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走进中南海作讲解,这个宁波人很传奇
本周一,一位宁波人,走进国务院。
当天,国务院进行第三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宁波象山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作讲解,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张国清、刘国中作交流发言。
此次学习的主题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这正是陈纯的学术专长。
陈纯生于1955年,象山石浦人,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国家数码喷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3年,陈纯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计算机应用专家,主要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馆介绍。
浙江大学官网显示,陈纯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研究工作,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近220篇,出版著作3部,授权发明专利65项,主持研制完成“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等多个工程系统,得到全面推广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近年来,陈纯率领科研团队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和系统进行了重点研发,有关成果在相关应用领域得到了全面推广。
这并非陈纯第一次走进中南海。
2019年10月24日,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陈纯曾在现场作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从石浦当农民学插秧,到中南海讲解区块链、数字经济,陈纯有着传奇的求学和成长经历。
“象山发布”称,1974年,陈纯高中毕业后,到高塘公社高二大队插队落户。当时,岛上没电又缺水,劳动也很忙碌,但这段艰苦的知青岁月,陈纯并没有虚度,而是忙里偷闲自己看书,晚上还去公社的中心小学义务教海岛的孩子们读书认字。
热爱生活的陈纯总能在劳动中发现新闻点,他勤于笔耕,积极向浙江和宁波的广播电台投稿。每当他在广播里听到“通讯员陈纯”时,内心都会无比自豪。
因为表现突出,下乡仅一年多,他就被选为象山县知青代表,参加浙江省知青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76年5月,他第一次坐汽车到宁波,第一次坐火车从宁波到了省城杭州,这段经历让他格外难忘。
1977年,陈纯迎来了人生命运的转折点——“恢复高考”。因为从小博览群书,陈纯的文科特别好,但他最终没有报考文科,而是选择了厦门大学数学系。
陈纯说,当时受了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事迹鼓舞。因为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陈纯就报考了厦大数学系。由于高考成绩优秀,他如愿被录取。
大学三年级时,陈纯在图书馆偶然看到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高德纳写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一书,深深为之着迷,于是,他就开始自学计算机专业课程。
1981年,厦大数学系本科毕业时,他跨专业报考了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计算机科学教育家何志均教授。1984年硕士毕业后,他选择了留校任教。
1985年,陈纯开始在职读博,主要工作是完成国家经贸委和浙江省计委下达的“计算机丝绸花样设计、分色处理和制版自动化系统”攻关项目。
经过4年的刻苦攻关,项目于1989年完成,在全行业全面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陈纯因此荣获浙江省十大科技新星和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还得到了杭州市的重奖。
此后,他持续探索和突破,获得一系列成果和荣誉。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
作为“能说一口地道的石浦方言”的宁波人,陈纯曾多年在家乡工作,对家乡发展高度关注、倾力支持。
2020年,在宁波参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智能经济战略咨询委专家咨询会时,他表示:“宁波是我老家,我也曾经在浙大宁波软件学院做了十几年的负责人。”
离开宁波后,陈纯经常回乡参加有关活动,为宁波出力、献策。
2019年10月,在第二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上,陈纯院士与其他数十位宁波籍院士一起,参加“甬籍院士故乡行”。
期间,陈纯还应邀作为宁波市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的专家咨询组组长,对方案提出了详尽的咨询意见,助力宁波数字经济发展和政府数字化转型。
一个月后,宁波市委举行宁波论坛报告会,陈纯就区块链技术发展作辅导报告。
2020年8月8日,宁波城市大脑建设应用启动,陈纯又受聘为宁波城市大脑首席科学家。
“我会尽我所能为家乡服务,让新兴技术赋能经济,让更多高新技术在宁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当天活动中,陈纯院士动情地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