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德国和日本,谁更有可能成为“病夫”?

德国和日本,谁更有可能成为“病夫”?

公众号新闻



者:温骏轩

来源:地缘看世界(ID:diyuankanshijie)


导读:所有的历史经验都告诉我们,在大变时代 “谁能领先半步,谁就有机会消灭对手”。尽管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无论在芯片上的突围,还是在汽车产业上的弯道超车,瞄准的对像都是美国这个同级竞争对手,但要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顺带缓解了岛链威胁,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德国是欧洲病夫吗?”,这是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新一期放置在头版的提问。早在2000年《经济学人》就曾经用“欧元区病夫”形容过德国经济,那时德国经济严重下滑,19480亿美元的GDP虽然尚能跻身全球前三,但与排名第二的日本却相差了整整30000亿美元。


就这一年的GDP而言,日本差不多是美国的一半,德国却只有日本的40%不到。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是一超独霸的存在,日本也独占了二档经济强国的区间,但沦为三档国家的德国并未因此沉沦。


2014年,日本GDP下滑至46160亿美元,德国则攀升至3860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的83.6%。及至2022年,日本的GDP总量进一步缩减为42335亿美元,德国则上升至40754亿美元。倘若以日本为追赶目标,《经济学人》看起来大可不必再给德国扣上一顶“欧洲病夫”的帽子。



1

“帝国体”与“黄金配角”


纵观那十几年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无论是日本停滞不前还是德国触底反弹,都不是最大的新闻,中国在2009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才是全球政治家、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


时至今日,所有人都已经认同中国和美国才是全球政经舞台上的双核心,与此同时,几乎所有人也认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德国和日本的经济排名将被印度超越(印度2022的GDP排名为第五)。


就体量而言,成为二线国家才是日本和德国的常态。纵观人类历史,有机会在地缘政治舞台上成为主角的政治体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谋求以自己为中心打造出一个拥有全产业经济体系的世界。这样的政治体在地缘政治层面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类地缘政治板块”。


还有一个看起来更有历史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谁才能成为这个世界的主角的名词:帝国体。你会看到无论是17世纪中叶英国颁布《航海和贸易条例》,禁止第三国承运英国的进出口货物,还是二战中的德国和日本在欧亚两洲的扩张,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摆脱对其他国家,尤其是潜在竞争国的依赖。


当下世界只有五个具有成就“帝国体”潜力的国家,包括:美国、中国、印度、欧洲联盟,以及看起来正在走下坡路,却仍然可以淡然面对封锁的俄罗斯。至于德国和日本,在他们输掉二战的那一刻,就彻底失去了成长为“帝国体”的最好时机。


“帝国体”们的雄心壮志是打造以我为主的世界,非帝国体们却不得不在政治和经济上依附于某一个帝国体。当然,就像一部电影一样,并不是所有能上镜的角色都有资格被称为“配角”,无力影响剧情走向的角色只能被称为龙套,而龙套又会是大多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成为一个配角,最重要的指标是经济。1999年,在西方七个主要工业国+俄罗斯组成的八国集团的倡议下,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以及欧盟等20方,组成了全称为“二十国集团”的G20论坛。


以2022年的GDP排名而言,如果将欧盟国家打包视为一个经济体,G20中就只有南非排名30余位,没有进入前20的榜单。南非之所以入选是因为南部非洲整体经济偏弱,但又必须有一个能代表这一板块利益的国家。



可以说,这张名单中除了那五个被定位为主角的帝国体,其它国家都拿到了配角的身份证明,能够通过G20这个平台表达自己对全球经济走向的想法。与此同时南非得以跻身G20榜单的事实也告诉我们,除了当下的经济实力以外,地缘位置同样能够影响戏份的多少。


不过配角跟配角之间同样存在话语权的差异。在地缘政治舞台上,有些能跻身“二类地缘政治板块”实力的黄金配角,具备直接打破“帝国体”间平衡的实力。而无论从经济还是地缘位置来看,德国和日本都具备“黄金配角”的身份。德国在地缘政治上的筹码在于可以通过与法国联手组局“欧洲联盟”,来间接获得主角话语权;日本则因其东亚国家和海洋国家的双重属性,能够在中、美博弈之时做出影响局势的选择。


事实上德国和日本并不是唯一具备黄金配角身份的国家,在欧洲及大西洋方向,与日本镜像对应的英国,以及与德国共同组成欧盟双核心的法国,同样也具备这一身份。对照2022年的全球GDP排名,你会发现排名前八的国家“恰巧”完美地覆盖了所有具备帝国体潜力或黄金配角身份的国家(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印度、英国、法国、俄罗斯)。


倘若这个世界必须重组一个拥有最强政经话语权的“新八国集团”,这将是一份天然名单。至于G20名单中的其它成员,则属于在全球地缘政治及经济舞台上,具备一定话语权的“三类地缘政治板块”。



2

配角们的产业命门


与帝国体们致力于围绕自己创造世界的雄心不同,德国、日本以及其它想成为黄金配角的国家,所能谋求的则是在全球工业产业链中,占据举重轻重的地位,并以此来换取政治筹码。


基于这一诉求,如果你不能像沙特那样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那最好的做法就是发展壁垒明显的高端制造业。


台海问题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案例。单以2022年的GDP来说,台湾地区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列全球191个经济体当中排名能达到第21名,高于具备G20身份的阿根廷和南非。只不过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全球认知下,无论其经济状况如何,都不具备跻身G20的可能。


然而这并不代表台湾经济实力的强弱,在客观上不会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造成重大影响。在那些谋独者看来,正是其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带来的收益,帮助台湾稳定了岛内民意、维持了台海现状。2022年台湾工业增加值为2624.11亿美元,其中掌控半导体先进制程及全球一半以上先进产能的台积电,就直接贡献了758.8亿美元,占比28.9%。整个半导体行业产值1150亿美元,更是占比高达44%。


可以说台湾人民现在还能过上“小确幸”生活,台积电贡献最大。为此,这样一家严重依赖全球产业链的代工企业,甚至被政客认定为是“护台神山”。



无论这种认知是否狭隘都能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帝国体之外的经济体,实在是太过于依赖某一产业了。如果你认同沙特在石油枯竭后,会瞬间跌出G20榜单,那么也应该能感觉到,一旦大陆在芯片制造业有所突破,台海问题就未必要通过军事手段来解决了。


作为黄金配角的德国和日本,对于单一产业的依赖同样存在。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产品。回顾历史你会发现,无论是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前的崛起,还是日本在二战后的复苏,汽车产业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这一年德国的工业企业增加值为8742亿欧元,其中汽车及其关联行业的增加值就高达5115.9亿欧元,占比高达58.5%。30家入选世界500强(2022年度)的德国企业中,大众、奔驰、宝马这三家著名汽车厂商,分别位列第1、第3以及第4位。


日本的情况与之相仿,其汽车及其相关产业在制造业中的占比约为4成左右。以2022年进入世界500强的20家日本制造业企业为例,有4家为整车厂(分别是:丰田、本田、日产、铃木)。此外还3家企业为汽车零部件公司、4家企业的拥有汽车零部件业务。这当中丰田、本田位居所有日企的前两名。


换而言之,无论对于日本还是德国来说,汽车产业都堪称命门。令两国不安的是,在中、美两个超级经济体,不约而同发力电动汽车领域的情况下,两国所倚仗的这个命门,都有很大可能面临诺基亚式悲剧。


3

德国和日本谁更有机会破局


回顾历史以及对比G20中的大部分成员,无论德国、日本还是台湾地区,其实都已经算做得很不错了。像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南美成员,都在人均收入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因无法跟上产业升级的历史洪流而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无法成为发达国家。


德国这次面临的经济下滑危机,表面看更多是因为俄乌战争所造成的能源成本上升,而实际上更大的危机则在于汽车优势不再。今年6月,德国工业生产总值与5月份相比下降了1.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7%)。最主要原因便是德国汽车工业下降了3.5%。


客观说,自从石油成为工业血液之后,能源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就一直周期性的出现。尽管当下因为战争影响受到了影响,但并不会伤害德国经济的根本。换而言之,经历过最初的阵痛期后,能源价格终归会恢复常态的。


对于德国和日本这样的工业国来说,当下最大的战略危机是世界正在从能源和信息两个角度切入,叠加进行两场技术革命。


一方面化石能源造成的污染,迫使人类必须转向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而这些能源最终都将以电的形式输出。于是你会看到,这场貌似用清洁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革命,在产品应用端正在帮助人类进入“2.0版电气时代”。


与100多年前由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启动的“1.0版电气时代”相比,由清洁能源启动的这次“2.0版电气时代”,覆盖面要全面得多。各种生产、生活工具(典型如汽车),都将电器化。这场革命也将为与“电”相关的行业,比如电池、储能、电力带来巨大的商机(引自《地图里的人类史》第四十章 欢迎来到未来)。



另一方面,人类还在经历一场更为迅猛的信息革命,依托计算机和互联网,工具们变得越来越智能化。


悲剧的是,汽车当下正是这两场革命的叠加点。电动化、智能化的汽车正在迅猛抢占传统燃油车市场。迫使那些传统汽车厂商,没办法像之前那样,从过往筑就的品牌、技术壁垒中,收割高额利润。


更为悲剧的是,无论德国还是日本,看起来都慢了半拍。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中占得先机的是成就了特斯拉的美国,以及孵化出比亚迪等一众中国新能源品牌车企的中国。整个市场一如智能手机行业,苹果PK中国手机的场景如出一辙。


对于自身所面临的危机,德国方面其实是已经清醒认识到的。前几日幕尼黑车展刚刚结束。这一著名车展原本一直是德国汽车工业用来秀肌肉的,这次却成了中国汽车的嘉年华。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博览会的开幕致辞中表示,“20世纪80年代有人说日本汽车正在赶超其他市场,20年后韩国汽车发展强劲,如今是中国的电动汽车。德国汽车人及媒体同样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德国《斯图加特新闻报》的评论最为犀利:“曾经无可争议的德国技术领先者,在电动汽车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考虑到欧洲在互联网时代的表现一直乏善可陈,中美包揽了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创新。你很难相信德国和欧洲车企能够在汽车智能化的问题上,有机会扳回一局。


车展之后,欧洲议会正式宣布即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从另一个层面证明了,整个欧洲都已经感觉到了被新技术革命抛弃的危险。


尽管没有能够领先半步,但总体来说德国企业还是很清醒的意识到问题所在。对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态度也呈开放态度。考虑到整车出口在绝大部分国家都属于高关税产品,中国企业即便想在庞大的欧洲市场扩张份额,主途径也必定是与欧洲车企合作建厂。


整个做法,就像1983年大众汽车在中国开始生产桑塔纳一般。只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欧汽车行业的深度合作虽在,主客形式却已逆转。


不管怎么说,欧盟本身“帝国体”的体量,还是有能力从生产、市场两个端口,对其汽车工业进行贸易保护的,尤其欧洲人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汽车工业的未来。


相比之下,日本的做法却让所有旁观者感觉,日本的汽车工业在未来也许就只剩下日本市场了,就像日本企业生产的智能手机只能进行内循环一样。在应对汽车危机问题上,除了日本民族性中一直有的固执性,以及最开始押注氢能源汽车的错误选择以外,丰田作为日本工业龙头的错误看法难辞其咎。


作为丰田汽车的掌门人丰田章男,多次公开强调对汽车电动化的抵触。在全球大部分企业已经明确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的大背景下,仍在率领丰田和其它日本车企,抢夺海外燃油车市场。2022年丰田汽车仅售出2.4万辆电动汽车,市占率仅0.3%。相比之下同为一国龙头的大众汽车,却在2022年售出了57.2万辆电动汽车。虽然技术上不具备领先优势,但迎头赶上新技术革命的肉眼可见。


对于丰田因为固执而变成“车圈诺基亚”,并因此拖累整个日本汽车产业链的风险,日本前产经省官员古贺茂明就一针见血的指出:“由于丰田回避电动汽车,电池领域的王者松下无法确保大规模的客户群,从世界第1位跌至第4位。汽车专门企业NIDEC也抛弃了日本。即使是丰田引以为傲的世界一流的供应链,对电动汽车也毫无帮助。”


从双方龙头企业的态度,以及各自可依托的内部市场来看,日本日后成为病夫的可能性要比德国大得多。


4

结语


回顾历史,英国作为第一次革命的发起国,凭借技术红利成就了大英帝国;美国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引领者,以爱迪生发明的电灯为起点,人类自此进入了电气化时代。至于美国自己,则因为这次革命的红利而成为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关键先生,并在二战后晋升为超级大国。


冷战时,美国又引领了信息革命,将计算机、互联网带入了人类生活,并基于这次革命所打造的经济优势,拖垮了铁幕另一边的苏联。


所有的历史经验都告诉我们,在大变时代 “谁能领先半步,谁就有机会消灭对手”。尽管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无论在芯片上的突围,还是在汽车产业上的弯道超车,瞄准的对像都是美国这个同级竞争对手,但要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顺带缓解了岛链威胁,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格上财富:十五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5种伤肝的病毒,谁更猛?重磅:为什么西雅图可能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成为西海岸的纽约?婚恋市场,他俩,谁更胜一筹?肿瘤科医生:让病人知道自己会死,才更有可能活下来 | 医院奇闻录75他质问北约秘书长:北约和中国,谁更可信?贵的德国也能成为投资建厂热门地,为什么? | 反直觉Lab“又双叒叕”一词,和日本这个事件有关谁更有可能接受审计:年薪 $2万或$40万的人?逛老酿酒厂区Distillery District好望水有可能成为中国饮料界的“巴黎水”吗?新能源重卡迎来临界点,谁能成为重卡界的“蔚小理”?别让厨房成为“病菌乐园”!专家点名8处超脏,这里最常忽略!以色列,为何能成为“芯片王国”黑马Ted Show丨怎样才能成为“最强穿越者”?為中國熱帶雨林獻身的德國馬悠博士和他的壹家 - 子規夜半猶啼血13种长寿药 VS 美国富豪的长寿清单,谁更靠谱!|直播预告抢盐与替日本政府洗地,谁更不讲科学?crush是海王VS自己是海后,谁更胜一筹?心理学:孩子“宅在家”和“出去疯”,长大谁更有出息?现实打脸父母搞懂 Prometheus 这四种指标类型,谁都可能成为监控老司机?数据显示!这或是未来中国和日本最赚钱的职业!追赶 Llama2,智谱与百川谁更有戏?社交能力出众的人,更有可能成为C级高管好消息!这可能是未来中国和日本最赚钱的职业!这一代年轻人和上一代人年轻的时候,谁更幸福?怎么才能成为更有趣的人?和三体人相比,谁更“极端”?石码往事巴以战争敲响,你还在讨论谁更有道理开战吗?《数风流人物》中国智能驾驶的“突围赛”打响,这家本土厂商为何能成为“先行者”?宾州长木公园,永葆青春中国将德国打成“欧洲病夫”?男女对决,谁更容易中年发福"德国不是欧洲病夫"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