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周报|美国将限制对华敏感技术投资;华虹半导体A股上市;ARM上市在即,多家科技巨头拟入股;Meta解散纯科研AI项目…
撰文 | 新皮层小组
编辑 | 王杰夫
本周智能领域最重要的话题是中美关系。继7月拜登政府进一步限制对华出口人工智能芯片的打算由于美国半导体公司的广泛反对而搁置后,8月,拜登政府再次动用行政命令来限制中国AI发展,只不过这一次是从限制资金的角度。
8月10日,拜登颁布行政命令,禁止美国资本继续投资中国半导体、量子信息、人工智能这三类领域,并且需要对既成投资项目报备。当然这项行政命令还需要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才能最终成为财政部的新法规,颁布时间大约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年。
从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到拜登发起的「技术战」,美国对中国的这场不见血的战争还在升级。美国正在学习用更小的力气扼住咽喉,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话来说,就是美国政府试图在「一小块土地周围建造一个非常高的围栏」。这一小块地方既代表着美国的核心利益,同时也是中国实现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只不过现在从限制技术外流扩展到了限制资金外流。
高科技行业是烧钱烧出来的行业,对于芯片行业尤其如此。本周一,华虹半导体A股上市,募资规模212.03亿元,这些资金将用于扩张12英寸、8英寸的晶圆产能,是今年截至目前A股募资规模最大的公司。巧合的是,今年美国股市募资规模最大的公司也很可能来自芯片行业。
软银集团控股的英国半导体设计巨头ARM预计9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8月8日路透社报道,亚马逊正在讨论成为ARM的基石投资者;9日《日经新闻》称,苹果和三星也将出资。不仅仅是这三家公司,ARM的基石投资者可以拉出一长串名单,包括英伟达、英特尔、微软、Google、台积电等等。这些巨头曾经也出现在荷兰光刻机公司ASML的股东名单中。通过这种方式,这些最顶级的科技公司结成了某种同盟。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本周二,《金融时报》报道, Meta(Facebook母公司)早在今年春天,就解散了「ESMFold」这个研究蛋白质结构的纯科研项目。曾几何时,科学研究不仅是AI探索最前沿的阵地,也是科技巨头们彰显企业担当最好的宣传项目,大公司们不计回报地将大学教授们从象牙塔请到公司里来,要钱给钱,要算力给算力,围棋AI AlphaGO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结出的硕果。
但AI的主题已经变了,生成式AI与大语言模型的商业化潜力肉眼可见。这就像十年前的移动化浪潮初期,跑得快的公司才有未来的选择权。所以科技巨头们又到了比拼效率的时刻,人才、资金、算力都需要为了这个目的服务。就比如一年前谁也没想到AI也能做歌手。但「AI孙燕姿」短短几周时间火遍中文网络;在国外,AI模拟Drake声音演唱的《Heart on My Sleeve》在TikTok上点击量超过1500万次。
本周周三《金融时报》报道,Google已经与环球音乐展开谈判,希望从后者那里取得授权,未来用户可以通过AI工具合法创作曲目。Google 1月发布了AI音乐模型MusicLM,可以让用户以文本描述的方式写音乐,Meta 8月初也发布了类似的产品AudioCraft。
可以关注《第一财经》YiMagzine的最新IP「新皮层NewNewThing」。
以下过去一周最值得关注的智能新闻。
Key Points
监管篇
美国将限制对华敏感技术投资,哪些企业会受影响?
芯片篇
华虹半导体A股上市,股价比H股贵了两倍多;
ARM上市在即,苹果、三星、亚马逊等拟入股;
台积电3nm芯片与苹果敲定大单,让利十多亿美元。
应用篇
亚马逊的热销书,有些作者居然是AI;
Google与环球音乐正就AI音乐的版权谈判;
Meta解散纯科研AI项目,要让AI开始赚钱。
监管篇
美国将限制对华敏感技术投资
北京时间8月10日凌晨(美国当地时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禁止」美国资本对3项中国「敏感科技」——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某些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投资,并要求美国资本在投资中国「其他科技领域」时须获得「政府许可」。
这项行政命令针对的是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合资公司和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指从头开始建造新生产设施的投资,对应「棕地投资」brownfield investment,后者指对已有投资项目的扩建)。
这一行政命令意味着,美国的对中「技术战」将不仅限于半导体,即芯片,也将扩展至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多元领域,且手段从限制下游的商品进出口扩大到了上游的投资领域。
在发给国会的一封信中,拜登称他正在「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以应对中国等国家「在军事、情报、监视或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各种军事或情报行动」的威胁。
中国商务部对此回应称:「该行政命令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决策,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
这项行政命令还需要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才能最终成为财政部的新法规,颁布时间大约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年。
参考链接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3/08/09/president-biden-signs-executive-order-on-addressing-united-states-investments-in-certain-national-security-technologies-and-products-in-countries-of-concern/
https://www.fmprc.gov.cn/fyrbt_673021/202308/t20230810_11124900.shtml
芯片篇
华虹半导体A股上市
8月7日,华虹半导体(688347.SH,01347.HK)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发行价52元/股,开盘一度暴涨13%,市值超千亿,不过随后逐渐回落,收盘时市值约910亿元。华虹半导体此次IPO募资规模212.03亿元,是今年截至目前A股募资规模最大的公司。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晶圆代工企业的营业收入排名数据,华虹半导体是中国内地第二大、全球第六大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并称为中国半导体的「大小王」,不过从产能、技术实力、市场份额上华虹半导体与中芯国际还有不小差距。
华虹半导体是家怎样的公司?
1996年,建设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项目(俗称「909工程」)正式立项,华虹集团是该工程的主体承担单位。1997年,华虹集团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NEC)组建合资公司上海华虹NEC,引进了中国第一条8英寸半导体生产线。2005年华虹NEC重组为华虹半导体。目前,华虹半导体主要提供8英寸、12英寸晶圆的特色工艺晶圆代工服务,旗下拥有3座8英寸晶圆厂、1座12英寸晶圆厂。
华虹半导体于2001年试制IC芯片成功,用于上海公共交通卡、上海市社会保障卡以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等产品中,此后开发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法国IC卡公司金普斯等商业公司客户。目前,华虹半导体的主要客户是中国芯片设计厂商,包括新洁能、斯达半导、艾为电子等。华虹半导体2021年与斯达半导合作的车规级IGBT通过终端车企产品验证并量产。
与此同时,在全球芯片缺货且国产替代趋势愈盛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对于华虹半导体的重要性逐渐提升。中国市场客户在华虹半导体整体营收中的占比2019年时是58.7%,到2022年提升至73.1%。在北美、欧洲、日本市场有所收缩的同时,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的客户带来了更多收入,推动了公司继续增长。华虹半导体在招股书中表示,中国客户重要性提升的背后,主要是下游产品需求增长以及中国对于半导体行业的政策支持。
2020年至2022年,华虹半导体分别实现营收67.37亿元、106.30亿元、167.86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亿元、16.60亿元、30.09亿元。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华虹半导体控股股东为华虹国际,后者持股比例为26.6%。华虹国际由华虹集团100%控股,而华虹集团51.59%的股权由上海市国资委直接持有。因而,上海市国资委是华虹半导体的实际控制人。
华虹AH股差价达60%,不过这不是稀罕事
在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后,华虹半导体成为又一家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上市的公司,在两个交易所的市值也出现了较大差距。华虹半导体在港交所的市值大约402.4亿港元(约合370.8亿元人民币),上交所科创板市值约910.5亿元,这意味着股民购买A股的华虹要比购买H股的多掏一倍多的钱。
在A股市值比H股高的现象已经持续多年,即便2014年开始沪港通等互联互通机制实施,该现象也没有缓解,甚至进一步加剧。恒生指数公司今年5月发布的《指数快讯》指出,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过去10年出现明显走阔迹象,疫情后价差继续加大。2020年至2022年平均AH溢价为39%,远高于2013年至2019年19%的平均水平。
对于这种情况常见的解释有以下几种:
· H股交易成本高于A股,包括股息税、印花税等;
· H股流动性弱于A股;
· A股与H股在投资者结构与投资理念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两地估值体系不同;
· 汇率因素。
中国三大晶圆代工厂都已经回归A股
目前,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以及晶合集成这3家中国主要的晶圆代工厂都已经回到A股。华虹半导体是最后一家。
· 2019年5月,中芯国际计划从纽交所退市。中芯国际上市申请材料获受理到过会只经过了18天,随即就在2020年7月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 今年5月,2015年成立的晶合集成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该公司由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台湾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
· 2014年10月,华虹半导体登陆港交所。2022年11月,华虹半导体启动同时登陆A股进程,计划募集资金扩张12英寸、8英寸的产能。
参考链接
http://static.sse.com.cn/stock/information/c/202305/52733a397cc546f8b075cc52a7088811.pdf
ARM上市在即,苹果、三星、亚马逊等拟入股
今年到现在为止国内最大的IPO是芯片公司华虹,年内全球最大的IPO很有可能是另一家芯片公司——软银集团控股的英国半导体设计巨头ARM。该公司预计9月将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在其上市前,苹果、三星、亚马逊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已表露出投资入股的意愿。
苹果、三星、亚马逊都想投钱
软银最早拟将ARM以40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英伟达,但因多国监管部门反对未能成功,之后便开始筹备ARM的上市。软银集团目前拥有ARM的75%股份,旗下愿景基金拥有另外25%,上市后愿景基金预计将出售其10%到15%的股份,从而募集60亿至80亿美元资金。以此估算,ARM的估值将会超过600亿美元。
今年6月,英特尔传出拟成为ARM的锚定投资者。据路透社8月8日报道,亚马逊正在讨论成为ARM的基石投资者。《日经新闻》9日称,苹果和三星也将出资。
与荷兰光刻机公司ASML类似,ARM的背后也站着一众科技巨头,除了上述三家公司外,英伟达、英特尔、微软、Google、台积电的投资也都在洽谈中。通过这种方式,这些最顶级的科技公司结成了某种同盟,不过遗憾的是,依然没能见到中国公司的身影。
软银转舵AI,亟需ARM上市补血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今年6月表示,公司将在AI浪潮中采取「进攻模式」。受AI刺激,今年美股科技股股价整体景气,软银的情况也有所好转。
8月8日软银集团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集团净亏损4776亿日元(约合240亿元人民币),仅为去年同期的1/6不到。不过软银的绝对金额仍然庞大,它投资的几个主要项目阿里巴巴、德国电信等二季度股价走势都不佳。
在此情形下,通过ARM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将显著改善软银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
参考链接
https://cn.nikkei.com/industry/itelectric-appliance/53176-2023-08-09-09-01-25.html
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deals/amazon-talks-become-anchor-investor-arm-ahead-ipo-sources-2023-08-08/
https://techcrunch.com/2023/08/08/softbank-posts-loss-with-a-cumulative-loss-of-6-3b-in-its-vision-fund-business/
台积电3nm芯片与苹果敲定大单,并将斥资100亿欧元在德国建厂
台积电近日大动作不断。据The Information 8月7日报道,台积电近期与苹果达成协议,将为后者生产3nm芯片,并主动承担高达数十亿美元的缺陷芯片成本。8月8日,台积电又宣布将主导一项总投资超过100亿欧元的项目,在德国开建芯片工厂。
台积电为啥要给苹果让利?
通常来说,晶圆代工厂推出新制程芯片时良品率都不高,70%以上已经是可以接受的数字。尤其在进入7nm制程后,对于工艺精度的极高要求导致初期良品率越来越低。例如2022年2月末韩国媒体就爆出三星代工厂虚报了4nm工艺的良品率,实际良品率仅为35%,这导致苹果、英伟达、高通的高端芯片订单都交给了台积电。
对于晶圆代工厂来说,新制程芯片在推出后的最初几年都会是一个良品率持续改善的时期。70%的良品率意味着另外30%的芯片会被报废同时计入生产成本,如此一来生产成本过于高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晶圆代工厂作为乙方会要求芯片设计公司,也就是甲方,共同承担良品率改善成本。
然而最新的报道指出,在台积电与苹果签订的3nm芯片代工协议中,台积电将独自承担这个良品率改善成本,预计这将使台积电增加数十亿美元成本。不过作为回报,苹果也承诺下一代芯片,包括用于iPhone 15的A17与用于MacBook的M3芯片,都会交给台积电代工。韩国媒体7月中报道,三星的3nm、4nm 制程工艺良率已从年初的大约50%迅速提升至60%和75%;虽然苹果已经与台积电合作生产芯片十多年,但在智能手机下行期,提前让利锁定大客户也合情合理。
至少双方都认为这是一笔可以接受的交易。
· 对于台积电,一方面此举反映出它对于良品率改善的进度比较乐观,据报道,当前台积电3nm芯片的废品率在20%到30%;另一方面,良品率改善需要大量生产经验作为积累,提前锁定苹果这个高端芯片大客户,对于提升良品率有巨大帮助,更别提无形中还拖慢了竞争对手改善良品率的机会。
· 而对于苹果,随着连续3个季度营收下滑,降低成本也成了当务之急。iPhone作为公司营收主力,上一季度销售额为397亿美元,同比下降2.4%,环比下降22.7%。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降低将给予iPhone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英特尔的困境
目前,英特尔是除了苹果之外,另一家承诺在将来使用台积电3nm技术的客户。但知情人士透露,台积电最早要到2024年才会量产这些芯片,之前的产能已经被苹果包圆了。此外,不同于苹果的特殊待遇,英特尔无论如何都要为那些报废的芯片付费。
英特尔本身既做芯片设计也做芯片生产,不过分析师郭明琪8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披露,原本与英特尔合作的芯片设计商高通将停止为其开发基于Intel 20A(约等同于台积电 3nm)工艺的芯片。对此高通表示,由于英特尔已经与台积电、三星建立合作,加上智能手机市场仍在下滑,因此无力继续合作。
这对于英特尔无疑是巨大打击,6月英特尔刚刚宣布将晶圆代工业务分拆出来,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与台积电和三星正面竞争。但失去高通这样的高端大客户,对于改善Intel 20A工艺的良品率,甚至下一代Intel 18A工艺的研发,都不是好消息。
在欧洲的扩张
为了增强自身在晶圆代工领域的话语权,英特尔正在大笔砸钱扩张,今年6月已宣布将在欧洲投资超过300亿欧元建厂。8月8日,台积电也正式宣布要在德国建厂,它将与欧洲半导体企业博世、英飞凌、恩智浦合作,共同投资超过100亿欧元。在合资工厂中,台积电预计将占70%股份。
欧洲为确保自身芯片供应链安全,将在未来几年累计投入数百亿欧元的大笔补贴吸引芯片厂商落户欧洲,英特尔与台积电正在激烈争夺这块蛋糕。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how-apple-will-save-billions-of-dollars-on-chips-for-new-iphone
https://www.ithome.com/0/711/183.htm
https://pr.tsmc.com/schinese/news/3049
应用篇
亚马逊的热销书,有些作者居然是AI
《纽约时报》报道,亚马逊网站上有大量搜索结果排名前列的图书实际可能是AI生成的,涉及旅游指南、烹饪、编程、园艺、商业、手工艺、医学、宗教、数学以及小说等类别。
对此,亚马逊公司发言人Lindsay Hamilton通过电子邮件提供的声明表示,亚马逊正在不断评估新兴技术,「所有出版商都必须遵守内容指南」。
亚马逊平台的AI图书疑点
《纽约时报》发现,这些大量疑似AI生成的图书有很多共性,包括:
· 无法查询到作者过往著作信息;
· 作者头像不自然,例如面部器官异常、衣物扭曲或者背景抽象,类似AI生成的图像;
· 书评呈现两极分化,高星评价质量堪忧,五星评论要么过于笼统,要么不明所以。
《纽约时报》使用人工智能检测器Originality.ai对抽样的65本旅游指南检测,疑似AI生成的图书中大部分段落得分都得到了满分100分;相比之下Rick Steves、Fodor's、Frommer's以及Lonely Planet等真人写作的旅游指南得分几乎都在10分以下。
应用机器学习技术的检测器Originality.ai分析学习了数百万条由人工智能创建的已知记录,它会对被喂的内容打分,0到100分范围内的打分。该检测器抽查的段落得分越高,越可能是AI生成的。
产量最高的作者是ChatGPT
在ChatGPT吸引市场目光后,很快就有人使用ChatGPT帮助写书。路透社在今年2月报道,亚马逊Kindle商店中已有200多本电子书将ChatGPT列为作者或合著者。亚马逊甚至开辟了新的子类型,「关于如何使用ChatGPT的书籍」,这些书完全由ChatGPT编写。
社交网站上已经有数百个教程,教导用户如何使用ChatGPT这样的生成式AI产品,快速编写致富计划、节食建议、软件编码和食谱,最直接的案例是儿童绘本。当时,亚马逊没有明确后续是否在Kindle商店政策中增加对作者使用AI工具的审核。
参考链接
https://www.nytimes.com/2023/08/05/travel/amazon-guidebooks-artificial-intelligence.html
Google与环球音乐正就AI音乐的版权谈判
8月9日,据《金融时报》报道,Google正在就AI生成的音乐作品与环球音乐展开谈判。
谈判内容是什么?
据知情人士透露,Google和环球音乐之间的讨论还处于早期阶段,不会很快推出产品,他们的目标是开发一种工具,让粉丝合法地通过AI工具创作曲目,并向音乐版权的所有者支付费用。
为什么要谈判?
· 侵权问题引争议:生成式AI兴起后,网络上出现了大量技术合成的音乐,这些音乐模仿艺术家的声音与歌词,却未经本人同意。国内最知名的例子就是「AI孙燕姿」。环球音乐此前以侵权为由,在流媒体平台删除了仿冒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声音的AI音乐。
· Google在应对AI音乐的竞争:Google在1月发布了MusicLM,这是一种将文本描述转换为高保真音乐的新模型,它可以根据文本描述的风格转换口哨和哼唱的曲调,但是它不会产出艺术家和人声的查询结果。Meta发布的AudioCraft也可以通过输入文本创作音乐。为应对AI领域的竞争,Google想要发布一款由AI驱动的音乐产品,与环球音乐达成版权合作,这样或许可以弥补MusicLM的局限性。
AI音乐开始尝试商业化了
总之,围绕生成式AI的创意有很多。Midjourney可以做到文生图,Runway可以做到文生视频,但音频内容尚处于滞后状态。现在,技术公司希望将用户的想法转变为现实里的音乐,甚至开始正经谈AI音乐的版权了,这是商业化的重要一步。这条路走通后,未来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非常多AI生成的音乐。
参考链接
https://www.searchenginejournal.com/google-universal-music-reportedly-discuss-ai-generated-music/493657/#close
Meta解散蛋白质折叠团队,AI业务目标转
据《金融时报》8月8日报道,Facebook母公司Meta解散了名为「ESMFold」的研究蛋白质结构的项目。该项目是一项纯科研项目,不负责盈利,此次解散被视为Meta的AI业务目标有变。
「蛋白质折叠」是啥?
蛋白质折叠是当代生物物理学的重要课题,它研究的是蛋白质在特定环境下自我组装的过程。通过AI来预测蛋白质的折叠过程,甚至设计新的蛋白质,是该领域的前沿方向。Google旗下的DeepMind在2018年时就推出了对应产品AlphaFold 1,并于2020年推出第二代产品。
作为Google的竞争对手,Meta在2022年发布了自己的竞品ESMFold。该项目训练了一个能够处理大量生物数据并预测蛋白质结构的大型语言模型,受到行业好评。
Meta的AI业务目标面临转变
ESMFold是一个非营利的纯科研项目,高峰时有十多名科学家为这个项目工作,不过项目已经在今年春天被解散。关于其被解散的原因,曾在Meta 任职并参与ESMFold项目的科学家和工程经理Yaniv Shmueli表示:「Meta试图调整其研究策略,以求更深入地理解如何创造出能助力其业务发展的AI,而不仅仅是一些满足好奇心的项目。」
近几个月Meta在CEO扎克伯格的主导下实行重大重组,包括管理结构的扁平化改造以及影响约2万名员工的裁员。尽管2013年就成立了基础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Fair,并已发布两代大语言模型(Llama和Llama2),但Meta迄今没有像OpenAI、微软、Google等一样发布自己的聊天机器人产品,涉足生成式AI领域较晚。
目前Meta已明确将把生成式AI作为AI业务未来发展重点,知情人士称由 Meta 产品负责人 Chris Cox 领导的生成式AI团队于 2 月成立,目前该团队拥有数百名员工,其中包括从 Fair 调来的人员。团队计划在今年9月推出一系列不同个性风格的聊天机器人。
参考链接
https://www.ft.com/content/919c05d2-b894-4812-aa1a-dd2ab6de794a
-END-
我们是一个诞生于GPT浪潮、由《第一财经》YiMagazine孵化的全新内容IP。
和每一位关心技术、关注人类命运的读者一样,我们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更好地理解快速变化的科技世界,也更好地理解生而为「高级智能」的我们自己。
在这个目标下,我们计划从学术、商业、伦理、监管等多个角度报道和讨论与“智能”相关的议题。请注意,我们说的智能,不只是 AI。
若想了解更多本周资讯,请点击阅读往期智能周报:
智能周报|苹果营收连续3个季度下降;苹果中国区应用商店下架多款AIGC应用;鸿蒙4.0将接入盘古大模型
与记者交流,可添加微信(请备注公司名称和姓名):
王杰夫 微信号: wjfsty
张司钰 微信号: helianthus351
吴洋洋 微信号: qitianjiuye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