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致命”疲乏,历经生死劫,他们只想做回正常人

“致命”疲乏,历经生死劫,他们只想做回正常人

广告创意


文/豆米
编辑/费知
从家里走到院子的垃圾桶旁,总共十来米,赵蓉芳出去丢趟垃圾,就累到大口大口喘气,心率直接飙到150左右,必须回客厅休息十几分钟,才能缓过来。
走几步就累,更别说爬楼,超过二楼的地方,赵蓉芳是上不去的,出行基本靠电动车或乘车。除此之外,日常拖地、做饭等家务,只能由女儿或丈夫承担。她54岁,患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已经10年了,这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疲劳、乏力正是其最典型和常见症状之一。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溶血性疾病。由造血干细胞PIG-A基因突变引起,主要引起血管内溶血、潜在造血功能衰竭和血栓形成倾向。PNH在全球患病率在9.1/100万左右¹,因而也被称为“超级罕见病”,严重者可能引发血栓、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与赵蓉芳类似,PNH多发病于青壮年,他们正值当打之年,却承受着不为人知的长期病痛,而这不仅将对他们的人生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更有无形的心理和社会压力。
“到了北京才知道,这病很难治”
疾病的侵袭毫无征兆。
原本,赵蓉芳是一个顶能干的女人,她一边操持着家里,挑水做饭,一边管理着自家的小厂子,里里外外地忙活,什么都干,同时还带了一年多小孙子。
10年前,婆婆在北京的医院逝世,44岁的赵蓉芳前脚刚把老人接回河北沧州老家,后脚就开始忙着操办丧事,老人出殡后,送走众人,她却突然眼前一黑、晕倒了。“都以为她是那几天太累了”,赵蓉芳的丈夫回忆道。
家人把赵蓉芳架到车上,带去给村里的赤脚医生看,对方判断可能是贫血,建议去市里检查。沧州医院一位大夫诊断后,高度怀疑是PNH,建议他们去北京看病,因为“这个病在当地也治不了”
彼时,PNH在国内鲜为人知,由全国患者自发组织的PNH病友之家在2012年才刚刚成立,只有两三百成员。到了2018年,PNH才被纳入《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位列第88位,国内发病率至今没有非常精确的统计。
揣着“病去北京就能治好”的期望,赵蓉芳几经辗转,最后在北京做了各项检查后,正式确诊了PNH。确诊的同时,她的期望转为了绝望——“到了北京才知道,这病很难治”。
她至今还记得,那天走出医院大门的时候,她大脑空白,一脚踩空,倒在了地上。患上PNH,意味着她将需要长期看病、吃药、休息、接受照料,她不知道人生将走向何处。
极低的发病率也意味着PNH的高误诊率。另一位湖南病友姚文静,患病16年多,前期经历了3年的误诊。
2007年时,姚文静22岁,查出血小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低,她吃了补血的药,却“越补越虚”。诊所的医生判断这并非简单贫血,建议他们去大一点的医院血液科检查,后来在当地三甲医院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当时她全身都是出血点、青一块紫一块,这意味着她一旦消化道或者颅内出血,将无法控制,可能危及生命。但医院血液科没有空余床位,只得先在急诊输液,转去血液科后,医生用了大量的激素和其他药物为姚文静做治疗,住院了20多天才挺过来。
其实那时,姚文静已有溶血、血尿的症状,最初只是偶尔出现一两次,后来每个月都会溶血一次,这让她的尿液显示出明显的红色,整个人变得蜡黄。但她以为是肝功能受损,没太在意,又整整吃了一年中药。
直到2010年底,溶血已经无法控制,她躺在床上无法进食进水,“整个处于濒死状态”。这一次,家人决定送姚文静去长沙湘雅医院诊治,做了血常规、骨髓穿刺和其他检查,才正式确诊了PNH。
当时她才20岁出头,正是最美好的年纪,却时常躺在病床上,长期吃雄性激素,吃到脸上长了胡子,声音变得像男性般浑厚低沉。“害怕看着自己的血,一点点变成尿流失,然后整个人就虚了。”她最怕的就是起床上厕所,这种恐惧每天如影随形。
跟姚文静一样,不少PNH患者有过曲折的确诊之路。《中国PNH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189名先出现PNH相关症状后确诊的受访者,他们的平均确诊时间为1.9年,最长经历时间为18.9年,而在经历过误诊的受访者中,曾有人自述经历过的误诊多达25次。²
漫漫就医路
确诊后,PNH患者还要经历漫长的求医问药之路。
医生开了些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帮助赵蓉芳维持血红蛋白的稳定,用来缓解症状,但吃了几个月效果不明显,赵蓉芳还胖了30斤,变得浑身没劲,腿也发酸发软,几乎处于卧床状态。他们又找了中医,吃了几个月中药,前后加起来治了一年时间,身体各项指标也不见起色。
最后,医生将她转到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就诊,“大夫建议停药,说我的情况暂时还可以,实在不行的时候,就去输血。”赵蓉芳回忆道。
相比之下,姚文静的症状更严重,治疗之路也更为坎坷和漫长。她先后辗转了邵阳、长沙、义乌、石家庄、杭州等地,吃了无数中药、偏方和激素,用她的话说,“十几年来,我吃过的中药,都可以堆满两室一厅了。”那些汤药药材是普通中药的4倍大,他们从网上买了7升大的药罐,每天在家里熬中药,刚吃中药的时候,姚文静接受得很困难。
但这些依然没能阻止她的身体状况继续变差,与之伴随的是反复住院。因为PNH发病没有先兆,有时会毫无诱因突然出现急性溶血,有一年冬天下了很大的雪,姚文静因为急性溶血每天要去村里诊所输液,都是自己换药、自己拔针。还有一年赶上了春节,医院整个楼层只有她在,医院没有暖气,只得去各个病房拿了几床棉被叠盖着取暖。
最严重的时候,她甚至被下了病危通知。2012年,姚文静正随丈夫在义乌打工,一次为治疗感冒用了药后,突然出现急性溶血和急性肾衰竭,医生直接挂了病危,“随时有生命危险,如果血钾高的话,马上得做透析”。
但当时姚文静的血已经溶成了粉红色,“像水一样,抽出来就溶掉”,要托别人跑着把血样送去检测。反复抽了三次血,才测成血钾,所幸结果没有高到要做透析的程度,一周之后,她转危为安。
新冠感染对PNH病友来说,也可能意味着生死劫。严密防护到2023年5月,姚文静还是染上了新冠。首阳后,本来已经经历了两年平稳期的她,又一次出现急性溶血,还出现了真菌感染,再叠加新冠肺炎,她又一次被下了病危通知。最后是靠着输血和大量服用激素,才从鬼门关挣扎着逃过一劫。
虽然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赵蓉芳的身体状况也在走下坡路。患病的10年间,她总共输了三次血,都是“等到万不得已,贫血严重到浑身无力、无法活动的时候才去”。但每次输血间隔的时间,从三年变为一年半,再到最近这次,仅时隔半年。四年前,因为贫血太严重,赵蓉芳不得已做了子宫切除手术。
“PNH患者中很多是中青年,他们希望成为家庭的主劳力,为家庭做贡献,所以希望被治疗的愿望非常强烈。那时PNH患者在血液科治疗,医生都没有好的治疗方法,他们普遍生活质量很差。”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韩冰回忆。
PNH也有治愈方式——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是因为移植可能的并发症及其他风险,许多患者较难接受这一治疗。姚文静不是没有考虑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奈何她难以找到合适的骨髓配型——父母已经接近60岁,唯一的弟弟则患有乙肝。此外,高达60万的前期费用,已经足以让这个农村家庭望而却步。
相比身体上的病痛,PNH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都足以拖垮一个普通家庭。姚文静粗算了笔账,自己看病这十多年来,已经花掉了上百万治疗费,欠下了几十万外债。家中生活来源主要依靠丈夫的小生意和娘家的补贴,但丈夫有肝硬化,母亲也有高血压。因为“犯病时要随时就医,没法请假”,姚文静无法出门打工,但只要身体允许,她都会做手工编织赚点钱,勉力维持生活。
赵蓉芳的病情相对平稳一些,但她每隔20多天就得去北京一趟,每次去看病,加上挂号、检查、等结果、找大夫,至少要往北京跑两个来回,10年下来,少说也花了30多万。她不能工作,不能劳累,挣钱养家和家务劳动全靠丈夫,一家人都在尽量缩减开支,“实在不行,就把房子卖了。”她的丈夫说。
事实上,我国PNH患者一直面临相似的困境。根据《白皮书》调研数据,62.1%的患者对于治疗方案不满意,超半数受访患者每年治疗费用超过家庭收入40%以上,部分家庭入不敷出,即便倾尽全家之力,患者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等待“春天”
因为生病,长久的疲劳几乎把赵蓉芳“钉”在家里。她不能工作,不能劳累,经常疲乏,仅仅是这些轻微却容易被忽视的症状,却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她几乎不再一个人出门,家务全交给丈夫和女儿做,连给家人做一顿饭都成了奢望。最疼爱的孙辈来家里,也不会待太久,因为怕她累到。
她最遗憾的是,“自己成了家人的负担”。家人给了她莫大的支持,每个周末,孩子都会带着孙辈回家吃饭,享受天伦之乐,但这个时候,赵蓉芳总忍不住想:“如果自己没病,就完美了。”
姚文静最恐惧的是血尿,今年最严重的时候,她看着尿液“像酱油一样”,想象着自己的血顺着尿液一点点排出去,整个人像白纸一样虚弱,毫无血色,精神压力大到几度动了轻生的念头。
“患上这个病真的很无奈,不说和正常人相比,哪怕残疾人、乞丐,至少他们不用躺在床上,备受身心的折磨。”姚文静哭着感叹。 
早确诊、早治疗、治得起是他们最大的诉求。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许改香在采访中提及,“补体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在PNH患者中,造血干细胞的突变使得红细胞表面的补体调节蛋白缺失,导致红细胞被自身补体系统攻击、破裂,从而引发各种严重不良并发症。在靶向药物治疗之前,PNH患者主要还是接受激素、免疫抑制以及支持性的治疗,而补体抑制剂的出现可以阻止补体系统攻击那些缺陷的细胞,减少溶血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赵蓉芳用上了8次补体抑制剂,用药的三天后,她感觉自己有劲了,高兴得赶紧下床拖地,“有了一种重生的感觉”。姚文静5月才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患病16年后,她终于用上了补体抑制剂。采访时,她有力气能坐在床上聊上一个小时。
新药已经在国内上市,如何让罕见病患者用得起药,成为至关重要而又现实的一环。事实上,继2022年,“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今年全国两会上,罕见病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将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纳入《医疗保障法》;建立罕见病药品研发、生产绿色通道;建立涉及罕见病高值药物的用药保障机制,包括专项基金、大病医疗保险、财政出资、医疗救助、政策型商业保险等建议,成为不少代表委员的呼声。³
而在今年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高峰论坛上,韩冰主任也对未来充满希望,中国今年采取了许多措施,争取让更多PNH患者用到新药。“总体而言,PNH溶血治疗的春天已到来,国内外的众多新药正积极研发,并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这些新药有望为PNH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对于患者而言,尽早诊断、尽早开始规范化治疗对于疾病控制、改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经历过无数个在病痛中度过的冬天,姚文静盼望着“春天”早日到来,她想出去工作挣钱,最大的心愿是在40岁之前生个宝宝。赵蓉芳的心愿很朴素——多为家人做点事,从最简单的一餐饭、一次打扫做起,最好能一起出去旅游。她希望,明年春天牡丹花开时,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样,走出家门,踏青赏花。
(为保护采访对象隐私,文中赵蓉芳、姚文静为化名)
声明:仅供疾病科普参考,不用于任何推广目的。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参考引用:
1. 牡丹江地区10 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7,18(3):5-7.
2. PNH病友之家、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大连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2023). 中国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
3. 新京报.(2023年3月12日).“罕见”需要被“看见”,我国加快破解罕见病用药保障难题.
检索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0160290266758614&wfr=spider&for=pc
4. 医脉通.(2023年4月2日).韩冰教授:新药为PNH带来更多治疗选择,减少复发是未来重要探索方向丨2023年CSCO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高峰论坛.
检索来源:https://news.medlive.cn/hema/info-progress/show-198287_112.html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凤凰WEEKLY」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 ★ 为了更好的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马蒂斯中国首展终于来了,历经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他却始终描绘乐观长颈鹿死时支离破碎,他们只想得到它的尾巴一辈子很短,只想做个无用之人罗志祥在泰国“变性”后重新出道,娇羞扭动,疯得不像正常人…澳洲官方紧急警告!华人青睐的保健品竟成“致命杀手”,已有人死亡!男子每天服用保健品,竟成“小黄人”!千万别再乱吃了“你自己想办法追我...”淦相亲能不能介绍点正常人?实探雅安“致命”鱼鳞坝六十七 “楚辞”美国男子入狱70年,历经8次死刑,可警察证人却都说他没杀人....这就是我和正常人的区别一只鼠头引起的一场娱乐罗志祥在泰国“变性”后重新出道,娇羞扭动,疯得不像正常人为了租到房子,他们只能在申请文件上造假南阳生死劫中国版“致命女人”: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报复男友最狠的方法5095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浴血田家镇 3余华与伍佰,他们只是见过生命褪色的样子拜登“致命一击”,“最亲密盟友”怒了【房产】为了租到房子,他们只能在申请文件上造假这两天因为丑闻争议上热搜的她,才是演艺圈唯一正常人…罗志祥在泰国“变性”后重新出道,疯得不像正常人……康州98岁男子入狱70年,历经8次死刑,警察证人却都说他没杀人....大爷吃隔夜凉拌菜后休克!这种冰箱里的“致命菌”到底咋除掉?ICU生死一线 | 母亲大白肺70%,中药一个月奇迹般地康复了,复查时肺与常人无异许老板只想做富家翁了第二章 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3)[日签] ​自由不是做你想做的,而是不必做你不想做的演员毕彦君:不后悔和陈晓旭组建家庭,余生只想做儿子的好父亲罗志祥在泰国“变性”后重新出道:娇羞扭动,43岁的他疯得不像正常人…一日三餐,跳过哪一餐最为“致命”?“我只想做孩子他爸”!加拿大25岁妹子清醒发言火爆全网!网友:简直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六十八 退休不完美的,才是“正常人”罕见病患者都是“正常人”生的?43岁霍启刚被确诊这种病!专家:猝死率高出正常人3倍!医生提醒…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