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过半,拎得清才过得好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有书”,加⭐星标⭐不迷路
全球知名智库研究员、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乔纳森·劳赫,提出了“U型幸福曲线”理论:
人类的幸福感在20岁左右处于高峰状态,随后逐渐下降,直到50岁后才重新上扬,在时间轴上呈现一个U型。
链接到整个人生中来看,中年的幸福指数最低,却也是关乎下半场的关键期。
人生过半,拎得清这三件事,才享得尽下半场的福。
不拘过往
在网上看到一个提问:
“有没有哪一个瞬间,让你特别后悔过去的选择?”
网友小马回答:
“周末家庭聚餐,父亲又责怪我当年没有报考师范院校,当上公办学校老师。
如今快四十岁还在拼996,挣前途,混人脉……”
心理学上有一个“蔡格尼克记忆效应”,说的是:
与已经完成的事情相比,人们会对没能完成的事情更在意,并让它久久停留在脑海里面。
在“走不出过往”的心理影响下,会不由自主地对当下的生活心生懈怠。
《武林外传》中有一集,几个老友各自抱怨着生活的不如意,感叹没有活成理想中的自己。
白展堂幻想着,假如自己当初去学习医术,现在肯定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神医;
佟湘玉想象着,如果夫君没有早死,两个人或许已经有了孩子,生活团圆幸福;
吕秀才真正的人生理想,不是当账房先生,而是做生意……
在对当下生活的不甘中,剧情按他们的设想重新演绎了一遍。
从医的白展堂收入微薄,他手无缚鸡之力,看着心上人被欺负,只能暗自后悔没习得一身好功夫;
佟湘玉的婚姻充满背叛,她只想拼命逃离,在遇到真正的意中人白展堂后,恨不能马上重获自由身;
做了生意的吕秀才既无文化又无谋略,面对危机时判断失误,导致经营失败。
看似无厘头的剧情,却传递出一个道理:
假如人生真的可以重来,有机会换一种选择,也难免产生另一种遗憾。
世间并没有完美的选择,结果如何,只取决于怎么做怎么想。
后悔已经错过的选择,只会陷入错综复杂的纠结;
抬眼看向手握的幸福,才能焕发坚定踏实的力量。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这些生活中的‘慢性日常麻烦’,看似都不是大难题; 但它们发生在计划之外且难以掌控,一波接着一波侵袭而来,不断考验我们。”
“生不为良相济世,亦当为良医济人。”
“中年之后,最忌讳的就是思维僵化。”
有书君精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