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的英语老师不干了,去改造显微镜了?

我的英语老师不干了,去改造显微镜了?

公众号新闻

“这是一滴河水,肉眼看不出什么波澜,但仅仅放大 40 倍之后,这里就有奇迹,是微观世界里的动物园。”赵铁夫在他的科普纪录片里这样说道。



用显微镜放大物体表面并不难,但眼前这些画面却精美得像“5A 级景区”,这就有难度了。两年来,赵铁夫一步步倒腾,买零件组装显微镜,不断改进照明方式……让这些观测画面从平面,变得有浮雕感、立体感,甚至像是在太空里、大海里拍的。



眼虫像在做瑜伽,棍形藻属像舞蹈博主,穿着玻璃外壳的硅藻像一艘船……他像个热情的导游,介绍着这些微生物,甚至书写以其为主角的“虫生”。


他说,观测考验耐心,也很考验内存。为了拍到旋口虫完整的分裂过程,他就盯了接近 40 分钟,素材量自然也可想而知。



这些在科学框架里做的艺术短视频,在抖音有几百万的播放,《一滴水里的动物园》还被央视网《一帧一中国》栏目转载。


当然,观众留言也纷至沓来,“这是我第一次看虫片”“仿佛被带回了初中的生物实验课,那时离应试教育还很远”……也有人半开玩笑:“谢谢,以后一定喝开水。”但即便是让人讨厌的线虫,有人也说“坚持看完”。


赵铁夫对显微技术的研究,也被香港城市大学一个课题组注意到了。这个专研微纳机器人、表界面科学的小组,给他寄去零件,让他负责重新组装一台适合研究拍摄的显微镜。


赵铁夫也会收到“恶评”,留言者质疑这些高度专业化的内容不大可能是一人所作。更让人们意外的是,他此前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关领域知识,在做科普博主之前,他是一名英语老师,还自称“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他还在视频里提起十七世纪著名业余科学家——列文虎克。“你看他头 40 年的人生,开过布匹店,磨过镜片,没受过高等教育,不会当时的学术语言拉丁语,画画水平差。类似于现在不会英语,PPT 做得不好,现在正在做保安,可人生就是这么神奇。”这个半路杀出来的角色,意外造出了能够放大两百多倍的显微镜,成为经常和罗伯特·胡克这位正经科学家放在一起的先驱。


光学显微镜之父列文虎克丨Wikipedia


“列文虎克是一个地下科学家,他放飞自我,想看啥就看啥,牙垢、粪便、脏水等等,都好奇。”赵铁夫也自称“地下科学家”,“不是说进了研究院了才是在做科研。我认为科研是你带着质疑精神,带着问题,去不断拓展人类的知识边界。”


在采访前我问:“怎么称呼您?”他回答:“您好,叫我科学家就行。”


以下是赵铁夫的自述。


  在科学框架里,完成艺术  


就目前,我还没看到太多和我类似的达人。


我做的科普节目,是全原创,包括拍摄、文案、解说、音乐、制作等。我视频里有很多知识并非直接照搬课本、论文,都是经过自己探索后再呈现。


我认为,这些拍到的画面是目前最好的一种呈现,至少是崭新的一种呈现。


我把我的作品类型定位为“科学艺术”,艺术只管美和有想象力,但科学艺术不行,它得在科学框架里去做,不能乱发挥,但它同时要美。


收集样本,培养草履虫丨受访者提供


为达到我期待的拍摄效果,我买来显微镜零件,一直在改装,同时不断改进照明方式。


我前前后后买过几百个灯丨受访者提供


这是普通显微镜效果,画面非常平



我希望画面可以有浮雕感,更立体,但一台拥有微分干涉(DIC)效果的显微镜非常昂贵,我买不起,干脆自己 DIY。



就像你想拍一个美丽的风景,光照至关重要。在显微摄影这里也一样,照明极其关键。后来我又做了暗场效果,被摄主体是闪光突出的,像灿烂星河:



暗场并不难做,原理并不复杂。我打个比方,比如我想在一个漆黑房间里拍一个人,那我只要从侧面向他打光,那最终拍出来的画面,背景便是黑的,而人就是亮的。但要做到背景足够黑,让画面的对比度更高,就是需要我这个“灯光师”不断调整了。


有天我突发奇想,想还原出微生物活动在水里的感觉,最后也做出来了:



并不是把载玻片上的水染成蓝色就可以,色剂会干扰微生物,我用的是蓝光照明,同时不断调整光照角度,调优光的组合,达到我满意的效果。我甚至还能让水流动起来,这样看起来就更有在大海里漂游的感觉了。


下面是我最早所拍的草履虫画面,灰突突的,像在墙上:



对比下图,你可以看出,前后两种画面质感的区别非常明显。



我这两年对显微摄影的研究,也让一些专业人士看到了。


比如,我刚收到香港城市大学寄来的显微镜零件。他们的一个课题组希望和我合作,让我尝试改装显微镜,用于微纳机器人、表界面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当我拆开包裹,激动坏了,课题组寄来的镜头比我之前用的光学显微镜,在参数上可要高得多,镜头也没有什么磨损。


也陆续会有高校的老师联系到我,问我是用什么样的设备拍出的视频。我说我是自己组装的,对方很惊讶,说他们就拍不出来那种效果。有次,我问他们用的是什么设备,最后得知对方用的是非常昂贵的蔡司显微镜。


在这 400 年中,显微镜的每一次技术革新让科学界受益无穷,从普通光学显微镜,再到电子显微技术,最后到超分辨荧光显微技术……我也希望,在满足对微生物的“窥探欲”之余,自己的“瞎捣鼓”有可能给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领域带来一点改变。


  为何做科普?因为热爱,也因为恐惧  


之所以现在会往“科学艺术”方向去研究、创作,是因为对于一个业余研究者来说,在显微镜技术上的“硬创新”肯定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但我目前,可以做些“软创新”。


那天,我看着青岛的海,突然有了灵感。同一片海,在阴天是灰蒙蒙的,一点不漂亮,但到了晴天,光照充足、绚丽,如果还有几朵云浮在上空,景色一下子不一样了。


于是,我觉得可以先从显微照明上深究,包括光路设计。


我探访过高校和科研院所里的实验室,发现如果对现有显微照明加以改进,效果会更美。算下来,我前前后后买过几百个灯,尝试了无数次。



拍同一个生物,也不是用一盏灯就能搞定的。这盏灯可能只能照亮被摄主体的某个局部,我为了让整体都美观,就要不断换灯,调整灯的组合,让它的每个局部都被照亮。


在做微生物的“灯光师”之前,大概七八年前,我还是一名英语老师,制作的英语学习教程也卖得很好。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放不下年少时的梦想,所以在 2021 年的时候,我就转行当了科普达人。


我从小就梦想着当科学家,但因为高考失利未能去到顶尖高校,也因此走不上常规的科研之路。我大学读的是英语教育专业,读不到一年我就跑了,学历也不要了,只身一人跑去北京,跑清华、北大旁听,开始了“自我教育”。


图源:Unsplash


我常常说,在应试教育上,我是个失败者,没有好好考上好大学,中小学也不满传统教学方式,不听话,但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学习上的失败者。


最早期,我对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非常好奇,便开始研读。这些专业知识自带高墙,我基础不扎实,读不太明白,但这些过程都在完善我自己的学习方法论。


在面对从没系统性学习过的生物学面前,我觉得得做好这四方面:时间管理、信息管理、学习方法和学习动力。这些对学习者来说,都是老生常谈。


我想展开说说其中的“信息管理”。拿时下最火的 AI 来举例,如果我们想要 AI 变得聪明,那就得给它足够的数据,且还要是优质的数据。现在有太多伪知识,我们需要甄别,并屏蔽。


说到 AI,2016 年,Google 旗下的 AlphaGo,以 4:1 的总比分,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成了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 AI。在那时,我就有危机感了。当时我了解的更多的是语言和文科知识,对理工类了解甚少。我觉得,我们行业早晚会被“降维打击”。


老实说,我当科普达人,是因为热爱,也因为恐惧。我害怕在未来不再被需要,害怕被时代淘汰。


当专职做科普和业余科研时,我觉得自己又回到了早年非常专注的“自我教育”状态:在好奇心的促使之下,不知不觉就把知识学了。我开始对着显微镜,观察蜗牛爬行时呈波纹状蠕动的肌肉,观察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一滴水,以及栖身其中的无数只原生动物。 



眼虫像在做瑜伽,草履虫会想方设法越狱,细长条线虫在线“摇人”,要跟抢夺它食物的草履虫干架……我有时觉得,它们没脑子,但有故事!


这一看就是大半天,所以当有人不信这些视频是我单独完成时,我想说的是,当你沉浸其中时,并不会觉得这是一份工作,我就是一边玩一边探索,像个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大小孩那样玩。


不知不觉中,你就已经完成了学习。所以我也说,人们讨厌的不是学习,而是某些学习方式。


  生物有个套路,就是不按套路  


我拍的视频传出去后,收到了一些让我触动的留言,比如有些同学说他因此不再讨厌上生物课,这是我至今最值得炫耀的成绩。


也有人说自己高考失利没能去读生物 A 类大学,生物会一直是他的遗憾。我不敢鼓励所有人都去追逐梦想,但在有天能够有尊严地生存下去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梦想和热爱。


我曾经放下过,但从没有放弃过。现在就是在重新捡起年少时的梦想。现在借由抖音,这些视频让学生朋友燃起对生物的热情,哪怕只是让他们不再讨厌,知道学习另有让人愉悦的方式,我都觉得有成就感。


抖音评论区还有人晒出观后笔记


我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做出更立体、更清晰的显微纪录片。在和这些微生物打交道时,我觉得生物其实有个套路,就是不按套路。我觉得人也应该如此。


记得当时我拍草履虫,发觉它们跑得太快了,根本拍不到。教科书上的做法是在载玻片上撒点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以此来固定草履虫,但对用量很精细,放大后也不美观。我突发奇想,用丝状藻类代替棉花,发现对于我的拍摄来说,这些藻类也能束缚住草履虫,还会在蓝光下闪闪发亮!


我的科学工作并不规范,但探索之路没有标准答案。


就像我还不太了解微纳机器人、表界面科学这些专业领域,但没准我这种门外汉也能用别的解法一点点突破呢?


我们时代已经变了,早先不需要人们死记硬背,现在更不需要。我们有互联网,有 AI,我们不需要一个个人肉数据库。我们需要的是人类的创造力。


这种创造力来自何处呢?质疑精神和叛逆行为,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


科学不是一个真理,是一个有效模型。我们对微生物的了解还是冰山一角,可探索的空间可太多了。


我经常说起这段历史:1665 年,一本讲述微观世界的畅销书《显微图谱》出版,作者是罗伯特·胡克。这位正统科学家用复式显微镜放大观看了昆虫、雪花和薄木片,发现了细胞(准确来说是死去的植物细胞壁),并将其命名为“cell”,被沿用至今。人们提起胡克,也会提到列文虎克。他 40 岁才开始科研,但这位地下科学家发现了细菌,还成了光学显微镜之父。


人生就是会有很多意外!活着不易,愿能把生命留给热爱。追梦不晚,因为还有余生。


受访者:赵铁夫

作者:malt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看到显微镜下的图像,我好像遇到了八级地震“比盐粒还小”的“LV”手提包卖出46.2万元,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比一粒盐还小的“LV”包拍出46万,用显微镜才能看清学生暴雨中军训,老师在旁边撑伞躲雨,家长不干了Kits又要免费送眼镜了,连镜片都是白送的,给自己薅一副免费的眼镜吧澳洲亚裔母女面临遣送回国!当地人不干了,发起活动力挺留澳这世上总有人默默相守太突然!数万名从业者都不干了,整个行业或将停摆……我儿子不会英语,却是我最好的英语老师(非广告,纯个人心得)显微镜围观最小LV包包,比一粒盐还要小!6万美金被人买走~【科学家项目寻求合作】扫描探针显微镜、工业智能知识库、光学传感材料三个项目早期锚定 | 络绎科学成果转化周报第3期和AI口语老师聊完68个话题,我对学英语顿悟了疯狂!比一粒盐还小的“LV”包,拍出46万天价!显微镜才能看清…急需线上汉语老师!只要普通话标准你就有机会!华为手机显微镜专利曝光,英特尔暗示微软将推出Win12,小米高级副总裁张峰将离职,苹果多款新机型破发,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华为手机显微镜专利曝光/ iPhone 15 Pro多款机型破发/ 王者荣耀仍居中国手游收入榜首漫游天堂小镇塞多纳浙江李老师举报12名老师不正关系胖东来:老子不干了!!11岁孩子被老师不断羞辱后跳楼,老师却说自己是“幽默式教学”用4.3英寸屏幕观察放大800倍后的微观世界,这款显微镜算顶流了吧!Nature:基于人工智能的开源软件,正在标准化显微镜生成数据的图像格式生命旅途长,去体验去爱去改变 | 人间日签Meta将苹果头显视为2007年iPhone/华为手机显微镜专利曝光/微软明年或将推出 Win12系统《七絕》花期 2023年6月28日罕见突发!好莱坞全面停摆!数万名编剧和演员都不干了!胖东来:老子不干了!升级款二代科学罐头显微镜,250倍放大,赠样品盒及标本工具,开启孩子的微观之旅。合肥“10元盒饭姐”被逼停业痛哭:“不要再糟蹋我的饭菜了,我不干了行不行!”3天忘光单词,35岁英语老师不知自己是谁!越来越多年轻人得这病 !“细胞长这样…”火爆幼儿园、小学的儿童显微镜,功能多,倍数高,娃上手就会63年来首次!数万名从业者都不干了,整个行业或将停摆……受伤缝7针还在强撑唱跳,她怎么就不配出镜了?《五絕》棲 2023年6月30日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