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机会日益渺茫:2023年清华北大仅有40%的学生来自裸考说明了什么?
转载:星球数据派
【写在开头】
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别忘了给视角学社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预防失联,请关注视角备用号:
正文
清华、北大作为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名校一直是无数人心中最高学术殿堂。然而近些年民众普遍感觉清北的招生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裸考通道似乎在收窄。事实也证明普通高考在清北每年所录取考生中所占的比重确实呈下滑趋势,多元招生甚至成为清北两校招生的主流,裸考通道不再是通往清北的主要渠道。
2021年清华北大本科录取来源统计:
2022年清华北大本科录取来源统计:
2023年清华北大本科录取来源统计:
01
多元化招生成为清华、北大的主渠道,
裸考进清北越来越难
从过去三年北大、清华两所大学本科录取的考生数据很明显的可以看出,通过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校专项、保送生、高水平运动会、高水平艺术团等非统考渠道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超过总高考学生人数的50%,且所占比例还有提高趋势。未来包括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校专项等多元招生方式将成为今后顶尖大学招生的主渠道。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学生而言,仅靠“裸分”进入北大、清华越来越难,绝大部分学生则通过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校专项、保送等等各种方式录取,普通人如果想靠自己的高考裸分成绩考进清华北大会更加困难。
对于学校而言,北大、清华作为国内最顶尖的名校,无论是从选拔更加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学生出发,还是提前锁定顶尖生源都符合学校“利益”,而多元化的升学路径也为学校提供了选拔顶尖人才的合适机会。
其实,通过“裸分”不仅很难进入顶尖名校,即使录取了也很难进入他们的优势专业。以清华首届智班为例,2019年5月,清华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堂班”,与姚班地位平齐,姚期智出任首席教授,并亲自授课。目的也很直接:培养人工智能领域领跑国际的拔尖科研创新人才。但根据清华官方公告,当年智班录取的30人中,有14名保送生、12名自主选拔考生以及4名高考统招学生。可见清华首届智班87%的学生来源于多元升学选拔,统招进去的只有4人且多为各省高考状元,普通考生的身影难觅。
02
多元化招生与社会公平如何保证
多元招生方式成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招生的主渠道,录取学生占比超过全部学生的50%,普通人裸考进入清华北大越来越困难,这个问题涉及到高校招生机制和社会公平的议题。
首先,多元招生方式的引入是为了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旨在减少对单一考试成绩的依赖,促进高等教育招生录取过程的多样性和公正性。这样的招生方式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特长和潜能等因素,有助于发现更具潜力和综合能力的学生,为高校招生带来更多的选择。
然而,施行多元招生方式可能导致一些普通考生在竞争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等渠道往往需要学生在学科成绩外具备其他突出的能力或特长,这对于没有特长或资源条件较为有限的学生而言,可能会增加他们进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难度,造成竞争的不均衡。这也引起了一些社会关注和讨论,强调高校招生应该保证更公平的机会和平等的竞争环境。
这个问题时需要权衡不同的因素。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和发展招生机制,使其更加公平和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确保多元招生方式的实施不会只重视特长或其他因素,忽视学术能力的重要性,从而维护教育的公正性和质量。
此外,社会也需要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享有优质教育。政府和教育部门可以推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以减小普通考生与其它渠道考生之间的差距。
总之,多元招生方式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一种手段,旨在综合评价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对于选拔具备特长和潜力的学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在推行多元招生方式时,应充分考虑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确保所有学生均有公平的机会追求高等教育的梦想。
更多精彩:
相关阅读:
“杀死培训机构”,究竟能否实现教育公平?
弱化英语教育可能加剧教育不公平
上野千鹤子东大开学演讲:等待你的是一个不公平的社会
转载:星球数据派,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