新的收益来源的,都是值得去看看的。
坚守一种价值观固然值得尊敬,但也要尊重生态的多样性。市场永远是边际资金定价的,这是我今年自己感受很深的一句话。
如果说公募量化之前的生态位很尴尬,那至少从现在起,他开始有了。
02
其次是关于渠道与投顾合作生态的。
投顾这个业务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是目标增量市场的,从宏观上来说,他要解决的是居民的广义理财资金如何配置权益市场的问题。
所以,与外部三销渠道的合作肯定是业务推进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事情,但这一圈聊下来,有收获,也有难点。
任何合作都讲求一个双赢,对于渠道方来说,合作要么能够给带来活跃,要么能够带来规模或者收入,而恰恰这两点对于当下的投顾业务来说都不容易。
相较之下,渠道往往更愿意和大V合作,虽然也不赚钱,但至少大V属性的策略组合还有可能带来平台活跃和代销保有规模。
换句话说,投顾业务之于当下的三销平台来说,只有大V模式是有生态位的,机构模式是没有的。
所以,如果单论执行,机构似乎应该要把自身的业务模式向大V全面看齐。事实上,我也看到已经有基金公司开始对主理人开始IP化运营了,但对此我不禁也有几个疑问——
一是否做得到?我也算是半个混自媒体圈子的人,这些年也认识了不少大V,我自己的感觉是,每个大V的出现都有非常强的随机性,有人自己的因素,也免不了运气的成分,所以最合理的选择是合作,而不是培养。
二是怎么合作?目前业界与大V合作的模式有两种,一是人员入职,二是策略买断,无论哪种合作模式,对于合作机构内部既有的合规审核流程、薪酬激励机制都是一个挑战。此外,如果大V出现言行不当或者出现利益冲突的情况,其所在的机构是否需要对此承担管理职责?
三有没有必要?倘若所有机构都采取合作的方式开展这个业务,投顾业务很容易就变成另一个开户导流业务,一个存量蛋糕切分业务,机构与机构之间只有通道价值,如此市场增量改革的意义在哪里,行业的买方生态又如何形成?
我始终觉得一个业态的成熟是需要以多样性为支撑的,虽然三销机构与大V合作的生态位是当下业界内看似比较顺畅的路径,但这似乎并不是一条大部分机构可以走通的路,禀赋不同、基因不同,有太多的不同了。
03
最后是关于机构基金投顾自己的。
别看这个业务这两年规模增速还可以,很多事情都是苦乐自知,特别是传统机构生态下的这个业务。
这次也找了几家券业同行交流了下,聊下来总体感觉大家都差不多,很多痛点都一模一样,比如创收的问题、队伍的问题。
欣慰的是发现很多问题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行业共性的问题,难过的是好像大家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目前看下来做的比较好的,一般会从公司的产品货架上切出一部分“生态位”给到投顾,比如把现金管理类、固收+这些产品差别度不大、创收也都不高的品类的持营给到投顾。
一来这些品类本身创收就不高,加上存量规模一般不大,代销切投顾的成本整体可控,还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品牌效应。
二来由于投顾本身具有主动调仓的优势,加上又是组合投资,因此就算组合中某只单品出了问题,也可以很快地调整掉,在这些序列上以投顾的方式落地服务会比单品具有更强的反脆弱性。
三来现金类、固收+等序列一般而言具有比较好的“蓄水池”特性,这样“进”可以想办法成为体系内引入增量资金的抓手,“退”可以帮助机构在市场低估时维持AUM的整体规模,减少AUM的波动性。
当然,也有切定制的,切ETF品类这些方向的,但个人以为,现阶段让投顾业务切低风偏的持营生态位是一个大部分机构更可以落地的方向。
某种程度上,这又让投顾变成了某种形式的产品,但好处在于一个机构内不同定位的产品序列可以相互有个错位,不至于内部打架。
这是券商系投顾业务独有的问题,券商系能够代销的产品实在太多了,公募、私募、资管、信托、衍生品、收益凭证、ETF,如果不进行人为地划分,低创收的业务就很容易被一线给舍弃掉。
说到这里,可能会突然发现,投顾其实和前几年的公募量化一样,看似创造价值,但其实是没有生态位的。
对于客户,他需要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但当下绝大部分投资者面临的问题是大量主动基金本身不赚钱的问题,他们甚至分不清谁是基金投顾,谁是基金经理,谁是策略组合,谁是基金产品。
对于代销渠道而言,投顾既无法带来平台的活跃,也无法带来规模与创收的短期增量。但其实投顾从来就并不是解决销售的手段,而是解决客户投资获得感的问题。
然而,当下的问题是客户不知获得感为何物,而渠道又不考核投资获得感,而只考核规模与创收,于是自然就带来了业务的种种困境。
04
这两天我一直在思考,财富管理行业之于整个经济,到底是规模重要,还是结构重要。
原来我觉得规模更重要,因为规模代表了金融实体经济的能力,但现在我觉得结构更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合理的结构,规模终究是不稳固的,所有人都套着的市场并不是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市场。
而只有让市场本身维持在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状态,它才可能是一个增量市场,才有可能吸引更大规模的理财资金,进而可能为更广大、更长期的产业结构转型助力,而不是让这些产业一直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或许这才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
当结构优化代替规模增长成为行业新的主线,当每一家代销机构都必须肩负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时,那时买方投顾业务在宏观层面的生态位就站住了。
正如塞勒在《助推》一书中提出“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的概念,他是自由与保守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对于客户自身难以正确选择,选择的设计者可以在保持选择自由的同时助推人民到改善自身生活水平的方向上去。
作为投顾行业的从业者,我无比期待“助推”那刻的来临,也坚信有投顾存在的行业财富生态注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