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内。虽然 Hp 在 1982 年被发现,但在其之前也有许多的学者为此作出过研究。其发现历史可以简单总结如下:1994 年 WHO 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 Hp 感染列入胃癌的 I 类致癌因素,Hp 在胃内定居,通过破坏胃粘膜屏障的极性和完整性而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的发生。近年来关于 Hp 的认识已经形成共识,幽门螺杆菌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Hp 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启动一系列致病事件导致萎缩性胃炎、化生、异型增生甚至胃癌的发生。根除 Hp 不仅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主要方法,还可预防胃粘膜癌前变化(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胃癌发生率。其最佳根除时间为癌前变化发生前。由于地区感染差异、患者依从性和细菌耐药等因素存在,导致 Hp 根除效果并不理想,如何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根除方案,提高 Hp 根除率是每个消化科医师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滥用抗菌素所致的耐药,是 Hp 根除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合理选择抗生素对规范的根除 Hp 治疗至关重要!导致抗生素耐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抗菌素饲料添加、抗菌素应用谱交叉(畜间与人间)、家庭抗菌素滥用、临床抗菌素滥用及抗幽门螺杆菌不规范用药等。根除 Hp 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感染及耐药情况,基于药敏试验结果及个体差异,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目前 Hp 根除治疗中,四联疗法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其中抑酸剂 PPI 需要根据其抑酸作用选择,受药物作用强度、宿主参与 PPI 代谢 CYP2C19 基因多态性等因素影响。选择作用稳定、疗效好、受 CYP2C19 基因多态性影响较小的 PPI,如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可提高根除率。
③ 疗程规范化:疗程一般选择 14 天,根据患者根除情况选择恰当的二线疗法和补救疗法;④ 个体化治疗:有条件者可以在根除治疗之前先做药敏实验,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⑤ 联合使用铋制剂,改善治疗效果。
中国第六次幽门螺杆菌共识推荐大剂量二联方案及铋剂四联(包括 5 个抗生素组合)均为可供选的根除方案。
表. 铋剂四联方案中推荐的抗生素组合
大剂量二联方案即含双倍剂量 PPI 和每日 ≥ 3 g(分 3 次或以上给药)的阿莫西林方案,总疗程 14 天。
该共识的推荐方案中去除了含有呋喃唑酮的两种方案,但既往有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用药史,估计根除 Hp 困难的情况下,可再权衡利弊后选择呋喃唑酮四联方案。① 方案选择应充分考虑疗效、费用、不良反应和药物获得度;② 询问既往抗生素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病史,既往已应用过的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等,应尽可能避免再次应用;③ 应尽量选择含阿莫西林的方案(青霉素不过敏者);④ 采用两种低耐药率的抗生素组合较易获得高根除率;而一种低耐药率与另一种高耐药率的组合,根除效果不如两种低耐药率组合稳定;⑤ 含克拉霉素和/或左氧氟沙星的方案不能重复应用,重复应用甲硝唑时剂量需要增加至 1.6 g/d;⑥ 疗程尽量选择 14 d,除非相关研究已证实 10 d 疗程根除率 ≥ 90%。
根除过程中避免不规范的抗 Hp 感染治疗方案,如:② 小剂量或大剂量的使用某种或某几种抗 Hp 药物;③ 单独使用抗酸剂,没有期限的疗程或断断续续用药;④ 补救治疗应间隔 2~3 个月,告知根除方案潜在的不良反应和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联合利用微生态制剂:某些微生态制剂可减轻或消除根除 Hp 治疗所致肠道微生态失衡。其主要通过免疫调节、抗菌因子分泌及加强黏膜屏障等机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并提高 Hp 的根除效果。
个别胃黏膜保护剂被证实有抗 Hp 作用,替代铋剂用于四联疗法可获得相同疗效;重视口腔 Hp 在胃 Hp 根除和复发中的作用;某些中成药及草药有提高 Hp 根除率的作用,其确切疗效和如何组合根除方案,尚待更多研究验证。
1. 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 年)》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等;《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3. Kyoto Global Consensus Conference;Kyoto global consensus report on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tis
4. 陆红教授: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治疗篇)初步解读。
5. Yang JC, Lu CW, Lin C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May 14;20(18):5283-5293.
6. Sugano K et al. Gut 2015;6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