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人人都在夸国内生活好方便,我反而坐不住了公众号新闻2023-08-23 08:08文 | 悠悠妈来源| 公众号悠悠妈德国育儿经常看到从国外回国的博主狂赞国内生活多么快捷便利,在网上超市买个菜,半小时就送到家门口,连超市都不用去了;半夜点外卖,都能立刻送到家,饭也不用做了;超市、商店大晚上和周日都还开着门,想逛随时逛;买东西送上门安装和维修,师傅随叫随到。又看到从国内到了国外的博主狂贬国外到处慢慢慢,不光大部分超市没有配送服务,有配送的也得等个两三天才送到;绝大部分餐馆都不提供外卖,愿意提供外卖的都是亚洲餐馆和披萨饼,等上一个小时实属正常;大多数商店晚上8点关门,周日一律不许营业;东西买回家得自己安装,师傅上个门动不动就要几百欧!生活这么不方便,外国人怎么过?那有没有想过,国内外卖物流这么发达,是因为劳动力充足又便宜?半夜点外卖还有人送,商店全年无休从早开到晚,是因为劳动者工作时间特别长?所有的便利和中国速度都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内卷:低工资、996、无休息保障。它们与方便快捷是四件套,没办法拆开享用的。与之同时,国外也不能只看到他们的高工资高福利多假期,这也必然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凡需要廉价劳动力的产业都不如国内发达:外卖少且慢,请清洁工保姆难,能自己动手安装和维修的事就不请师傅上门……国外劳动力太贵了,很多事都得自己动手做,生活“不方便”。我家附近有个公立游泳池,每到夏天就把室内游泳区关闭了,只开放露天游泳池Freibad;而到了冬天就只开放室内区域,关闭露天区。可是德国的夏天很多时候真的不热呢,20度的夏天要去露天游泳也是很冷的啊!我就很纳闷,为什么夏天要关闭室内区域呢?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因为人手不够,没办法同时开放两个区域。在中国人看来,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啊,夏天游泳旺季多请几个便宜的临时工不行嘛?可是在德国,各种法律、职业资质和工资预算限制,导致请临时工没那么容易,一旦雇了人不是那么容易解雇的……我妈以前来德国,看到邻居在盖房子,她第二年来邻居还在盖。我妈问:怎么盖这么慢?!国内一个小区十几栋房子都盖好了,这一幢两层楼的房子盖了一年还没盖好呢……没办法,工人们每天四点一过就下班了,周末节假日都不工作,工作时长和国内工人没法比;加之人工贵,很多装修工作邻居选择自己周末动手做,那进展当然更慢了……德国人也会抱怨“德国速度”,但真要追问起“你愿意为了速度而延长工作时间和降低工资、假期等福利保障吗?” 答案多半是否定的。这也是四件套。想要高工资早下班多假期,就只能“忍受”生活上的不方便和慢。不可能既要又要还要。凡事都有利弊,成年人看待事物不能只看收益那一面,不看成本与代价。两种生活孰优孰劣,这取决于每个人的价值判断。每个人有着自己的偏好。问中产和工人,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我无比期待回国,我相信我也一定会感受到祖国的生活便利和发达外卖会为我节省很多时间,我肯定会点外卖,但我还不至于盲目到一味夸赞便利,而忽略背后辛勤劳动者的生存困境。几年前,当我看到国内小区里焦急地跑着送外卖的小哥,我就在想,真的有必要赶那几分钟时间跑着送吗?我作为消费者是不介意多等几分钟的啊。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平台设置的算法规则,外卖骑手不得不用越来越短的时间送外卖才能达到平台的要求,而每一单的收入却日渐减少,竞争日益激烈。坦白讲,相比送得快,我更希望外卖骑手们不要为了赶时间而闯红灯,给自己、给道路交通造成安全隐患。表面上高效而便利的发达外卖,其实是把安全风险分摊到了道路上所有的行人和车辆。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系统中,每个享受着方便的受益者,又同时是受害者,因为每个人都不得不加速内卷,更加努力工作,更少时间休息。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发展,只关乎取舍,而不同阶段,取舍的东西也会有所不同。网上经常有人鄙视欧洲人懒,其实欧洲人100多年前都是很勤奋的哦,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后来,经过工人的抗争推动了劳动法的建立,双休和8小时工作制才渐渐落实,有了休息保障。在法国,1848年的二月革命之后,法国工人争取到了十二小时工作制。那时候每天工作12小时都算是少的……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爆发了历史最大的罢工,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这一五一运动推进了世界各国八小时工作制的立法。这正是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中国人要是富个两三代,也一样会变“懒”的…… 别不信,看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躺平就能看出趋势了。这个“懒”我加了引号,不想引起大家误解。我不是指欧洲人懒到完全不工作,而是会衡量工作时长与收益比,主动做出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选择。其实我们移居国外的人,也同样是在做取舍,每一天都在为做出的取舍付出代价,考验心灵。看到朋友圈国内朋友发的中式美食,就忍不住流口水,好羡慕你们天天都可以吃好吃的;每一次逢年过节聚会和家人视频,看到国内家人团圆的热闹场面和温暖的亲情,就在心里感慨,我也好想拥有这样被亲人环绕的生活;看到同龄人可以陪爸爸妈妈一起吃饭旅游看病带孩子,我也好想陪伴我的父母!都四年半没见了!可是人生啊,谁又能样样都得到呢?我希望我的孩子能轻松快乐地长大,不要整天刷题备考;我希望在不那么卷的环境下过放松压力小的生活;我讨厌竞争,不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取舍之下,为了孩子的幸福,牺牲了国内的父母;为了精神上的轻松生活,牺牲了国内的吃吃喝喝;为了避开竞争和内卷,选择了国外的“寂寞”生活(其实我本来就社恐,所以并不觉得寂寞,我很享受独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适合自己就好了,更重要的,选择后就接受得不到的东西,不要总想着既要又要还要。对别人、对国家也不要只看到光鲜的一面,任何光鲜背后都有被牺牲的代价。很无奈,但这就是生活。接受它才能更全面的认识这个世界。还有两周就回国,我很期待四年多的时间里,国内天翻地覆的变化带给我的反向culture shock,到时一定会碰撞出新的感想和收获!作者悠悠妈,坐标德国,曾经的学霸,留过学,做过外企经理。有了女儿后,爱混德国亲子圈和幼儿园,深度钻研德国早教与教育。公众号“悠悠妈德国育儿”(ID: yoyomadeguo)分享在德国学到的育儿知识、先进教育理念和女儿在德国的真实成长经历,已出版《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英国养娃那些事儿”(微信号:ukkids)综合编辑,喜欢就转发吧。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