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挂上热搜的“女儿做四菜一汤被骂”事件,让我看到中国孩子不快乐的真相
作者 | 小树妈妈
来源 | 小树妈妈(ID:tree2050)
最近有一个视频,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有个妈妈中午回家,看到女儿已经做好了四菜一汤:
小青菜、番茄炒蛋,火腿炒番茄、酸辣无骨鸡爪,一大碗排骨汤。
孩子还贴心的给妈妈盛了蛋炒饭,准备好了饭后水果。
然而这位妈妈看到这些,居然张口就是一句责备:
“我是要表扬你吗?你做这么多菜,我们俩怎么吃啊?”
当她开口的瞬间,女儿眼神黯淡了下来,不知所措的看着妈妈。
好多网友心疼这个女孩,才14岁就能做出一桌饭菜,已经很能干了。
或许,她做饭的时候,全程怀着期待的心情,等着妈妈回来看到,能夸夸自己,等来的却是埋怨,内心自然是委屈的。
好多父母都是似乎这样,没有恶意,但特别擅长在孩子兴趣高涨时,即使,准确的泼上一盆冷水。
而且我发现,这样的父母说话,往往就这么几个模式:
1.忽视:我说A,你非要扯B、C、D,或者直接不予回应。
比如孩子兴冲冲和父母分享学校的趣事。父母的回应却是非常平淡的一句:哦,知道了。
2.打击:我想跟你分享A,你却非要说他这不好,那不好。
比如孩子说:“妈妈,这个动画片真有意思”。有些父母会说:“你要是把这劲头儿放学习上,我就烧高香了。”
3.比较:孩子因为某项成就喜悦时,父母总会以更高要求“敲打”他。
比如孩子考了98分,父母会说:怎么不考100分?是不是粗心了?
4.上升到道德高度:孩子享受某件事的时候,有些父母会突然诉苦。
最典型的是,有个孩子吃顿火锅跟父母分享,妈妈却指责: “你爸妈为了省钱只吃辣椒拌饭,你怎么好意思吃大餐。”
所有这些说话方式,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扫兴”。
这些扫兴的父母,在教育上,往往是最吃亏,也最吃力的那一种。
因为他们的娃,跟他们不亲,鸡成功的几率也要比普通孩子低很多。
父母扫兴
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之前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叫:“为什么你从来不和父母分享日常”。
最开始是一位网友跟妈妈吐槽:外卖被偷了,自己特别生气。
而妈妈听到后,没有安慰他,冲上来就是三连质问:
“不去食堂吃饭吗?”
“不要搞特殊,以后就在食堂吃饭,安全又健康。”
”有食堂你不吃,外卖被偷太正常了。
上面这种沟通模式,就是非常典型的,我跟你讲感受,你跟我一通上课。
人家孩子敞开心扉,毫无戒备地把自己的全部展露给对方。
另一方却不以为意,甚至以此为武器,去批判和指责自己。
一次、两次……许多次后,孩子会慢慢意识到:和父母倾诉是不安全的,甚至是羞耻的。
有些孩子甚至会发出灵魂质问:“我爸/妈,是不是见不得我快乐?”
惹不起还躲不起,好多娃就选择了闭嘴,屏蔽,长大后翅膀硬了还要逃离。
最后留下这群父母痛哭流涕:为啥我的孩子,跟我不亲了?
父母总是扫兴
孩子更容易抑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心态:既怕孩子不快乐,又怕孩子不快乐。
就是说,你希望孩子开心,但这个开心是有度的。
当孩子高兴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忧虑了:
“这孩子会不会飘了,不行,我得压一下他。”
之前有个小女孩和爸爸聊天,也就说起过这件事:
女孩:爸爸,你有一点点缺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爸爸:什么?
女孩:有些时候,你老是让别人不开心,我觉得不好,你能改掉吗?
爸爸:不能,我就是要让你现在不开心,以后你才不容易崩溃,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
最后,女孩翻了个白眼,选择闭嘴了。
可能好多父母也有类似的想法,本意是希望孩子能磨炼的坚韧一点。
先不说抗挫力到底能不能通过人为制造苦难来培养,好多父母还没意识到:
对幸福的感知力,享受快乐的能力,也是需要从小培养出来的。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那些父母总爱扫兴的孩子,跟电击的小白鼠一样。
孩子一高兴,你就强行中止,还要打他一下,人都产生心理阴影了,谁还敢高兴?
这种价值观下长大的孩子,潜意识里对快乐其实是有羞耻感的。
偶尔快乐一下,他也立马条件反射,担心会不会有不好的事发生,对幸福的感知力也会越来越低。
这两年大家老探讨,为什么抑郁的孩子这么多?我觉得这也是原因之一。
大家提到抗挫力,提到内心强大,总是先想到要磨炼孩子的意志。
其实孩子走出消极情绪,靠的更多是之前的正向情感体验。
就比如说,遇到绕不过去的坎儿,他也会颓靡丧气,但是想想父母,或者回家呆一会儿,他又能充满电再出发。
如果父母总是扫兴,孩子长期缺乏正向反馈,那他的情绪容器里,几乎就只剩消极情绪了。
这样的孩子,患上抑郁或者其他情绪病的风险,其实挺高的。
于是你会看到:
哪怕他们很优秀,考上清华北大,依然会患上“空心病”,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还有些孩子明明条件不错,依然会在精神内耗中,过得拧巴又窒息。
父母扫兴
孩子更难成功
还有一类人也特别典型,大家身边总能抓出几个这样的:
履历很优秀,能力也足够,但面对一些机遇时,他们总是抓不住。
又或者,他们极其讨厌变化,拒绝尝试新鲜事物,因此人生总是在原地踏步。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就叫“自我限定”,是一种为了自我保护形成的模式。
通俗点说,就是为了避免体验失败,减少犯错几率,干脆把自己圈定在一个非常熟悉的领域内躺平。
这种模式的养成,可以追溯到孩子的童年时期。
你会发现。他们背后往往有一个比较严苛,时时刻刻挑刺儿的爹妈。
当孩子考到第二名,他们永远会问为什么不是第一名。
当孩子想尝试新鲜事物,他们就会批判孩子净干些“没用的事儿”。
长期被亲爹妈负反馈,孩子也会觉得:我不行,不够格儿,安心躺着,等人安排吧。
在学校,这类孩子可能是大人眼里的乖乖仔,工作以后却八成会吃大亏。
因为他跟个木头似的,天天按部就班,从不给自己争取机会。
可能你会说,能力足够,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可真不一定,有个娃就曾分享自己给自己下绊子的心路历程。
高中时特别努力学习,被老师关注上了。结果她觉得自己不配当尖子生,天天惶恐不安,最后成绩断崖式下滑了。
找工作明明接到很好的offer,结果面试时故意迟到了……
这样的娃,会形成一个“我不好-我不配-得不到”的负面循环,哪怕手握着再好的牌,他们也能打得稀烂。
你要说这些扫兴的父母有啥坏心思?
那肯定没有,他们甚至愿意为了孩子的未来,让渡自己的亲子关系。
用前几年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就是:
“孩子,我宁愿你现在恨我,也不愿你有个卑微的童年。”
其实这句话,底层逻辑根本就是不对的。
沟通顺畅了,亲子关系才会好;亲子关系好了,教育才会起作用,最后孩子才会如你所愿,成龙成凤。
所以各位朋友,管住自己的嘴,做个不扫兴的父母,可能比啥情感教育,精神培养都强。
资源领取
○ 海尼曼唱读版动画太洗脑了
○ 128集TED-Ed英文动画短片
○ Wordly Wise 3000词外教课
资源领取
○ 海尼曼唱读版动画太洗脑了 ○ 128集TED-Ed英文动画短片 ○ Wordly Wise 3000词外教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