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幻象中,还能相信什么?| 直播预告公众号新闻2023-08-07 05:08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所不知的时代。当我们需要知识,我们有百度百科;当我们想要旅行,我们有大众点评。我们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小红书”。“野蜂飞舞”般的信息占据我们的头脑,我们却为何感到更焦虑了?图源Pinterest,作者Behance打开手机,满屏是热搜头条、爆款短视频、网红直播,但很少人在严肃地讨论真正的问题;出门旅行,跟着小红书攻略来到打卡地,却发现只是风景“诈骗”;畅销书、高票房电影、综艺、艺术展……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却越来越千篇一律,一不小心就跟不上当下最火的话题。这些看似当代的信息焦虑,其实并不新鲜——1962年,一本名为《幻象》的书,就预言了信息爆炸带来的心灵困境。《幻象》作者丹尼尔·布尔斯廷是美国泰斗级的历史学家,作为曾经的美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他是读书最多的美国人之一,其巨作“美国人三部曲”迄今仍是了解美国最好的作品之一。作者布尔斯廷,图源Oklahoma Historical Society面对着广告业、电视业、报业急速发展的1960年代,一个“令人心醉神迷”的时代,布尔斯廷察觉到令人不安的转型:整个社会开始集体“造梦”,幻象逐渐取代了真实。他首次提出“图像革命”的概念,人们制作、保存、传输并发布清晰图像的能力大增,生动鲜明,夺人眼球的图像,让苍白的现实失色。我们接触现实的方式变得间接,经验总是二手得来,距离也日渐拉远。他也敏锐将这些被人为制造的幻象称为“伪事件”,它并非自然发生,而是蓄意策划、安排和主动引发的,目的便是为了被报道和传播,成功预言了“后真相时代”的到来。在《幻象》一书中,布尔斯廷的笔触涉及新闻、艺术、明星、广告、旅行,幻象充满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所有领域,对当时如日中天的美国社会发出警告:人人都是幻象的共谋,我们是地球上最沉溺于幻觉的人民!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引发热议,《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等经典都受到过《幻象》的启发。时至今日,《幻象》仍未过时,美国小说家珍妮弗·伊根说:“这是一本每个美国人每隔几年就应该读一遍的书。它的先见之明令人震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仍旧生活在幻象的丛林。在越来越丰富的信息世界中,愈发不知道该相信什么。8月8日周二晚19:30,我们邀请三位长期关心当下和现实的学者和媒体人共读《幻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生活在媒介中:传播学100讲》主讲人刘海龙,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读懂新闻》《放晴早安》主讲人方可成,界面文化高级记者林子人,一起聊聊在信息焦虑的时代,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又该如何重新建立真实,清醒生活。👆去看理想视频号预约直播在直播里,你可能会听到:📌造星、畅销书、旅游、广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幻象?📌伪新闻、伪事件……信息真假难辨的当下,我们如何接近真相?📌后真相时代,幻象如何围剿真实?我们又为何沉溺?📌生活在信息焦虑的幻象世界,我们如何清醒生活?📌如果有机会书写我们时代的幻象,你会想写些什么?🎙️嘉宾主持:林子人(界面文化高级记者)🎙️对谈嘉宾: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直播时间:8月8日(周二)19:30—21:30🎥 独家直播平台:看理想 视频号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