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亚运“首金”
1974年9月2日,德黑兰的秋季,晴朗明媚。从第七届亚运会射击慢射比赛现场回到亚运村的苏之渤正在亚餐厅吃午饭。两个多小时的比赛里,他一直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此时才略有放松。没想到领队忽然兴奋地在身后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你得金牌了!”苏之渤有点不敢相信这短短的一句话,这意味着一度中断训练的自己,竟战胜了“夺冠热门选手”日本名将大畑政修。
半个世纪前,由于测量方式的落后,很多比赛都不是当场宣布名次,而是用数个小时核算准确后才公布。
当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德黑兰竞技赛场,登上冠军领奖台的苏之渤内心激动不已。“为国争光”四个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字,成为回荡在心里的旋律。
当时,还是小伙子的苏之渤单纯地以为自己只是赢得了一枚金牌。哪里料到,这枚金牌成为中国重返亚运大家庭的里程碑,也是新中国建国后首次参加亚洲最大型国际综合性赛事的硕果。正是从这届亚运会之后,中国体育开始全面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点击观看视频
这是一个亚运史上,多数人已经遗忘了的荣耀瞬间。而今天,当残旧的黑白影像重新变得栩栩如生,这枚被淡忘的“首金”的时代风采也重现于世人眼前。
厚积薄发
一鸣惊人
让我们把历史的书页向前轻轻翻动,让时间的脚步倒回一些。德黑兰亚运会前一年、1973年的清晨,中国河南,伴随着工厂里响起的雄壮音乐,人潮中24岁的小伙子苏之渤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口袋里插着白手套,昂首挺胸地走进开封联合收割机厂。这是小苏从事钣金工作的第五年。距离1964年15岁的苏之渤在全运会上被选入国家射击队,已经过去了整整九年。
这位来自河南的射击运动天才在国家队训练四年后,因为特殊时期的影响,不得不从国家队队员转变成一名钣金工人。苏之渤只能打心眼儿里把练好射击的念头变成踏踏实实做好一名工人。但就像鸟终究要振翅一般,1972年苏之渤收到一位北京朋友的来信,信里的一句“中国可能会派代表团参加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让他心里那团射击之火“腾”地重燃起来。
短暂的激动之后,他也意识到,如今的自己和数年前在国家队时的状态可不一样了:多年没有训练不说,年纪偏大,体能更下降了不少。“还能重返竞技场吗?”苏之渤不甘又不舍,心里难受得翻江倒海。
这段日子以来,苏之渤从收音机和报纸上得知,日本、新加坡的射击队都到我国进行过友好访问,水平都在550环到560环之间。特别是日本,常年坚持训练,经常参加国际赛事。除了技术,心理素质也比中国的选手要稳定。其实如果苏之渤当时放弃,也很正常。毕竟对于运动员来说,技术、年龄、经验、心理素质,缺一不可。那几天,苏之渤无时不刻不在琢磨这件事。他怎么都不愿意放弃这个为国争光的机会。一咬牙、一跺脚,拼了!“拼”成了苏之渤在后来的日子里克服困难的方法。
当时工厂八点钟上班,苏之渤七点半起床就来得及。但有了参赛目标的苏之渤不到六点半就起床,先跑三千米,然后做俯卧撑、拉单杠。这些是为了训练耐力和上肢力量,对于射击运动员而言不可或缺。
只有这些训练还远远不够,他需要一把训练枪。苏之渤开动脑筋,找了一块铁皮,按照训练枪的样子,先是用锤子敲出枪的握把,基本成型后,掂量一下,感觉重量也和训练枪差不多,再小心焊好。然后用木头雕出枪体,将把铁握把套在上面。最后,钣金出一枚小小的准星,焊牢。一把看起来粗糙但很实用的训练枪就完成了。甚至,苏之渤还为这把训练枪增加了一个简易的激发装置,模拟出扣动扳机的震感。
苏之渤往住处墙上贴了个小黑点儿,当作每天训练的目标靶。下了班,他也不跟同事打牌休闲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一枪一枪地举起;屏住呼吸后,一次一次地瞄准;稳住心神,一下一下地扣动扳机。数年前的射击感觉悄悄地回来了。随着训练的深入,“为国争光”的信念愈发清晰。这样的念头是当年每一位中国运动员,甚至是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主旋律。
如今的苏之渤摆出当年射击的动作
在苏之渤终于重返国家射击队以后,训练成为了弥补过去流逝的时间、与国际上的射击强国比拼的方式。苏之渤一天都舍不得休息,每天教练留下的子弹不仅要打完,还要在协调性和稳定性上下功夫。
在比赛中,想打中十环,除了体能跟得上,还要让枪口必须在十环的位置上瞄准稳当,手腕轻微抖动、咳嗽一下、脚踝晃动,都会和十环失之交臂。苏之渤举枪的稳定训练时长从最初的一分钟,逐渐延长到了三分钟、五分钟,最后达到半小时。
稳定性有了,苏之渤又开始给自己加码,进行“密度训练”。所谓“密度”是指一小时内举枪瞄准的次数。苏之渤要求自己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举枪瞄准180次。这意味着每二十秒要举枪一次,并完成瞄准。试想我们举起一个盛满水的矿泉水瓶,每二十秒抬起一次并保持稳定,也许五分钟很容易,但半小时后大概连胳膊都抬不起来。但苏之渤就算是胳膊肿了,这样的训练也不能停。
有人不解地问他,这么拼,为了什么?苏之渤还是那四个朴素的字,“为国争光。”
5分钟
风采与遗憾
1974年9月2日,第七届亚运会的第二天。上午9时,德黑兰上空万里无云。这是非常适合射击的天气。一方面风速为零,另一方面室外的光亮度良好。射击难度降低,这个时候挑战的不仅是技巧,更是实战经验。而在这方面,苏之渤等中国运动员是不占优势的,甚至亚洲其他国家也并没有将当时的中国射击队当做一支强敌劲旅。
第七届亚运会开幕式(点击查看修复后图片)
此刻,德黑兰阿里亚梅尔体育中心射击场上,自选小口径手枪慢射比赛正在进行。而由祁克发、苏之渤等四人组成的中国射击队一开始便陷入劣势,打得不够理想。原来,苏之渤等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过大,在比赛前一天晚上,大家一直在床上翻来覆去想技术动作,想到几乎失眠。
实际上,在经历了将近十年的封闭后,中国健儿第一次走上国际赛场,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要努力调适。苏之渤还记得,刚到那一届的亚运会举办地伊朗时,由于当地气候的缘故,时常感觉干渴。在伊朗,只有冰水,少见热水和茶。同时他也不适应当地的饭菜。为了保持体能,苏之渤强迫自己进食。哪怕只能喝下橘子水或吃下可乐泡饼干。
比赛的节奏逐渐加快。只有苏之渤和队友们清楚,他握在手里的那把“自选手枪”实际上是一把年纪比他自己还要大的训练枪。这把枪由于常年使用,膛线磨损严重,经常需要由教练架到老虎钳上校正。这样的枪很难打出十环。但苏之渤没有选择,这是祖国能提供给自己的运动员最好的装备。再难,苏之渤也要用这样的装备打出最好的成绩。
苏之渤比赛现场(点击查看修复后图片)
射击运动与其他竞技性比赛的区别在于,对运动员的主要干扰,不是来自对手的战略战术,而是环境里让人分神的因素,比如来自观众席的议论和加油。苏之渤要做的,是为数千公里之外的祖国,拼了!哪怕由于信息不畅,鲜有人知道,有人正在为祖国的荣光拼尽全力。
两个半小时的比赛,时间过了两小时后,比赛彻底进入白热化,前几名的运动员比分咬得很紧。在这样的高压状态下,几乎运动员的射击成绩都开始压着环,比如都在九环和十环之间。这时由于压力太大,运动员分毫的偏差,都会引发成绩上的差别。
苏之渤完全沉浸在流畅的射击中,全神贯注地把每一发子弹都打好。他内心回荡着毛主席说的,“无数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真理。”每一次好成绩的累积,定会取得出色的名次。心里有了自信,苏之渤出枪便不再犹豫。他提前五分钟就打完了全部子弹,成绩为552环,排名稍稍领先于日本队的大畑政修。
这一下,观众席几乎炸开了锅。大家都不能相信,刚刚重返体坛、缺乏大赛经验的中国队,竟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同时,苏之渤也知道,如果大畑政修顶住压力、稳定发挥,金牌很有可能落入日本队囊中。
离开赛场、放好枪后,苏之渤远远看着场内的射击名将大畑政修。大畑政修显然压力巨大,连续出现了两次失误,总成绩仅为550环。于是此次亚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队的第一枚亚运金牌,挂在了苏之渤的胸前。当时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赵正红给了苏之渤一个大大的拥抱,表示祝贺。
第七届亚运会颁奖照片,左一为日本运动员大畑政修,左二为苏之渤(点击查看修复后图片)
和很多运动员一样,载誉回国的他仅仅收到了一张国家体委颁发的奖状,但苏之渤却非常满足,觉得自己不负重托,完成了祖国交给他的任务。面对金灿灿的奖牌,苏之渤压根没想过拿冠军了怎么样,政治上经济上有什么奖励。
遗憾常常在后知后觉中出现。不像如今的亚运会会有大量记者跟随报道,以2023年杭州亚运会为例,主媒体中心的记者于2023年3月便开始进驻,比赛开始后日接待媒体的数量达到一万余人。据苏之渤回忆,1974年时中国代表团没有跟随记者,也没有录音录像等设备,就连为苏之渤颁奖的照片都没有,“在最值得历史回忆和纪念的时候,没有什么资料,所以一直到现在,也是非常地感到,缺憾,缺了点什么。”
“幸亏还有这枚金牌,不然我都想不起当年的样子了。”如今已经74岁的苏之渤拿出这一枚亚运会金牌,岁月已经在上面留下了些许痕迹。这枚奖牌似乎成了唯一陪伴在苏之渤身边的见证。见证了苏之渤从一名普通的运动员成长为金牌获得者,进而成为河南省射击队教练,后任国家射击队领队、国家飞碟射击队领队。
74岁的苏之渤注视着亚运会金牌
如何让这一枚首金不被遗忘、再次被看到?如何弥补苏之渤缺少当年宝贵记忆的遗憾?如何让更多的人重新看到那些为了中国的强盛不断奋斗的人的光芒?这些无声的问询,仿佛历史在发出低吼。
为了不再让“遗憾”成为遗憾,为了那些无法计算的价值得到弥补,有人开始全力以赴。
跨越49年
当时代荣耀重新被看见
2023年,钱塘江潮汹涌宛如运动健儿的你争我夺,西子湖畔和风习习又似体育精神中的友谊第一。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举行之际,苏之渤忍不住拿出一张珍藏许久、些许斑驳的照片。照片拍下的正是他领奖的情景。
这张照片来之不易,苏之渤辗转多次才得到,连他自己都不确定是南斯拉夫还是罗马尼亚的大使馆,在展出1974年亚运会光辉时刻的照片后,将这张拍下了中国获得亚运首金的照片通过中国大使馆,转交给苏之渤。
苏之渤珍藏已久的领奖照片已逐渐斑驳
历史常有让人唏嘘的时刻,也有让人感动的瞬间。“亚运会上不能没有中国。”这是近五十年前,亚洲体育界发出的期许。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是中国体育全面登上世界竞技赛场的起步,也是亚洲体育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尤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后,中国体育全面开始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征程。也正如此,1974年的亚运会在中国体育历史上的意义愈发珍贵。
在1974年的基础上,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时,中国队首次超过霸榜多年的日本队,坐上亚运会金牌榜头把交椅。接下来的日子里,跨越了艰难起步的中国体育,势如破竹,诞生了“体操王子”李宁、“小巨人”姚明、“飞人”刘翔,“中国太阳”孙杨、“跳水新秀”全红蝉,还有拼搏精神代代传承的女排姑娘……世界体坛里,中国面孔开始鲜活生动,中国在世界上拥有了奋斗不息、自信强大的模样。
从零的突破到亚运千金,中国体育完美诠释了“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的真谛。
然而翻阅1974年的亚运会资料,却只能查到寥寥数语,影像资料更为稀少,很难真切、详实地反映出当年的盛况与风采。“没有记录,便没有发生。”让更多人在今天看到那些为了中国体育的崛起、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努力过的人们,让这些珍贵的历史变得鲜活,成为了阿里云的努力方向。
阿里云技术专家小组的成员在电脑前讨论修复苏之渤领奖照片的方案
阿里云亚运会史料AI修复项目组成员是在翻阅历年亚运会的资料时,注意到在亚运史上中国重返的首金获得者苏之渤的。在他们看来,每一块金牌都有着无法计算的价值。而每一次计算,恰是为了这些无法计算的价值。当年的照片是一种记录,代表了一种记忆。通过将照片光彩重现,让那段记忆被更多人看见,这是阿里云修复1974年亚运史料的初心,也是努力的方向。
而这样的修复并不容易。这一次阿里云亚运会史料AI修复项目组年纪最小的工程师、出生于1998年的邹心怡说,在修复中会发现很多照片上的人面孔模糊,需要去核实这个人是谁、当时是什么样的工作、为何出现在现场,来判断这个人可能有什么样的表情。
阿里云技术专家黄俊说,将近五十年前的影像资料本身清晰度不高,同时还需要保证修复后的史料真实性,国旗、国徽、运动员的衣服、奖牌的色泽等关键信息更要严上加严。
中国队女运动员风姿(点击查看修复后照片)
阿里云亚运会史料AI修复项目组中,很多都是九零后,用他们的话来说,“1974年,我妈那时候才两岁。”可随着工作的深入,年轻人们发现,当年我国在亚运会上是拼尽全部心血夺取奖牌,如果不修复这些照片,重现这些时代风华,这些拼搏者真可能被时光的灰尘掩盖。
如同亚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的事,更是国家的、民族的大事。这一次的影像修复也是如此。不仅有阿里云技术专家的参与,阿里云也提供了平台和资源,让更多人共同参与老照片的修复。这样的过程不仅让更多人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也凝聚了更多的热爱与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三个月的辛苦,值此亚运会 110 周年之际,阿里云呈现了这样一部饱含心血、铭记历史的作品。
点击观看视频
照片是时光机,见证过去,亦开启未来。AI技术修复的不仅是历史,更让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拼搏、付出,被再次看到,让每一位为国争光的人被再次看到。
而随着世界浪潮汹涌,我们这些普通人何尝不是在生活里拼搏和奋斗的人。每个人的历史、每个家庭的历史,又何尝不是值得被看见、被铭记的过往。以往专业修图师处理一张模糊图片,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但在AI技术的帮助下,只需要点一两个按钮、选几个参数,就可以实现老照片修复。阿里云技术团队快速制定出一条AI修复技术链路,并分享到平台上,让对图像修复技术不熟悉的普通人也能够享受到被历史再一次激励的温暖与力量。
为让更多人切身体会到中国体育事业不懈的奋斗与腾飞,亚奥理事会官方资料馆联合阿里云,在杭州亚运会博物馆特别展出了这些AI修复后的珍贵影像。这样的展览中,是见历史,见你我,见未来,影像的意义超越了影像本身。
这天,穿着胸口绣有国旗标志外衣的苏之渤在夫人的搀扶下,拄着拐杖,坐到镜头前,目不转睛地观看了阿里云AI修复后的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影像。由于常年训练,和很多射击运动员一样,苏之渤的听力受损严重,但在夫人的帮助下,他努力听清了影片中的每一句话。而直到此时,才有一个秘密被揭开。
原来中国代表团当时有个规定,第一天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要保持体力和状态,所以不能参加前一天的开幕式。而射击队每次都是第一个比赛项目,所以苏之渤虽然参加了三届亚运会,却一次都没有参加过开幕式,这一直是他的遗憾之一。
过去了49年,苏之渤终于亲眼看到了当年德黑兰亚运会的开幕式。刚开始,老人家还在对着一张张修复的照片回忆一些队员的名字。修复后的合影栩栩如生,队友们和那段历史荣耀的瞬间,都恍然再现。当影片定格在修复后的开幕式中国代表团的照片上时,老人家看起来没什么表情,颤抖的嘴唇却泄露了一些情绪。他拄着拐杖走到屏幕旁,伸手轻轻抚摸。看罢,他又请求说,“能不能再放一遍?”
这一次,苏之渤站在入场式中国代表团中间。他再次成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仿佛一滴水汇入洪流,从此不再有遗憾。
↙ 点击阅读原文,用AI焕新历史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毛思雨
作者丨吴楠
图片来源丨阿里云、视觉中国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