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返:歌手唱走调,全是我的锅?
跑调、错拍、音不稳……纵观各大晚会的现场表演,每年都会有几个出圈的音乐“车祸现场”。伴随着这些车祸现场,总有一个词会被反复提起:耳返。
耳返,堪称现场的歌手之光,遮羞之火,同时也是“车祸现场”的首席背锅侠。
成也耳返,败也耳返。音乐综艺、演场会甚至是春晚时,台上的歌手戴着的这些“普通耳机”,怎么就成了左右唱功的关键所在了?
耳返:不只是耳机
耳返的全称是“耳机返听系统”。严格来说,它并不指某个单一设备,而是由几个软硬件组合出的一套监听系统。这套系统除了戴在歌手耳朵上的“耳机”外,还包含发射和接收设备。
耳返的作用,是让佩戴者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听清各种声音。耳返里除了伴奏之外,根据演出形式,还可能会有现场乐器的声音、人声(尤其是和声或是合唱歌手的声音)、让歌手保持节奏的节拍声,以及导演或音控老师的实时对话。
网络上有人制作Taylor Swift巡演版本的耳返混音版本伴奏,其中不仅有伴奏音乐,还包含了歌曲切换、主副歌切换的提示音和首句导唱提示。丨Miguel Chávez/Youtube
而这些声音也不是一股脑叠加在一起。人声、器乐声、伴奏声等声音的大小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调试,一旦出问题,可能会马上影响到歌手的表演状态。
除了歌手,最经常戴耳返的是鼓手。耳返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听力,还有他们打起鼓,真的很难听清其他声音,不戴耳返,可能自己错拍了都察觉不到。我们在最近热门的音乐综艺里甚至可以看到,一个乐队全员现场戴耳返的情景。
不过,这种现场演出一般都会设置不止一台音响,歌手站在台上,怎么会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呢?
唱歌第一步:听听自己在唱啥
歌手在舞台上站着好好的,也没人“暂时将你耳朵捂了起来”,怎么会听不到自己在唱啥?
现场舞台一般会设置多个角度方位的音响,但绝大部分音响的朝向是面对观众。这就导致舞台上的歌手很有可能听到四面八方的“回声”,而且是分离的回声。
无论是人声还是乐器声,声音从低频到高频都有不规则的分布。高频声音波短且穿透力弱,容易被障碍物阻挡或反射。低频声音,波长长且穿透力强,但指向性弱。这就会导致站在音响后的歌手,听到的声音比我们“嗡嗡”多了。原本伴奏里的细微的乐器共鸣,高亮的音色,传到音响后的歌手耳里,可能只剩下咚咚鼓点。
台下的观众在未经专门设置音箱的位置,也听不清歌手在唱什么。丨Owl拍摄
歌手还可能会持续在舞台上移动,这也会导致他听到的声音会持续变化。如果歌手还跑去和鼓手互动,那他估计连音响都听不到了,因此靠现场音响当伴奏,变数太大。
听不到自己在唱啥,就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迈入了“车祸现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验:戴着耳机跟着哼歌时,自我感觉十分良好,仿佛“周陶王林“附体,但录下自己的声音回听时,又会觉得不堪入耳。
就算是KTV里的歌神,只要戴上耳机也很难唱好听……因为他压根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啊!
在 KTV 里,哪怕经过混音,你也能大概听出来自己的音准“靠不靠谱”,第一句起高了,第二句也能马上拉回调上。但戴着耳机跟唱,全程都听不见自己唱什么,就算“离了大谱”也自我感觉良好。
对于歌手而言也是一样,只有实时听到自己声音,才能马上校准,不让整个现场变成车祸。
耳返能出什么问题
2017 年,在浙江卫视的跨年演唱会上,朴树罕见登台演唱新歌,但刚唱完一句就叫停表演,并且一直拨弄自己的耳返,“为什么耳机里这么多人在说话啊,不能屏蔽吗?”
准备开唱的时候,耳返出了问题,不要说歌手了,观众都要捏一把汗。不过耳机除了不出声,还能出什么问题呢?
耳返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朴树遇到的:由于信号没调试好导致的各种噪音。包括舞台混响、环境噪音、音控室、导播台,各路信号没有做好屏蔽和筛选,一股脑塞进反听系统里。
还有无论你多大牌,耳返都一视同仁的不出声,Mariah Carey、Adele、Beyonce 都曾在现场演出遇到过“听不见自己声音”的耳返问题。
歌手们一般会根据自己的耳形定制专属耳返。Beyonce曾就与奢侈品牌合作定制耳返。丨COURTESY OF BEYONCE
其次,还有音量设置不当,让歌手在嘈杂的舞台上听不见耳返的声音,或是信号故障导致接受的声音失真……
出了状况的耳返,只会让歌手更慌乱,舞台经验丰富的表演者,会通过摸耳朵的方式提醒台下工作人员,尽快调整耳返,但表演不能停,一首歌也就几分钟时间,此时全靠歌手的舞台经验和临场反应救急。
歌手张杰的耳返甚至在表演时熔断。丨微博
像此前田馥甄在参加某卫视晚会时,耳返出现问题,只能硬着头皮唱完四首歌曲,期间她也频繁摸耳朵示意,但表演结束问题似乎也没有解决。
还有一些歌手会选择直接放弃耳返,像在 2021 年沸腾之夜上,还是朴树又遇到了耳返问题,在演唱《平凡之路》时几近清唱,失误不少,最后干脆摘掉了耳返。
不过,为啥有些歌手摘了耳返也能唱那么好啊?
没了耳返,可能还有地返
这里也能牵扯出比耳返更早的“返听系统”—— 地返,即“地面监听系统”。地返直接设置了面对表演者的监听音箱,避免和其他音响混音的问题。比起需要长时间佩戴的耳返,地返空间感更好、更有助于表演者没有割裂感地无缝融入现场。
面向舞台的“大喇叭”。经常看到摇滚歌手踩着黑箱子甩头唱歌,踩的就是地返。丨Wiki Commons
而且地返比耳返更早出现,但因为占用空间、位置受限、不便指导操作等问题,在不少演出里逐渐被耳返取代。不过也有一些重要的演出为了“双重保险”,同时配备了耳返和地返。
当然,也有完全不需要耳返的演出。比如一些音乐厅里,往往有非常好的音响布局和地返监听系统,在设计建筑时就充分考虑了收音放音等音学设计,不需要耳返介入。
对于一些现场安静的清唱或是原声乐器直接伴奏的小型演出,或是考验即兴能力和乐器演奏水平的爵士乐演出,以及自带指挥的古典音乐演奏会,都不太需要耳返。
无论是耳返还是地返,根本作用都是让歌手和乐手听到自己的演唱或演奏,听听自己唱的“着不着调”,“靠不靠谱”。不过它也不能因此成为所有“车祸现场”的背锅侠。
林俊杰、张杰、邓紫棋等歌手,也都有过耳返出问题直接摘掉,跟着现场硬唱的经历,反而比戴着有问题的耳返时,表演得更淋漓尽致,把一个可能的翻车现场化解为了实力证明。
耳返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而已,它既不是遮羞布,也不是万能道具。再有实力的表演者,也不会在耳返没问题时刻意不用它,因为耳返能让好歌手如虎添翼,带来更好更完美的现场表演。而没有实力的歌手,也不能靠着耳返一举成为歌王。
它不生产声音,它只是声音的搬运工。
作者:糕级冻雾
编辑:Owl、窗敲雨
封面图:musicianwave,有修改
Guokr
万有青年线下活动,邀请你来免费参加!
在欠发达地区,女性想要健康、想要自我,究竟有多难?
9月17日(周日)下午16:00,我们邀请五位分享者,从不同的视角,和大家聊聊消除女性疾病和贫困的故事。
内容抢先看:
在缅北卫生援外的张书豪,将跟我们讲述从带锈的剪刀剪脐带过渡到科学地清洁接生,致力于消除分娩危机的故事;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的车焱老师,将跟我们谈谈再穷不能穷避孕的道理;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郑宇轩,将和我们探讨关系到全人类生存与延续的母婴健康问题;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项目负责人高辰博士,将会带来让贫困地区女性也及时获得宫颈癌防治技术的办法;
绿芽基金会的邹伟全秘书长,将分享她帮扶乡村女性和儿童的一线经历。
如果你想来现场和嘉宾面对面交流,扫下方二维码赶紧报名活动👇
活动时间:2023年9月17日 16:00-18:00
活动地点:北京朝阳大望路郎园Vintage - OurTimesHere复合空间
是大望路,大望路,大望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