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棵树、一朵云,怎么治愈了当代年轻人?

一棵树、一朵云,怎么治愈了当代年轻人?

生活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新刊出炉!点击上图,一键下单↑↑↑

博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观察身边一棵树

与朋友共享一朵云

一旦你开始留意

就不会再视而不见了

让生活更美好,是博物最大的意义



主笔|丘濂

有没有一个时刻,你对身边的大自然产生了兴趣?于是驻足下来,看一看天上流动的云朵,树枝上蹦跳的小鸟,或者花丛中翩跹飞舞的蝴蝶?如果有,那么其实你已经走进了博物的大门。

博物学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门古老学问,指对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等所做的宏观层面的观察、描述和分类。最近几年,我明显感觉到周遭参与博物活动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了:当天空出现绚烂的晚霞时,微信朋友圈经常刷屏,其中不乏对此颇有研究的人士,介绍这种天象的含义;周末逛公园,时常能遇见观花看草的团体,家长陪着孩子来进行自然观察,成为一种比一般休闲娱乐更有意义的选择;眼下秋天到来,又到了每年鸟类迁徙的时节,不少社团又呼朋引伴,组织大家来观看迁徙的鸟类。

参与博物活动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了(视觉中国供图)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是复兴博物学文化的推动者,早在2004年就开始集中发表“恢复博物学传统”的主题文章,并于同年给北大的本科生开了“博物学导论”这样的通选课。在中国,《诗经》这样的儒家经典就蕴含着博物学精神。在西方,博物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地质学、生物学等分科之学兴起,博物学就逐渐衰落了。为什么要重拾这个传统?刘华杰的学术方向是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一直在思考科学在人类文明中扮演什么角色。在他看来,对科学的无限崇拜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环境恶化就是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博物学虽然曾经与科学有若干关联,但现在更应该彼此保持平行。它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一种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一剂治愈现代病的良药。

刘华杰的一位支持者,是北京大学生物系返聘教授汪劲武。汪劲武1954年从北大生物系毕业,一生都在学校里从事着植物分类学的教学,八九十岁的高龄还带着学生在北大校园里认植物,直到去年过世。汪劲武当年上大学的时候,主要就学植物学和动物学两个大类的课。第一个学年,整个教学都围绕着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系统分类。而现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这方面课程就被挤占了,学生很快进入了一个微观研究的阶段。他和刘华杰提到一个现象,就是今天生物系毕业的孩子们出去还是叫不出动植物的名字。刘华杰是在请教汪劲武植物名称的时候和他相识的,汪劲武的体会也正是刘华杰的感慨:“对生物的形态没有概念,也就无法对生物建立情感,不会对生命有敬畏之心。”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是复兴博物学文化的推动者(受访者供图)

那么如何复兴博物学?美国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将博物学的发展总结为两条脉络:一个是“帝国型”博物,一批博物学家跟随探险船只前往新大陆,以新物种的发现和自然珍宝的采集为目的;另一个是“阿卡迪亚型”博物,更加注重个人对自然的观察、感受和欣赏。“伴随帝国扩张的结束,‘帝国型’的博物就消失了,而‘阿卡迪亚型’的博物传统在民间一直绵延。这也是我们应当去提倡的博物方向。你去逛国外的书店,会看到有一个书架的分类叫作‘Natural History’。History有探究的意思,因此不能翻译成自然史,而是博物学。这个门类下面有各种观鸟的、看植物的、看动物的书,许多读者都在那里看得如痴如醉,还抄抄写写。”刘华杰说。

“愿博物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刘华杰2012年出版的书《博物人生》中,他在序言里写下这个期望,还给出一个对应的英文表达:living as a naturalist。对于近来大众投入博物活动的热情,刘华杰一点也不感到惊诧。“这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他告诉我,可以参照的是,100多年前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中产阶级崛起,大量公民参与到了博物实践中。“一个叫约翰·乔治·伍德(John George Wood)的人,很能说明当时博物活动繁荣的景象。和同时代的达尔文相比,他只是个‘小人物’,但他的贡献在于将博物通俗化和普及化,出版了诸如《海滨的常见事物》和《乡村的常见事物》这样的‘口袋书’,后一本一周的销量就有10万册。它们旨在鼓励市民,在休闲活动中走向自然、亲近生物,去感知它们的习性与美感,发现它们的奥秘。”

人们时常能在天空中看到各种美好的云朵,产生拥抱的愿望(视觉中国供图)

伍德还编订了一批经典的博物书籍,包括吉尔伯特·怀特(Gilbert White)的《塞耳彭博物志》。如果在“阿卡迪亚型”博物中选择一个代表人物,怀特无疑是最为典型的。1720年,怀特出生在距离伦敦不到60英里的小村塞尔彭,成年后就在这个教区担任牧师,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这种地域上的局限没有让怀特沮丧,反而他将其转化成了优势,专注记录在本地看到的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一书的作者斯蒂芬·莫斯(Stephen Moss)将怀特算作现代观鸟第一人,因为从这一刻起,人和鸟类的关系从单方面的利用,变为更为平等的观察和欣赏,并且这种细致的观察是和对自然的情感结合起来的,他从这项活动中获得了无穷的精神享受。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在观鸟上也是同理,如果在鸟类活跃的时间观察,可谓事半功倍(视觉中国供图)

怀特的一个重要启示在于“在地博物”,这是刘华杰在推广博物文化时特别强调的。“怀特与很多博物学家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专注于身边,而不是远方,首先把家乡研究透彻。”刘华杰出生在东北长白山,采野菜、捡野果、摘蘑菇是日常生活。他家出去就是山,因此玩耍就在大自然当中,对土地的感情颇深。“而现在大多数的孩子,童年都和土地没什么关系。走入校门之后,更是接受一种标准化的、普适性的教育。如果能通过‘在地博物’,建立和家乡一草一木的关联,以后就算离开那里,当听说老家的哪条河污染了,哪个山被破坏了,情感必定有所牵动。”

当然,“在地博物”也不局限于家乡,它可以是你生活的地方。“但和家乡的联结一定是基础,之后才会有‘移情’,将所到之处都想象为自己的家乡。”刘华杰谈到了人文地理学中“地方”的概念,它不是导航地图中的一个坐标点,而是一个充满故事和记忆的“脐带所系”。参与一个地区的博物活动,就可以将一个普普通通的地点,转化成具有情感浓度的空间处所。

宁波郊外的农田里,可以夜观萤火虫(黄宇 摄)

这一轮的博物热潮里,“在地博物”的迅速发展,正是最突出的特点。一线城市不难找到相关的出版物——北京出版社去年刚出版了一套10本的《北京自然观察手册》,鸟类、昆虫、野花、云、矿石这样的门类之外,还有不太常见的河鲜和海鲜、水果和干果等主题,毕竟逛菜市场也可以是一场博物之旅;在上海,一家致力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机构“城荒工作室”在2017年出过《上海夜间生物观察手册》,近几年又陆续制作了《上海林鸟观察入门指南》《上海水鸟观察入门指南》《上海野花观察入门指南》;在深圳,本土的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同样是在去年推出了一部600多页的《深圳自然博物百科》,作为他来到深圳33年后,送给这座城市的礼物。

《窗外飞过一只鸟》的作者西蒙·巴恩斯告诉我们,“捕捉观鸟的完美瞬间,真正需要的首先是观察的欲望。不是具体的观鸟技巧,而是观察事物的习惯。”(视觉中国供图)

在二、三线城市,也不乏对博物感兴趣的个人和书写地区风物的作品。我去浙江诸暨拜访了林捷,她是一个自然类读书会的群主,去年组织过“观察一棵树”的活动,号召群里的成员用一年的时间去观察身边一棵树的变化。“这首先是为了观察便捷,再有就是为了打破大家的一种偏见,也就是认为熟悉的场所没有值得观察的对象。其实要想在博物上有所获得,不必去天涯海角游历,我们的身边就有大量没被认真观察、理解和研究的事物。”

今年,林捷又发起了“观察一方自然”的项目,她选择的是继续观察距离她家十几分钟车程的滴水岩。在不了解的人看来那就是一座平平无奇的小山,却让她有种“我在滴水岩做富翁”般的充实。6年的时间里,她几乎天天去那里,观察和记录了山上将近300种植物。那些植物就如同她的老朋友,林捷百看不厌,并且熟知它们每个季节的状态。

大自然经得起最仔细的观察(视觉中国 供图)

我还在浙江宁波见到了读书会另外一位成员胡冬平,他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公务员,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了一本《甬城草木记》。和林捷不一样的是,他的老家是江西,浙江是他毕业以后才安家的“第二故乡”。这让他看待本地植物有了双重视角,经常联想到老家同种植物的生长状况。有一次他在散步的公园发现一棵苦槠,这是一种树冠舒展的大树,本来在浙江的山野常见,但随着园林绿化喜欢求新求奇,反而成了不太常见的乡土树种。这一株不知道从哪里移栽来的苦槠瞬间触发了胡冬平的乡愁,原来在故乡江西新干的村子就有这样的苦槠作为“风水树”,童年时代,他会在树下捉迷藏、听故事,还在果实掉落的时候,将它们捡回家,看着父母把它们磨成粉,做成一种回味清甜的苦槠豆腐。

对于刚刚走入博物大门的人来说,看植物是最方便的起点,毕竟它们不用碰运气或者寻寻觅觅,原地不动,就在那里。在本期的封面专题里,除了植物之外,我的同事们还采写了不同门类的“在地博物”故事:卡生去武汉找到了当地观鸟会的核心成员,他们在疫情中以“窗口观鸟”的视角,记录下这段特殊的时期里人与鸟的相逢,现在他们又将观察延伸至自己居住的小区,开始倡导“生活圈观鸟”;孙若茜在北京约访的是一位“云彩收集者”计云,看云是件轻松惬意的事情,它可以做到零成本“入坑”,并且很容易就能进阶到中等水平;黑麦则和北京一位中学地理老师杨帅斌聊了聊石头的故事,他对北京周边的各种石头很有观察心得,能从地质构造中读出地球演化的故事;陈璐去山东采访了孙文浩,这位“90后”据说是国内对蝴蝶分类辨识最快的人,即便是在山东这样一个蝴蝶品种算不上丰富的地方,也不妨碍他和一群小伙伴痴迷于观赏蝴蝶。

印度洋上空的水母云(受访者供图)

我们还约请刘敏写了一篇张辰亮的人物故事。张辰亮最早进入大家视野,是那个无所不知的“博物君”,现在他是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的负责人,也是在短视频平台上拥有几千万粉丝的“无穷小亮”。从微博跨越到短视频时代,他一直在琢磨如何用活泼有趣的方式来做博物。另一篇约稿来自《北方有棵树》一书的作者欧阳婷,她列了一份精心挑选的博物书单。

刘华杰形容博物活动“无用而美好”。无用,是将博物相对于科学而言的。虽然参与博物活动的人,也能借由“公民科学”的方式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观鸟者加入鸟类调查,毕竟像鸟这样的飞翔着的生物,要探索它们的迁徙和分布规律,需要动员业余观鸟者去广泛观察和记录。但对大多数的博物爱好者而言,无论是收获科学的认知,还是为科学做贡献,都不是必然的。“他们得到的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比如,哪种鸟春天会来?哪种植物是有毒的?怎么可以通过云彩,来推测明天的天气?这种知识,能帮助他们更加美好地去生活。”

纯色山鹪莺(颜军 摄)

而美好的感觉是什么,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对于刘华杰来说,那意味着自由。自由是当无法出门的时候,通过凝视窗外的一只鸟或者一棵树,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与愉悦;自由更是对生命法则的深刻认识,知其不可为而不为。

希望在自然中,你也能找到属于你的那份美好。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博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




期更多精彩


| 封面故事 |

  • 博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丘濂)
  • 从观察一棵树开始,探索身边的自然(丘濂)
  • 和朋友共享一朵云(孙若茜)
  • 观蝶:翅膀下的世界(陈璐)
  • 抬头看看,天空中飞过的鸟群(卡生)

  • “无穷小亮”的博物日常(刘敏)
  • 如果石头会说话(黑麦)
  • 推荐几本自然类的书(欧阳婷)

  | 经济 |
  • 市场分析:伯明翰市破产的启示(谢九)
| 社会 |
  • 热点:逃出妙瓦底(夏杰艺 顾靓楠)
  • 调查:被强制送医后:精神障碍患者的意愿之争(彭丽)

| 文化 |
  • 人物:一位摇滚女主唱的复出(孙雅兰)
  • 文史:《九章算术》与《水经注》(卜键)

  | 专栏 |
  • 邢海洋:明星逃税,很难了

  • 苗千:抵达月球南极的“月船3号”

  • 袁越:预防老年痴呆的三种简单方法

  • 张斌:《孤注一掷》中的德国队

  •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点击下方图片

开通数字刊会员月卡解锁本期👇




本周新刊

博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纸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排队难求的灵隐菩提手串,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庇护神器!何帆:为什么当代年轻人不想努力了?水灾事故流浪记:第8-11天上班疲惫想要gap,这部漫画击中了当代年轻人的迷茫当代年轻人生死观:不烧纸、捐器官、骨灰放烟花精神病院,当代年轻人的庇护所当代年轻人的真实消费现状当代年轻人应该花多少时间在语文上?一棵柠檬树、一座房子和两个家庭求链接是当代年轻人的信任货币长沙“一朵云”:一座“网红城市”的智慧革命惊险!大温黑熊奔向幼儿,男子挺身驱赶!这里一棵树上挂5只熊...罗马古城杰拉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逝世:她的诗歌不是一棵树,而是衍生出一片丛林当代年轻人,流行喝一种很新的茶爆火的“哏都养老院”,治愈了年轻人?我的纽约美食日记当代年轻人生死观:不烧纸、捐器官、骨灰放烟花、放自己的歌单《当代年轻人含“搭”率自测表》油米YouMe —— 当代年轻人的关系&成长社区当代年轻人:不敢花钱,也不想攒钱当代年轻人都这样谈恋爱:(有点羡慕)“拿下沪签”,当代年轻人的社交货币当代年轻人,正在去精神卫生中心找回快乐当代年轻人的一些精神状态 ​​​周六送女儿去工作变成了我的 favorite activity一日一诗:天空仿佛由树冠巨大的古树撑起 / 每一朵云 / 都有菩提树叶的形状 | 林旭埜 :菩提树当代年轻人:我不敢花钱,但也不想攒钱了离谱网红去天上抓了一朵云,然后把它卖了2万多?!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出口:在上班和上进之间,我选择“上香”当代年轻人选择养老专业后,会成为最抢手的人才吗?关于网上的争论“我周围的女生都经历过性骚扰,无一例外”|书单来了当代年轻人观察室12个洞察,读懂当代年轻人当代年轻人,用“胡说八道”拿捏无效社交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