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出生后,乖巧的大娃却逐渐迷恋上了游戏....育儿2023-08-14 23:08我已经记不清楚儿子小远第一接触电子游戏是什么时候了。可能是一二年级,当时为了写文章方便,我买了新的iPad,顺带用软件学画画。起先,小远玩的是我提前为他筛选的科普、益智类的游戏,如《人体探秘》《纪念碑谷》《光遇》。我当时的筛选原则是:这些游戏画面精美,内容健康有趣。我和小远爸爸对游戏的态度比较宽容和开放——我们不想对所有游戏一棒子打死,也不会强烈排斥。我们认为游戏有优劣之分,让孩子玩“好游戏”应该有益无害吧?问题浮现这样的做法在小远还小的时候没问题,可是随着年龄增长,问题渐渐浮现了。小远升入三年级后,开始问我们一些我和爱人都不知道的电子游戏。因为怕他接触不良信息,所以,下载之前,我们都会先搜索资料、充分了解游戏内容后才允许他玩。可是小远是如何知道这些游戏的?信息渠道大都是班级同学和身边好友。👆图虫创意孩子们先是流行玩《我的世界》。小远玩了一段时间后,喜欢得不得了,甚至还买来相关的书来学习。也正是因为他玩这款游戏,小远在小区里结交了一些同好,常常聚在一起讨论《我的世界》。接着他又在朋友推荐下,迷上了跑酷类游戏。那时候,我正在家忙着照顾刚出生的妹妹。我和爱人都觉得《我的世界》和跑酷都算比较“正面”的游戏,而小远在学习上一贯自觉,基于对他的信任,我们觉得小远玩游戏并未产生负面影响,也就听之任之了。其实在妹妹出生前,我们一家三口经常晚上一起在书房看书,周末常去周边小旅行。👆图虫创意有了妹妹后,亲子活动都变成了我们照顾妹妹,把小远送去上兴趣课,空余时间自己安排。这也是小远成长最快的一段时期:早晨我被妹妹牵制着,没法送他上学,爸爸又一早上班。小远都是自己定了闹钟,起来吃我们前一晚准备好的早餐,然后收拾停当,到点了下楼搭乘邻居的车,和同学一起上学去。为此,我经常感到内疚。但让我欣慰的是:小远似乎没有这种感受,他说他很自在,“没人管”感觉挺好的。但“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也浮现出来:小远可以自己约朋友,去邻居家、朋友家玩耍,同龄的半大男孩们凑在一起时,时间都用来打游戏了!小远开始先是一旁看着,很快就上手了。逐渐偏离小远在同学家迷恋上了《香肠派对》。他比以前任何一款游戏都投入:花很多时间研究战术打法,和朋友探讨游戏策略,跟电视点播里的游戏博主学习如何打游戏……到了四年级下学期,小远又“顺理成章”地和同学玩起了《和平精英》,传说中的“吃鸡”游戏。有一次,他甚至畅想未来成为电竞主播,也靠着打游戏为生。在行动上,小远把原来花在阅读、画画上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了游戏上。👆图虫创意我开始焦虑了,后悔没有在最开始的时候阻止他。和以前的游戏不同,和平精英这种游戏可以跟同学朋友相约一起玩。对于十岁的孩子,朋友对他的影响可比家长大多了!此时我的阻挠效果甚微。我还听说,小远的朋友因为家长限制打游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几个孩子甚至想出互相串门的方法,自家不让打,就去朋友家里打得飞起。与此同时,四年级的学业难度一路攀升。小远拿回家的小测试卷上,开始出现六七十分的成绩。神奇的是,每逢期末考核,小远的成绩又总能回到中上水平。正是这样的起起伏伏,我和爱人虽然焦虑,却也没有到“气急败坏”的程度。我俩在琢磨一个问题:该怎么有效干预呢?家长在行动我们做了一个很多家长都会做的决定,限制小远的游戏时间。我们规定:每天放学后有30分钟屏幕娱乐时间,可以看电视,但不能用来打游戏,作业少可适当放宽一些电视时间。只有周末可以用来打游戏,联机开黑单次也不能超过两小时。小远答应了。然而,在每天的看电视时间里,他都观看游戏主播打游戏的节目……👆图虫创意为了更好地对抗游戏,我开始主动“陪”他看游戏节目。于是我了解了他喜欢的游戏都是干什么的,游戏的目标,战略,手速要求等等。主播解说很幽默,看得我跃跃欲试,周末甚至也上手玩几下。看到我接纳了他的兴趣,小远很愿意和我分享他的心思:作为小菜鸡的烦恼啊;练习时间不够啊;需要朋友帮他打升级啊。我不禁想:游戏升级可真是无底洞,需要无数的时间精力去“填”。从好的一面我也发现,小远对待打游戏,就像当年沉迷学习魔术,学RAP的状态一样,积极找学习资料自学,让我隐约看到了一种“学习的姿态”。于是,我开始和他聊以游戏为中心的职业都有哪些。我告诉他,游戏本身是一个产品,背后是很大的产业链。除了电竞选手、游戏主播,还有设计、制造游戏的大量的工种。一个游戏从无到有,需要制造游戏世界观的编剧、设计游戏角色背景的画师、建构游戏运行骨架的编程人员等等。我诚恳地说,如果他长大后真想以游戏为业,除了电竞选手外,还可以从这些工种中挑选。对游戏行业的讨论,引起了小远的兴趣。他分析了一下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说自己喜欢写玄幻小说和画画,嘴皮子挺溜,比起做电竞选手,或许更擅长做编剧和角色设计,或游戏解说。当时只是顺嘴聊到了这些,但后来,我发现对喜欢游戏的孩子谈这些话题,还是很重要的。如果在亲子聊到游戏时,家长一口断定游戏是诱人上瘾的“坏东西”,只会因为局限性和武断,让矛盾升级。不如心平气和地讲讲事实和数据,让孩子针对对游戏这个商业产品,有更高的视角。左右为难这段时间,我和小远爸爸一直在矛盾情绪中摇摆。说小远沉迷游戏吧,似乎也不公平,因为他能认真完成校内课业和其他兴趣课程;可是说他不沉迷吧,他又会打破诺言,背着我们偷偷打好久的游戏。👆图虫创意当然,最让我焦虑的是,迷上游戏后,他的阅读量骤然陡降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他再这样下去,玩物丧志啊!”“最近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不行不行,他最近都不怎么看书了,阅读量太小了!”“看他和朋友们一起玩真是挺快乐啊...”……但慢慢我们也观察到,游戏虽然占用了他的很多精力,但也并不是他生活中的唯一。他依旧喜欢自己写玄幻小说,还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流动作协”,接龙写作;喜欢学习流行歌曲,在唱歌的APP上努力练习提升排行榜;他依旧爱着画画。 让我们矛盾的是:不能简单粗暴地说玩游戏就是“染上了一个坏习惯”,在今天这个社会下,孩子趋同于大多数同龄人玩游戏,几乎是独立成长中的一个必然结果。比起小远爱上游戏,我也发现了一个隐藏许久的问题——有了老二后,我们很久没有好好陪伴他了。有一次,我和小远聊到游戏时间安排和考试成绩下降的问题。我说:“妈妈还是很信任你的。”他看着我,有些无奈地说:“那你还是别这么信任我吧。”我感到了沉重的冲击,忽然意识到,我可能是用“信任你”这套说辞,来掩盖自己的“无作为”,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小远。家里多了一个成员,大人的时间就被占用了。我们自然期待那个独立的老大能看好、管理好他自己,自己有效合理分配时间,自己管控自己,而他也是个孩子啊。全家调整我和小远爸爸商量后决定,可以一定限度内让小远继续玩游戏,但同时制造机会“扶持”其他爱好。我相信,一个拥有健康体魄和心灵的人,是不容易走向极端的。从去年开始,我们家就卷起了运动。我当先锋,为产后瘦身,游泳,跳舞,勉强瘦了十来斤。小远爸爸后来居上,二三十多年不运动的人,居然动起来一发不可收拾,已经减掉50多斤。备受鼓舞的爸爸开始带着小远一起游泳,打乒乓球,羽毛球。小远本就有一周两三次的篮球训练,在家对面的体育场。👆图虫创意原来都是小远自己和朋友约着去,现在变成了我带着妹妹陪他一起去。妹妹很捧场,给哥哥欢呼,而哥哥也挺受用,还主动跟队友介绍:“你看这是我妹,是不是很可爱。”我和小远爸爸也划出专属给他的陪伴时间。每周六上午,把妹妹教给爸爸和阿姨后,我就带着小远去上半天的思辨课。这是小远很喜欢的一个兴趣班,每期会讨论一个孩子们关心的话题,比如父母权威,校园霸凌,性别刻板印象等等,当然也有电子游戏的话题。这既是一种同龄人社交,也是一种思考过程。我的私心是,父母老师的话在他耳朵里可能是说教,那就听听别人的声音。每次下课,我们俩都是很快乐的。有时候,我会带他去图书城泡个半天。这也是他喜欢的放松方式。到了书城,我们各自找书看,也略略弥补了他阅读量骤减的遗憾。始料未及的转变尽管我和远爸努力调整着生活节奏,小远却依旧花很多时间在琢磨游戏。我们的“陪伴”策略,并未立竿见影,只能说效果平平。有次我又带小远去了图书城,小远要求我帮他找一些漫画教学的书,于是我给他选了三本。其中有一本书是动漫大师的访谈录,深深吸引了他。小远看着大师们努力练习绘画,经营自己的工作室后,狠狠地心动了。小远说:“妈妈,如果我也能拥有一个落地窗的工作室该多好!我可以让A同学来这里写小说,我在这里画画,妈妈你也可以在这里写稿子。”于是,我俩真动手查了一下附近出租房的价格,毕竟拥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也是我的理想,怎奈工作量无法支撑固定的房租,不划算啊。可是没想到的是,自此以后,小远的热情突然从游戏抽出,转而投入到学习漫画中去了!现在他偶尔仍会和朋友一起联机,但和以前相比,游戏已然退出了中心位置,小远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练习画画上。👆图虫创意我和远爸甚至有些恍惚——不久前还感觉是一场需要攻坚的持久战,现在竟这么轻易地搁置了?现在回想起来,在这整个事件中,我们以为自己是战斗主角,绞尽脑汁想拯救孩子,但突然发现孩子才是他人生故事的主角。我们以为孩子很“虚弱”,我们可能错了。虽然不知道下一场的“如临大敌”会是什么时候,但这次的经历让我们似乎看到一些事实的眉目。如果非要总结什么经验,我觉得人人都有向上、向好的基本心理需求。每个健康的孩子都是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我们除了努力经营亲子关系、努力提供丰富多彩环境外,好像也做不了太多什么。当然我们肯定会焦虑,会生气,会阻止——可你也会发现这些大部分时候都是徒劳无功的,只是消耗了自己而已。谁又能替谁走人生路呢?编辑丨曲安排版丨菠萝题图丨图虫创意如果把游戏的套路搬到学习上,孩子会迷上学习吗?小学生迷失在小天才手表“好友圈”:攀比、追星、早恋、沉溺游戏……小学生“迷惑”网络社交,刚看个开头我就傻眼了……一个广东中产妈妈,决定把iPad还给喜欢游戏的孩子✍️|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