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这届毕业生,排队进工厂

这届毕业生,排队进工厂

公众号新闻


在低气压的就业现实里,制造业维持着它的流动。尽管它不是突然多出来的行业,但对年轻人来说,确实就像多出来的选择。大学毕业后该不该“进厂”?能否在制造业浪潮里站稳脚跟?这是他们要面对的问题。





文 | 邬宇琛

编辑 | 楚明

图| 视觉中国

来源 | 人物(ID:renwumag1980)



齿轮发生转动


到处都是车。


电动车、平衡车,各种奇怪车头的平衡车,还有车模型,被堆放在办公楼的各个角落。今年7月,21岁的李彩尔第一次踏进了这家电车制造公司的写字楼。她摇晃着脑袋四处张望这里的景象。“如果在其他公司,见到最多的(办公物件)可能是电脑,但在这里,是车。”


办公室坐落在一个园区,员工们开着自家公司生产的电车在里面“乱蹿”。李彩尔对眼前的一切感到新奇,觉得整个园区就像是个“汽车游乐园”。


“制造业原来是这样的吗?”这是这个00后入职第一天的疑问。


2个月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李彩尔迎来了她的第一份工作,在这家制造类企业担任项目经理。在此之前,她从未给自己铺设任何道路通向这里,只是被一股大浪推到这个陌生的地方。


文科生也进了制造业。王灿学的是德语专业,大三还去德国交换了一个学期。回国后,她考研失败,选择就业,在几家offer里选择了上海一家新能源制造企业,成为海外部门的项目经理。


企业总部在上海黄浦区,一个气派的写字楼里一整层都被公司包下。王灿就此开始和从来没接触过的电池打交道。入职第一天开始,她把这段工作经历写成周记在社交平台上更新,标题是“文科生在制造业的摸爬滚打之旅”。


在就业环境发生变动的近几年,应届生的就业天平似乎正在倾向新的重心。《牛客2023春季校园招聘白皮书》显示,2023届春招学生中,首选智能制造行业的本科生占比18%,硕士生达到26.1%。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2就业蓝皮书》也提到,近五年,更多毕业生涌向地级市及以下地区,而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的2021届本科生在制造业就业的比例排名第二,占到18.7%。


江西萍乡,一个五线城市,陕西某一本高校毕业的江妍婷拿了毕业证后就千里迢迢赶往这里,入职一家制造类国企。下了高铁,单位的班车已经在站外等待新鲜血液涌入。上了大巴,江妍婷和其他十几个应届生被送往市郊的工厂。她打听了一下,好几个新员工都是毕业于一本院校。


她透过车窗往外看,路两旁的高楼少得可怜。“这不是南方吗?”她心想。就在几个月前,江妍婷还在为就业抓心挠肺。几个月后,她就这样被送进了制造业。她那时就已觉得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齿轮是随变化的就业市场转动的。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2年智能制造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53.8%,2020-2022年招聘职位数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


2023年春季校招,比亚迪招纳了惊人的3.18万人,硕士和博士生占比61.3%。在2023届的应届生口中,比亚迪成为“点击即送”的代名词。“找不到工作就投比亚迪兜底。”李彩尔说。


在低气压的就业现实里,制造业维持着它的流动。尽管它不是突然多出来的行业,但对年轻人来说,确实就像多出来的选择。大学毕业后该不该“进厂”?能否在制造业浪潮里站稳脚跟?这是他们要面对的问题。


▲ 2023年7月,河南洛阳举办制造业民营企业专场夜市招聘活动。



抓住稻草先上岸吗?


李彩尔至今还能记起那个笑容。


去年秋招,她已经杀进一家梦寐以求的互联网公司第四轮面试。主管让她描述一下过往经历,她开始把自己大学生涯中的实习经历、社团经历全盘托出,“组织了10场大型会议,和参会的老师同学们进行沟通,参加了一些比赛项目......”


她越说越没底气。直到说完后,主管露出了不经意的笑容,像是在表达“都不值得一提,她才突然意识到:我原来真的没什么闪光点,不足以在这样规模的竞争里胜出。


在真正面对就业市场之前,李彩尔并没有想到计算机专业出来找工作会如此困难。她曾经以为,进入互联网公司、毕业就月入过万是计算机学生的标配。大三那年,她得到了无锡一家软件公司的项目管理实习机会。一天200元的薪资,在实习单位中已经算高,再加上租房补助500元、电脑补助100元,就连中午在公司饭堂吃饭也只要3元,“神仙工作砸到我头上了


在软件公司实习6个月,李彩尔觉得自己在心态和工作能力上都已经做好就业的准备。她兴致勃勃地准备秋招,“想要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扔进互联网公司”。但整个秋招下来,李彩尔却迎来0 offer。滑铁卢之后,朋友建议她一起试试国考。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备考,没有在这场只选拔几人的考试中胜出。


对李彩尔来说,那是一个残酷的秋天。未来在哪?她还看不清楚。


直到去年11月,她第一次收到了一份offer,来自江苏南通一家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企业坐落在一个镇区的一家工业园区,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顶格,还开了8000多元的薪水。但镇区远离市区,需要40分钟车程。她到贴吧上“卧底,找了几个厂里的员工打听办公环境。照片发来,李彩尔心都“凉了:破旧的车间,工人们穿着工服埋头干活。她很纠结,一边是当时唯一的offer,另一边是不符合她期待的工作环境。“从未接触过工厂,难不成真的要成为蓝领了?


2022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比重近30%,维持着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但对年轻人来说,制造业似乎多年来没有成为很多人的就业首选。


3年前,人社部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明确点出制造业岗位的旺盛需求,在彼时新进排行的25个职业中,有15个与制造业相关,占比60%,而短缺程度加大的34个职业中,有16个职业与制造业直接相关,占比47.1%。


外界也在将制造业塑造成简单的符号,比如,蓝领、车间、流水线、厂仔和厂妹,让希望找份好工作的大学生望而生疑。


推动他们作出选择的是潮起潮落的规律。就在6年前,求职需求最大的三个行业是互联网、房地产建筑和教育培训。如今这些行业不再像过去那样大量释放岗位,也褪去了许多吸引力。如今,制造业势头正起,再次成为新的人才迁徙区。应届生们像敏锐的候鸟一样不断涌入热腾腾的、能够被接纳的地方。


陕西一本高校毕业的江妍婷,也随着潮水上涨的方向涌入制造业。她大学读的是行政管理——一个因为就业率低下而面临裁撤风险的专业。进大学不久后,她对先读研后考公的路径设定已经非常清晰。她努力保研,但因为比赛、社团活动等综合评测分数低,最终还是回到考研的道路上。去年冬天,她发烧参加了考试,最终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她选择考公,同样失败。


她只能硬着头皮扎进今年的春招海洋里,不管什么行业,只要有看上去能做的岗位就投。一家成人教育培训公司发来offer,主要做电话销售。她拒绝了,不想无休止地打电话,也不想背负业绩压力。就在她找不到出路的时候,一家在江西萍乡的新能源制造国企发来了offer,岗位是文员。


那时,她分析这家制造类企业有自己的产品线,也意味有坚实的生产能力,至少在这几年可以维持稳定的发展。同时,国企、新能源,这些字眼也让一个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感到满意,“签三年合同可以保护自己”。她决定接过这份offer,因为她的选择已经不多。今年7月,她从陕西来到江西,转车到了萍乡。“终于有工作了。她想。


制造业像是一根恰好出现的救命稻草,挽救了这些困在就业市场的年轻人。


王灿能抓住的也是来自两家制造企业投来的橄榄枝,一家是日企制造商,另一家是新能源民企制造商。她从前对制造业毫无了解,也从没设想过小语种专业毕业后会踏入其中。两家企业开出的工资都让这名文科生垂涎,前者起薪九千,后者则过万。价高者为王,她还是选择了后者。


双一流高校毕业的工科硕士张琳,在去年秋天投了100多份简历,最后得到了3家offer,恰巧都来自制造业——其中就包括比亚迪。她最后选择去深圳一家手机制造厂商,一毕业就拿到了30万元薪资年包。




纠偏


“怀疑。”是李彩尔入职电车制造公司的第一感受。


她还记得自己在入职培训时听培训讲师介绍,“我们公司是一家具有互联网精神的制造企业”。在软件公司实习过的李彩尔有些不屑,她站起来发问:“你们是怎么理解互联网精神的呢?互联网精神是怎么在制造业体现的呢?”


这位讲师不紧不慢地解释,因为这家公司和一家互联网公司曾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在运营模式上都受到互联网公司的影响。李彩尔并不买账,“制造业公司就应该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是制造业的,不要假装‘特立独行’,玩一下概念”。


显然,年轻人虽然涌入制造业,但仍然需要被这个行业说服。入职后不久,她就被带到车间参观。那是她第一次“进厂”,站在干净的地面上,可以从头望到尾。一辆车在生产线头部还是散乱的零件,到了尾部就变成了一辆完整的电动车。“震撼。”她站在产线旁这么想。计算机专业的她觉得这种冲击可能来源于产品的“实感”。对她来说,代码是靠逻辑和想象建构的,会对过程感到困惑,但眼睛似乎不会欺骗人,在生产线上,一辆车的诞生过程,每一步都直观可见。


车间之旅颠覆了她的想象,“原来工厂不脏不乱,而且还井然有序“。她工作区域在园区的一栋写字楼,生产车间只隔1公里。她骑着自家公司生产的小电车,可以快速抵达。


同是项目经理的王灿也有这样的体验。作为一名文科生,她穿着无尘服第一次到达车间参观的时候,为整个工厂的规模震惊。工厂接近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有几层楼,每一层楼都有好几个生产线。在生产线的头部,是符合传统制造业印象的一个巨型搅拌罐,后端则是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装配环节。整个工厂的环境同样干净整洁。


工厂给年轻人带来了新印象,而写字楼里的工作让人感受着一种熟悉的氛围。在“有互联网精神”的电车制造企业,下午茶是必备的。每天下午,这家公司都会放出牛奶、面包、水果等供员工免费领取。除此之外,公司每年也会有2次团建。


王灿入职时第一眼瞥见的除了无限供应的咖啡,还有同事们桌上摆放的超大显示屏。在互联网大厂削减福利开支的这两年,制造业的待遇则在迎头赶上。在手机制造厂商,张琳在深圳的办公总部上班,由于是测试岗位,她至今仍未下过车间。工作没满一年,她在公司过着和普通白领相似的生活。


入职后不久,李彩尔再次问了领导那个问题:“互联网精神到底是什么?”领导告诉她,互联网精神是一种对产品的极致化追求,智能产品才是企业的关键。公司鼓励员工在产品上玩出花样,其中一辆电车就是靠员工拆了后重装玩出来的。


“这个东西非常酷。”李彩尔就这样逐渐认可了自家的公司。


▲ 工厂生产线上的汽车。



磨合,或被消磨

同样是新能源制造企业,江妍婷的公司坐落在五线城市的郊区,从这里去市区要花费40分钟。打开外卖软件,甚至看不到能配送过来的商家。


江妍婷起初没有那么不安。入职前半个月是培训期,她就像走过场一样安稳度过。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制造业”,是自己在饭堂吃饭的时候,普工们浩浩荡荡地从远方涌入饭堂大门,坐在江妍婷的附近。她用余光打量着这些工人们。普工们身上沾着化工产线上留下的痕迹和污渍,但他们却若无其事地吃着饭。在工人中间,这位一本毕业的学生调整了自己的坐姿,埋下头继续吃饭。


在半个月培训期结束后,江妍婷被转到车间里轮岗。她始终没有见到过办公室。幻想中的新能源的高科技、现代化工厂也没有出现,她发现车间还是以人力劳动为主。进入车间要接触化学用品,江妍婷把口罩按得很紧,生怕呼吸进什么不好的物质。工人们早就对此习以为常,甚至觉得口罩闷,索性摘了口罩作业。


身为文员的她和工人们穿着一样颜色的蓝色工服上班、轮班。她想,“我是女孩子啊,我也想穿好看的衣服上班”。为了保证生产线源源不断地轮转下去,轮班甚至不止3个班次,而是不定时的轮班。有时候她被要求凌晨3点起来工作,直到第二天下午1点钟。她生物钟调不过来,夜里失眠,一天只能睡3个小时。


在车间里,她和工人们一起绕着产线走,带她的师傅看她是大学生,没有特别指望她帮忙。她的工作大部分时间是拿着扫把打扫卫生要求很高的车间。她不知疲倦地移动步伐,一天下来,微信步数可以达到20000步。有时候,她也会心想:“我大学毕业为什么会来干这份工作?”


制造业兼容了传统和新兴的工作形态。对于新涌进来的年轻人而言,想要稳住这份工作,就必须重塑对工作的认知。入职后不久,公司的同事就告诉王灿,“要做好重新读一个大学的准备”。


文科生王灿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开会。作为一名项目经理,她必须要了解项目和产品的具体内容,从而参与项目的把关甚至决策。在新能源制造公司,当然就是需要知道一块电池如何生产,如何发电。在会议上,外国客户会滔滔不绝地讲述产品相关的内容,全是用英文,这对王灿来说更加困难。她通常都会把语音转录的文字保存,会议之后去查询一个个单词的词义。直到今年年初,王灿才真正逐渐上手了这份工作。


同是项目经理的李彩尔也要从头学起。过去她对机械完全无感,是一个“讨厌动手的人”,但现在她下了车间一定要找工程师问问,“这个零件是做什么的?”“这个原理是什么?”她还试着组装一辆车。


即便身同样的行业,工作环境也各不相同。对江妍婷而言,制造业的面目似乎更加粗粝。公司包住宿,六个人住在一间廉租房里。但廉租房远离车间,骑电动车上班大概10分钟。路上没灯,江妍婷听说这里出了好几起车祸,她有点担心。一个周末,江妍婷好不容易想出趟门休息,走到厂区外打听,一个大爷告诉她,这附近没有公交车。她落寞地站在大路上,很想回到北方。




潮落潮起

“对我来说,它确实是救命稻草,但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江妍婷说。


江妍婷正在考虑是否离职。在没见到办公室之前,她拿着4000多元的试用期工资,做着每天工作11小时的工作,享受不到快乐,也没觉得学到东西。但如果离职怎么办呢?她又要陷入不确定的迷茫里了。她想好了,下个月必须做决定。“这份工作就像别人啃掉的骨头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离开,她就回家全职备考,继续考研考公。


有人走,有人留。应届生李彩尔至今工作2个月,觉得自己还远没有接触到行业的全部面貌。就在不久前,她被调到一个新岗位。过去,她负责一个项目的前端,比如生产、设计,现在她要负责项目的后端,比如仓储和交付。公司是弹性工作制,规则上要求早上9点上班,但实际上可以灵活调整。她不确定自己会不会面临新的困难,开始感到压力倍增。


尽管如此,两个月的工作经历也足以让她对制造业改观。她感受到了这份工作要比自己想象的有魅力。她还发现,制造业似乎包容所有的人,普工可以是大专起步,研发也可以是35岁以上,越老越吃香,而职能部门的人可以来自各个层次的学校。


一个三本的同事比李彩尔大一岁,有一天,她突然问李彩尔:“你211毕业来这不会觉得吃亏吗?”


李彩尔当时有点回避这个问题,绕着弯子就把问题躲过去了。但后来她发现,这个同事很有能量,“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子”。毕业那年,她把所有的大厂、小厂都投了一遍,根本不给自己设限,最后和李彩尔坐在一起。两个人遇到技术研发上的问题都不懂时,这名负责采购的同事就会主动去请教研发的同事。


在制造业,这样的人数不胜数,他们给李彩尔带来从来没感受过的能量。一个研发的同事整天待在操作间,直到晚上8点多才离开。李彩尔发现他对组装车“非常偏执”,能把一辆车装到百分之七八十对她来说已经足够了,但他一定会让车呈现出百分之百的完美状态。“不同的零件可以组装出不同的车,可能通过不同的组装方式研究出一个新品。”这名研发同事至今已经“攒”了两辆车了。


应届生进入制造业意味着什么?2022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2.2%,增速与上年持平。它是一个落脚点,也是产业更迭的一部分。没有人会小视制造业推动未来的作用,但如何融入新的潮流也是新晋就业者要面对的问题。


“如果好好学东西,还是能在行业里接触很多跨时代的技术。它是实实在在的新天地。如果应届生带着偏见进来,觉得被坑了,那就不好了。”初入制造业的李彩尔说。“归根结底,它和别的行业的工作没什么不同。”


对于已经工作一年的王灿来说,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她每天的工作是开会、沟通,每个月至少还会陪客户下一次车间。有时候接到客户一个电话,就要加班到晚上八九点。她往返于江苏和上海,在车间和写字楼间穿梭。她感知到公司业务正在迅速扩大。她打听到,今年校招,公司已经招了400个人,明年可能要招800个。


外部环境跌宕起伏,她有些侥幸自己站在了可能没那么摇晃的船只上。



(应受访者要求,李彩尔、江妍婷、王灿、张琳皆为化名)



每人互动
你怎么看待选择进入制造业的毕业生?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人物(ID:renwumag198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阿尔及利亚往事他们怀揣“美国梦”,排队进入收容所……官宣!华侨生和外籍生差距出来了,分数高,奖学金少!上海排队房产甩卖,排队美领馆面签...最新利好!上海试点在海归应届毕业生中招录选调生校招资讯|字节跳动研发岗秋招提前批全面启动,2024届毕业生可申请!【7月岗位推送I】应届毕业生岗位来咯!英国大学毕业生年薪大公开!中国留英毕业生收入高于平均水平年轻人不送外卖,进工厂了!拒绝单休的应届毕业生,不是想躺平今日实习|BlackRock推出Placement Program,26届毕业生可报名!今年北美应届毕业生太难、太卷了……年轻人争着进工厂,不送外卖了!首次!上海试点在海归优秀应届毕业生中招录选调生张颂文给应届毕业生的5条建议中石化校招2024届毕业生招聘开启!500强央企,23届可投,内含保姆级投递攻略,偏爱留学生美国应届毕业生去哪里找工作薪水最高?某人正在下一盘大棋【8月岗位推送II】应届毕业生岗位来咯!美国应届毕业生去哪里找工作薪水最高?研究显示...今日校招|字节跳动研发岗秋招提前批全面启动,2024届毕业生可申请!【7月岗位推送IV】应届毕业生岗位来咯!今日实习|BlackRock推出Placement Program EMEA项目,26届毕业生可报名!昔日热门单位也遇冷?2024届毕业生的第一场双选会看看澳洲应届毕业生,一天工作啥样汽車與生活(十五)- 凱迪拉克愛絲阿爾克斯 II 世只有静心才能解决问题月薪3万,应届毕业生涌向非洲张颂文给应届毕业生的5条建议|中企荐读【7月岗位推送II】应届毕业生岗位来咯!留学生利好!上海试点在海归应届毕业生中招录选调生今年北美应届毕业生太难!太卷了!绿卡不如美国护照:孩子回国要参加联考,奖学金少!上海排队房产甩卖,排队美领馆面签...莱镇高中2023届毕业生分享会这届毕业生,50%以上,都没拿到offer:难哭了多少留学生!瞎想什锦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