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遗传学家的生物化学远足|学术会议发言
虽然我不是会议组织者,到这几天才知道会议议程,但看上去容易误认为是围着我开会:演讲者中,我认识梅林44年,知道Josh (Sanes)38年,那是他离开Zach Hall实验室不久,我到UCSF后第一个研究轮转就在Zach实验室......
我们研究神经生物学的科学家,一般都认为我们研究最重要的问题,是问题导向。
做实验比较差的如我,更是长期轻视技术。我选择用遗传学技术研究神经生物学,就是为了避免自己做实验,让动物自己交配,帮我做实验。而分子生物学也营救了我这种人,它特别经得起折磨,人家做三个小时,我和DNA相互折磨三天三夜,也可以做出了。
但是,近十几年来,我不仅意识到技术是自己的弱点,而且认为是应该根本改正的弱点。我不擅长做实验,不代表我不能让学生做好实验,更不能让学生做实验的水平被我所限制。
所以,我特别重视实验技术,而最重视的是与遗传学相辅相成的技术:生物化学,特别是其分离纯化。
大家急切地学新技术,单细胞测序、光遗传学。我都嗤之以鼻。我们最近发了文章,终于用了光遗传学,其他人认为这是我们的“好文章”,我认为这是与其他人一样好的文章,但正因为此,我实验室将放弃它,让博士后带到自己实验室去,融入大家的热门,享受大家弹冠相庆的其乐融融。
而我决定做“逆行人”:我们要用古老的生物化学分离纯化,来试图突破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前沿。
很久很久以前,在座的梅林做过膜蛋白的生化提取,他居然放弃自己的特长,和我们一样做神经生物学,浪费了人才。
我们以前想过用生化分离方法分离影响朊蛋白复制的因子,既不会做生化,也不会做传染病的分子,做不下去。
我们后来脚踏实地,通过好的学生,做能够做的实验。少数人看过我们最近两年的文章,认为我们的蛋白质跑胶很漂亮。那完全不是重点,Western blots是旁门,不是核心。
我们做了三条以生化为核心的研究,今天简介。
第一条是寻找新的神经递质。
第二条是寻找调节生物钟的蛋白激酶。
第三条是寻找睡眠的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
神经递质的重要性无需介绍。2011年,我提出:因为绝大多数已知神经递质是通过检测其对外周组织的作用(如血管、肠道的收缩或舒张)而发现的,而寻找递质的工作在1970年代基本就罕见,挺下来的原因是技术导致的,不是概念导致的,所以应该还存在只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我们实验室开始寻找新的神经递质。最早还有李毓龙、柴真老师两个实验室与我们合作。但李老师后来有更好的研究,他们抛弃了我们。不能怪其他实验室,我自己实验室早期参与的学生都有逃跑的。能够坚持下来的只有祝婕敏、贾晓波,后来卞希玲、梁文君、余思涵等加入。我们经过努力学习和改进,纯化突触囊泡(SV)的能力现在非常强。我们用了现代化学分析方法,仔细检测了SV内含的小分子。这是我们几经比较后采用的发现神经递质的新途径。
。。。。。。(视频中有英文介绍)
我们第二条生化研究的线是生物钟。生物钟已知有一个关键蛋白质Per2,在人里面有个突变位点S662非常重要。有18年没能确定磷酸化它的蛋白激酶。早期Fu和Ptacek实验室的徐璎认为是CK1D,后来她发文章说不是。我们经过几次努力,有了识别S662磷酸化位点的抗体。我们筛选到了CK1d和CK1e是其蛋白激酶。徐璎其实最初是对的,后来的误解是因为用的底物肽短了,长一些就会有反应。我们当时稳稳当当认为自己有发现,文章写好了没有投,但其他人的文章发表了。
我们进一步生物化学分离纯化,发现还有其他蛋白激酶可以作用于S662,可能一道再总结。
我们生物化学技术的建立,依赖刘玉祥。他在来我实验室之前学的分离纯化。他还带了实验室其他学生,如李扬、王涛、杨璐、刘路轩、崔云凤等。
。。。。。。
我们第三条是研究睡眠相关的蛋白质磷酸化。
此前,我们用果蝇和老鼠发表过5篇睡眠分子机理的文章,基础是遗传。其中,特别有趣的是发现果蝇的D型丝氨酸(D-Ser)促进睡眠。以前认为生物体内没有D型氨基酸,只有L型。二十年来认为有一些D型氨基酸,如D-Ser。但生物学功能研究很少。我们通过遗传筛选,发现D-Ser促进睡眠。不仅如此,它在肠上皮细胞合成。不是肠道菌群,我们不去凑热闹。肠上皮细胞产生的D-Ser,作用于神经细胞的NMDA受体,促进睡眠。
但果蝇的结论,不清楚能否延伸到哺乳动物。实际上我们和其他人发现过很多影响果蝇睡眠的基因,但经常不清楚是否同样参与哺乳动物的睡眠。
所以,当在座的日本科学家Masashi Yanagisawa在2016年发表SIK3参与小鼠睡眠后,我们围绕这一蛋白激酶做研究。我们通过生物化学分离纯化到条件SIK3蛋白激酶上不同位点磷酸化的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蛋白激酶给蛋白质加磷酸,蛋白磷酸酶给蛋白质减去磷酸)。
这些生物化学领先的工作,让我们不用猜测,而通过分离获得的结果,告诉我们应该研究哪些蛋白激酶、哪些蛋白磷酸酶的功能,特别是它们是否参与睡眠。
其中我们发现有一个蛋白磷酸酶(PPP3CA),当它的被敲低的时候,一个昼夜的睡眠减少三小时,而它的调节亚基(PPP3R1)被敲低的时候,一个昼夜的睡眠减少超过五个小时。这么大的变化远超此前已知的几个遗传确定的影响小鼠睡眠的基因,以前著名的orexin如果敲除,一个昼夜睡眠增加约30分钟,而CaMK的敲除减少睡眠两个小时。
我们发现PPP3CA只条件SIK3上面T469和S551位点的磷酸化,而不影响T221的磷酸化,显示有高度特异性,而不是广谱去磷酸化。
。。。。。。(视频还有细节)
我们很享受生物化学带来的快乐,它与遗传学一样,不用猜测什么分子,而通过分子的特征告诉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哪些分子。
我们中国神经生物学界普遍缺乏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经常是跟在其他人后面研究其他人已经开始研究的分子。通过阅读文献直接跟,或者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跟,本质都一样:跟风。
我们中国植物生物学界可能是用遗传学最好的。
生物化学界,还继续做分离纯化的只有少数实验室。
其实,古老的技术非常有用。
只要生物医学还在分子时代,例如过去的一百年和今后的一百年,那么,通过遗传学和生物化学来确定研究什么分子,可能会继续是关键。
北京脑科学
回放
2023年8月1日
饶毅
报告主题:
遗传学家的生化远足
The Biochemical Odyssey of a Geneticist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