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酒:从小作坊到百亿企业 科技创新立大功
9月21日,以“向新而行 创见未来”为主题的习酒集团秋收论坛暨创新发展研究院成立仪式在习酒商务体验中心举行。
在秋分之际,习酒集团举办秋收论坛,邀请专家学者齐聚鰼部酒谷,发挥“最强大脑”优势,为习酒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
活动上还宣读了《关于设立习酒创新发展研究院的通知》《关于汪地强等任职的通知》和《关于聘请习酒创新发展研究院专家的决定》。习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地强说:“习酒创新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与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一起探讨未来发展的新路径、新方向,合力共创生活之美。”
回溯前路,习酒七十一年的每一个时期,都走在科技创新的路上。从1952年赤水河畔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到具有6万余吨优质基酒年生产能力、5万余吨年包装能力和30万余吨基酒贮存能力的百亿级酒企。习酒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加码助力,技术人才的全面支持以及产学研合作的强力驱动。
白酒,是中国商业版图中较为传统的行业之一。传统的酿造工艺与科技难以融入,束缚了很多企业探索科技创新的脚步。
习酒非常重视科技与创新的力量,且将科技与创新上升到了战略层面的高度。
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说:“企业就像一棵大树,创新就是大树的枝叶,如果树叶没有发出新芽,大树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无法再长高长大。任何一个持续发展的企业,都有一个基本特征——较强的自我创新和革新能力,离开创新,企业也就失去了发展的活力,企业高速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创新、革新的过程。”
为此,习酒先后成立了生产技术组、科研所,创建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CNAS实验室,新建了科技中心大楼,不遗余力搭建优质平台,为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赋能。
目前,习酒包装流水线也已经实现了完全自动化,通过私域5G网络和工业物联网控制。在车间中,待装酒“自动输酒阀陈系统”、包装流水线“智能镜像压盖系统”、立体库“自动堆垛机防摇摆技术”等,都在业内实现了首次应用,习酒5G+数字化工厂已初具规模。
习酒在品质创新与提升、工艺优化和和改进、酿造机械化和智能化、生产节能和降耗等方面积极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效。已获得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梳理构建公司内部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参与《酱香型白酒质量要求》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团体标准50余项。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习酒集团成立以来,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新引进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100余人,大学本科2500余人。目前,习酒拥有中国酒业科技领军人才、中国白酒工艺大师、黔酒大师、贵州酿酒大师、国家级评酒委员(21人)、贵州省评酒委员、正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2000余人。
2023年,习酒开展两批技术创新项目立项,新建33项课题,完成了28项研发项目鉴定。并且修订、新建4项科技创新制度,鼓励全员创新,激励科技工作者干事创业。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是习酒未来科技创新最有力的保障。
习酒通过“引进来”,大胆引进人才、大力引进技术、引进先进理念,习酒将为科研人才提供科研经费、科研设备等配套设施,全力支持科研工作。通过“沉下去”,在制度保障、资源配置、激励奖励、创新氛围和生活保障等方面沉下去,解决科研团队的后顾之忧,让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搞科研,实现作为科研人员该有的价值。
习酒坚持科技引领、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走出去”,与中国科学院、江南大学等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未来,习酒集团还将与中国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汪地强说:“习酒愿意同兄弟企业、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们携手并肩、齐头并进,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主动融入创新体系,以更加务实的态度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
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组织机构的合作,建立博士后科技工作站,打造开放的习酒科研平台,加强行业重大问题研究,加大共性技术破解,加深重点战略科学项目协作,同时鼓励习酒人才走出去学习先进理念,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
“抓科技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22年,习酒销售额超200亿元,品牌价值1690.53亿元,位列贵州白酒第二、中国白酒前八、中国酱酒第二。今年上半年,习酒实现销售额116亿元,如期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正如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杜小威所说:“创新助力习酒长青,科技助力习酒腾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