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拜山头、搞公关,违背了100多年前设立医药代表的初衷"

"拜山头、搞公关,违背了100多年前设立医药代表的初衷"

时事

2013年,英国药企葛兰素史克(GSK)因行贿受贿案被查,翌年被开出高达30亿元的中国医药反腐史上最大罚单。

10年后,全国180余名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等管理人员落马的消息传至街头巷尾,被称为“史上最强”医药反腐风暴。

中国医药反腐翻开新篇章,“医药代表”这一职业再度掀起公众讨论。

社交媒体截图

医药代表最早出现于100多年前的欧洲,由跨国药企于上世纪80年代带入中国。按照最初的设计,医药代表旨在帮助医生合理用药,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以及帮助公司筹备一些学术会议和培训,协助医生掌握一些前沿的医疗资讯。有媒体报道称,高峰时全国有超过300万医药代表从业者。

然而,不知何时开始,医药代表成了一部分人眼中的“灰色职业”,屡屡与“拜山头”、“搞公关”一起见诸报端。与此同时,药企“甩锅”给药代的说法在此次反腐风波中甚嚣尘上,据称“有医药企业强制要求医药代表签署免责说明书,如果被调查,一切刑责与公司无关”。

医药代表真是药企的“背锅侠”吗?是否该为他们“正名”?调查组有哪些手段来发现和查实这些违规腐败行为?大数据能起到多大作用?西方国家的医药反腐情况如何……近日,观察者网采访到了中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前世界银行廉政局调查员邱玮鑫,请他从长期接触医药行业的法律人士角度,由浅入深地解读我国医药反腐历程。

他首先明确的是,有些事情,并不是企业说想要“弃车保帅”就能做到的,监管部门、公安部门和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评判,药代也不可能老老实实地做“背锅侠”。有了检举奖励规定,很多药代还可能主动披露和检举。

邱玮鑫表示,“绝大部分我所知道的医生或者院长都是非常非常好的。如果能够通过这次反腐败进一步改善医药行业的整体环境,鼓励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让那些真正技术好、操守好的企业崛起,在医疗卫生机构、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医保基金等各个环节形成良性循环,那将对老百姓看病带来积极的影响。”

以下为采访文字实录:

【采访/观察者网 童黎】

观察者网:很多医院诊室门口写着“医药代表禁入”,那么医药代表与医院接触的正常流程是什么样的?但是可能会出现哪些违规操作?


社交媒体截图

邱玮鑫:医药代表最先出现于100多年前的欧洲,在医生对新药了解比较少的情况下,一些医药公司就派专业人员去指导医生用药。所以我认为,“医药代表”的初衷是非常好的,旨在帮助医生合理用药,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以及帮助公司筹备一些学术会议和培训,协助医生掌握一些前沿的医疗资讯。2015年,中国也已经把“医药代表”正式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但是群体庞大以后,“医药代表”之间开始变得良莠不齐,不光是咱们中国,很多国家都存在这个问题。

中国的特殊情况是什么呢?大概2000年开始,国内的药品招标制度把非处方药和处方药进行分类管理,客观上扩大了医院和医生的决定权。这使得一些医药代表更倾向于通过“短平快”的方式去开展工作,直接点就是拜山头,搞公关,进行各种各样的贿赂,违背了设立“医药代表”这个岗位的初衷。当然了,行业竞争也是客观存在的,这二十年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020年,国家发布了《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对医药代表的管理进入相对正式和规范的阶段。虽然没有非常明确地规定医药代表的工作流程,但是有明确禁止跨越的红线,比如医药代表不能够未经备案开展学术推广活动,不能承担药品销售任务,不能参与统计医生个人开具的药品类处方数量,也不能对医院内部个人直接提供捐赠或者赞助,不能误导医生使用药品或者夸大药效等等。医疗器械领域也有类似的原则。

而通常来讲,医药代表与医生接触一定要到医院做备案,得到医院的同意。从合规角度来说,最重要就是所有事情要透明、规范,要摆在台面上说。医院并不是不允许医药代表去做推广,也不是不允许赞助学术会议,但都要在真实、合理的前提下进行,所有的议程、资金往来和参会人员都要经过非常严格的书面备案。

观察者网:目前医药领域有哪些典型的腐败现象?产生原因是什么?此次医药反腐风暴又有何特殊之处?

邱玮鑫:医药行业的典型腐败问题主要集中在采购、使用和管理环节,最常见的就是给医务人员的红包和回扣,还有以进修、参观、学术会议等名义给医务人员个人提供比较奢侈的旅行、餐饮等费用,以及通过公益捐赠等名义私下进行利益交换,这是长期存在的典型腐败现象。

图自视觉中国

根据我的观察,这次反腐风暴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国家很明确地提出要对医药行业的全流程进行更强的监管。国家卫健委已经表态,此次整治涵盖了医药行业生产、流通、销售、使用、报销的全链条,以及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学(协)会、医疗卫生机构、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医保基金等全领域,实现医药领域全覆盖。

也就是说,除了采购、使用和管理环节的腐败问题,此次集中整治工作进一步覆盖到了研发和生产阶段。我认为这与最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有关,比如说国家现在非常鼓励高校和研究院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商业转化,这本身是非常前端的环节,但是因为大学老师和研究院研究员带有公立性质,再加上投资基金或第三方药企的加入,那也有可能滋生一些腐败问题。

所以医药行业腐败滋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咱们医生的收入可能还是比较低的,但是很多一线医生又非常辛苦,既有临床压力,又有科研压力。在各方面压力和薪酬不是那么匹配的情况下,小部分医生可能会难以抵抗诱惑。

其次,从医药或者医疗器械企业的角度,它们可能原本希望通过专业和学术的方式开展工作,但是因为各方面的特殊原因,可能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使得某些企业选择“剑走偏锋”。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绝大部分我所知道的医生或者院长都是非常非常好的,即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们依然能够秉持自己的理念和原则,所以我觉得腐败问题可能更多还是跟个人有关系。

观察者网:此次医药反腐行动中,调查组有哪些手段来发现、确认、证实这些违规腐败行为?大数据能起到多大作用?

邱玮鑫:其实查实腐败的方式无非几种,在中国、美国或者一些欧洲国家差异不大,很多时候就是通过检举,这次也有一些检举奖励办法。收到信息后,公安部门或者其他监管部门可能会突击或者提前通知到现场调查,要求企业、医院和个人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同时与关键人员进行访谈。这与20年前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只是可能文件和资料的载体不同,关键人物不同,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同。

在理论上,根据大数据调查腐败行为是可行的,比如转账会留下记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很难的。

首先,目前我们所知道的腐败行为一般不会使用留有记录的给付方式,或者在明面上看,刚刚提到的学术会议、赞助等资金往来可能都是正常的,我们很难从数据本身去看出问题来。其次,目前数据并没有那么方便流通,我们有《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那么谁有职权去获得这部分大数据,以及从哪些部门收集这部分大数据,现在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所以,想要更好地根据大数据来调查腐败行为,还有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和填补法律法规的空白。

观察者网:那么医药代表在职期间的违规行为,是药企的责任还是药代个人的责任?行贿方和受贿方所受到的法律惩罚力度有何不同之处吗?

邱玮鑫:整体而言,无论是药企还是药代个人,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依据《药品管理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向医师或医疗机构提供不正当利益的商业贿赂行为,会有相应的行政处罚;更严重的就是刑事责任,对于行贿对象不同,《刑法》也有不同规定。

至于医药企业跟医药代理个人之间的责任划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具体分析。我们在调查或者说进行法律评估的时候,如果是药代的个人行为,那一般会视作个人犯罪,与企业无关;如果企业中层或者高层是知情甚至是推动的,那就是单位犯罪,医药企业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体来说,第一,我们要看这是药代的个人行为,还是企业里的普遍行为;第二,药企高层是否知晓、甚至鼓励这件事情;第三,药企内部有没有完善的合规制度来预防腐败行为,它是浮于纸面,还是很好地执行了,这几个因素都要考虑到。

我注意到,7月25日提请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对行贿增加了新条款,明确提出在医疗领域要从重处罚。在以前的《刑法》和《刑法修正案》中,对受贿行为的惩罚力度相对偏强,所以这次要加大对行贿方的处罚力度。

观察者网:有媒体报道称,有医药企业强制要求医药代表签署免责说明书,如果被调查,一切刑责与公司无关。关于医药代表是否药企的“背锅侠”,您有何评价?医药代表常被认为是灰色职业,是否有需要“正名”之处?

邱玮鑫:关于“药企让药代签署免责协议,让药代个人担责”,我不知道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但即便真有,这份协议也是不作数的。在腐败行为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药企不能够借这份协议来撇清法律责任。而且按照我的经验,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很难做到。

第一,并不是企业说想要“弃车保帅”就能“弃车”的,监管部门、公安部门和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评判。第二,世界各国的反腐调查很多都是靠内部检举启动的,甚至竞争对手检举,如果药企真的采用甩锅的方式,我相信药代也不可能老老实实地做“背锅侠”,手头肯定有最一线、最扎实的证据来证明药企知晓和鼓励这件事情。而且有了检举奖励规定,很多药代还可能主动披露和检举事件。

至于医药代表是否需要“正名”?就像我刚刚说过的那样,医药代表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理论上应该是非常崇高和专业的,是以学术为导向的。

过去二十多年,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部分医药代表可能会有一些不合规行为,导致大众对整个行业或者职业产生了负面看法。我也希望通过这么一次大反腐,能够给合规的医药代表“正名”,能够恢复这个职业设计之初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观察者网:与其他行业的反腐相比,医药反腐的严厉程度有何不同?考虑到医疗资源的宝贵,对医务人员的反腐行动会不会稍微温柔一点?

邱玮鑫:国家从20多年前就开始注重医药反腐,最近几年几乎是“年年反”,相对来说会比其他行业的力度更大。不过,但凡涉及到利益比较庞大的行业,都有可能会出现腐败,从一个法律人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不同行业反腐的法律依据和手段并没有太大区别,该查处就查处,与职业无关。

同时从客观情况来说,目前反腐败的主要对象可能还是以科室主任、副院长或者院长这样的级别为主,好像并没有太多涉及到普通一线医生。

网传落马名单(截至7月25日)

但是同样的,根据我们的经验,普通的一线医生绝大多数都是非常好的,手中没有对应的权力的话,他们其实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滋生腐败行为的环境。我觉得,这也是国家反复强调针对“关键少数”开展集中整治工作的原因,而不是一竿子打死所有人。

观察者网:近期医药反腐升级以来,您作为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有什么明显感受?医院、药企和药代有何反应?

邱玮鑫:我最近明显感受到,医院和药企对合规问题的关注度高了非常多。很多学术会议都延后了,赞助也都暂停了,很多药企来咨询如何加强合规体系的执行。还有部分药企接触我们,想要在内部开展合规调查,咨询如何把问题最小化,如何降低面临法律处罚的风险等等。

但还是那句话,合规制度并不是很新的东西,医药领域的反腐败合规在2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而且2013年英国药企葛兰素史克(GSK)的商业贿赂事件等大案对国内医药反腐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使得医疗机构和药企从十多年前就很注意搭建合规体系。

不过,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尽管大部分药企和医院都制定了比较好的合规体系,但不同地方、不同企业、不同高管在落地实施上却天差地别,这次也是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举个例子,我在GSK的一些朋友现在可能相对来说轻松一些,因为他们经历了10年前的事情,之后就非常注意反腐败和合规问题。所以,向来切实执行合规制度的企业就会觉得,医药反腐对他们来说是件好事,既能证明他们做得对,也有利于他们未来开展工作。

反之,执行得不是很好的企业可能就要担心被倒查,担心未来面临的法律责任。所以各方面都有联系到我们,身处不同处境与职位的人,心境不同,咨询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

不过简而言之,药企合规体系的重点在于真实性和合理性,也就是说,无论是推广、销售还是招投标,一定要是真实的事情,支付的讲课费等资金必须是合理的。在真实、合理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的监督和审核也将有利于保证企业合规运营。最重要的,是合规体系的执行和落实。

观察者网:能否介绍一下西方国家的医药反腐情况?

邱玮鑫:根据我个人的直观感受,西方国家对医药腐败的监管强度可能会更大一点。首先是因为他们设计合规体系的历史更久,其次他们有一个举报人制度,我们也有所借鉴。比如奥巴马时代的《医生收入阳光法案》和《反回扣法》,再比如美国证监会有个“吹哨人计划”,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制定《反海外腐败法》的时候就已经提出这么一个角色,并在2010年推而广之。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检举奖励制度,会根据你所提供的证据等等给你提供案件处罚金10% - 30%的奖励,这对监督企业的不合规行为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包括我刚刚提到的GSK商业贿赂事件,最早也是美国证监会收到了一些举报信息,知道他们在中国贿赂医生才渐渐扒出来的。

当然,咱们中国有一点不太一样,那就是大部分医院是公立,美国或欧洲有很多私立医院或医疗集团派遣的医生,性质上还是有蛮大差别的,不能一概而论。

观察者网:近期网络上出现了关于医药反腐的谣言,我们应该如何防止医务人员因此被污名化,防止激化医患矛盾,而是让大众看到医疗反腐的好处?

邱玮鑫:关于网络上所谓的负面讨论,据我所知,医院现在并没有出现老百姓一下子看不到病的情况。而对某些企业来说,以前不合规模式是没法操作了,但是对整个医药行业来说,这正是“驱逐劣币”的好机会。

如果能够通过这次反腐败进一步改善医药行业的整体环境,鼓励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让那些真正技术好、操守好的企业崛起,在医疗卫生机构、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医保基金等各个环节形成良性循环,那将对老百姓看病带来积极的影响。

2022年11月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 ,工作人员调试新产品。图自IC Photo

观察者网:我们未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医药腐败问题?是否应该加紧提高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

邱玮鑫:从2001年以来,国家已经制定多项相关法律法规,我认为很难说有什么明显的漏洞或者缺陷,更多的还是在于执行,在于如何搭建良好的大众监督环境,真正落实好合规制度。另一方面,国家也在往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的方向努力。

为什么欧美的医生收入水平会比较高,我觉得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商业保险的普及度会更高。商业保险在西方国家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但我认为总体来说,它对药企和医生的影响是偏正面的。咱们中国在这方面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主要还是依靠基础的医保。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个人也鼓励多做一些创新,比如说一些城市已经在探索补充性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像上海的沪惠保,给基础医保没有覆盖到的一些领域提供保障。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它给这个领域的患者、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生提供了一定支持。同时,国家现在鼓励医生“多点执业”,这也会从某种程度上提高医生的收入水平。

观察者网:近几年网络上关于民营医疗的讨论也比较热烈,您对此有何看法?

邱玮鑫:这不是一个法律问题,我就谈谈我的观察。首先,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肯定是好的。但是民营医院也引起了诸多争议,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在教育背景、科研水平和所处大环境的综合作用下,公立医院的医生整体水平相对要比民营医院高。第二,民营医院的合规意识和合规水平可能相对没有那么强。我觉得这可能是民营医院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大型民营医院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服务态度和环境可能也比公立医院要好一些,这也是客观事实。

总体来说,我欢迎多元化的发展,但是医院最重要的还是看病,医生的水平是最主要的,运营也要合规。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女子自曝:曾经是医药代表,5年时间伺候了上百位医院领导"1天看800次""追涨杀跌"…NO!投资宝典曝光,三招"炒"遍天下多地新规严管下,最后一批医药代表咋办?福岛核污染水开排!日本政府计划花700亿搞公关,是排海预算20倍??反腐升级,300万医药代表慌了小镇、垂樱、雪雀,玫瑰,丁香医药代表:现在不敢进医院...多地查“回扣”,有医院安高清监控,律师:会有更多药企领导、院长被查女医药代表陪睡上百院长!最终丈夫扛下所有预售"秒光"、门票"炒高"、热度"爆表"…起底"演唱会经济"资本局!(272)他是独裁者吗?深夜突发:纪委又出手了!更有医院发函:开除四名医药代表!张某(男)、许某、张某(女)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接受宴请,许某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违背社会公序良俗,3人均被处分!"城中村也是保障房,不能违背改造初衷"女医药代表陪睡上百院长!最终丈夫扛下了所有反腐风暴来袭,医药代表“人心惶惶”!“相关微信群全被解散”,2500亿药企再回应世外、包校代表的国际学校和Rectory、Bement代表的美初升入顶级美高的申请路径分享人生三大悲剧:投资、买房、娶女医药代表?女医药代表自曝和上百医院领导上床上海长征医院驱逐诺华医药代表?诺华回应;遭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催缴土地款?接近碧桂园人士回应丨大公司动态反腐风暴席卷,医院要求开除4名医药代表,诺华回应!有医生告诉医药代表:暂时别来了06/27/2023关于一些谎言的真相 ???反腐风暴来袭,医药代表“人心惶惶”!有业内人士:一上午所有相关微信群全被解散!2500亿药企再回应:没有网传情形,经营管理正常最强医药反腐风暴来临!院长频频落马,医药代表“人心惶惶”,药企被推上风口浪尖多地严管医药代表,严重的两年内禁止购入企业产品医药代表,在反腐风暴中等明天和龚俊一起支持“慢飞天使“反腐风暴中的医药代表:做好了长期只拿底薪的准备王炸来咯!遛娃必囤!坐拥6座山头、1个水库的野奢酒店,与自然0距离,躺床上就能270°观赏山林湖水医药代表的内幕!\'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贝聿铭50多年前设计的联排别墅,至今看来仍是经典医药反腐大风暴!多场学术会议延期,医药代表带着“资料”进医院被抓现形雷霆直下!中国250万医药代表惨了!女孩哭诉:5年陪百人,不敢系裤腰带,扣子一拉就下来……张文宏被造谣“妻子是医药代表”,警惕谣言又成流量狂欢!她5年8次流产,拿下上百院长!这位医药代表的结局,最终丈夫扛下了所有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