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的好书,不瞒大家,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放弃了
今年开始重新读书了,读了不少闲书,有时候读完一本好书,就特别有一种分享欲,想把此刻的心境感悟和懂的人诉说。(因此今年吃饭喝咖啡喝酒也多了,哈哈)
在一次酒足饭饱后,我突发奇想,不如开个专栏,把我这些看完的书,还有拦不住的“分享欲”,跟你们,我的云闺蜜们说说吧。
第一本书选了《悉达多》,五年前就买了,但最近才重新读完。
它一点都不好读
五年前我很爱泡豆瓣,看到《悉达多》这本书在豆瓣评分高达9.3分,还有人评价说,“人一辈子一定要读一次黑塞(作者)”,于是就跟风入了。
书到手,非常薄,而且还是小说,想着花一小时也就看完了。未曾想,我连第一章都读不下去。
是的,这的确是个小说,但压根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全篇有点类似“报流水账”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悉达多的一生。
于是,闲置了。
今年,当我决定重启深度阅读时,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竟然有点想继续读一下。
这次重读,我不仅仅读进去了,更是被这本书深深影响和震撼了,可能是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心灵震动,所以特别想和你们分享。
分享之前先说明一下,这本书里没有啥“成功人生的方法论”,如果此刻你需要解决某些具体问题,那就不合适读这本书。需要自我探索、与原生家庭和解之类的,之前也有推荐过更加直接易读的书,比如《少有人走的路》、《被讨厌的勇气》等。
如果此刻你心情挺浮躁的,又或者好久没有读过大段文字了,也不合适读这本书,推荐从一些漫画类轻阅读开始,之前也推荐过,比如《男孩、鼹鼠、狐狸和马》。
如果非要我来总结这本书适合怎样的人和心境,我会觉得,应该是整体生活状态和心态都比较平静,并没有太多需要“救火”的事情,但仍然有对生命意义觉知和自我探索劲头的人。
话说回来,哪怕你正是这样的人,第一次打开这本书,也许仍然会和我当初一样,觉得这本书挺难读的。
今天,我想尝试给这本书梳理出一份故事线,搞清楚大概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也许就更加容易读下去。
不用担心剧透,下面的梳理大多是我自己的大白话,一点也不影响读原文,而如果你真的读进去这本书,肯定会有感悟和自我冲击的。
这本书讲的到底是什么呢?
按通俗小说的故事来说,就是,有个“富二代”婆罗门之子悉达多,家境好天赋高,未来有个确定的路径等着他,继承宗教真理。
但他偏偏很作,觉得这个被安排好的未来不是他想要的,他不快乐。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优渥环境,决定走自己的道路,去找到真正的“我”。
书里讲的就是他五个阶段的历程,也可以说是他的人生,或者我们每个人的人生。
在沙门,悉达多跟着苦行僧修炼。
苦行僧的教义就是,通过斋戒、禅定等苦行来戒除自己的欲望,欲望越少就离“我”越近。
他真的很努力,不断地通过折磨肉体的痛苦,来压抑自己的欲望。但每次禅定结束,回归到日常生活后,他发现自己还是会有欲望啊。
这个反反复复的过程,让他意识到,这种所谓的修行只不过是逃避行为,不敢直面自己内心的贪婪、痛苦、欲求,只是通过“苦”来做短暂的麻痹。
读完这章,我就已经会心一笑了,这不就是我当妈最初几年的“苦行僧”日子吗?我极度自律,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6小时,读书写作锻炼带娃,似乎什么都“无所不能”。
细想一下,我大概有三四年没看过电视剧,也不用说看电影了。可是后来呢?我每况愈下的身体给了我信号,让我明白了,这样的“苦行僧”日子不是长远之计。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每当大家谈如何培养孩子自驱力的时候,我都会强调,所谓的“自律”,不是让孩子生活在真空环境,戒除一切诱惑,更加不是大人精细管理,人盯人。
自律的反面不是懒散,而是他律,所谓的“逼和忍”都不会离“真我”更近,相反只是自欺欺人的把戏,反而让人在痛苦中迷失。
悉达多在这个阶段悟到了,于是,他离开了沙门,来到了下一站:舍卫城。
在舍卫城,悉达多见到了佛陀乔达摩(象征着最高智慧),他和他的好朋友乔文达一起听佛陀说法。
他们俩都发自内心地敬仰佛陀的智慧,但在这里,他和他好朋友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乔文达决定拜佛陀为师,因为佛陀的知识太渊博了,学到越多,越能发现“真我”。
而悉达多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觉得,“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人们可以寻见智慧,在生命中体现出智慧,以智慧自强,以智慧创造奇迹,但人们不可能去传授智慧”。
读到这里我又笑了,我是因为小D早产而开始系统学早期儿童教育的。记得当年,真的对任何书上讲的育儿方法视若神明,非常认真努力地执行,但结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
我相信,这样的沮丧,每个新手父母都会遇到,也是我做公号8年来,经常会收到的灵魂拷问,学了那么多育儿知识,为啥还带不好娃?
我想,这个阶段的悉达多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智慧只能靠自己感悟。每个人需要自己探索和亲身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真理。
带娃、学习、生活、自己的人生,可以听别人的意见,但是哪怕最顶尖最权威的意见,也只代表一种意见,最终的感悟,需要我们自己的体验实践。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我不怎么会抖书袋子了,比起所谓“正确”的育儿方法,我更想和你们分享我实践过后的解题思路。
而正因为育儿走过这条路,如今的我学会了“怯魅”,不再盲目崇拜或者迷信所谓的“权威”,而更愿意相信,“实践出真知”。
悉多达在上个阶段有了新的感悟,认为人需要靠自己的大脑和身体来亲自体验,才能获得真正的真理。
于是,他尊重好朋友的决定,但自己又独自上路了。
在尘世中,他向妓女学习性爱技巧,向商人学习经商理念。
一开始,他还带着一点“瞧不起”的心态来效仿体验,没想到,到后来,他自己却成了赌徒、成了商人,沉迷在情色、欲望、权力、女人之中无法自拔,开始变得又懒又贪,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个修行者。
直到后来,他失去了一切表面风光,发现自己已经满头白发,皱纹爬上了容颜,才潘然醒悟,这样无意义无价值的生活让他恶心。
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年少时候我们的雄心壮志,又不知道多少人会在人到中年感叹一句,我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这可不像极了这个阶段的悉达多?
但人就是这样啊,哪怕再多人劝,再多人要拉着我们不往火坑跳,我们上头的时候是死不悔改的。必定要自己体验过,自己后悔了,才会回头。
但我读完这章节后有了一个新的角度,如此有悟性的悉达多也会这样,咱们普通人沉迷物欲贪念真的再正常不过了,所以,对自己宽容一点。
错了,咱们可以像悉达多一样,再次上路,重新回归修行。
这时,悉达多来到了河边,每天就和船夫一起看河水。船夫,在世俗意义上来说并没有什么智慧,但他拥有最大的美德就是聆听。
悉达多看着河水,和船夫聊天,每天的河水都不一样,时而温婉,时而汹涌,但无论河水多或者少,波涛汹涌还是浅浅慢流,河水永远就是那条河水。
他在这条河里看到了自己的一生,原来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状态,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经历,这些总和才是构成一个完整的“我”。
“所谓的我,就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我是我接触过的人,碰到过的物,感受过的情爱,迷失过的痛苦......等等所有的一切,才有此刻的我,少一点儿都不是,所有的万物与灵魂,都是圆融统一的。永恒存在于当下,完美存在于残缺”。
读的时候,我把上面这段话加粗划重点了。我一直是高敏感而且容易自我苛责的人,这些年也在学着接纳自己的全部。
那这段话无疑就是说给自己听的,最好的警句。普通人就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缺点,但这些问题和缺点的存在并不影响成为我爱的那个“我”。
这些年我们总在说,“爱自己”,我想这才是最好的诠释吧。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悉达多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但却从未感受到爱,直到他的儿子出生,他才切实体会到了“爱一个人”的感觉。
但是,他的儿子与他截然相反,不喜欢悉达多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就是喜欢尘世的热闹和奢华,而且极其叛逆,用一切离经叛道的方式来表达对父亲的对抗。
悉达多花费毕生寻找到的“大道”,在儿子面前毫无用处。悉达多又感受到了迷失和痛苦,他爱他的真理,他也爱他的儿子,但他的儿子却离他而去。
这时,悉达多再次被指引来到了河边。这次在河水中,他看到了他自己,还有他认识的所有人组成的河水。
他发现,河水奔腾着,有的奔向了湖泊,有的奔向了大海,有的蒸发升空,变成雨再次降落,又变成小溪、河流。有的再次融汇,有的又不断奔腾。
那一刻,他终于大彻大悟,没有绝对正确或者错误的道路,道路也不止一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要走,也都有选择自己走的“道”的权利,他不能要求任何人,哪怕是自己亲生儿子,非要走他希望的那条道。
顿悟后的悉达多变得更加包容和平和,他开始理解万事万物的多样性,也开始更加接纳自己。而理解自己儿子的过程中,他也和自己的父母和解,体会了当年他离家出走时父母的心境。
这个章节不用多说,我们都是为人父母了,肯定特别能理解悉达多面对儿子的那种痛苦。那么我想,悉达多的体悟,也一定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宽慰。
2小时读完,却像自己在过一生。
起初,年少气盛为了追求真我,甘愿舍弃一切。
接着,遇到“偶像”,却发现与自己所想的完全不同,祛魅却又开始迷茫。
然后,研究爱欲和经商,忘记初心,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后来,重新获得内心平静,却非要把自己走过大半辈子弯路总结出来的道理教给儿子,而陷入更大的痛苦。
现实中其实有很多人像乔达文那样,更愿意从别人的“智慧”里面找到自我,更加愿意跟随大多数人的选择。
现实中也有像悉达多那样的,时刻保持思考内省,但也容易在追求改变,探索真理的时候出现“我执”:觉得苦行僧那样就是好的,佛陀一定就是对的,尘世享乐就是开心的,河边静悟就是正确的。
不得不说,我就是后者,所以我经常会陷入到“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我怎么才能更有价值地过一生?我想追求的是什么?”这样的虚无问题里面,而让自己困扰不已。
读完这本书,我认识到: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实现自我的旅程,不管走怎么样的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都是在走向自我。
就像书里老年悉达多对乔文达说的那样:“我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而是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
每当我焦虑时,问自己,这么选择对吗?这样的我是在变好吗?
每当我担心女儿时,问自己,她不听劝怎么办?我要眼睁睁看着她走弯路吗?
每当我对其他人生气时,问自己,他为啥就不改变?他怎么就这样呢?
如今,我有了新的视角,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出处,每个人走的“道”都不同。
多了这份视角,我再来看待自己、亲密的人和世人,我都多了一份宽容和博爱。
“我唯一的事,是爱这个世界,不藐视世界,不憎恶世界和自己,怀抱爱,惊叹和敬畏地注视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
大J叨叨叨
先插播一件事,浪花朵朵在当当买书优惠活动到今晚12点就结束了,需要囤书的别错过👉 仅限3天|浪花朵朵10周年,攒了那么久的好书,终于有好价了!
昨天推荐的👉开团|最近穿戴被大家一直夸一直夸,这个秘密我不藏了!,不少库存都没了,能开预售的都开了。
不知道大家喜欢这样的“读书搭子”栏目吗?如果喜欢,留言告诉我,我就把这个栏目常规化,就像咱们的《大J职介所》一样。当然啦,也欢迎你们留言告诉我,最近读过的好书。
前几天还在和朋友聊,短视频对大家的改变太大了,以前坐地铁还能看到读书的人,现在几乎都是在刷视频。不过,我仍然希望自己是那个可以保持深度阅读、深度思考的人。
然后呢,和你们分享一下我遇到的亲身经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