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诺奖得主指责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是谎言——公众应该相信什么样的科学家?

诺奖得主指责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是谎言——公众应该相信什么样的科学家?

科学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2010年沃尔夫物理学奖得主、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共同获得者、量子力学权威之一的 John Clauser日前公开表示:主流学界和政界提出的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危机完全是胡说八道,是一种“威胁世界经济和数十亿人福祉的、危险的科学腐败”、“由大规模的伪科学驱动的骗局”。


图源:Nobelprize.org


John  Clauser是美国量子物理学家。1942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1969年获得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以对量子力学的研究而出名,尤其是对CHSH不等式的研究贡献。因“纠缠光子的实验,确立了对贝尔不等式的违反并开创量子信息科学”的卓越贡献而分享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类远没有弄清气候变化的真正机理

他于近期加入“二氧化碳联盟”的董事会时表示:“关于气候变化的流行叙述反映了科学界危险倾向,这威胁着世界经济和数十亿人的福祉。被误导的气候科学已经转变为大规模的、令人震惊的新闻伪科学。反过来,这种伪科学已成为各种相关弊病的替罪羊。它被商业机构代理、政治家、记者、政府机构和环保主义者不断的推广和扩展。在我看来,没有真正的气候危机,然而,在支撑现代社会以保证亿万人正常生活的能源供给上,却存在着一个非常现实的危机。这种危机正在被所谓的‘气候变化’叙事而不断加剧。”


他认为20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建立预测全球变暖的计算机模型方面的工作是非常错误的。根据他自己建立的气候模型,经常覆盖地球一半以上面积的云层的作用被严重低估了:这些云将照射到它们的大约90%的阳光反射回太空。而在无云的区域,由于地球表面三分之二被海洋覆盖,大量阳光被吸收并加速蒸发海水,进而产生了更多的云。当云量太少而温度过高时,它以越来越快的速率产生云,反之亦然。由此产生的云层部分的反馈控制变化提供了一个调节功率非常强大的负反馈恒温调节器,可以稳定地球表面的热量输入及其温度。相比之下,大气中二氧化碳变化相关的辐射传热速率的变化只有云层影响的五十分之一,因此,相比之下,二氧化碳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图源:pixabay.com


其实云的影响确实是其气候预测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不知为什么,包括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内的各种组织倾向于低估这种不确定性,而大张旗鼓的宣传实际影响力小得多的温室气体。John Clauser认为按照物理学的普遍规律,世界上绝对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归结为单一的因果关系,物理现象总是以一种复杂的动态方式呈现。


的确,John Clauser所建立的模型未必就完全符合现实,但是一个事实是,人类到现在为止,对气象预报也只能做到中短期预报,长期的预测非常困难且完全没有把握,著名的混沌理论的典型范例即是源于气候现象的“蝴蝶效应”,以形容气象变化的混沌、随机和不确定性。实践中人们使用超级计算机运行极其复杂的数学模型配合卫星观测都对明天是否下雨尚不能完全确定,却无比笃定的认为几十年来地球平均气温的略微升高就是因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联盟”认为这种说法已经不再是一种科学探索而是一场“妖魔化二氧化碳的运动”,他们则认为二氧化碳是一种对生命至关重要的营养素。当前水平或更高的二氧化碳使植物、树木和农作物能够更快、更高效地生长,这对生命至关重要。


图源:pixabay.com



公共科学议题的信任问题

如果说近期有关室温超导材料的是是非非对于整个地球来说只是一场“茶杯里的风暴”,因为这件事无论真伪,距离能够真正改变大多数人的生活显然还很遥远。但是气候变化的主流科学叙事不同,这是一场已经持续数十年,并且对于全球几十亿人产生了不同程度影响的运动。根据是否相信这个理论来划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们的政策导向生活方式都产生了重大的改变。但是万一这个理论有重大问题呢?或者说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确定呢?所谓“低碳生活”的倡议是否完全属于白费劲呢?


图源:pixabay.com


很多科学课题都会因为影响广泛而变成了公众非常关心、希望得到准确答案的问题,比如大流行中使用的疫苗和药物效果如何?核废水排放是否真的没事?转基因农作物是否真的安全?而回答这些问题的只能是具体的人,也就是科学家。面对复杂而又影响深远的科学问题,公众应该如何选择该相信谁呢?


缺乏专业背景的普通人主要依靠大众传媒来认识科学家以及他所宣称的科学理论,科学家的公众形象可能与他的专业形象相差甚远,最出名的科学家未必就是最顶尖的那几位。反之,水平不怎么样的科学家也可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无论怎么包装渲染,科学自有其不变的底层逻辑,掌握几条原则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把握


 

太过自信的科学家不太可靠


一些多才多艺的科学家不仅擅长在顶级期刊发文,也能在大众媒体上与公众对话,他们擅长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解释复杂的科学,放弃那些令人困惑的术语。这样的好处是易于传播和理解,但是可能会导致误解:太多的科学问题是无法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的,这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常识,而普通人则经常希望得到一个比较确定的答案。如果为了迎合这种心理而放弃了专业人士需要坚守的严谨,那么这“可能是不负责任的。” 生物老年学专家 Matt Kaeberlein 认为,科学家应该避免使用类似“毫无疑问”甚至“我们确定”这样的词汇——除非他们绝对有把握。“学界人士的叙述中存在越来越多的夸张和博眼球的说法,在这里(衰老学领域)最响亮的声音来自那些学界边缘人。”


图源:pixabay.com



要抛弃完美主义


有一类科学家,多年来发表的研究结果不能“一以贯之”,经常修改自己的模型,也经常被新的证据“打脸”,甚至全盘否年轻时的自己,拥抱新的理论,承认科学固有的混乱——这是诚实科学家的标志。


也有一类科学家,有着完美的研究和发表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证据为他们的理论大厦添砖加瓦,成了领域内“最漂亮的房子”:如果你可以接受他们为了整体结构的完美而稍微修改或者忽略一些“横生枝节”的证据,甚至抽掉一块有些朽烂的地砖,好让整栋房子看起来美轮美奂。但唯一的问题是,你敢住进去吗?



不要太看重“背景加持”


在顶尖大学工作并不意味着完全值得信赖,同样,在顶尖期刊发文也不代表研究工作的高质量,那里有太多不可重复的结果。唯一值得信赖的是科学家是否遵循基本的科学规范:是否公开了他们的数据和方法,是否接受了同行评审,是否承认了他们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是否尊重了其他科学家的意见。同时也应该比较不同的科学家或团体之间的共识和分歧,以了解他们的观点是否有足够的支持或反驳。


 

参考文献:

1.https://co2coalition.org/publications/nobel-laureate-john-clauser-elected-to-co2-coalition-board-of-directors/

2.https://slaynews.com/news/nobel-prize-winning-scientist-climate-crisis-narrative-hoax/

3.https://bigthink.com/thinking/credible-science/


点击下方知社人才广场,查看最新学术招聘

扩展阅读

 
学术评价是杆秤,期刊不是唯一准星
学术不端屡禁不止,沉默的纵容难辞其咎
气候学家“联名上书”:模型的使用夸大了全球变暖的影响
鲸鱼的饭量与气候变化有关?没错!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再论气候变暖的物理机制——兼评诺奖得主克劳泽先生对碳排放理论的指责反转!去年优胜美地大火的纵火犯被逮捕!加州政府一直说是气候变化造成的芝加哥就"汽车盗窃危机"起诉起亚和现代汽车!社交媒体导致的盗车风波持续!要改造火星,我建议先在上面大量建设排放超级温室气体的工厂 | 格致论道讲坛高温无声危机!地下气候变化导致芝加哥正在缓慢且持续下沉抵御气候变化,你比你想象的能做更多尼日利亚的绑架犯罪初创公司Equatic旨在利用海水提取氢气应对气候变化【视频】爬梯硬菜猪肘子,简单且让你垂涎欲滴负责任地说-退休, 我悔过科学家也要失业了?AI成为主脑科学家,AI主导的科学革命已来EMBA管理智库丨诺奖得主伯南克分享研究成果:什么导致了美国大流行时期的通货膨胀?专家: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因气候变化而过敏没拿到诺奖的奥本海默,缘何率领众多诺奖得主造出原子弹?震惊!某高校女生蓄意泼男生腐蚀性液体导致烧伤引发全网震怒关于为什么读大学,我们应该相信张雪峰还是颜宁?厄尔尼诺叠加气候变化,未来五年极端高温更频发?特朗普吐槽对乌援助致美弹药库存耗尽;日本冲绳县知事:反对部署长射程导弹;全球逾四分之三的珊瑚或因气候变化患病 | 每日大新闻​通篇谎言!“千名科学家”联署“气候变化不存在”?极端天气频繁袭来,气候变化是“罪魁祸首”吗?诺奖得主、“伟哥之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斐里德·穆拉德逝世社区服务是申请美国名校的必备条件吗?气候变化正在迅速变化,科学家告诉我们2060年的加拿大会是什么样子全都是谎言!美国女子下车关心迷途孩童惨遭绑架,她坦承:一切都是编造“你不该相信骗子的,再见了老婆”科学家表示 是时候让海洋加入对抗气候变化的战场了加拿大野火没有缓解,特鲁多:是因为气候变化生活在幻象中,还能相信什么?| 直播预告气候变化导致食物短缺 但科学家们惊喜地看到黄石公园的灰熊克服了困难“气候变化”是否人为制造恐慌?科学界曾争论过四十年什么是生物油?为什么大型科技公司认为它可以应对气候变化?最航运 | 沃尔沃与马士基合作未来一年内减排28000吨温室气体!任何美好的期待,都可能落空早财经丨佩斯科夫:“普京参与了普里戈任坠机事件”的猜测都是谎言;星空华文回应《中国好声音》停播;鲍威尔:如果适宜将继续加息IEEE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7次缔约方会议(COP27)讨论了六个气候变化的简易解决方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