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没有焦虑的课堂,让学生在体验中走进历史
步入成都华德福学校的校园,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教育者的用心:书法教室门廊处,废旧半透明屋顶玻纤板被当作宣纸,上书古诗词,阳光照在背后的绿叶上,又透映过来,形成一种悬浮感。
书法教室旁的儿童活动装置,则是几节直径一米多的水泥管,里面装有长椅,旁边架有供学生攀爬的斜坡,管子顶上还有孩子们用麻绳编织的拉绳和防护网。据老师说,水泥管本是为大点的孩子休息聊天而设计的,结果小不点们喜欢往管子上爬,有安全隐患,于是老师就把它改造成一个更为安全、有趣的玩乐装置。
身处华德福校园,婆娑的竹林,田地中青葱的菜苗,池塘的大鹅……人不知怎么很容易感受到时间和人气的沉淀。似乎整个学校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和状态,不急不躁,井井有条。
李泽武老师的课堂,也是这样。
01
没有焦虑的课堂
李泽武老师在乡村小学教学12年后去英国读书,回国与一群朋友办校,如今,他既是成都华德福校长,也是专注于历史教学的学者型老师。
走进李老师的历史课,可以看到许多同学的书桌上摆放着的除了部编版的历史教材,还有一部《全球通史》和一本笔记本。笔记本对于华德福的学生来说是独特的:一切学习的成果最终会凝练为一个被称为“主课本”的东西,它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成整理有序、书写精美的笔记本,他人看来则像一个手工制成的课本。
在体验与思考中走进历史
华德福强调教育过程的艺术化,李老师的历史课也许是个例子:有图景、有思考、有体验。在普通的历史课堂中,老师们也许只是将图画主题呈现出来,让学生阐述其意涵。但李老师的历史课上,他却将创作空间留给学生。“如果画‘冷战’,你会怎么画?”于是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纷纷在笔记本上画下了心目中的“冷战”图景:有的同学用卡通人物来展现北约华约剑拔弩张的对峙,有同学用“水”“火”“汽油”等几个简单抽象的元素来隐喻冷战的气氛。之后的分享环节,即便是声音不够洪亮的学生,在阐释自己的作品时,也流露出自信而笃定的表情。
这仿佛也是李老师对于历史学习的信念:首先注重丰富多彩的体验,契合孩童成长规律,也是最“经济”的学习方式,因为感官是建立连接世界与思想的重要桥梁。“历史怎么可能学得那么苦?怎么能死记硬背了事?怎么让历史走进心里,走进生命深处,这才是优秀的历史老师应该追求的境界。”
光感受与体验不够,下一步是对思考训练。
历史课上,李老师会就某一历史事件探讨,他自己总结为“知其所是、知其所以、知其所能”,什么是事实?如何形成?为何发生?有何作用与意义?引导学生推演“如果……那么……可能导致什么结果”。在讲“冷战”的课上,李老师不断地抛出问题:“我们怎么理解‘冷战’一词?有哪几个维度?”“人们为什么会从东德往西德跑?”课的后半段,李泽武又问,“历史是否有绝对的客观?如何更客观地了解历史?”“无论是基于文物还是典籍,要对许多看似客观的史料保持警惕,不断地拓宽可信史料的来源。”他说。
发挥学生主动性、自主探究是现代教学意识,他的作业往往是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概述,或组织分享会,让学生针对一个题目结合资料、就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论述。在“二战”的课后,他让学生报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做自主探究,课堂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主题:“诺曼底登陆”“珍珠港轰炸”“二战中的犹太人”“反法西斯联盟”……他一面点头记录,一面还会引导学生向纵深处思考:“大家可以让主题更聚焦一些,例如,希特勒为什么能影响当时几乎所有的德国民众?”
亲其师,信其道
每节课开始,李老师会和每位同学握手问好,既营造了课堂启动的仪式感,也缓解了师生之间的生疏感,他认为:“‘亲其师,信其道’,教与学自然发生,想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其实并不难。”
给学生们上辩论课,他有时会担任辩论课的主持人,时而则作为观众,静静观察学生,除维持良好的倾听秩序外,从不做过多的干预。下课前,李老师会就辩论内容与同学进行复盘和分享。不在辩论技巧上做过多的停留,而是鼓励大家聊内心感受、回顾一些印象深刻的场景,谈什么最触动你。平等、自由的交流,总会得到学生们正向的回馈。
李泽武的课堂,可能没有“独创”的教学法,但他旁征博引与幽默通俗的语言风格,将学生带入一种“自如”的状态,他自己也自然地投入师生交互中,与学生愉快地共赴学习之旅。
02
成都华德福的定心丸
无论多忙,李泽武似乎永远带着一份川渝人独有的气定神闲。谈及如何平衡时间,他引用“趁清闲以养气,葆精神以筑基”来形容自己的生命状态。
最早加入成都华德福团队的教师回忆,最初办校时条件艰苦,学校周边都是荒地,有时还入不敷出,但李老师总是危机中的“乐天派”:“他不是风风火火的创业者,而是像水一样的人,可以承受变化,包容和接纳质疑”。一位老师说,李泽武犹如华德福的“定心石”一般,即便有时候,大家也能感受到他作为校长所承受的压力,但有李老师在,似乎就总能拧成一股绳,度过难关。
李泽武的这种定力,也被他的学生察觉。华德福的一位毕业生说,六年级时,李老师作为班主任接手,其实是接了个“烫手山芋”——同学们为换班主任这事很不高兴,就总是给挑刺,但李老师并没有表现得太在意,慢慢地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最后成为良师益友,学生现在假期从世界各地回成都,都会去看望“李老”。
尊重互助,陪伴成长
在华德福,李泽武强调“对学生绝对的尊重”。一位家长委员会成员说,记得有一次和李校长在办公室谈事,突然闯进来两个男孩,为了一个建筑PBL项目向李泽武要学校的平面图,他就放下手头的事情,给孩子们找地图。从中,能感受到孩子和校长之间的关系非常自然、开放。
但“尊重”并非不加判断、没有原则,而是对人格的尊重,即对人的尊重与对教育的尊重相统一。因而,李泽武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细节。有一次,有一位来访者没有征询意见就翻动孩子们的作业本,引起孩子们的不满,他们将这种不满的情绪表现在言语里,李老师做了安抚。事后,李校长向这位专家介绍校园的“尊重”文化,另一方也仔细交待老师们,孩子们的礼节和心态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尊重”在华德福已经成为了团队文化。小学部的校长曾是一名企业高管,在以家长的身份逐步参与学校工作的过程中被“圈粉”,后全职加入华德福。他说,刚来的时候自己还不太习惯这里的慢节奏,但时间久了,也体会到学校几乎所有决策的立足点都是儿童本位的,“教育是一个静等花开的过程。”
03
笃信一条可以走得通的路
李泽武出生于教书世家,中师毕业后,他在村小教书。他一方面觉察到了学生学习的现实局限性,“都说教育改变命运,但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来看,出路似乎还是太窄。”他努力带学生看未曾看过的东西;另一方面,他也在不断地积淀知识,泛舟书海,上下求索,尝试构建起自己的精神世界:“当时村子里环境艰苦,读书时常有‘青灯黄卷’之感,但读到庄子、阳明心学、德里达、康德等哲学思想,会有‘顿悟’的感觉,对生命的认识更透彻了一些。”
后来,因朋友夫妇黄晓星、张俐介绍(后一起办学)赴英伦留学。直到归来办学,他愈发被华德福教育的整个体系所吸引。“之所以能有16年的教育坚持,”他说,“是因为看着学生的发展,总感觉这条路是能够走通的”。
这条路的精髓,其实就是教育者的投入与孩子的成长之间,架起那道彩虹桥。坚持一种最基本的尊重儿童的教育态度,与中国文化的卓越融合,让华德福的教学与课程体系在中国的语境下整合,通过每一个细节的设置和调整,真正落地。
华德福教育哲学,认为教育是基于对人的天性全面观察和认识之上的。在整体的教学架构上,成都华德福学校遵循“手、心、头”的发展规律,即幼儿园强调“做”,小学强调“感受”,中学强调“思考”。而李泽武老师做的是这个基础上的课程创新。《斑斓的学习世界》《为未来而教》《重新学习做老师》,一本本出版的书籍是课程与实践的结合,想与做的结合,李老师的“诗”与“思”。与此同时,他强调理念固然重要,但教育实践又是具体的,要对所谓“理想的教育模式”要心存警惕,华德福更不是包治百病。
漫漫教育路,回溯与超越
“道路修远、道阻且长”。最初,成都华德福学校的生源多数是从其他学校转学来的。小乙同学是李老师在华德福比较早的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名”校,她被老师称为“什么都好就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在五年级时转学来华德福。她说,刚来的时候,看到大家比的是从坡上滚到坡底谁滚得快,自己反而因为“不会玩”还有点不适应。如今,她国外留学回来,在一所高校做学生心理方面的实习,未来希望能够回到华德福当一名老师。她认为,做一名像“李老”一样的华德福教师是有意义的事情。
李泽武的办学现阶段指向中学。关于高考与升学的难题,李泽武认为华德福学校的课程整合下的教育与高考体系并不矛盾。“儿童发展、知识建构、社会要求,三大元素缺一不可。考试与选拔必须建立在学生阶段发展基础上,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逼鱼上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