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社论 | 靠什么活跃资本市场
过去两周,A股总算走出一波像样一点的行情。这与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提 “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有直接关系。资本市场的各方参与者纷纷建言献策,比如降低印花税、控制IPO数量甚至拉高股价等等。中国证监会也在年中工作座谈会上表态 “正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并就此征求头部券商意见。
我们注意到,目前市场热议的多半是跟活跃市场相关的短期政策,针对“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长效措施还不多见。比如说,降低印花税或许会刺激市场买卖和交易量,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市场里没有好的投资标的,投资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更好的保障,他们怎么会有信心把钱一直安放在股市中呢?就此而论,我们认为,短期政策以外,踏踏实实地按照“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九字方针,推进长效制度建设以培植资本市场的活力,才是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根本。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个健康、活跃的资本市场必不可少。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都离不开强大的直接融资市场。一个活跃的资本市场从何而来?追根问底,是看我们要建设一个怎样的市场。就此而言,活跃只是资本市场的外在表征,资本市场是否活跃取决于这是不是一个有活力的资本市场,没有内在活力就不会有资本市场的活跃表现。
今年2月,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不同类型企业上市路径变得更为畅通,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正在发挥效果,A股市场融资功能较之前更加顺畅。这是有活力资本市场的坚实基础。但是与成熟市场相比,A股市场还缺乏更多创新性、成长性的好公司。我们过去更看重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这当然没错。但是没有更多好公司,投资者也不愿意买单。
所以,培育资本市场活力,关键是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吸引、发掘、聚拢一批潜力好的成长性公司。优质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会吸引更多投资者,交易也会因此活跃起来——优胜劣汰,好公司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筛出来的,它的成长性要经过市场的一轮轮验证和筛选。事实上,经过资本市场洗礼的企业,也一定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活力源泉。
这有赖于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生态体系。这需要监管者对虚假信息披露、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零容忍,严格落实退市制度,加速上市公司新陈代谢,保障和维护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正常运行。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监管者需要进一步完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既赋予投资者强大的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又督促中介机构、上市公司董监高尽职履责,共同维护好资本市场的法治规则。
培育资本市场活力,需要更多的市场玩家和产品。比如在投资端要大力吸引外资、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伴随A股国际化进程,还需要进一步丰富金融衍生品的供给,赋予机构投资者更好的风险对冲工具,从而实现“愿意来、留得住”。
应该相信,投资者没有要求市场只涨不跌。他们只是期盼一个公开、透明、有赚钱效应的市场。所以,要让更多投资者有入市的意愿,还应该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让投资者获得持续回报。这样市场 “人气”就会增加,市场活力也会增强。
“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是对资本市场的基本要求。基于上述讨论,我们相信,如果只是寄望于通过短期措施刺激股市,即使有可能出现一波“行情”,恐怕也无法真正改变投资者预期,市场的活跃也难免昙花一现。资本市场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发展是最大的风险。只有长效的制度建设,一批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公司,才能激发市场的内生活力。如此,市场的活跃可期,投资者信心的提振也会水到渠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