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都住你家里了你还叫不出来名字?!
在野外、花园,或是城市的犄角旮旯里,生活着很多多腿生物,常会让“恐虫”的小伙伴汗毛乍立、惊声尖叫——其实,它们大都不会威胁到人类,有些成员还能成为帮手甚至宠物。
虽然前方高能预警,但全文已左滑处理,请放心观看!不看大亏!
鼠妇-潮虫
翻翻花坛里的石头,或是搬起花盆,总能发现有灰色的“小虫”四散逃窜,但又跑不快;有些“小虫”一碰还会缩成个小球,俗称“西瓜虫”。人们见这类小虫常在潮湿环境中出没,因此统称叫做“潮虫”。
若把小虫翻过来,看看它的肚皮,会发现舞动着十多条小腿,显然不属于六条腿的昆虫家族。小虫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等足目的潮虫总科——和昆虫比起来,它们和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的虾蟹亲缘关系更近。
视频来源:YouTube
潮虫亚目已知种类超过4800种,其下又分潮虫科、鼠妇科、球甲虫科(就是会团成球的“西瓜虫”)好几个科,它们的个头儿都不大,只有几到十几个毫米大小,身形长椭圆形,颜色土里土气的,以黑褐色或黄褐色居多。
潮虫多生活在表层土壤中,以植物碎屑、腐殖质为食,绝少会危害农业生产,不仅能帮助分解枯枝败叶等有机物,还能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改善土壤环境。
潮虫有12或14条小短腿儿,腿儿的形态、功能都很相似,因此起名“等足目”。它们无毒无害,身体配色、花纹也很多样,最近还被开发成了宠物。
宠物鼠妇,你是否也心动了?
拼图来源网络
蚰蜒-钱串子
低楼层的住户,大多都见过这种多腿儿小虫。长得像短版蜈蚣,身体黄褐色、五六厘米长,各有十多条纤细的大长腿,排列在身体两侧,尤其是头前和尾巴上的两对最长。
和行动笨拙的潮虫比起来,它的速度堪称风驰电掣,每每看见它,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窜,一溜烟就不见了踪影。再加上扁平的身形,有个缝隙都能钻进去。
这种登堂入室的小虫,大名叫做蚰蜒,民间又叫“钱串子”“草鞋底子”。它隶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唇足纲。它是凶猛的捕食者,捕食昆虫等小型猎物,甚至比自己个头更大的猎物。
但其实它们对人没什么危害——下次再在家里见到蚰蜒,大可让它安心定居下来,说不定能帮你消灭家中的苍蝇和蟑螂。
它的大长腿不仅能跑,而且质地柔软,抱紧猎物时,腿能像绳子一样将猎物缠绕。遇到更厉害的捕食者,它还会断足保命——蚰蜒有三四十条腿,缺几条影响不大,况且蜕皮后还能再长出来。
从卵中刚孵化的蚰蜒幼虫仅有4个具足体节,在首次蜕皮时生出一对新步足,其后每次蜕皮都会生出两对步足。
蜈蚣-百足虫
同属多足亚门、唇足纲的蜈蚣,身形长出蚰蜒好几倍。蜈蚣俗称“百脚虫”,全世界约有3000种,它的体节从十多节到近200节不等,每体节具1对足——可见“百脚虫”一名,还真名副其实。
蜈蚣多是凶猛的捕食者,它的第一对步足特化为锋利的颚肢,后端连有毒腺,捕获猎物后先用细长身体将其卷住,再注射毒液、毒杀猎物。这一猎杀技巧甚至能制服青蛙、蜥蜴这些大型猎物。
蜈蚣的毒一般不至于危及人的生命,但被咬后难免忍受剧痛,再加上蜈蚣性情暴躁易怒,行动也很迅速,野外见到了最好不要招惹。
纵纹腹小鸮:你说不要招惹谁?
凶猛的蜈蚣,也有慈母的一面:雌蜈蚣产卵后,会将卵抱成一团,仔细清洁并保护卵防止其他动物侵袭;小蜈蚣孵化后,慈母还会照料直至其能自食其力。
马陆-千足虫
若要比试腿儿数,接下来这位一出场,前几位都得甘拜下风。平日里所说的马陆,是节肢动物门、倍足纲下成员的统称,世界已知超过10000种。
在民间,马陆又叫“千足虫”,力压“百足虫”蜈蚣一个数量级:与“一节两腿”的蜈蚣不同,马陆每个体节上长有两对足(因此叫“倍足纲”)。
马陆体节的数量从十多节到几百节不等,一条马陆最多能长超过1300条腿!
马陆大多出没于潮湿的石块、落叶或树皮下,以腐烂的植物碎屑、腐殖质为食。虽然腿儿多,怎奈都是小短腿儿,行动力远不如大长腿的蜈蚣,爬起来不紧不慢。
北京最常见的马陆之一:燕山蛩
它们不仅没啥攻击性,遇到捕食者也跑不动,干脆就地“内卷”、盘成蚊香状,用钙化的坚硬体壁御敌。有些马陆身上还长有臭腺,能分泌难闻的挥发性毒液,用来熏跑敌人。
不过这毒液只对无脊椎动物有效,对人一般无害。少数种类的分泌物,会使人皮肤起泡,野外见到最好不要碰触,碰触后尽快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干净就行。
看到这里的勇士可以评论下还有哪些最令你毛骨悚然的动物!
撰文 | 久一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未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