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智能周报|Meta和Google把对标GPT-4提上日程;英伟达在AI领域有20笔投资;英国初创公司推出能解释行为的自动驾驶系统

智能周报|Meta和Google把对标GPT-4提上日程;英伟达在AI领域有20笔投资;英国初创公司推出能解释行为的自动驾驶系统

科技

撰文 | 新皮层小组

编辑 | 吴洋洋

OpenAI的护城河正在变窄。

经过大半年追赶,ChatGPT所基于的GPT-3.5正变得越来越没有那么高不可及,很多公司发布的模型,比如Anthropic的Claude和Inflection的Pi都凭借其模型能力和具有特点的产品设计,从ChatGPT那里抢到了大量用户和不菲投资。目前,两家公司的估值都达到40亿美元,仅次于OpenAI。

而人才和资本雄厚的大公司对OpenAI的追赶已推进到GPT-4阶段。本周,硅谷两家科技巨头都被爆料了它们在对标GPT-4模型方面的开发计划或进度。Facebook的母公司Meta计划2024年年初开始研发并于当年推出对标GPT-4的新AI模型,Google则被报道已经开始测试对标GPT-4的多模态模型「Gemini」。虽然两家公司现有最先进的大模型Llama 2和PaLM 2都尚未获得与GPT-3.5齐名的声誉,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多条腿走路——同时在好几个技术路线上布局。

这既后发者的优势,它们不必将现有大模型做得像GPT-3.5那么好之后,再去开发和训练更先进的类GPT-4模型;同时也是大公司的优势,无论Meta还是Google,都不缺AI人才,也不缺资金。重要的是,这些经历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多个技术浪潮的公司都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技术的定义就是没有护城河”,而行业格局重塑的时间窗口转瞬即逝,再重的大象也要在这时候学会跳舞。

每家公司都有危机感,英伟达也不例外。自ChatGPT发布以来,这家卖「铲子」的公司就一边卖出铲子,一边买进多个有潜力的生成式AI公司。数据公司PitchBook统计,英伟达今年已经完成了近20笔风投交易,其中一半的公司(Adept、Cohere、Synthesia、Runway、Inflection、Stability、Hugging Face、AI21 Labs、Imbue)都已迈入独角兽行列,另外几家被投公司则要么与AI药物研发有关,要么与AI云计算有关。同时,英伟达也在与微软、Google、亚马逊等云计算巨头谈判,租用它们的数据中心,运行自己名为「DGX Cloud」的云服务,从而使自己从一个仅仅售卖「铲子」的公司,变成直接面向开发者的云计算公司。没有哪家云计算巨头甘愿只当房东,但面对AI芯片的稀缺,微软、Google、甲骨文已经妥协了,没妥协的只剩下亚马逊。

新旧势力之间的技术路线、战略选择、公司管理上的多重竞赛,以及上下游产业间的竞合,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会很长,很多初创公司从风口到被资本抛弃,或者很多大象从巨头到倒下,都是两三年之内的事。

硅谷已上演的一切剧情都是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最好的教材。随着本周阿里「通义大模型」和腾讯的「混元大模型」获批,国产大模型们都已在市场上就位。它们将如何在产品、应用和技术迭代层面竞赛是值得期待的另一条故事线。一个与硅谷类似的现象是,当每家跟科技沾点边的公司都推出了大模型——不管是全自研的还是基于一些开源模型精调出来的,都让生成式AI这项技术变得不再像ChatGPT刚发布时那样令人心生敬畏,因为不管80分还是60分,或者40分,你问各大公司的模型,它们总能给你「生出」点东西。(如果你还没亲自上手试过这些模型的性能,可以移步我们做过的一个测评实验

问题恰恰就在这里,从0分到40分和从40分到60分,都不是太难的事。但如果因此认为「这技术也没什么嘛」或者「GPT-4也没多了不起嘛」,就是危险的。从60分到80分的困难度并不等于从40分到60分,同样,从80分到99分,难度也肯定不同于从60分到80分。我们在测评实验结尾的问卷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总参与人数没有那么多(93位),但票数分布说明了一切:60%的参与者愿意聘请ChatGPT当老师,投给Claude的票占了20%,而文心一言、通义千问、讯飞星火、智谱AI、百川大模型获得的支持率都是个位数。尤其讯飞星火,它获得了一票,不知道投出这一票的是否是利益相关人士。

如果OpenAI正在攻克的区间是从80分到99分,中国公司仍在奋斗的就相当于从60分到80分。不要以为这20分的差距没啥重要的,爱马仕的包包和义乌产的手提袋都可以装东西,但人工智能不是小商品,没有回答问题的精度就没有一切。最后的「自动驾驶篇」有助于理解这一点。

以下内容由「新皮层」团队制作,请享用。

同时我们对国产大模型的测试和投票还在继续,欢迎点击我们试着让5个国内AI大模型教会大家Token的秘密,看看你能学会吗,阅读并到文章的最后投出你的一票。

Key Points

大模型篇


Meta计划2024年推出新的AI模型,对标GPT-4;


Google开始测试对标GPT-4的多模态模型「Gemini」。


英伟达篇


英伟达进军云服务市场,合作遭亚马逊AWS拒绝;


英伟达今年已在泛AI领域有20笔投资。


自动驾驶篇


Wayve推出能解释其行为的自动驾驶系统Lingo-1;


华为发布新车,称无限接近L3智能驾驶。




大模型篇


Meta计划2024年训练和推出新的AI模型,对标GPT-4

9月10日媒体报道称,Meta计划在2024年年初开始训练新的AI模型,期待新模型功能与OpenAI最新的GPT-4一样强大。

Meta为此正在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

知情人士透露,Meta在微软的云计算平台Azure上布局了其大模型Llama 2,但接下来Meta准备在自己建设的基础设施上训练新模型。因此,Meta一直在购买用于训练AI模型的英伟达H100芯片,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

Meta现有模型与GPT-4差异在哪里?

新皮层曾报道,Meta现已发布两代大语言模型Llama和Llama 2。相较于LIama,LIama 2接受了2万亿个token的训练,训练数量比LIama(1.4万亿)多了40%。而且,其可处理的文本长度也是LIama的两倍。

Llama 2的最强版本有700亿个参数,OpenAI未透露过GPT-4的参数,但估计模型大小是Llama 2的20倍——参数达1.5万亿个。

Meta计划在2024年年初开始训练的新模型或将扩大参数,从而使模型得到更多数据的训练,变得更大。不过,也有一些AI专家认为,不必达到一样的规模,大模型也可能有其他办法实现GPT-4的功能。

除了Meta,Google也已开始对标GPT-4

训练比Llama 2更强的模型,是扎克伯格在Meta落后于竞争对手后努力追赶的一部分。在此之前,业界主流公司都仍努力追赶GPT-3.5,尚未将GPT-4列入研发计划。

不过Meta不是唯一已经将GPT-4提上日程的公司。Google也在两条腿并行,除了对标GPT-3.5的PaLM系列,对标GPT-4的多模态模型Gemini(双子星)已在由Google Brain和DeepMind合并而成的团队开发。

参考链接:

https://www.wsj.com/tech/ai/meta-is-developing-a-new-more-powerful-ai-system-as-technology-race-escalates-decf9451?page=1




Google开始测试对标GPT-4的多模态模型「Gemini」

9月15日,Google被爆料已经向小部分公司开放了其多模态模型「Gemini」(双子星)的早期版本。

「Gemini」是Google对标GPT-4开发的多模态模型,最早在今年5月Google召开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被宣布。当时,Google发布了其第二代大语言模型PaLM 2,对标GPT-3.5。

「Gemini」背后的开发团队是Google DeepMind

4月20日,Google宣布将旗下两个AI团队Google Brain和DeepMind合并,成立名为「Google DeepMind」的新部门,由DeepMind创始人Demis Hassabis担任CEO,Google Brain负责人Jeff Dean则担任新部门的首席科学家。DeepMind是Google 2014年收购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位于伦敦。

两个团队此前都想开发对标GPT-4的产品,因而都需要大量计算资源,两支团队最终决定合作开发。

目前正在测试的是「较大」版本的Gemini,但不是「最大」的那个版本

与大语言模型PaLM 2相同,Gemini也将提供多种规格和功能。信源消息称,Google向开发者提供的是相对较大的Gemini版本,但不是正在开发的最大版本,后者将更接近GPT-4。正在测试的Gemini提供了包括聊天机器人、代码编写工具,以及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图像等。

6月,Demis Hassabis在接受采访时指出,Gemini将整合使用了强化学习和树搜索的AlphaGo。树搜索是一种算法,会通过随机模拟评估可能的决策,然后选择最优解。

7月的媒体报道称,Google联合创始人Sergey Brin与一组研究人员密切合作开发Gemini,每周有三四天到访加州山景城的办公室。在研发外,Brin还负责Gemini项目所需技术人才的招聘环节。

8月,有媒体爆料称,Google在使用YouTube视频脚本来训练Gemini。爆料人士还透露,计划在今年秋季推出的Gemini在文本生成、根据上下文生成图像等功能外,还可能实现流程图分析、通过语音控制软件等功能。

GPT-4的竞争对手正变得越来越多

今年9月,半导体研究公司SemiAnalysis报告称,Google即将推出的大语言模型Gemini将比GPT-4强大5倍,给出的依据是Google拥有充足的财务资源。也有人认为,Google有大量的专有训练数据可能让Gemini功能强大,包括Google搜索、YouTube视频、Google图书和Google学术搜索等。

此外,Meta也计划在2024年年初开始训练、并于同年推出对标GPT-4的模型,为此购买了大量英伟达H100芯片。

还有苹果公司。传闻苹果公司每天向自己的人工智能模型Ajax投入数百万美元。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google-nears-release-of-gemini-ai-to-rival-openai




英伟达篇


英伟达今年已在泛AI领域有20笔投资

9月15日,根据金融数据公司PitchBook统计,英伟达在今年已经完成了近20笔风投交易,涉及生物技术、机器人、生成式AI等多个领域,成为人工智能的主要投资者之一。

英伟达疯狂押注人工智能

据统计,仅2023年第3季度,英伟达就参与了11 笔融资交易,其中大部分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初创公司。上一个季度,该公司进行了8笔风险投资交易。而从2005年开始,英伟达在任何一个季度的交易都没有超过4笔。

•①2月,收购模型压缩公司OmniML,英伟达计划将该技术整合到英伟达软件中,这样大语言模型就能在英伟达芯片驱动的服务器上更高效地运行;

•②3月11日,投资机器人公司Serve Robotics;

•③3月14日,参与了生成式AI公司Adept的3.5亿美元B轮融资;

•④4月20日,参与AI云计算公司CoreWeave的2.21亿美元B轮融资;

•⑤6月8日,领投加拿大AI初创公司Cohere的2.7亿美元C轮融资;

•⑥6月13日,投资数字人公司Synthesia 9000万美元;

•⑦6月29日,参与文生视频公司Runway的1.41亿美元融资;

•⑧6月29日,参与主打情感陪伴的AI公司Inflection的13亿美元融资;

•⑨6月29日,参与文生图/视频公司Stability的1.4美元融资;

•⑩7月8日,参投德国生成式AI公司Aleph Alpha 1.12亿美元,Aleph Alpha正在开发大语言模型Luminous;

•⑪7月14日,投资基于AI的药物研发公司Recursion  5000万美元;

•⑫7月19日,与云服务初创公司Lambda Labs谈判收购后者价值3亿美元的股份;

•⑬8月23日,参与AI社区Hugging Face的2.35亿美元D轮融资;

•⑭8月29日,参与AI制药公司Superluminal Medicines的33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

•⑮8月31日,参与以色列生成式AI初创公司AI21 Labs的1.55亿美元融资;

•⑯8月29日,参与GPU.Net种子轮融资,GPU.Net通过提供去中心化的GPU 基础设施来满足生成式AI;

•⑰9月7日,参与初创公司Inceptive的1亿美元融资,Inceptive将人工智能用于mRNA疫苗开发;

•⑱9月7日,参与智能体开发公司Imbue的2亿美元B轮融资;

•⑲9月12日,参与硅谷AI芯片初创公司Enfabrica的1.25亿美元融资;

⑳9月14日,参与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软件制造商Databricks的5亿美元新融资。

英伟达为什么要这么做?

•押注并推动生成式AI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曾表示,一个新的计算时代已经开始。全球各地的公司正在「从通用计算向加速计算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转型」。从财报上看也是如此,在2023年第二季度,英伟达数据中心相关业务(即向各云计算公司销售AI芯片)的营收达到了103.23亿美元,环比增长141%,同比增长171%,远高于上一财季的42.84亿美元。

不过,伴随着生成式AI的不断发展,GPU供需会趋于平衡,英伟达的增长也会一定程度放缓。而英伟达在这个过程中能做的是,投资更多的生成式AI公司——让生成式AI停留在青春期。此外,英伟达投资初创公司,同时也从这些公司身上获得收入。被投资的生成式AI公司大多数也是英伟达的客户,对GPU芯片有大量需求。

•涉猎云计算业务

在生成式AI的大时代,英伟达并不满足仅作为提供GPU的上游供应商,它同时也在觊觎下游的云计算业务——正是包括微软Azure、Google、亚马逊AWS、阿里云等在内的云计算平台,推升了英伟达今年以来的业绩。

新皮层曾报道,今年3月,英伟达就面向市场推出了一项名为「DGX Cloud」的AI云计算服务。该服务提供英伟达AI芯片和英伟达AI软件,使企业不需要部署成本昂贵的设备,仅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访问自己的AI超级计算机。英伟达称,这是一个价值3000亿美元的机会。

英伟达开展这项服务的方式就是在微软、Google和甲骨文等云计算公司的数据中心租用服务器,由英伟达提供芯片,然后由英伟达负责将服务器租给AI开发者。迫于压力,微软、Google和甲骨文都同意了此项计划,但亚马逊的云计算平台AWS拒绝了。

参考链接:

https://www.crunchbase.com/organization/nvidia/company_financials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38166




英伟达进军云服务市场,合作遭亚马逊AWS拒绝

据报道,微软、Google和甲骨文已同意让英伟达租用它们的数据中心运行自己名为「DGX Cloud」的云服务,但亚马逊的云计算平台AWS并没有同意这项提议。

英伟达也要做云计算业务了

伴随以OpenAI的ChatGPT为代表的AI应用愈加普遍,AI软件开发商对英伟达的AI芯片需求激增,而云服务供应商通常缺乏足够的英伟达GPU算力。在这个时刻,英伟达向多家云服务提供商提出了一项不同寻常的计划——DGX Cloud。

DGX Cloud于今年3月正式推出,是面向更广泛商业顾客的一项AI云计算服务。该服务提供英伟达AI芯片和英伟达AI软件,使企业不需要部署成本昂贵的设备,仅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访问自己的AI超级计算机。英伟达称,这是一个价值3000亿美元的机会。

亚马逊AWS担心变成英伟达的房东

在DGX Cloud计划中,英伟达希望在云计算公司的数据中心租用服务器,由英伟达提供芯片,然后由英伟达负责将服务器租给AI开发者。此举使得英伟达与各大云计算平台构成竞争关系,这些云计算平台原本是购买其AI芯片的客户。DGX Cloud计划使得英伟达可以跳过这些云计算平台直接服务客户,云计算平台因此被变成了仅仅是房东的角色。

Bernstein分析师Stacy Rasgon指出,亚马逊AWS不参与英伟达云服务的关键原因在于,英伟达才是真正拥有客户关系的人。目前来看,英伟达的云服务并不一定会抢走云服务提供商的现有收入,但这种交易可能会导致英伟达与客户建立更直接的关系,也有机会销售更多相关的人工智能软件,而其他云服务商可能会因此失去部分客户。

微软、Google和甲骨文不得不低头,因为能提供AI芯片的公司只有英伟达

而英伟达即将发布备受期待的新型芯片H100,这使得传统的云服务提供商不得不对英伟达的提案低头。知情人士称,微软、Google和甲骨文都同意了此项计划。电话会议中,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称,云服务提供商「很喜欢这项新的云服务业务」。然而,除了甲骨文在今年3月发表了一篇相关新闻稿之外,其他云服务提供商并没有公开正式推广这项业务。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briefings/aws-rejected-nvidias-power-play-in-cloud-services




自动驾驶篇


Wayve推出能解释其行为的自动驾驶系统Lingo-1

7月14日,英国初创公司Wayve推出了新的用于自动驾驶的模型Lingo-1,该模型可以对驾驶场景做出分析,并通过回答问题来澄清和解释其决策依据。例如,当汽车接近斑马线时,发现有行人正通过斑马线,它会解释汽车为什么会放慢速度,并在斑马线前停止。

图片来源:Wayve官网

模型Lingo-1如何工作?

Lingo-1是一个将Wayve自研的自动驾驶系统与某种大语言模型(LLM)组成的混合模型,也就是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isual-language-action,VLAM)。该模型可以将视频数据和驾驶数据(汽车每秒采取的动作),与捕捉汽车所看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自然语言描述进行同步。

新皮层曾报道过类似模型,Google DeepMind所推出的新款机器人Robotic Transformer 2 (RT-2),就是将大语言模型作为一种「visual-language model」(VLM,视觉-语言模型),然后将基于真实物理环境训练的数据加载到该VLM上,由此获得「visual-language-action」(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相较于过去为特定任务编写指令、或者完全靠端到端强化学习训练的模型,混合模型能够让操作者通过自然语言指示RT-2机器人完成任务,哪怕是它未接受过训练的任务。

根据Wayve公司提供的演示案例,当测试车辆在T字路口尝试左拐时,Lingo-1对驾驶行为作出了解释:

我正在保持静止,因为前方车辆也停了下来

前方车道已经畅通,我现在正在加速

我正在路口刹车

我现在要走了,因为车道已经畅通了

遵循路线完成左转

图片来源:Wayve官网
在根据路况进行评论外,Wayve公司还测试了该模型针对各种驾驶场景的问题,包括十字路口注意事项、天气对于驾驶的影响等。

在该公司本周提供给《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演示视频中,Wayve公司CEO Alex Kendall播放了一辆捷豹I-PACE测试车载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他随机选中了视频节点,并在右侧输入框内输入问题,Lingo-1也能顺利完成对话。

不过,Lingo-1并不总是能回答对问题

当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询问Lingo-1是否可以把车停在左边有公交车站的地方时,它说可以。在自动驾驶场景中,这种回答如果只是对行动后的「解释」,可能还造不成什么危害。但如果它代表的是行动前的「决策」,就会产生危险。

与人类答案相比,Lingo-1的准确率约为60%。但该公司没有披露Lingo-1模型所使用的大语言模型来源,也尚未给出该模型何时整合到其自动驾驶汽车中的时间表。

在Wayve公司之前,Google、机器人公司Covariant都在使用自然语言对机器人进行训练。Google今年7月推出了RT-2机器人,同样使用了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M)。

Wayve公司及其背景

Wayve公司由Alex Kendall、Amar Shah(2020年离开)联合创立于2017年的英国剑桥,他们都是剑桥大学博士毕业生。

目前,Wayve公司的深度学习模型采用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训练,其中强化学习通过反复试错学习,模仿学习则复制人类驾驶员的行为。另外,Wayve公司使用深度学习和摄像头来引导车辆,而不是成本更高的激光雷达和其他传感器。该公司已经与英国在线杂货商Ocado、英国超市Asda、英国包裹递送公司DPD合作,从后者的城市送货车辆中收集数据。

自创立以来,Wayve吸引了包括微软、微软天使投资人Baillie Gifford、维珍集团、Meta Platforms公司AI首席科学家Yann LeCun(杨立昆)等投资方。根据创投数据库Crunchbase,Wayve公司在总共6轮融资中获得了超过2.57亿美元。2022年年初,CNBC估算Wayve公司当时的估值可能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

参考链接:

https://www.ft.com/content/a5a5f2ea-e95f-4358-9f80-d10c5ed90453

https://wayve.ai/thinking/lingo-natural-language-autonomous-driving/




华为发布新车,称无限接近L3智能驾驶

9月12日,华为发布和赛力斯合作的AITO问界新M7系列车型,该车有五座和六座两个版本,官方定价为24.98万到32.98万元。余承东称,该车搭载的辅助驾驶系统无限接近L3级,无需依赖高精地图。

新问界M7与旧版有什么不同?

去年7月,定位中大型增程式SUV的问界M7上市,为三排六座车型,配备有华为鸿蒙智能座舱。本次推出的新款问界M7除了提供三排六座车型和两排五座两种车型外,主要特点还是「智能化」。

新问界M7包括1个顶置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视觉感知摄像头及12个超声波雷达等27个感知硬件,并搭载华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ADS 2.0,可以识别侧翻车辆、掉落的大纸箱、落石、倒地大树等异形障碍物,并减速刹停。

华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ADS 2.0于今年4月推出,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感知与智能驾驶大模型算法,ADS 2.0可应用于高速、城区、泊车等场景,且无需依赖高精度地图。余承东称,华为ADS 2.0已无限接近于L3高阶智能驾驶,即不需要驾驶员时刻监控车辆,在特定场景中可以提供更长的无人驾驶时间。据华为计划,ADS2.0将在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45个无图城市的落地。

新问界M7并非华为自己造的车

AITO问界是华为与赛力斯共同推出的品牌。目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分为3类,分别是向车企提供零部件的垂直零部件供应模式、向车企提供全栈集成解决方案的HI(Huawei Inside)模式,以及介入产品开发和渠道的华为智选模式。

AITO问界便是华为智选模式的产物,该模式由华为提供整车技术和分销,也是华为当前车BU的主要营收来源。

华为造车:任正非想要Inside模式,余承东想要ToC模式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成立于2019年5月,当时工信部已提出到2020年,实现构建支撑L3级及以上的智能汽车技术体系的目标。不过那一年,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都处在低谷,蔚来因动力电池模组缺陷等原因导致交付困难,前半年交付量腰斩;小鹏汽车2019年销量的目标完成度仅为41.52%。华为认为这是自己的机会。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成立后,任正非称华为将以零部件供应商身份进入汽车业,即采用Inside模型,是一项面向车企的ToB业务,顶层战略是「不造车」,即不做ToC业务。

不过,2021年4月,余承东掌舵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后,华为不断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并深化与其他汽车制造商的合作,试图在ToC领域施展拳脚。

今年3月,AITO汽车、华为终端微博发布的相关问界汽车内容中,采用了「HUAWEI 问界」的标签,但被紧急叫停。有内部人士称,华为高层中始终对余承东ToC路线存有质疑。3月末,任正非发布公告,强调不能使用「华为」或「HUAWEI」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并将「华为不造车」的时限延长5年,此前,他于2020年签发的一份「有效期3年」不造车的文件即将到期。

华为智选车困境重重

目前,华为智选车只有AITO问界一个品牌,且难与造车新势力匹敌。根据AITO问界公众号零散披露的数据,今年4月、5月、8月,AITO问界交付新车分别为4585辆、5629辆,和5018辆。而仅8月,埃安、理想、蔚来、深蓝等销量均已过万。

今年4月,余承东表示,AITO问界面临巨大压力:「国内合作伙伴中,新势力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选择华为,国际巨头因某种原因也不会选,传统车企如果怕失去灵魂也不会选择。」

今年8月,有传言称,类似「荣耀单飞」,华为拟分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正与重庆国资委密切接洽合作事宜,华为后来否认了该消息。

华为已在车业务上投入巨大。根据华为2022年财报,公司汽车业务累计投入已达30亿美元,研发团队达到7000人,但这一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仅有20.77亿元。

华为在造车业务上能走多远,或者这部分业务是否被分拆,都取决于余承东能卖出多少智选车。目前,华为正战略性收缩部分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业务,为了拉动新问界M7销量,华为宣布,首期购买问界新M7车型的消费者可以获得华为Mate60系列手机或折叠屏手机Mate X5的优先购买权。


-END-


我们是一个诞生于GPT浪潮、由《第一财经》YiMagazine孵化的全新内容IP。

和每一位关心技术、关注人类命运的读者一样,我们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更好地理解快速变化的科技世界,也更好地理解生而为「高级智能」的我们自己。

在这个目标下,我们计划从学术、商业、伦理、监管等多个角度报道和讨论与“智能”相关的议题。请注意,我们说的智能,不只是 AI。


若想了解更多本周资讯,请点击阅读往期智能周报:

智能周报|英伟达二季度营收首超英特尔;美国裁定AI生成的艺术不受版权保护;Arm将上市;Hugging Face估值40亿美元…



与记者交流,可添加微信(请备注公司名称和姓名):

王杰夫 微信号: wjfsty

张司钰 微信号: helianthus351

吴洋洋 微信号: qitianjiuye



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购买《第一财经》杂志2023年9月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智能周报|微软、Alphabet、 Meta发布AIGC后首份财报;小红书、TikTok上线AI生成发帖功能英伟达H100将在2024年之前售罄!推理GPU根本不够用,AI初创公司急了英伟达推出大模型加速包;Meta将训练对标GPT-4的大模型;ChatGPT等成费水大户丨AIGC大事日报米兰·昆德拉:我反对的不是苏联人,是媚俗学习RHCE 8、9双版本!快把考证提上日程~A-level出分不理想?CIE秋季重考需要提上日程了!智能周报|美国将限制对华敏感技术投资;华虹半导体A股上市;ARM上市在即,多家科技巨头拟入股;Meta解散纯科研AI项目…宾州詹金斯植物园(Jenkins Arboretum),夹道欢迎五更家万里 游子两行泪圣母大学&爱荷华大学高含金量夏校申请信息更新!夏校申请可以提上日程啦!《魅羽活佛》第340章 玄奘的徒弟们2023年新发AI岗位平均月薪超4.6万元;英伟达或很快推出中国市场改良版AI芯片;国内GPU公司启动人员优化丨AI周报对标GPT-4代码解释器!港中大让模型写代码解决数学难题,得分超越GPT-4清华系大模型新秀获20亿投资;AI教父加入初创公司;套壳ChatGPT不是长久之计;百图生科拿下10亿美元大模型订单印度XR初创公司推出头显AjnaXR Pro;招聘显示:谷歌仍有可能开发基于Micro-LED的AR眼镜放大招!Meta挑战OpenAI和Google,发布新AI模型!智能周报|英伟达二季度营收首超英特尔;美国裁定AI生成的艺术不受版权保护;Arm将上市;Hugging Face估值40亿美元…智能周报|Windows Copilot终于上线;OpenAI或将发布GPT-Vision;智谱AI新融资后估值达约10亿美元…Meta Quest 3发布,对打苹果,500美元起售!还有对标GPT的AI智能周报|OpenAI发布ChatGPT企业版,预计今年营收10亿美元;首批11家国产大模型「获批」,不包括阿里巴巴通义大模型智能周报|GPT Store来了;首款AI原生硬件Pin发布;马斯克的xAI发布聊天机器人Grok;新一批国产大模型获批上线正面硬刚OpenAI!智谱AI推出第三代基座模型,功能对标GPT-4V,代码解释器随便玩智能周报|OpenAI推多模态模型,计划开发AI硬件和芯片;从亚马逊融40亿美元后,Anthropic想再从Google融20亿女性过了35,这两件事真得提上日程......智能周报|中国禁止官员工作中使用iPhone;明年华为智能机出货量会是今年的两倍;OpenAI将举办开发者大会...AI初创公司,用英伟达GPU抵押融资23亿美金智能周报|马斯克公布xAI战略细节;苹果已悄悄开发AppleGPT;Office 365中生成式AI功能定价30美元/月...重磅 | 大升级!大温SFU缆车要提上日程?这里简直潜力无限…​智能周报|美国更新「芯片禁令」;百川智能和智谱AI迄今已融资超25亿元;Meta实现对大脑视觉皮层的实时解码Meta和Google的实习不顶用了?!荷花,韵味十足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老年人再就业提上日程新加坡—马来西亚经济特区已提上日程!李显龙和安华见面透露了这些重要信息智能周报|有报道称GitHub Copilot亏损严重,但遭前CEO否认;苹果和Meta规划下一代头显…智能周报|OpenAI收购一家游戏制作公司;稚晖君发布人形机器人「远征 A1」;字节跳动测试多个类ChatGPT产品...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