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服务零售增速远超商品零售,消费结构大逆转来了?

​服务零售增速远超商品零售,消费结构大逆转来了?

公众号新闻


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智谷趋势”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智谷趋势(ID:zgtrend) |  毓言


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指标浮出水面。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这意味着什么?



过去我们了解社会消费情况的窗口,主要是通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然而,随着消费行为和习惯的变化,服务消费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统计实物商品和餐饮服务的交易情况,已经无法真实反映社会消费的全貌,此时将服务零售额纳入统计尤为关键。

         

服务零售额提供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将更多非实物的交易数据纳入统计范畴,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所提供的服务消费价值,而这些正是当前消费的主要增量。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的经济格局下,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而服务零售额将成为衡量内需的关键指标。

         


消费领域正在迎来一场大变局——服务消费进入增量时代。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今年7月的社会商品零售数据公布了,多个细分类同比负增长,有人说这反映出当前居民消费的低迷。然而实际上,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数据,已经不能全面反映我们的消费情况了。

         

因为这几年,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出现了新变化,服务消费快速崛起。一方面,部分实物消费支出占比在减少,另一方面,部分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在增加。

 

       

根据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奇霖的估算,从2013年到2019年,居民在食品烟酒的消费支出占比从31.21%减少至30.16%,衣着占比从7.77%降低至5.84%。而交通和通信支出占比从12.31%增加至13.02%、教育文化和娱乐占比从10.57%增加至11.66%,医疗保健占比从6.9%增加至8.69%。

         

除了比重提高,服务消费的增长势头还很猛。与手机、汽车、房产消费完全不同,住宿、旅游、餐饮、文化等服务消费增速一路狂飙。

         

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2.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6%和15.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营业性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115.8%。



摩根士丹利在《中国消费2030展望》报告中预计,下一个十年里,中国消费市场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服务类消费超过实物类消费,预计服务类消费年化增长率为9.2%,超过同期实物类消费6.7%的增长率。


也就是说,服务消费将成为未来消费板块的中坚力量,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也是在这个时候,国家统计局重磅提出按月发布服务零售额,这实际上也表明国家对推动服务消费的重视。

         

毕竟中国作为下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经济增速常年居主要经济体之首,面对时代的快速变化,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这一点,其实早有先例。这几年,网约车和外卖这两大服务消费成为很多人的日常支出。2020年,统计局意识到这种变化之后,就在CPI数据新一轮的基期调整中,新增了外卖、网约车费用等新兴商品和服务。如此一来,CPI数据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一揽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

         

如今,国家又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这证明顶层已经意识到要着重发力服务消费,这将是未来挑起消费增量大梁的关键,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

         

风向标已然明晰。

         

  

服务消费的蓬勃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高效运作,意义重大。

         

第一是稳定发展。作为服务业的中坚力量,服务消费的迅猛发展,能够给社会的就业稳定一剂强心针。

         

为什么是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在托底就业呢?因为当前制造业已经进入自动化、智能化时代,大部分的流水线工人已经被机器取代。珠三角、长三角已经出现了非常多的无人工厂,对于人的岗位需求迅速减少。

         

在上汽通用金桥工厂的车间,已经可以实现100%的焊接自动化,这里有300多台机器人,每天有80台凯迪拉克从这里产出,但是所需要的工人岗位,却仅仅只有10多个。这种人机配比,将越来越成为一种制造业的常态。

         

中国特别在意制造业,想要成为制造业强国,是因为按照美国的经验,美国专利数量的六成来自制造企业,中国需要制造业的发展来进行科技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

         

但如果要真正稳定就业,关键还是得看服务业。要知道,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足足多出50万个左右。

         

         

就拿网约车这个行业来说,去年以来,由于经济下行,网约车数量呈现爆发性增长。2020年10月,网约车数量大约为106万台,然而到了今年4月,已经攀升至230万台,是之前的2倍多。

         

很多人都开玩笑说,中产的尽头是滴滴。但话又说回来,正是由于网约车行业的存在,使得大量被挤压出来的白领,不至于“一整天都窝在星巴克假装上班”,开个网约车至少还能月收入七八千。这个庞大的服务消费市场,成为了重要的就业蓄水池。

         

服务消费的需求增加,也促使平台经济规模日益扩大,从而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2022年,美团就有624万骑手从平台获得收入。国内网约车企业T3则宣布,要在武汉、杭州、广州等城市提供超过10万个灵活就业岗位。可见,壮大服务消费规模有多重要。

         

第二是高效运作。服务消费规模越来越大之后,必然出现专业岗位的细分市场,这能够大大提升社会效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保洁、煮饭、母婴服务等服务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些生活性服务,已经逐步从家庭职能中分离出来,转向专业的市场化供应。



以前,这些服务由家庭内成员提供,不计酬劳,自然也就不纳入GDP的统计。现在进入专业市场之后,由家庭以外成员提供,以货币进行服务交易,这类服务消费对GDP开始具有经济价值。

         

但这还不是推动GDP增长的关键,重点在于生活型服务进入细分领域之后,社会分工会越来越专业和清晰。大家各司其职,能够将自己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得整体的生产效率大为提升,经济的飞轮也能越转越快。

         

就拿一个大学教授来说,他原本每天花费在打扫、做饭、洗碗上的时间可能要两三个小时。如果他将这些工作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而自己将这个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科的研究,那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将远远超过家庭服务。

         

由此可见,服务消费的潜能一经释放,将对社会经济的运转产生巨大的连锁效应。

         

   

未来十年,将是服务消费飞跃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服务零售行业的新契机。

         

2023年开局以来,实物消费进入“冷静”。楼市步入了冷静期,二手房越卖越多;车市步入冷静期,车企降价锣鼓喧天也似乎不见市场高潮;手机市场也步入冷静期,“一机传三代”,年轻人都不换新手机了……

         

与之形成天壤之别的是,服务消费的“狂欢”状态。旅游数据创下五年新高,淄博烧烤成为全民狂欢,周杰伦演唱会卖出天价,暑期观影人数创历史新高,各大热门景点一票难求,酒店价格暴涨使得月薪2万都住不起汉庭如家……报复性消费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

         

这厢冷静,那厢狂热。全国上下都跳进了旅游、烧烤、演唱会的消费派对。或许正如美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的话:“这些轻松的电影就像治病解忧的阿司匹林,让我们再一次感觉良好。”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一些行业有挑战,而一些行业却面临机遇。

         

1990年后的20年,日本经济告别黄金时代,但动漫、游戏产业逆势发展。同样,韩国在亚洲金融风暴肆虐的几年间,文化产业却迸发出了惊人的力量,韩流风靡全球。

         

而当下的中国,服务消费存在诸多的可能性。服务市场的规模还能继续壮大,服务零售还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首先,服务消费的多元化需求,能让服务零售的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的消费主力人群,已经变成85后乃至95后;新中产对于服务的便捷性有更高的要求,他们也更重视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老龄化社会正在加速到来,生活性服务业、便利性服务等消费需求快速增加……这一切让中国的消费结构越来越呈现多元化。

         

日新月异的服务消费需求,给供给端的服务零售市场制造了机会。

         

疫情期间,餐饮行业整体经历了低谷,许多餐厅主动拥抱市场变化,开拓线上外卖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成为当时餐饮商户的首要收入来源。现在,外卖服务已经纳入日常业务板块,餐饮行业也由此拓宽了服务半径,营业规模也随之壮大。

         

而外卖的用户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连儿童和老人都覆盖了。2022年,在美团外卖上,儿童餐订单量同比增长了高达300%,而老年用户日均订单量、交易额年同比增速达到30%以上,这个数据在2019年仅仅只有13.6%。对于餐饮行业而言,提供满足这部分用户需求的服务,也能够大大增加营收。



酒店行业也在重新匹配新的服务消费需求,寻找新的增长点。过去,酒店只是人们落脚的地方。如今,在酒店“宅着”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亲子、康养、娱乐、艺术等酒店主题项目大受追捧。

         

背后的原因,正是现在的消费需求变了,不仅想要住好,还想要吃好、玩好,他们更愿意为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消费买单,而酒店经营者也迅速抓住了这个风口,在供给端及时进行经营调整。

         

其次,服务消费需求的动态变化,能够推动服务零售产生新的产业链条。

         

过去,消费端的最大问题是,有效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如今,借助平台经济和数字化手段,供给端能够不断创造新的服务,来满足动态变化的服务消费需求。

         

新职业出现了。近年来,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掀起了“整理收纳”的消费热潮,这股热潮带动了“整理收纳师”的走俏,许多90后甚至00后都加入了该行业队伍。

         

新服务出现了。老龄化社会正在加速到来,银发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在需求端——家政、医疗、养老等服务消费不断增加,在供给端——助浴、陪诊等服务也开始涌现。



一旦消费服务的新需求出现,就能得到消费零售市场的快速响应,新职业、新服务由此诞生。这也意味着新的产业链正在加速成型,将带动上下游产业的集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曲折复苏的通道中。

         

国内需求不足是排在最前面的困难挑战,年中政治局会议就提出“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而在扩大内需方面,服务消费大有可为。

         

根据国际经验,服务消费在人均收入超过10000美元的时候会出现较快的增长,在消费板块的比重也将出现一个持续增加的过程。欧美发达国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的服务消费占比已经超过了60%。

         

反观我们的数据,2013至2019年,我国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比,从39.7%提升至45.9%,增速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而根据学者的预测,到2035年中国的服务消费占比将达到65%左右。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的服务消费市场仍处于增量时代,在扩大内需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等待释放。

         

一个新的内循环时代即将到来。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
一起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持


智谷趋势为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会在睡前打开这个号。宏观经济、商业逻辑、企业兴衰、产业转型……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

更多精彩经济趋势分析
请关注智谷趋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有钱了!美国人吃穿花钱大方!7月全美零售增长0.7%...行业观察 | 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服务零售额,服务零售缘何成为发展新动力?低价开团丨3D立体硅藻泥脚垫,防霉防菌,脚感更软糯舒服️,吸水性超好大逆转!众院通过临时开支法案 避免政府关门有望乡间小路大逆转,大反攻!刚刚!大逆转,大反攻!药品零售商Rite Aid申请破产:债务86亿美元 获34.5亿美元承诺泰国大选出现大逆转,英拉侄女就任总理?美或白忙一场伦敦最高全木结构大楼,真正示范了低碳设计spirit flows around,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Forever! This li宾州长木公园,春天节奏第四节惨遭大逆转!中国男篮1分不敌菲律宾,无缘决赛住院5天花费5500元,检查费占了2700元!患者惊叹:收费结构不合理,医生还不如楼下小贩?再加息!中美将发生大逆转瓦格纳被普京做了历史定性:武装叛乱惊喜大逆转!通过!众院通过临时开支法案 避免政府关门有希望!恐怖!美国各地零售超商在近段时间都收到了炸弹威胁!大逆转:性感天后被曝要跟他和解?!惊!加拿大人口增速远超建房速度!住房部长:加紧建造百万房屋…月饼"打头阵",消费旺季来了?消费股何时反弹?机构:当下就是布局好时机今晨,北京传来重磅消息!A股空头市场大逆转,媒体大佬惊曝美国最新动向!影响几何?7月全美零售增长0.7% 在吃、穿上美国人花钱大方[吃瓜]大逆转:性感天后被曝要跟他和解?!“服务零售”时代到来!国家首次发布,有何深意?中国香水市场增速远超全球,小众香水成“香饽饽”冰岛8: 月球火星表面般的荒原服务零售额纳入国家统计,本地生活行业机会来了?亚洲食品零售商Maison Solutions在纳斯达克上市,为什么这是一个利好?突发!美国“边境战”打响!拜登政府政策大逆转,放弃26项联邦法律"建墙"八马茶业主动撤回IPO申请,食品零售行业以退为进或为理性选择国家统计局8月首次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有何意义?快讯|DFS 公布海南亚龙湾项目,将建成世界级七星奢侈品零售和休闲娱乐胜地大逆转本地生活玩家频现,服务零售将迎来爆发期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