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英文诗歌中的教师形象

英文诗歌中的教师形象

文化

从诗歌创作来看,近现代围绕教师主题而出版的英语诗作虽然不多,但是极具代表性。在这些诗人中,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向中国的孔子致敬,爱尔兰诗人奥利弗·戈德史密斯在乡村教育背景下探讨教师身份的变迁,苏格兰诗人卡罗尔·安·达菲描绘了陪伴孩童从天真走向成熟阶段的启蒙教师形象。


温斯洛·霍默绘画作品《红颜色的校舍》


1




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对中国孔子的迷恋始于20世纪初的伦敦,那时他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诗歌并阅读孔子的著作。1913年,当欧内斯特·费诺洛萨的遗孀请庞德编辑并出版她已故丈夫的手稿《作为诗歌媒介的中国文字》时,庞德就开始系统地阅读孔子的经典著作了。


孔子是古代的“教师代表”,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庞德对儒家伦理的宣扬主要体现在他的现代史诗《诗章》中。《诗章》(The Cantos)里有一个明显的中国文化维度,这个维度的建构以《第十三诗章》中的孔子形象最为突出。它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兼收并蓄”“秩序”“中庸”为关键词,分别指代与人相处之道、治理国家之道和齐家之道,三者皆是庞德追求的理想状态。


在《第十三诗章》的前半部分,庞德在诗歌结构上模仿《论语》的成书手法,以夫子和弟子的问答来刻画孔子对“兼收并蓄”的理解。面对期待有所建树的弟子,夫子问他们对御车、射箭和演说三种事业的选择:“我们无所成名。/执御乎?/可成名,/或执射乎?/抑或演说?”面对这种问题,弟子们答案各异,分别给出军事防御、从政为官和投身宗教活动这几种不同的答案:“子路说会有序防守,/冉有称如果是他来治理,/一定比现在更加有序。/公西赤更想在山上建造一栋小寺庙,/外貌井然有序,/显现得体的礼仪。”当问到哪一种选择更明智时,夫子坦言:“这些都是正确的答案,/也就是说,各有千秋。”


“秩序”也是庞德在《第十三诗章》中强调的关键词。庞德转向《大学》和《中庸》,探讨了秩序与治国的关系,这也是该篇诗章的重点所在:“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秩序/他就无法在周围树立秩序;/而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秩序/家庭也不会依适当的秩序行事;/如果王子内心没有秩序/他就无法在领土上确立秩序。”庞德从小到个体、大到家庭和国家这三个角度强调了秩序的重要性。面对动荡不安的经济大萧条,庞德希望当时美国的政客们可以像孔子笔下恪守秩序的人一样,带大家走出危机。


提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中庸”更是不得忽视的关键词。“任何人都可能走向极端,/超越目标很容易,/但在中间保持坚定则很难。”庞德的诠释恰到好处,此处的“中庸”指代从不同的对立面出发,力求做到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的境界,与《礼记·中庸》中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定义呼应。


庞德将孔子比作圣人,这是对中国教师伦理的肯定。美国著名学者、庞德研究学家约翰·诺尔德(John Nolde)在专著《东方之花:埃兹拉·庞德的中国篇章》中这样评价庞德的使命:“中国圣人(孔子)曾经认为他是一个传承者而非创造者,他的职责是保留古老的真理,以便传给后代。庞德设立了一个类似的任务,即向西方世界传授中国历史、文化和儒家伦理,这是他的目的。”


庞德认为孔子能够代表中国伦理与哲学思想,且他所代表的思想有助于拯救美国混乱的状态。结合当时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就不难理解为何庞德尤其对这位中国老师感兴趣。庞德宣扬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意在为当时动荡的西方世界提供一种哲学上的参考。


2



爱尔兰18世纪著名诗人奥利弗·戈德史密斯(Oliver Goldsmith)出生在牧师家庭,1756年,他迁居伦敦,后得到萨缪尔·约翰逊等作家、学者的赏识而扬名文坛。他在1770年出版了长诗集《荒废村庄》(Deserted Village),一方面憧憬着曾经朴实的乡村生活,另一方面又控诉了破坏土地的圈地运动。但很少有人留意他对乡村教育的关注,《乡村校长》(The Village Schoolmaster)便摘选自这首长诗集,它刻画了乡村教师的“标准形象”,以及在特定时期中乡村教师的身份变迁。


戈德史密斯追溯了童年时代坐落于奥伯恩的小学,将那里描绘成乡村教育的典范。从学校的地址开始,诗人就一直衬托这所学校的与众不同。诗中的学校隐匿在村庄外沿的村舍中:“在远处那蜿蜒的篱笆旁,/荆棘花在无私地怒放。/在自己喧闹的住宅中,/乡村教师教导着学生。”与随处可见刻有“禁止入内”的围墙相比,学校被蜿蜒的篱笆环绕。当诗人用“无私”来形容怒放的荆棘花时,实则赞扬了乡村教师将私宅改造成教室的无私奉献,这更是划分了农场主与乡村教师之间的界限。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乡村教师。活的乡村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此处的“活”蕴意深厚,既指严谨的治学态度,又不乏适度的幽默感。


本诗中,孩子们对教师敬畏有加:“他很严厉,看起来严肃,/我懂他,旷课学生亦然;/清晨,颤抖的学生就会/从表情查探当天的灾难”,“皱眉时,各种猜测扩散,/传达了令人沮丧的消息。”简单几笔,戈德史密斯勾勒出旷课学生的紧张情绪。面对这位严厉的教师,善于察言观色的学生常因他的突然皱眉而不安。


诗人笔下的教师形象之所以鲜活,也体现在幽默感上。诗中的教师用幽默化解师生间的僵局,总能适时地讲出笑话。面对他的笑话,即使有些并不好笑,学生们也能积极回应:“他讲笑话,即使不好笑/学生也附和着捧腹大笑。”时而令人生畏、时而憨厚可爱,在一畏一笑之间,乡村教师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


陶先生所言“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和改造社会的精神”代表着教师渊博的学识和伟大的抱负。在18世纪的英国乡村,识字和计算都堪称是卓越的能力,因此村庄里的普通工人、农民都对这位教师极其尊重:“村民公认他知识渊博;/认为他定会写字和算术:/量地,预测季节和潮汐,/甚至有传言说他会计量。/在辩论方面,牧师善辩,/虽被说服,他仍能争论。”可见这位教师在语文、数学、测量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都具备综合教学能力,甚至在以辩论见长的牧师面前都不肯认输,口才了得。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乡村历来教育资源匮乏,当戈德史密斯向读者赞美这位具备综合能力的乡村教师时,也无奈地掩盖了这里缺乏教师资源的真相。


在农村,圈地运动给依赖土地为生的村民带来了难以抚平的伤害,对乡村教育的破坏尤为严重。当诗人重返故里,那个昔日淳朴且充满希望的村庄如今荒芜不堪:“时过境迁,名声成过往。/他成功的地方遭到遗忘。/那里荆棘高昂地抬着头,/曾是让路人留意的路标,/激发灵感的房子已破败。”贪婪的资本游戏打破了奥伯恩宁静的生活,这种破坏力刻画在被圈占的土地上,还体现在未能扎根的基础教育中。曾经被村民敬畏的教师,连同曾经用作教室的住宅都遭到遗忘。引文中不驯的“荆棘”与若干年前怒放的荆棘花首尾呼应,暗示此时的乡村虽物是人非,但是象征自然生命力的花朵却从未向命运低头。


3



卡罗尔·安·达菲(Carol Ann Duffy)在2009年至2019年担任英国的桂冠诗人,应算是第一位担此职位的苏格兰女性诗人。她曾用细腻的文笔回忆过自己的老师。《在蒂尔舍夫人的课堂里》(In Mrs Tilscher’s Class)收录于诗歌集《另一个国家》(The Other Country)中,诗中达菲描绘了学生从小学时的天真,经过青春期的懵懂,最终到达成人阶段的整个过程。具体来说,与威廉·布莱克的《天真之歌》《经验之歌》这两部诗集类似,《在蒂尔舍夫人的课堂里》也表现了成长的主题。


第一个诗段展示出无忧无虑的画面,同学和老师都珍视美妙的童年时光,没有指责,没有严格的规矩,只有校园内纯粹的享受:“只需手指一挥,蓝色的尼罗河,/就有你旅行的踪迹。沿着路线,/蒂尔舍夫人一路面对风景吟唱。/塔纳、埃塞俄比亚、喀土穆和阿斯旺。”这些蒂尔舍夫人随意勾勒的古老文明就像一种咒语一般令学生神往,似乎每个名字之后的停顿都可以让孩子们暂停片刻,让想象力去驰骋。世界就是知识的宝库,而教室内的孩童透过窗户就可以探求未知的知识。正如诗中所言:“窗户打开,由一根长杆支撑。/跑来的孩子,摇动着欢快的响铃。”此处的“窗户”是通道,是蒂尔舍夫人提供的捷径,而“长杆”则是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世界的蒂尔舍夫人。


达菲在第二个诗段开始重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步入社会做准备。此时达菲继续使用典型的意象,重现学生在教室里的经历:“学校胜过家。迷人的图书。/教室闪耀着像糖果店一样的光芒。糖纸。彩色的形状。”诗人将学校比拟为甜品店,充满梦幻般的特征。


“迷人的图书”应该是摆满阅读角的绘本,而“糖纸”则是学生喜欢的那些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收藏品。童年的记忆中隐约出现成人世界中令人不安的痕迹,这为孩子们迈向经验那一步埋下伏笔。在阅读中,学生开始接触到令他们惊恐的故事情节:“布雷迪和欣德利/已经消失,就像罪行中不安的污迹。/蒂尔舍夫人爱你。有些早晨,你发现/她在你的名字旁留下了一个漂亮的金星。/削尖的笔缓缓地、谨慎地散发着香气。/传来用不同方式乱奏的木琴声。”


据记载,伊恩·布雷迪和迈拉·欣德利于1963年至1965年期间在英国曼彻斯特残忍杀害了五名青少年,就像梦幻之旅戛然而止,本来无忧无虑的学生突然遭遇险恶世界的打击。此时,蒂尔舍夫人的爱是治愈学生心理困惑的良药,她用“金星”向学生传递关爱和鼓励。诗中削铅笔与奏木琴的意象具有深刻内涵:诗人选择“缓缓地、谨慎地”削铅笔,有面对成长中的困惑时那种谨慎小心、静等花开的态度。奏木琴时也并非一定遵照唯一的歌谱,诗人暗示教学中要尊重多样性,允许学生创造性发挥。


在后面的诗段中,“经验”渐渐步入主题。伴随学生的成长,更多烦恼也出现在蒂尔舍夫人的班级,这使她陷入困惑中:“第三个学期时,墨水般的蝌蚪/从逗号变成了感叹号。三只青蛙/被捣蛋鬼释放,在操场上跳着/呱呱叫着,后面跟随着一队孩童/远离了午餐的队伍。”本诗段中“蝌蚪”的隐喻极为明显,就像从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众多学生从“逗号”成长为“感叹号”,必然耗费了蒂尔舍夫人的大量心血。


最后诗节中,诗歌口吻再次转变,暗示着青春期到来时性意识的萌发。达菲不断在形容词上加力,凸显学生们燥热的感觉。当问她关于生命起源这个问题时,很明显蒂尔舍夫人不方便回答:“蒂尔舍夫人微笑着,/然后转身离开。”她的态度依然温和,但是孩子们现在必须自己去探索。与前一段温柔、仁慈的形象不同,蒂尔舍夫人的转身表现出了一种决绝感。


当学生还在童年阶段时,蒂尔舍夫人毫不吝啬地付出关爱,带给孩子们简单而纯真的时光。因此,诗人回首童年时充满怀旧情怀,将其看作一段幸福无法重获的回忆。随着学生们不断成长,蒂尔舍夫人更加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诗中描绘的青春期期待与恐惧并存,充满了紧张、困惑和兴奋的张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人类知识财富的播种者,诗人庞德对孔子的崇敬,正是基于这一中外相通的认知。戈德史密斯与达菲的诗歌,同样礼赞教师的价值,在偏远的乡村,在人生的起点,总有人为我们推开一扇窗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看电影昆丁:Django Unchained回国见闻 - 北京餐饮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47号作品 ​饶江宏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45号作品 程祥波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49号作品 ​吴成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53号作品 ​张化林投资之路:“穿越”不同季节,创作自己的散文诗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64号作品 靖培生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67号作品 代古成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57号作品 周建华二百海里独漂●余劫(5/5)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50号作品 ​梅苑飞雪美洲诗歌中的亲情书写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44号作品 卓主松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63号作品 杜文輝美国就是刀郎歌中的那个“罗刹国”!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52号作品 ​阮任初《不虚此行》:一部献给普通人的散文诗!挪威人是天生的仲夏音樂鼻祖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58号作品 文广宇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62号作品 林喜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51号作品 ​熊虎三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54号作品 ​王从飞女性形象管理课:让你找到自己最佳的形象定位,轻松变美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46号作品 ​馨仪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42号作品 李兆芳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59号作品 王培森以诗明志抒写保护自然态度及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美国华人高中生张胤博创作出版英文诗集《RESONANCE OF WILDERNESS》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48号作品 魏兵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60号作品 康征ccl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43号作品 章耀雄“新手”教师如何变成“熟手”教师?特级教师曹勇军分享专业成长的秘密……|精选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61号作品 范铁志世界诗盟”加拿大诗歌节“诗歌大赛(第五届)第66号作品 王方林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