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不会"护脊",那要怎么选?
但这些伤害,和“护脊”书包广告中经常说的伤害脊柱、侧弯、驼背、长不高等问题都没啥关系。
以驼背问题为例,驼背是因为背部肌肉力量不足,或者过度疲劳,导致出现身体姿势向前弯曲。想解决驼背,唯一长期有效的方法,就是治本 —— 增加体育锻炼,包括全身运动和专门针对背部肌肉的。
所以想要解决驼背,除了锻炼以外,什么都是假象。假如看到商家在销售书包的时候,说“背上这个书包就不驼背”之类的话,那就直接呵呵一下。
其实关于儿童背包和伤害之间的关系,已经研究很多年了。在2003年,专业骨科期刊CORR(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就发表过一篇论文。
论文的观点包括:当书包的重量超过体重的15-20%,就会导致孩子背痛。但没有证据表明使用背包会导致结构性脊柱畸形。而背包使用不当会导致姿势和步态的变化。有近一半的儿童会因为超重背包而出现背痛问题,经历背痛的儿童成年后背痛的风险增加。
当然,关于书包过重和背疼是否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在学界也有争论。所以我个人决定还是以美国儿科学会的说法为准。
美国儿科学会在自己的Healthychildren网站上说: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书包会导致脊柱侧弯等脊柱长期问题。但错误使用书包可能会导致孩子背、肩、颈等部位的疼痛(may cause back, neck and shoulder pain)。因此应该尽早养成正确使用背包的习惯,来降低背部劳损和疼痛。
美国儿科学会Healthychilren网站截图
也就是说,错误使用书包,或者选择了不合适的书包,的确可能会对孩子身体有伤害,但风险是会造成背、肩、颈等部位的疼痛,而不是对脊柱造成侧弯或者驼背。
因此,虽然好的书包的确有更大的优势,但这个优势和“护脊”没什么关系。
那好书包的优势来自什么?
而更实在多一点说法,所谓的“护脊”,无非就是“人体工程学”,只不过后者这个原本高大上的词,经过这些年已经没有广告效应,用烂了,激发不起人们的购物欲了,所以商家创造出来一个“护脊”来替代,来推销自己的书包而已。
所以看到“护脊”,脑子自动替换成“人体工程学”好了。
最重要的,也是很多家长会忽略的,那就是合适的尺寸。不少家长为了能多装书,或者能多用几年,刻意购买了更大尺寸的书包。但尺寸不合适的书包,是没办法良好地分配内部重量,对孩子也会造成更大的风险。
因为不管多巧妙的“人体工程学”设计,首先是要符合使用者本身的人体结构的背包,才能将重量合理地分散到身体的多个部位,减少某个部位的局部压力,从而减少伤害的风险。而能做到这点的前提是,书包的尺寸和孩子的身高是相匹配的,过大或者过小的书包是没办法完成“人体工程学”的目标的。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背包应该是从腰线(肚脐高度)附近到肩膀下1-2英寸(2.5-5厘米),背包的下沿不能低于腰线4英寸(10厘米)。
而第二个需要考虑的,是孩子上学所需要携带的书到底有多少。因为对于选择书包来说,很重要的一个优势应该是“自重轻” —— 书包本身越轻越好。但很多“人体工程学”设计都会增加书包的自重,所以这两点之间就会产生矛盾。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明天的团购中会将书包分为“轻量款”和“减压款”。轻量款追求的核心指标是自重低,适合平时背的书不太多的孩子。而减压款追求的核心指标则是能更好地分散压力,降低对肩膀等特定部位的压迫感和伤害风险。
而在轻量款和减压款之中,我们又将按照尺寸进行细分。从而希望大家可以选到最合适的产品。
最后,将重点回到减压上,哪些书包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可以帮助分散压力呢?话说十几年前还在当驴友爬野山的时候,对这点其实更有感悟。其实核心在于,“舒适的贴合”,也就是让压力更好地分布到更多的部位,从而减少单一部位的压迫感。
首先,双肩背要比单肩背书包更好,尤其是很重的书包,只挂在一边肩膀上,会很容易导致拉伤。
其次,肩带不宜太长。过长的肩带会让书包过低,同时无法紧贴背部。
而宽肩带会更加舒适,毕竟压强和面积成反比,宽肩带可以减少肩膀疼痛不适感。同时,宽肩带可以做弧度的设计,减少摩擦到脖子等部位的可能。
而书包应该能紧密地贴近背部,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肩部的压力。而要做到这点,书包背部需要有一定的硬度,也考虑到舒适度,增加透气等设计。
此外,购买和使用有胸带和腰带的书包,胸带和腰带都有助于更好的固定书包,贴近身体,从而更均匀的分配压力。
而在书包的内部,也需要有比较好的分层设计。一方面减少物品晃动,一方面可以将较重的书本贴近孩子背部,增加贴合的效果。
在今天的第二篇文章预告中,会有一些配图也可以当做上面的建议的参照来看。
所以,如果我们要给孩子选择一款良好的书包,需要在意的,是它是否尺寸合适,是轻量还是减压。如果是减压目的为主,那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就可以选到适合孩子的产品了。
我们新增了日常提问咨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提问沟通】告诉我们:
“给予”和“给与”?如何读?我猜你很可能会答错
“具”和“真”字里应该是几个横?为何总写错
“畊”就是“耕”,那写成刘耕宏算错吗?
孙悟空的悟,应该读三声还是四声呢?
“骑”要怎么读:铁骑、一骑当千,欲将轻骑逐,一骑红尘妃子笑...
儿化音为什么不写成-er,而是-r了?
89%的人记得小时候“说服”读shuì,所以我买了一堆老词典来验证...
远上寒山石径斜,读xiá还是读xié?
死记硬背还总出错的“笔顺题”,背后是舍本求末的语文教育
别用识字卡破坏孩子心中的汉字之美
修改读音没问题,只要高考别再考拼音题
汉字启蒙中总被忽视的重要一环:偏旁
给孩子选择标拼音的注音版书籍,要谨慎
认字的基础方法,就在“文”和“字”两个字中
如何让孩子分清“三点水”和“两点水”的汉字
一个、一起、一二三的“一”是多音字
+
最近文章
最近拍了几个桌游/玩具视频,顺便澄清一下这不是我 “如何膝盖不疼”的非专业跑步指南 运动后,真需要喝运动饮料吗? 又是幼儿园行凶,“戾气时代”如何自我保护? 6月新冠数据公布:二阳浪潮消退。那第三轮什么时候到? 卫健委、中疾控:天越热越要喝热茶,冰镇西瓜冷饮解暑有害... 预防、解决驼背的暑假运动指南 “中国队大胜XX队”,“中国队大败XX队”,为什么都是赢了?【语文课忘记教的】 6月国内猴痘病例骤增破百,那需要担心了么? 100天只吃麦当劳减重53斤,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本期团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