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都是研究生
研究生的学历曾经是一份极具含金量的保证。如今,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上升以及招生扩张的趋势,拥有一张研究生文凭,不再能轻易带来理想的工作和生活。
不过,市场上仍有一套运行有效的就业秩序,什么样的个人履历、学历背景和实习经历,能够获得什么质量和层次的offer,大体上存在着默契和共识,令大家可以在读硕期间提前规划,做好准备。
疫情这一突发变量让就业市场脆弱的平衡被打破,找工作的过程失去了准确的公式,就连处在学历金字塔前列的研究生们,也被抛入了不确定性中。
找工作难度增加了。
大学生招聘会现场
南风窗记者联系到了三位学校背景各异的研究生,与她们交流求职的心路历程。需提请读者注意的是,记者通过社交平台“广撒网”式地寻找被访者时,并没有留意用户的性别,但是最后收到私信回复的全是女性,溯源时发现,那些发帖者大多数是女性,这也许是当下就业市场的某种侧写。
她们的经历反映出研究生求职时的艰难、焦虑与困惑,最终引向了身份认同、社会竞争、研究生教育等问题。
困惑是真实的,从焦虑中探索出的自我认知和成长也是真实的。滚滚的求职大流,让很多人洗去了学生时代的青涩,他们从学校的象牙塔里走出,从碰壁中找到方向,最终确立人生的目标和价值。
以下是她们的自述。
我一直在不停考试
张帆
山西某双非院校,人文地理学专业
我本科在一所双一流大学读,后来考研,在复试的时候被刷,调剂到现在的这个双非院校,读的是人文地理学专业。当时调剂得很匆忙,再加上自己有些心灰意冷,所以没有花多少精力了解调剂的学校。但是说实话,硕士学校层次比本科的差,我是有心结的,但是我当时想着有一个硕士读,总比没有要强一点,而且谁知道重考一次的结果会不会比现在好呢?
在选导师的时候,我本能地觉得职称高的老师学术水平一定更强,于是就选了一个行政级别很高的教授当导师,但我后来发现,他的学术能力和他的头衔并不匹配,他没能给我多少学术上的指点。在考研的时候我本来想着之后要读博,但没选对导师,再加上自己没拿出什么学术成果,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所以只能开始找工作了,但到了秋招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专业特别难就业,人文地理学属于理科门类,不像工科那样适用性强,我们没有什么对口的工作。来学校秋招、春招的那些企业,基本上不需要我们这种冷门理学专业。
2015年冬季大型招聘会,前来招聘的学生将会场挤得满满当当
而且我研二就碰上疫情了,之后半年没有去学校,后来到了学校也一直被关在里面,没有实习的机会,这也导致我的简历上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东西。
我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考公考编上,我们这一届有三十多个同学,大家全部都想考进体制内,我也不例外。
我在这个教育体系里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这是我熟悉并擅长的事情。但要让我去参加秋招、春招,我没有工作经验,真的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行业,能去什么样的企业,做什么样的工作,就这样茫然地被抛到社会里接受捶打,说实话,我还是有些害怕。
我和身边的同学一样,都想要通过考试的方式考上一个岗位的,因为我不知道除了考试自己还会干什么,只能沿着这条路继续走。
话又说回来,像我这样的双非研究生学历,考公考编是最有可能实现“逆袭”的。很多体制内的岗位要求研究生学历,能让我不用跟全国数百万的本科生竞争,这条路对他们来说可能是独木桥,但我至少走上了一条田间小道。
而且,这些考试只对硕士学历有要求,但具体是什么学校的硕士,却没有过多的要求。这意味着,只要是硕士,大家就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就算是一个双一流硕士,如果不好好备考的话,照样竞争不过双非硕士。
一路到现在,我参加了很多考试——国考、省考、事业编,高校辅导员我也在考,有十几场了,但是没有一次进了面试。前几天省考出结果,我考了自己最好的一次成绩,第七名,但是岗位只招一个人,前三名才有资格进面试,这是我离进面试最近的一次。
公务员考试现场,考生正在答题
有一次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专业对口的公务员岗位,结果有300多人报名,竞争太激烈了。我有一个读马克思主义专业的朋友,本以为她的就业口径比我窄,但其实在考编的时候,专业受众面反而比我的更广一些。
我现在最大的困境,就是困在了世俗所划定的界限里,我常常看到诸如浙大博士送外卖、硕士生送外卖之类的新闻,从生存本质来讲,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为了养活自己而工作,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我的确难以接受读研的沉没成本被浪费。说到底,我有些不甘心,读了这么多年书,好不容易到了研究生这个层次,就想有一个与这个身份相匹配的工作。
有一次我爸妈想让我去考法院的书记员,工作内容就是在法庭上打字记录,我一直没考上,我爸妈又特别着急,因为这件事我和他们大吵了一架,我觉得为了一份工作,去做一个什么人都可以做的事情,那为什么还要读硕士呢?
这种心态很难转变,而且我也不知道除了考试自己还会做什么,逼得我只能在现有的一亩三分地上去卷,努力地往上争。
投简历,投更多的简历
陈橘
英国利兹大学,文化创意与创业专业
我是艺考生,本科在中央戏剧学院读编导专业,但是这个专业动不动就要熬夜做项目,太累了,而且我也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到了要选择硕士专业时,我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文化理论产业研究。
我在2019年拿到了英国一所名牌大学——利兹大学的offer,本来计划2020年秋季入学,但没想到碰上了新冠疫情。等国内疫情平息下来之后,欧洲的疫情又严重了,所以一直拖到2021年,我都没去成英国。到最后实在等不下去了,我就只好在家里上网课,就这么云留学了一年。
选这个专业时,我计划毕业后留在英国工作,因为英国的戏剧产业很成熟,市场需求大,但是整个计划被打乱之后,只能在国内找工作,情况就变得特别尴尬。
招聘会现场人挤人
首先是学校问题,我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我的硕士学校以及所学专业,在hr眼中还不如本科学校好使。人家一看,文化理论研究,根本就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的,我的学校好歹也是QS排名前100的学校,但是hr也不了解。
另外就是实习,进入大学时我就了解到学历在贬值、就业竞争在加剧的情况,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也为了不让简历看起来很空,我从大四开始就去实习了,在读研期间又做了三份实习,主要是编辑、文化产业相关的工作。
但到了真正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被过往的实习经历限制住了,当时我投了一个互联网大厂旗下的文化公司的运营岗位,但是hr觉得我的实习经历大部分都是编辑岗,需求不匹配,认为我做了哪方面的实习,今后就只能往这方面发展了。
现在的竞争太激烈了,大家都在拼命卷。其实从去年秋招开始,我就隐隐感到就业形势不好,当时实习和我一起合租的男生,是在网易进行暑期实习,通常暑期实习是有转正机会的,但是他们那一组十几个人,没有一个人能留下来。
说来好笑,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还有一些研究生的架子,觉得自己好歹也是名校毕业的,所以投的都是一些大厂,也会特别注意岗位描述,看看大家对公司的评价,结果大部分简历都石沉大海,就算进了面试环节,也都被刷掉了。
后面我找工作的行业范围越来越宽,岗位也不挑了,以前我根本看不上那些初创公司,觉得很不靠谱,但是我现在也在投,没想到也被坚定地拒绝了,有一种互相看不起的感觉,很搞笑。
基本上我现在每天的生活就是投简历,做笔试题。刚开始我还在想,做这些行测题有什么意义,它和工作内容有什么关系吗?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有什么关系吗?后来我变得有点麻木了。
毕业之后,我的焦虑感直线上升,那时已经是春招了,没剩下什么岗位,我在智联、boss直聘等平台投的简历,基本没有hr查看。以前虽然也焦虑,但是想到大家的生活都被打乱了,所以觉得没什么,但是毕业之后我发现大家的生活已经逐渐恢复正常,而我还处在停摆的状态,到现在我投了差不多有300多份简历了,一份offer都没拿到。
一开始被拒绝时我还在想,是不是这个岗位不适合我,或者这个公司不适合我,总觉得找不到工作是外界的原因,但是这么几百份简历投下来之后,我越来越自我怀疑,难道真的是我有问题吗?是我不行吗?而且我经常是笔试能过,面试必挂,这对我的打击特别大。
为了排解这种焦虑,我开始打游戏,文明6、饥荒、王者荣耀之类的,一打就是一整天,我可以从早上9点玩到凌晨2点。但是打游戏起到的缓解作用很有限,比如说王者荣耀20分钟一局,结束后一旦回到游戏的主界面,我脑子里立马又会闪出我还没找到工作的现实,然后开始焦虑。这种状态切换得非常快,一下子从游戏的快感中回到冰冷的现实,这种落差让我难以接受。
另一个排解的办法就是投更多的简历,每天投三四十份,但只是换来更多的拒信,然后陷入更深刻的自我怀疑之中,完全是一个死循环。
对于找不到工作这件事,我有一种十分强烈的生不逢时的感觉。我觉得很委屈、很不公平,明明很多工作我知道自己可以胜任,但就是没法拿到offer,人生无法向前推进。如果早两年毕业,或者不读这个硕士,我肯定是可以拿到大厂offer的,哪怕晚生两年,事情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糟。但是没办法,我不能去假设,一想就又觉得人沉到了泥潭里,出不来了。
碰壁中找寻方向
王瑜
江苏某双一流大学,社会学专业
我的本硕都在同一所学校,读的是社会学专业。差不多到了研二的时候,我逐渐萌生了读博的想法。因为我的家境一般,所以主要考虑在国内读博,从去年4、5月我就开始着手开展相关的申请工作。
我在长时间的学习生活里学会的技能之一就是竞争。以及由于对结果的苛求,反而造成了我的逆反。
也因此我近乎在大学生涯中惯于特立独行,并以自身的日常实践去声援一些“无用”的事情。这一坚持来自于我对自身所处环境和氛围的反感:长期以来我觉得大家都为了履历而非发自真心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甚至很多人并不意识到这种“不能闲下来而要保持忙碌”的状态有什么问题——毕竟大家都是久经沙场的竞争动物。
我在各种评比、竞选和实习中感受到了极大的自我损耗,大学里倡导的很多精神追求到最后都以能否找到一个好工作作为归宿。我们这一代人没有那种深邃深沉的青春,而是一直在向前追赶,恐落人后,个人奋斗的背后没有对社会大的道义担当的承袭时,一切都只是一种理性经济人的行为,思考如何在社会中占据有利位置、得最大利益,我在这场较量中既不占有绝对优势。
这一消极抵抗对于大学生履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我因一些原因决定不再读博士时,不得不在十一月才匆忙加入秋招大军,这时很多人已经早早拿到自己想要的offer,还能继续准备公务员考试,而我空白“无聊”的简历则处处碰壁,几乎一开始就与各种优质的招聘失之交臂。
招聘会现场,学生争相投递简历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才真切地感受到:即便到了大学,试错空间其实并不大,自己的求职陷入了被动局面。
读博这件事也一样,要提前联系导师、和导师搞好关系,把研究计划雕琢到完美,事事领先他人一步,以及看到国内“土博士”普遍向下就业的实际状况,我在其中同样感受到压迫感和对于简历要求的内卷。在同学们都忙着准备公考、或者紧张实习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在疯狂读书,读无关实用无关专业的书,拼命地和这种压力唱反调,然而这种抵抗的生活如梦幻泡影,在选择时点临近时,我遭遇了家庭变故和经济负担的挤压,对博士申请的那些纠结一下子就变得无关紧要,我就像一个双面人一样飞快地切换着频道,不再思考任何有关选择的意义,而是开始找工作了。
很多大厂都标榜自己很人性化,有多少员工福利,但是我觉得有没有人性不体现在下午茶、早晚班车之类的事情上,而首先体现在他选择什么样的人。当一个企业的招聘需要候选者有连篇累牍的实习经历作为前提,再经过五六轮的筛选搞得每个人都精疲力尽,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通过各种服从性测试的时候,我不会认为这会是一家有人性的企业。
日剧《我,准点下班》剧照
后来我去了一家咨询企业,去这个企业的主要原因是在我看来它对招聘提出了更人性化的理解。招人流程比较简单,注重应聘者的底层逻辑和素质,并能注意到用制度设计的方式去尽可能激发团队中人性善的力量。
但是我也看到这家公司不合理的地方。因为家庭和论文的缘故,我拒绝了公司“照常上班,抽空做论文”的建议,因为我很重视毕业论文,所以前后请了两个月的假,去完成这一学生生涯最后的仪式。原本作为应届生,在我的认知里签订三方然后毕业后才正式进入企业工作是很正当的事,但企业显然不这么认为,而是感受到了不服从的用人风险,最后找了个有些离谱的理由在我毕业前将我清理出去。
我本也有机会争取一下回到这个公司上班,但经历这件事后,感受到了求职招聘实际上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没有信任和归属感我也不会对自己的工作长期负责。有了这一个认知,我就放弃了这家在我工作选择中至少是可以“保底”的公司。
当时已经是六月底,秋招、春招等求职的黄金时段早就过去,我已经成为整个班唯一一个没找到工作的人,在许多人眼里我找工作的压力已经迫在眉睫。
后来,一位和我相熟的老师推荐我去东莞的一家制造业企业工作,负责他们的公益活动。其实就社会上常规求职-招聘的供需匹配来说,我和这家企业不太可能接触到彼此,对方是一个制造业工厂,体量也不大,而我是一个双一流的社科硕士,他们之前也没有招过这个层次取向的员工,父母也觉得不利于我将来的发展,所以有很多猜忌和犹疑。
但最后促成这一工作选择的是我老师和现在老板各自的一句话,老师肯定的是这个企业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后者则是对我说道:“求职贵求志业。”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找到自己的方向,但榜样的力量也许在当下是无比重要的。
(文中采访对象为化名)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 | 莫奈
排版 | 文月
同窗沙龙预告
在“躺”与“卷”的坐标系里迷失的当代青年们,必曾思考过一个问题:究竟怎样,才算是正确的人生、正确的路?
8月4日(周四)中午12:00,「南风窗·同窗沙龙」邀请著名作家、学者黄灯与知名教育博主张雪峰,与广大同窗们谈谈当代青年们的人生之路——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