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与战争的规律
以下是对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参与的战争梳理。
一些时间极短、规模极小的被排除在外,同一时期里的若干次行动则做了合并,比如越战期间美国对老挝和柬埔寨的干预等。
1、朝鲜战争
1950-1953,大规模介入(注:指存在陆军参战,且陆海空军三军总兵力10万人以上),以军事停火协议告终。
2、黎巴嫩危机
1958年,中等规模介入(注:指存在陆军参战,且陆海空军总兵力1~5万人),获胜。
3、入侵古巴(猪湾行动)
1961年,提供武装培训、战场运输与后勤支持,失败。
4、越南战争
1965~1975,大规模介入,失败。
5、军事干预多尼米加
1965~1966,中等规模介入,获胜。
6、军事干预黎巴嫩
1982~1984,中等规模介入,失败。
7、入侵格林纳达
1983年,中等规模介入,获胜。
8、空袭利比亚(黄金峡谷行动)
1986年,仅海空军介入,获胜。
9、入侵巴拿马
1989年,中等规模介入,获胜。
10、海湾战争
1990~1991,大规模介入,获胜。
11、军事干预索马里
1992~1995,小规模介入(注:指存在陆军参战,且陆海空军总兵力1万人以下),失败。
12、南斯拉夫内战
1992~1995,小规模介入,僵局。
13、科索沃战争
1999年,仅海空军介入,获胜。
14、阿富汗战争
2001~2021,大规模介入,失败。
15、伊拉克战争
2003~2011,大规模介入,部分达成目标。
16、军事干预利比亚
2011年,中等规模介入,获胜。
17、军事干预叙利亚
2014年至今,小规模介入,部分达成目标。
18、乌克兰战争
2022至今,提供大量武器装备、人员培训与情报支持,进行中。
喀布尔时刻的经典画面。如今回头看,拜登在阿富汗的“软弱”反而成了诱使普京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潜在因素之一。
分析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人参与的十八次战争/军事行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信息。
A
美国虽然好战,但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情况其实并不多,只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五场,其中完胜的是海湾战争,完败的是越南和阿富汗。
此处的“不多”是对比俄国来讲的。
如果把苏联和俄罗斯的历史连起来算,前者先后有1956年匈牙利、1968年布拉格和1979年阿富汗三次大规模出兵,后者则有车臣战争和乌克兰战争这两次大战(2008年俄格战争俄军只动用约两万名士兵,算中等规模),总共也是五次。
另外,中国的大规模用兵只有两次——1950年朝鲜和1979年越南。
B
以上十八次战争/军事行动中,对国际格局产生较大影响的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乌克兰战争。
具体来说:
朝鲜战争打断了美国自二战以来的国势上升势头,中苏联盟开始成为亚欧大陆上与美国旗鼓相当的力量;
越南战争使美国国力受到重创,尼克松转而推动对华建交等战略变革;
阿富汗战争是美国推行全球反恐的开始;
乌克兰战争的最终影响目前尚难预测,但已经彻底改变了俄欧、美欧关系,并对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产生较大冲击。
C
以上十八次战争/军事行动大多数都可以被定义为“秩序维护战争”,即美国通常出于捍卫自身霸权或美式秩序的目的而发达战争。
D
除非速战速决获得胜利,只要陷入僵局或游击战争模式的,美国基本都以失利、撤军告终。
其中原因并不都是军事层面的,而是综合了政治因素(比如战场泥潭成为政客选举时的累赘)和经济因素(长期高额的消耗)。
E
美国人具有很强的反思能力,在一次失败的大规模军事介入后通常会消停一阵子,认真汲取经验教训。
美国也很愿意在一些必胜的局里试验新武器、新战法,比如科索沃战争和海湾战争。
F
不管最初介入的理由是否充分,或战争的目标是否可行,美国都不会轻易退出一场它已经大规模牵扯进去的局部战争。
在考虑结束一场战争时,地缘政治考量通常不是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美国会把对自身霸权威望的考量摆到首要位置,喜欢“体面的撤退”,尽管有时候追求体面会付出一些额外的代价。
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的直升机抛下海量传单,试图做当地民众的统战工作。
G
对于自身直接介入的战争,美国喜欢“杀鸡用牛刀”,以绝对优势兵力快刀斩乱麻。
以海湾战争为例,美国总共调集近70万军队,外加20余万多国联军。
抛开武器装备水平不谈,光在兵力上就碾压了萨达姆。
再以伊拉克战争为例,面对已经打过一次、期间又反复蹂躏了十几年、且情报部门已经成功完成渗透的对手,美国丝毫没有掉以轻心,再次派出30万军队。
不仅如此,小布什还通过政治许诺等方式拉拢了伊拉克北方5万库尔德武装,要求他们协同作战。
即使是2001年打阿富汗,美军都出动了十几万人,上演一幕“巡航导弹打帐篷”的奇景——用单价100万美元的战斧巡航导弹打击价值不到100美元的塔利班帐篷。
可见与普京秉持的“小而精”“空降兵斩首”“出奇制胜”等特工类军事思维不同,美国的军事思维偏向保守,不打无把握之仗。
H
或许是受到国内政治体制的约束,与自己出兵时一掷千金的表现不同,美国对代理人战争的援助往往蹑手蹑脚,无法紧跟战场需求。
历史上,美国支持的代理人战争败多胜少,战绩明显逊色于苏联和中国,比如:解放战争期间的国民党,越南战争时期的南越,以及阿富汗政府军。
此处我们不妨回忆一下越南战争时北京对胡志明的援助态度——“凡可能者均应答允之”。
当时中国在中越边境中方一侧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军事设施,越南人民军直接进入云南和广西的基地进行换装和训练,并在边界附近的中国境内设立野战医院。
再后来,解放军几乎完全撑起了北越的防空、后勤运输等工作,越军只需要负责一线作战即可。
不难发现,相比中国对越南的援助力道,今天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其实要低好几个档次,也难怪乌方时有抱怨。
2022年5月俄军的防御工事,这也是乌克兰首次向西方要求提供坦克援助的时间点。
2023年5月西方坦克就位时俄军的防御工事示意图,此时西方要求乌军发动“大反攻”。
上面两张图来自一位西方学者发表的文章。
作者对于拜登政府的援乌效率提出了严重质疑,认为战争陷入持久消耗的局面就是由白宫一手造成的——坦克援助拖了整整一年,现在看F-16战机也得拖个一年左右。
要知道这段时间里俄罗斯并没有闲着,其军工企业必然是加班加点赶工各种防空导弹和战机,颇有“两相抵消”的感觉。
以这种方式搞下去,乌克兰成为又一个“美式代理人”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