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打回来,我们要打起精神抵挡
作者 | 陈 卓
如今,太阳底下很容易找到新鲜事儿,尤其是气温持续升高的时候。
比如今年,北极圈内最高温度一度升至32.5℃,有人在格陵兰冰原上穿着短裤打排球。高温下,冰川融化的速度加快,一架1968年坠毁的飞机最近在阿尔卑斯山阿莱奇冰川被发现。刚刚过去的7月,破纪录的高温甚至让英国地铁、火车减速减班,以防轨道因高温变形发生危险。热浪一遍又一遍地冲刷着我们的生活,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已经很难统计,这到底是第几个“史上最热的夏天”。我们只是一遍又一遍震惊于逼近极限的温度,谈论着被太阳烤出来的稀奇景观。面对高温,熬,就是我们的回应。熬过这一年,再准备看下一年奇景再现。
很多习惯了空调房的人,观看太阳下种种光怪陆离的碎片信息,就以为了解高温。必须重申的是,高温是一种气象灾害。它在全球造成的人员死亡比洪水、龙卷风、强风暴加到一起还要多。只是不同于狂风洪水,高温并不是伴着肉眼可见的震撼而来,而是在慢慢的炙烤中给我们带来伤害。因此,我们才可以在对摧枯拉朽的洪水感到恐惧的同时,用“井盖上煎鸡蛋”等伎俩去调戏热浪。
说起来,我们甚至在对高温热浪天气的预警标准上还没有达成统一意见。中国气象局规定,连续3天以上日最高温度超过35℃,就达到了高温黄色预警的标准,这样的天气过程也被称为热浪。但世界气象组织则将该临界温度设定为32℃。美国国家天气局、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气象部门在进行高温预警时,还要综合考虑气温和相对湿度等因素。
但是不管怎么定义,热浪都是人类的一个致命对手。2003年我国南方的罕见高温使中暑人数明显增多,南京市两家医院仅1天收治中暑患者就超过400人。3年后,重庆、川东、湖北西部、陕西南部等地又遭受罕见的持续高温热浪袭击。四川乐山市两家医院在一周时间内救治“热病”患者6000多名。
2013年我国南方出现了1951年以来最强热浪,有337个县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有372站次高温突破历史极值。这一年的7月,上海中心城区就有13人因高温中暑死亡。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铠甲,让我们可以更加坚强地面对很多灾难,高温却是无孔不入的。今年,在因高温而死亡的人员名单上,我们看到南充的一位干农活的老人,西安的一位建筑工人,开封洗碗厂车间的一位女工……
是时候打起精神应对高温了。
我们当然应该着眼长远,讨论一些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的话题。但是现在,面对正在发生和即将重现的高温,我们应该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打一场硬仗。
2021年8月,中国气象局印发《高温监测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方案提出要建立精细化网格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监测业务,将全球高温实况产品分辨率提高至5公里,中国区域提高至1公里。
这是一个开始。定位准确才能精准预警,面对高温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准确的预报系统。这种准确是指数值的精度——这些年我们的高温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但仍存在高温监测精密度不够、极端或持续性高温事件预见期较短等问题;也是指向公众传达无误——对于很多人来说,气象部门公布的温度和体感温度有差异,这个差距也应该弥补。
实际上,决定人类体感温度的,除了温度以外,还有太阳照射、风速、空气湿度等等。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的一项标准采用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GBT)指数(一个用来评价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热对人的影响的综合温度指标)来反映人体受热程度。有研究称,WGBT超过28℃,中暑人数会急剧增加,超过31℃人体将无法排热,应该停止所有户外活动。为了预防中暑,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很多国家和地区会像天气预报一样发布WBGT值。
今年夏天,湖北气象局开始发布体感温度预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也于6月16日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我们也在尝试用更直观的方法向公众传递天气信息,但如何能让这种传递更有效,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路。
气象数据还不能直接帮我们应敌。它必须在各个层面流动起来,才能激活更多的力量。2013年7月30日,中国气象局发布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根据《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这是关于高温的最高级别应急响应。是要求包括电力部门、住房城乡建设、水利等部门、建筑、户外施工单位等都加入进来的战斗。
数据显示,今年我们遭遇的是1961年以来第三强高温,仅次于2013年和2017年。广州在不久前启动了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江苏、湖北、河南等地也曾启动过不同等级的应急响应。面对大面积高温,更高层级的应急响应是否能有助于调动更多力量,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世界气象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联合发布的《热浪与健康:预警系统开发指南》曾经提出,“应制定一个权威机构来协调应对热浪”。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进行类似的尝试。最近一个发布高温健康紧急状态的是美国费城的卫生局。在这种紧急状态下,当地包括老龄化公司在内的机构开始行动。不仅加强对无家可归者的日间宣传,还提醒市民检查老年朋友、亲戚和邻居的情况,并建议没有空调的人通过拜访有空调的朋友或亲戚来避暑。市政府将开放各种备用的避暑场所。有研究证明,这样的方式看起来简单,却行之有效。
高温炙烤的是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哪个环节可以逃脱热浪的笼罩。面对高温,我们还应该知道的是,2012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对户外工作者在何种气温下应该停工等作了明确规定。然而至今,不管气温如何,我们都能看到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在太阳下奔跑。
我们还应该知道的是,从10年前就要求发放的高温津贴,至今仍有人说没有收到。同时,一些地方发放标准多年未变,与不断上涨的物价相比,津贴已难以满足高温环境劳动工资性补偿的需要。
我们还应该知道的是,疫情常态防控下,如何为核酸采样员降温,还有待进一步的规定。有些地方让采样员脱下包裹全身的防护服,穿上蓝色的隔离衣。这样的措施是否能在全国,尤其是易发高温地区推广,还需讨论和明确。
我们要知道,这些才是面对热浪时我们可以筑起的堤坝。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