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天到几十秒,从繁杂操作到一条指令,AI 帮你征服 PPT
作者丨何思思
编辑丨陈彩娴
“明天开会需要一个PPT,你今天晚上回去准备一下。”
大部分打工人尤其是职场小白接到这样的通知,内心都会瑟瑟发抖。
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加班,还要经历一个痛苦且复杂的执行过程:搜集整理相关背景资料、确定主题风格、找适合的模板,一顿操作下来大概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然后进入制作过程:这段文字应该居中还是对齐?字体多大才显得不突兀?这张图放哪里合适?这里应该怎么布局?一番操作下来两三个小时又过去了。
第二天,拿到会上作报告时,得到的反馈大多是“没有突出主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职场中,这样的情况似乎已经成了家常便饭,PPT制作也成了打工族最头疼的事情。
而伴随着大模型的出圈,智能文档成为了AI技术的变革先锋地,正在悄然改变文档行业,也成为很多人工作提效的“必备神器”。
据统计,基于文心一言重构的百度文库在对外开放的第一天,就吸引了超 200 万人次在线使用。
作为国内最早倡导“AI 原生”概念的公司,百度一直追求用 AI 技术重塑产品与应用。据 AI 科技评论了解,自 3 月起,基于文心大模型的底座能力,百度文库一直保持 AI 功能的持续更新与升级。
笔者亲测:在百度文库上传一份文档,不到一分钟(大约40秒)就可以自动生成一份完整的 PPT!
秒级加速的生产力迭代,是百度 AI 的一次飞跃,也是国产智能文库软件的一次进阶。
针对AI生成PPT这个功能,就让我们一起来测一下:
进入百度文库官网,右侧嵌入了“文档助手”的端口,在对话框中输入“/”即可显示文档助手的各项功能:AI生成PPT、Word转PDF、PDF转Word、智能编辑、文生图表……这些都是已经上线的功能模块。
首先看PPT智能生成功能。
用户可以选择百度文库中的文档,也可以上传自己的文档内容。
我们找到了一个“中秋节文案策划”文档并上传,然后输入“/”选择“Word转PPT”功能,就进入了PPT制作环节——
文档助手会迅速结合文档的内容,用了不到30秒的时间就罗列出了一份详细大纲,然后又在40秒内制作出了一份14页的PPT:
为了验证PPT内容的客观性,我们还上传了一份自己准备的文档——《爱的教育》导读,从文档上传到最后PPT制作完成,大概也只用了40秒左右。
这轮测试我们对PPT的内容做了分析,因为是“爱”相关的主题,在配图方面针对相关的内容都匹配了相应的图片,从内容方面,不仅对原文档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还做了一定的延伸。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Slide for more photos
经过多轮测试,百度文库将PPT生成时间从天级缩短至秒级别。也就是说百度文库在一分钟之内就能完成打工人一天的工作量。
对比一下,如果是手动制作一份 PPT,步骤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要从明确演示主题和目标,对文案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收集相关制作所需资料或素材,然后是风格版式设计布局,最终制作完成一份高品质的演示文稿,通常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这还只是针对熟手的理想假设。如果是PPT的初学者,大概要以“天”为单位。
只有当用户使用工具的时间缩短,其用于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时间才会增加。
另外,在评测的过程中,小编发现,百度文库的PPT 智能生成,不仅可以通过上传文档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完成,比如你说一句话,或者输入一句简明扼要的文字,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我们输入了“生成一份星球大战电影历史发展的PPT”的需求。首先,他会帮你撰写一份大纲,然后再根据大纲内容生成PPT。值得注意的是,PPT完成后,还有修改主题色、修改全文文字字体以及全文字体色等功能。另外在配图方面,百度文库也非常考究,选取的都是与星球大战相关的图片。
PPT主题色修改前后对比
也就是说,百度文库不仅可以帮你自动生成PPT,还能保证PPT的美观性、完整性、以及可操作性。
但百度文库的能力远不止于此,其在文生图表方面也同样下足了大功夫,即便是复杂的统计数据,百度文库也能搞定。下面是我们的实操过程:
第一步:我们上传了一份“2023年中国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文档;
第二步:选中需要分析的极度复杂、繁琐的数据,如“2022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共发生119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额完成629.32亿元,2023年1月1日至7月24日中国智能汽车市场共发生47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额已完成152.95亿元,从投资轮次分布来看,战略投资占25.5%,A轮占23.4%,C轮占8.5%,天使轮占6.4%,A+轮占6.4%,B轮占6.4%,C+轮占6.4%,Pre-A轮占4.3%,B+轮占4.3%,种子轮占2.1%,D轮占2.1%,E轮占2.1%,G轮占2.1%,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带动全产业链受益”;
第三步:对话框中输入“生成图表”,最后就可以得出一个完整的图表,整个过程也不过30秒的时间。
另外,在图表的最后,文档助手还会根据生成数据在“结论、洞察、建议”等方面给出建议。
百度文库文生图表
如果没有AI工具,一份完整图表的制作步骤大概这样的:首先,打开传统的Excel表格,接着,把各种数据分门别类的填在表格中,最后选中,点击菜单栏上“插入柱形图、折线图、饼状图等”,这样才能得出一个图表。
紧接着就是PPT生成带图表的功能。
比如“生成一份2022年强生公司的财务分析PPT”时,结果还算理想,涉及总资产数据、经营现金流数据等方面是有相关数据图表的分析的。
除了word和PPT外,百度文库还更新了PDF智能总结和问答功能,比如在百度文库中搜索一篇“国内大模型评测标准的PDF”,他就能快速帮你总结出这个PDF的大概内容,同时还可以进行多轮对话:如“如何提高模型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文档助手就会根据文档内容给出相对应的答案。
百度文库PDF智能总结、多轮对话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PC端,在移动端百度文库也进行了重构,移动端只需要点击蓝色按钮,选择AI创作PPT即可,值得强调的是,移动端完全支持语音输入,也就是说动动嘴,就能生成一份符合你需求的PPT。这也意味着百度文库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帮助打工人实现随时随地办公,甚至可以摆脱加班,早早下班。
大模型出圈后,百度曾多次对外提及要用大模型“重构所有产品”,目前,大模型已经充分重构搜索、如流等多个产品,百度文库,也是百度角逐智能办公领域的关键一环。
数据显示,百度文库AI新功能累计用户突破千万,累计使用次数近亿;累计生成PPT超50万份,生成文档超千万。
今年大模型的热度空前,但无论是百模大战或千模角逐,所有的 AI 厂商最终都将面临同样的问题:是选择平台型的通用 AI 工具,还是选择定制化的企服解决方案?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这个命题从创业开始就需要深思熟虑。但站在百度的角度,从一家从十年前就布局人工智能、大力投入技术创新的企业来说,两条腿走路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是市场竞争所然,也是技术积累的结果。
以百度文库为例。百度文库缘何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得到众多用户的青睐?
最大的原因在于:大模型。
自3月16日文心一言对外官宣后,半年内实现了飞速迭代,无论在内容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生成能力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提升,这无疑为百度文库这类应用层面的产品的革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以Word转PPT为例,百度文库在接收到一篇文档那一刻,就要开始调用文心一言的各项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前期要发挥其在内容理解层面的能力,根据文档内容总结出PPT大纲;进入到PPT生成环节,则要调用记忆能力以及AI生成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这往往比一句话生成PPT的难度要大的多,首先,在word 生成 PPT 过程中,用户会给出非常明确的需求与预期;其次,在理解方面,word 长文本理解解析的难度远比解析一句话要难得多;解析完成后,还要提炼内容、形成大纲、填充 PPT;最重要的是,整个过程还要保证内容、图片等匹配的准确度。
而百度文库从一句话生成PPT的功能,到现在 word 生成PPT的功能仅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这正是依靠自身在 AI 方面的长期积累,而文心一言在这个过程中则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另一方面,百度文库也在不断地反哺大模型。众所周知,想要提升大模型的能力,就要不断地给其喂高质量的数据。百度文库成立于2009年,通过十几年的积累,百度文库已经拥有12亿文档,提供了大量优质专业文档数据,帮助提升了文心一言的训练效果,从而形成了正向的飞轮效应。
从这个角度来看,百度文库与文心一言更像是手、脚和大脑的关系,彼此相互成就。没有大模型这个大脑的控制,百度文库这双手脚很难完成各类复杂的任务。如果没有百度文库这双手脚,文心一言这个大脑也无从发挥它的价值。
自今年3月份开始,在文心一言底座之上,从最初文字文档处理入手,到现在的PPT智能生成、智能编辑,万字长文总结、PDF智能总结及问答等能力,百度文库还在持续进行功能的迭代创新。
目前,百度文库已经成为行业首个一站式智能文档平台,从文档创作的第一站,到复杂的文档处理,到后期的一系列智能化编辑管理等工作,都可以在百度文库中实现。
对于用户而言,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可以通过全新的文档创作模式,快速生成文档,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对于企业来说,也许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开发特定的文档模板,满足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对于个人来说,无需因创建、输出等环节进行多平台切换,提高了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大模型赋能下的百度文库,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创作门槛,开拓了传统办公领域的新范式。从频繁的点击鼠标,敲击键盘,到自然语言的交互,用户只需输入相应的关键词或动动嘴就能自动生成相应的文档,大大提高了内容生产力和生产质量。
而随着时间的演进和技术的推移,百度文库的未来充满想象。
本文作者:何思思,微信ericahss1224。长期关注国内外各企业在AIGC、大模型及应用层方面的动向,欢迎添加作者微信互相交流、互通有无。
更多内容,点击下方关注:
未经「AI科技评论」授权,严禁以任何方式在网页、论坛、社区进行转载!
公众号转载请先在「AI科技评论」后台留言取得授权,转载时需标注来源并插入本公众号名片。
未经「AI科技评论」授权,严禁以任何方式在网页、论坛、社区进行转载!
公众号转载请先在「AI科技评论」后台留言取得授权,转载时需标注来源并插入本公众号名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