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座“森林中的火车站”,走进历史之中
口述|马岩松
采写|停云、王菲宇
题图摄影|Aogvision
出乎所有人意料,马岩松领衔的MAD建筑事务所在嘉兴设计了一座掩映于森林之中、全部位于地下的火车站。地面上,一座于1937年被日军炸毁的青红砖老站房以1:1的比例被复原。一千多棵大型乔木矗立在站前广场,让这里变成了城市中的森林。扩建的火车站与周边区域相连,让火车站进入了城市的日常生活。
2021年6月底,当嘉兴火车站正式启用之时,“森林中的火车站”就登上了热搜。嘉兴火车站没有火车站常见的大广场,取而代之的是敞亮的天窗、郁郁葱葱的植被、充满未来感的极简环境。作为中国第一座全下沉式火车站,嘉兴火车站的设计和建造,是对传统火车站形态的一次颠覆,也是对车站与城市融合关系乃至城市公共空间的一次探索和尝试。在刚刚结束的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初审中,嘉兴火车站入围了“建筑贡献奖”子项目。
以下是项目主创设计师马岩松的讲述——
这些年,很多城市都建火车站,用火车站来带动周边商业和环境的更新。但在中国,不管位于什么城市、拥有什么样的文化,车站的设计模式基本上都是一定的。很多城市的火车站都非常大,自成一体,让人觉得特别迷失。这就是问题所在——车站跟城市是隔裂的,从文脉和使用上都相互隔离。
这当然和管理制度有关系,因为铁路局是独立的一套模式和系统。城市里要建火车站,不是城市能说了算的。所以你会看到这些建好的车站与当地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很少发生关系。我们在城市里讲人文尺度,但是到了火车站,变成了清一色的大高架、大广场。
中国第一座全下沉式火车站——嘉兴火车站
摄影:CreatAR Images
我最初参与嘉兴火车站的建设,很多人也期待我拿出一个方案,设计一个标志性、大尺度的建筑。但是我的方案完全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反而是一个挺低调的设计。
我的切入点落在复建老站房。嘉兴火车站与“重走一大路”有许多历史关联。最早的老嘉兴站初建于1907年,于1909年投入使用,是当时沪杭线上重要的交通枢纽。1921年,就是从嘉兴火车站出发,一群人抵达了老嘉兴站,从不远处的狮子汇渡口前往南湖。所以老嘉兴站是中共一大召开的重要见证,但是后来被日军炸毁了。
要不是在战争中偶然被炸毁,老站房现在应该还立在这里。火车站及周边区域的提升改造就与南湖以及“重走一大路”的历史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虽然老车站不在了,但这条街上有很多民国时期的老建筑。我们想要追溯这条线原来的历史,也重新连接城市里的文脉。在翻阅了很多历史资料之后,我们决定完全按照历史的样貌对老站房进行复建。
1914年的嘉兴站
供图:MAD建筑事务所
我们邀请专业的古建专家学者, 对历史影像资料《嘉兴市志》中残存的线索进行分析和数字复原。整个复建站房外立面为青砖,砖柱、线脚及门窗发券为红砖。复建用的21万块青红砖都是用南湖的泥在嘉兴当地非物质文化砖窑烧制。我们还根据轨距利用透视原理推导雨棚、天桥、月台、站房之间的关系和尺寸,重现历史站台雨棚及天桥。
一旦认可历史的重要性,决定将老站房复建,就认可了它的特殊性,再考虑火车站整体的历史、人文尺度,以及其使用的方便性,一个新的模式就有了可能。
历史站台雨棚及天桥在复建中得以重现
摄影:CreatAR Images
新建筑自然要跟老站房协调——并不仅仅是新建筑应该低矮,或者人性的建筑不应该太夸张之类的观念。讨论是围绕这个具体的问题展开,而不是陷入观念之争。很自然的一个逻辑是,复建的老站房是历史的明珠,在它一旁的新车站应该处于不是特别凸显的、辅助的位置。
老站房的尺度非常小,只有两层楼。所以新车站在地上只设计了一层,进出站平台和候车大厅都收至地下。新站房的“漂浮”金属屋顶就贴着复建站房。复建的黑色天桥雨棚与新造的银色站台构成了一条连续的线。地下南北站房之间的通道,用银色的光带点缀,像是一个时空隧道。
为什么要复建老站房,而为新站房赋予未来感?因为我们想通过新老的衔接,把历史不同阶段直接对撞在一起。这里有历史、有现代、有未来……这些碰在一起形成整体,人进入场所就会将感受到更大的时空感,他就参与到历史之中了。
通过新老站房的衔接把历史不同阶段对撞在一起
摄影:CreatAR Images
我从第一天就想,如果要设计火车站,应该是非常功能化、非常便捷的。便捷就是以人性为中心,而不以其它的价值为中心。
那些特别恢弘的、特别高大的建筑,很多在功能上和使用上都不方便。就以火车站为例。作为旅客,我们应该都有同样的感受。很多火车站前面是个大广场,车停不到车站前面。人拖着行李箱走,上上下下,有时候还要上下高架,遇上下雨就更狼狈。车站设计了8个入口,但就开了一个门,所有人在一个小夹道里排队刷身份证安检。进入之后,像是一个大的宫殿,车站内空间的尺度之巨大,让你觉得要去崇拜它,跟它有距离感。
不仅是火车站,城市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现在城市里的很多马路考虑的只是汽车的尺度和速度。老城本来尺度就不大,如果建造了一条大马路,人无法靠近,商业也无法发展,那这个建筑建造得再漂亮也没有用。
南北站房、南北广场、公共交通、配套商业都在地下联通
摄影:Aogvision(上)CreatAR Images(中、下)
我觉得以上这些氛围都是不正常的。所以就在想,如果有机会,我想先把这件事变得“正常”。
我们首先让道路下穿。为什么很多新建的高铁站都是高架?因为只有做成立体,交通的功能才能解决。但是其实地下也是立体的一种方式,南北站房、南北广场都在地下联通,地铁、公交都在地下交汇,商业也在放置在地下一层。旅客从地下道路交通直接进站,不用上上下下,功能非常便捷。
地面上的自然、车站、广场融为一体
摄影:Aogvision
改造前的嘉兴火车站建于1995年。和很多位于老城区、城市中心的火车站一样,这个区块仅仅为交通提供服务,市民日常不会来到这一区域来活动。嘉兴市人民公园就在火车站北面。公园不大,被铁栅栏围起来,一条通过式的道路,将火车站与公园割裂。
对嘉兴市火车站及周边区域进行城市更新,需要更新的不仅仅是火车站本身。当然火车站本身作为车站的功能需要扩容,周边环境也需要提升和改善。很多市民日常会去人民公园活动,但是公园的位置有局限。我想把公园打开,与火车站连接,变成一个更大的城市空间,这样也能改善火车站单一功能的问题。
道路下穿之后,我们把地面上自然、车站、广场等空间都整合在一起,做整体提升改善。开放的公园也是这个方案的一部分。原来有“公园”和“公园以外”的概念,公园和城市是分开的。但整合之后,公园与火车站原本的边界没有了。在边缘地带我们用叠水做景观,两片绿地完全融成一体,公园得到了延伸和扩大。
边缘地带的叠水景观使公园得到了延伸和扩大
摄影:Aogvision
我们在北广场种植了一千多棵树,有榉木、香樟、桂花树,选择的都是树冠比较大的树种,树冠的尺寸都在设计中考虑好了。这些树长成之后,树冠会覆盖整个站前北广场,因此我们叫它“森林中的火车站”。
大多数的火车站都特别封闭,其实这是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火车站首先是一个城市公共空间,其次才是交通枢纽。城市空间不能全是割裂的——不能因为它是一个火车站,所以与周围全部隔离。所以在设计嘉兴火车站的时候,无论是地上、地下,还是南北,都是完全贯通、与周围融为一体的。就好像自然里存在着这样一个车站,人身处其中。
1500棵树在长成后将覆盖整个站前北广场
摄影:ArchExist
嘉兴火车站的建设分为两期。2021年6月底,火车站北广场、公园和地下商业都建成开放了。地下的候车厅,通过天窗和高的侧窗有自然光穿透。旅客在候车厅内抬头就能见到地面的复建站房。复建站房现在被作为历史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
旅客在候车厅内抬头就能见到地面的复建站房
摄影:CreatAR Images
以嘉兴火车站作为起点。顺着一条有历史沉淀的街道往水边走过去,还可以坐船,可以像一百年前一样抵达南湖。当我们以公共空间的形式将这段历史重现,火车站也不仅仅是一个搭乘火车的交通枢纽,还同时肩负了旅游和休闲功能。
前年夏天我去到现场的时候,看到在北站房里大概坐着几百人。北广场还有更多的人,他们不全是来坐火车的,也有市民和专门来旅游、参观的人。这里有商业、公园、还有一个小的博物馆,大家可以在这里坐坐,买买东西,或者就在公园里待一待。目前南广场刚刚竣工,还在招商中。南广场有七座承载人文商业、酒店功能的建筑,以及占地约1公顷的草坪,我想象未来,艺术节、音乐会和市集这样的户外活动都可以在这里发生。
新站房的室内种植着郁郁葱葱的植物
摄影:CreatAR Images
我希望在公共空间里,大家都能有共同的情感和反应。它的整体应该是明亮柔和,人进入其中要感受到美。新站房的室内以白色为主色调。有人问我,车站做这么白会不会容易脏?这其实是一种成见。做好维护肯定是重要的,但你也不能指望大家都不去使用它。所以材料的选择我们做了很多尝试。比如白色的地面,我们选择了很多材料,拿刀划、拿红酒泼,看会不会有痕迹和染色。但我更愿意相信,环境会影响人。如果大家能感受到美,那潜意识里就会有喜欢和爱护的意愿,行为也会因此改变。
我们所谓公共空间,并不是说空间保持开放就够了。更高的高度是,进入这个空间的人,有没有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看到自己、重新考虑自己的人生、重新思考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建筑师不能只是关心建筑质量,关心从下车到上车如何设计通道能少走十米——这些固然也很重要,但是这些只停留在最基本的规划层面。我们能不能通过空间创造人性的温度,能不能展现历史片段之间的关系,能不能让人感受到情感?我觉得这些在嘉兴火车站里都实现了。我觉得我很幸运。
新站房的室内以明亮柔和的白色为主色调
摄影:CreatAR Images
每一座建筑都有属于它需要去面对、讨论和解决的话题。嘉兴火车站有它独特的城市文脉、区位特点。如果另一个城市还让我设计一座火车站,我肯定还是要从现实出发,去解决它面临的问题。因为不管是火车站还是其他建筑,它一定要与所在城市的环境和文化相关,而不是以同一套思路产生一套标准化的产品。我希望嘉兴火车站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让更多人看到,在约定俗成的模式之外,有新的可能。
嘉兴火车站项目主创设计师MAD马岩松
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流动的公共”为主题,希望在经历了个体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后,我们能以更主动的观察和发问,在城市中创造出新的、具有能量的公共空间,在多重空间的交叠中发现具有存续性、生命力的公共领域,以此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奖项设置:
公共空间奖(人与场所)
旨在表彰体现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公平、提升城市公共生活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建筑/规划等实体空间实践。
建筑贡献奖(人与建筑)
旨在表彰出色的建筑单体或群体设计,通过建筑本身及其赋予的空间功能,为改变人们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甚至带动区域或城市整体人文发展,可以是新建、改建或修复的建筑项目。
社区营造奖(人与社区)
旨在表彰有规模的、对居民共同生活具有启发意义的营造活动,可以包含社区空间营造、社区环境治理与社群运营等社区实践。
生态友好奖(人与自然)
旨在表彰尊重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城市实际发展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设计实践/技术研究,包含生态修复、绿色建筑、城市景观等。
城市创新奖(人与城市活力)
旨在表彰在城市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上积极探索的、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包含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城市事件等实体或非实体项目;或者积极寻求更好城市人居生活,为解决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城市问题而做出创新探索的长效实践。
评奖范畴:
2020年7月1日-2023年3月31日内建成的、在中国境内的实体或非实体项目,包括建筑单体、景观空间、生态系统、社区营造、创新实践以及非实体的城市公共性事件和系统解决方案。
评奖维度:
人文 HUMANITY
贴近城市生活,尊重真实需求
公共 PUBLIC
促进公共生活的舒适与完整性,激发大众的参与,满足人们生活的尊严、平等与价值感
创新 INNOVATION
开拓未来的愿景,为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
美学 ESTHETICS
唤起丰富生活和文化的想象力,影响城市与市民的审美意识
评奖流程:
2023年4月-5月
评奖启动,提名团提名
2023年6月
初审团针对提名项目进行投票,评选出入围项目
2023年7月-9月
终审团针对入围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2023年9月
终审团终评会
2023年10月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成都
组委会:
主办方三联生活传媒代表
组委会主席:李鸿谷
组委会成员:贾冬婷/李伟/吴琪/曾焱
项目统筹:贾冬婷
项目执行:潘鸿/宋洋/王菲宇/
袁潇雪/俞冰如/吴小霜
提名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各领域代表人士
陈楸帆/陈文/崔灿灿/董功/董灏/段煜婷/何健翔/何勍/何哲/何志森/姜珺/姜宇辉/金秋野/雎安奇/李迪华/李涵/李虎/李伦/李翔宁/李晓鸿/李振华/梁琛/梁永安/龙瀛/刘珩/刘悦来/柳亦春/鲁安东/马泷/马寅/毛继鸿/毛尖/倪阳/聂荣庆/庞伟/宋壮壮/沈志军/苏丹/孙海霆/孙莉/孙倩/唐克扬/陶冶/童明/汪莎/王辉/王南/王子耕/吴洪亮/夏至/严飞/严明丹/闫士杰/姚东梅/易海贝/易立明/章明/赵元超/支文军/朱竞翔/朱小地/庄慎/张宇星/左靖/btr
初审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建筑及规划界权威专家
高世名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胡如珊 | 如恩设计研究室创始合伙人
李晓江 | 中国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李兴钢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家琨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马岩松 |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孟建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建国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志强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 锫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耶鲁大学客座教授
终审团:
建筑及文化界权威专家
终审团主席
张永和 |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MIT荣休教授
终审团成员
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名誉馆长
戴锦华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汪民安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项 飙 | 人类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周 榕 | 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李鸿谷 | 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指定独立计票机构:
普华永道中天
负责统计和复核选票的工作,
终审统计结果将在颁奖典礼前对外保密。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评奖进程回顾:
▲ 点击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官网 ▲
FOLLOW US
人文城市公众号关注
COOPERATION
人文城市商务合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