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暂停后,项目如何善后?
导读
“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一直没有最终的说法,造成了大量项目停滞,一些客户都想去问问主管单位到底该怎么处理。”9月21日,一位PPP行业从业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从年初开始,PPP已过暂停了三个季度,诸多已开始运作的项目也陷入停滞。“进不能进,退不好退。”上述从业人士表示,他参与的一个项目在PPP暂停后,不仅难以找到其他资金来源,连原来应该拨付的资金也暂停了。地方政府要求社会资本继续履约,但社会资本方又因预期不足不愿意继续履约。如果要解除合同,前期投资资金也很难收回,项目只能继续拖着。他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明确PPP是否重启以及如果不能重启,对于现有项目又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一位PPP咨询机构人士认为,暂停时间越久,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损失就越大。经过半年的暂停,PPP项目出现了停滞不前的情况,需要采取分类策略,妥善解决项目遗留问题,以尽可能减少损失。
问题出在哪?
8月份,薛起堂接到了一个来自地方政府客户的电话,希望他能够前往当地协助解决一个PPP项目停滞不前的问题。薛起堂是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的执行主任,同时担任中央财经大学PPP研究中心主任一职。“地方政府希望解除合同,但社会资本方不同意,因为他们已经投入了资金,地方政府却无力支付。如果能继续推进项目,至少每年还有资金纳入预算来支付。”薛起堂对记者说。
自三月份PPP项目暂停至今,薛起堂的团队已经处理了超过二十起PPP纠纷项目。这些客户中,一部分是之前服务过的客户,还有一些是通过朋友介绍的,甚至还有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他们的新客户。
薛起堂说,PPP出现项目纠纷的原因很多,有政府方面的原因,比如新官不理旧账,来了新领导,对原项目不支持,要求变更内容或直接要求解除合同等;也有社会资本方的原因,比如民营企业未能融资或挪用建设资金等。“今年主要是政策因素导致的PPP项目暂停,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无法更新,很多项目银行不给贷款,项目建设不下去。”薛起堂说。
上述PPP咨询机构人士表示,PPP暂停后,三类项目受到影响较大:一是已完成招标程序并签署了PPP合同的项目,但由于暂停政策的影响,无法继续实施,融资也无法落地,这类项目受到的影响最大;二是已经入库并具备招标条件的项目,受暂停政策影响无法招标,导致政府方面进退两难——不招标项目无法推进,转换模式则可能损失前期投入而被问责;三是已完成策划并具备入库条件的项目,但由于政策影响无法入库,后续工作也无法推进。
南方某地财政PPP负责人称:“出现纠纷的大部分都是已经开展的项目。由于地方政府普遍压缩支出,社会资本想要开展项目,但又担心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因此犹豫不决。”
如何解决?
一个PPP项目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包括实施机构、社会资本、第三方咨询机构、贷款金融机构和项目施工单位等。在项目停滞时,这些参与者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薛起堂说,当各利益相关方都想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时,其他相关方就可能受到影响,比如银行为了风险控制停止放贷,直接影响了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无法给施工单位支付工程款,就会拖欠农民工工资,而诸如医院、学校类项目无法正常推进时,也会影响到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
因此,当PPP项目进入到善后阶段,需要妥善处理各个项目参与方的利益。“在PPP项目的善后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合同如何终止,费用怎么结算,谁应该承担违约责任。”薛起堂说,解决矛盾最好的方式就是调解,既可以通过调解继续履行合同,也可以通过调解终止协议,避免双方对簿公堂。
薛起堂表示,PPP项目善后的关键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利益方诉求。实际案例中,最大的矛盾来自政府和社会资本方,特别是当项目终止时,政府无力支付社会资本方的前期投入,社会资本方也无法退场。
上述PPP咨询机构人士分析,社会资本方目前处于观察状态,对PPP的投资更加谨慎,并对已开展的PPP项目进行损失评估,以便与政府进一步协商补偿事宜。对政府部门而言,未招标的项目可以转换成其他模式(如专项债、F+EPC、EPC+O等)继续推进,但对于已经招标的项目,由于涉及到合同终止等补偿事宜,政府方面也持谨慎态度。
该人士建议,对于已签署PPP合同的项目,应分析当地政府的债务承受能力和项目的可行性,并尽快启动或终止合同,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对于已纳入PPP项目库但尚未招标的项目,如果属于民生项目且必须要实施,应尽快启动并发挥项目的效用;对于财力不足的地区,如果尚需要进行进一步科学决策的项目,建议尽快暂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