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办马拉松,摊主开新店:淄博烧烤国庆“再拼一把”
▲ 2023年9月13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济南举行,展区内展出淄博烧烤模型。(视觉中国 / 图)
嘴上说热度下来了,可是身体很诚实,单老板正在筹划一家新店,打算趁着“十一”开业。他的判断是,会迅速倒闭出清一批店铺,客流量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上半年是搞接待吃烧烤,下半年主要是去旅游景点转。”市民亓锋感到一丝欣慰,同时又有一些遗憾,“淄博毕竟不是传统的旅游城市,没什么好的景点”。
“感觉我的这个东西太超前,淄博烧烤的产业发展还不太能跟得上。”在疫情之前,创业者李国华就开发出独家产品“烧烤机器人”,但没想到在淄博销量惨淡。
书画摊主李东严格要求自己,过马路不闯红灯了,出门也不乱丢垃圾了,吸完一根烟,烟头一定要找到垃圾桶再丢。“注意个人素质,那么多外地人看着你呢,可不能给淄博抹黑。”
责任编辑|何海宁
过完这个暑假,大街上确实有所恢复平静,不过一场马拉松下来,又是一片人声鼎沸。
“‘十一’肯定还会有一波流量。在这个时候办马拉松,就是这个意思。”9月24日,国庆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周末,这座网红城市举办首届马拉松比赛。当天比赛刚结束,孙大夫就给出他对“十一”假期客流量的预测。
因为在淄博举行,这场马拉松又被跑友们戏称为“烧烤马拉松”。“一听是淄博马拉松,赶紧抢(报名)。”9月23日中午一下高铁,封燕华约上跑友们去撮了一顿,竟然排队一个半小时,店门口许多人都背着马拉松赛前包,一看就是顺道来打牙祭的参赛者,“淄博人很热情,烧烤也很实惠,也很好吃”。
上演了几个月的“狂飙”剧情,淄博烧烤经历了从爆火,到疯狂扩张,再到归于短暂平静的激烈演进。多位受访者表示,暑期结束后,市场才出现明显冷静的迹象,不过,此后到底是打回疫情前的原形,还是维持在温而不凉的均值,人们仍在观望,很难给出定论。
不过,受访者一致认为,至少这个“十一”黄金周,淄博仍会迎来游客高峰。为此,商家和市民跃跃欲试,试图把握住这可能的“最后一波流量”。
烧烤店主:“十一”再拼一把
明显的“转折点”发生在暑假结束之后,八大局街上“一眼就能望到头了”,红火了半年的淄博烧烤热度降了下来。“7、8月份都还很忙,9月份以后,消退得有点快。”站在流量的分岔路口是进是退,淄博市张店区烧烤店单老板,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单老板的店上过纪录片《人生一串》,叠加“进淄赶烤”的超级热度,生意着实火爆了很久。“当时都有点崩溃了,人太多了,全店连轴转。”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扩招了不少服务员,工资也从两千八涨到三千,再从三千涨到三千五,“工资肯定不能降,人员也不能辞退”。
店太多了,噌噌往外冒,当时全国人民往淄博跑,再多店都能消化得了。再往后,客流仍然持续不断,但是没有此前汹涌,地段差一些的店,或者没有名气的新店,就匀不到太多客人,开店潮才缓和下来。“新开的店要搞活动,客人就多,老店就受影响,新店不能总搞活动,不搞客人就少。”单老板说,淄博烧烤行业从之前的“劝退客人”,演变成现在需要价格战、搞花活招揽顾客,“也开始卷起来了”。
单老板的一个“徒弟”,是从银行大堂经理的职位辞职后投身到烧烤行业,一度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但是坚持下来,赶上了那一波天降流量。他说,烧烤行业是一个低投入、轻资产的行业,盘下一家店,很快就可以开门营业,即便如此,没有技术的话,还是经营不好,“做烧烤很累,也得讲质量”。
热度降下来,淘汰一批仓促上马的店也是好事。单老板“徒弟”认为烧烤行业还是会越来越好,他正在积极备货,准备迎接“十一”假期。“保持好自己的品质,做长期生意,开店容易养店难,现在就是看谁熬得住。”
嘴上说热度下来了,可是身体很诚实,单老板也正在筹划一家新店,打算趁着“十一”开业。他对烧烤行业的判断是,会迅速倒闭出清一批店铺,客流量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所以,趁着9月份的这个窗口期,他迅速决定“逆市”扩张。正好,之前多招的员工也不需裁员,就地转岗到新店。
他当然是看好未来的市场发展,所以继续押注烧烤,更关键的是,自己做了二十多年烧烤,别的也不会干,“我四十多岁,青春都投里头了”。最开始,单老板叫来母亲、姐姐,三个人一起干,从早忙到晚,也赚不到多少钱。坚持多年,2014年前后,生意才有所起色,慢慢摸索出这一行的门道来。“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说到底,赚的还是辛苦钱。”
“我现在就是盼着‘十一’到来,又开一家新店,打算‘十一’拼一把。”他说。
淄博居民:
上半年吃烧烤,下半年转景点
“感觉是希望把全国人民对淄博的美好印象延续下去吧。”本次淄博马拉松,是封燕华的第66次全程马拉松比赛。她介绍,各地举办的马拉松比赛,因为报名人数较多,参赛资格往往需要系统抽签,这次她和几个朋友都中签,后来才了解到,主办方把名额主要留给了外地人。尽管赛事还有不少细节有待提升,但是跑友们明显感受到,淄博把好东西都留给了客人。
“很坦诚,很热情,这里的人都很朴实。”封燕华说。
南方周末记者联系了淄博宣传部门和淄博市烧烤协会,试图了解这座网红城市备战国庆的相关事宜,但对方均婉拒了采访要求。不过,在外界看来,淄博已在有意逐渐推高热度,本次马拉松,在各个平台的推文中,“淄博烧烤”被当作赛事亮点进行着重介绍:“吃淄博烧烤,跑淄博马拉松”。
当得知老家办起了马拉松,在青岛读研究生的淄博人贾彦昊意识到,政府对待流量的策略发生转变,从“五一”前后的不主动“拱火”,甚至压热度,变成现在主动传播话题。“肯定是希望热度持续得久一点。”
“五一”的时候,贾彦昊还在读本科,因为抢不到火车票,就没有回家亲身感受全国人民的狂热。暑假回去住了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看到很多外地车牌和旅行团。此外他发现,政府已经做了不少基础性工作:改造一些便民市场,翻新市政设施,道路通畅不少,街道变干净了。
关键是,有明星来淄博开演唱会了,马拉松也办起来了,热度一波一波,都在接力上。
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老天爷眷顾,2023年以来,流量的确比较青睐淄博。“因为刀郎的那个歌,淄博的蒲松龄故居又火了。”亓锋是土生土长的淄博人,但是他却很少去逛这些景点,不过,本着“优先外地人”的优良传统,他决定还是等热度稍稍过去之后,再去参观。没想到,外地朋友主动找上门来,让他当导游。
蒲松龄故居坐落在一个小村子里,道路狭窄,交通不便,政府连夜施工,修好了路。很快,聊斋故事改编的舞台剧也纷至沓来。
“上半年是搞接待吃烧烤,吃吐了。下半年,主要是去旅游景点转。”亓锋说,最近陆陆续续又有外地朋友过来淄博玩,不再是说想吃烧烤,而是点名要去看齐国故都、琉璃博物馆、蒲松龄故居,以及拍摄过电视剧《大染坊》的周村古大街。
这说明,烧烤的热度开始往旅游项目上外溢。他感到一丝欣慰,同时又有一些遗憾。“淄博毕竟不是传统的旅游城市,没什么好的景点。”他解释,这些景点比较分散,而且不是那种“响当当”的龙头景区,旅游吸引力还是有限。
还是老祖宗不给力,老天爷赏饭也不太能接得住。亓锋说,作为普通市民,他当然是希望淄博的热度停留得越久越好。
2023年6月24日的海月龙宫烧烤体验地,此种盛况国庆能否再现?(视觉中国 / 图)
创业者:接住文创,
烧烤机器人销量惨淡
当蒲松龄故居火起来之后,胡长月倒没有为自己超前的眼光沾沾自喜,而是认真审视这一文化出圈现象。“淄博的几个文化标签,轮着火了一遍。”他是淄博一家设计公司老板,淄博烧烤火起来之后,他们公司设计了一套淄博文化主题的文创产品,其中之一是聊斋文化,没想到提前锁定了市场需求。
胡长月说,他们的文创产品以扇子、冰箱贴这些旅游纪念品为主,设计了三大类主题,分别为人间烟火气、齐文化以及聊斋文化。在当时,满大街都是“进淄赶烤”的横幅,焦点都在“淄博烧烤”这四个字上,所以,当时最好卖的一组纪念品是“人间烟火气”,主题和烧烤切合,甚至直接就印着烧烤炉的图案,“一定得有淄博两个字,或者烧烤元素,才好卖”。
再后来,琉璃和字画成为了顶流,八大局路边的小摊子上,之前的紫薯饼、炒锅饼,清一色换成了琉璃工艺品和带有字画元素的扇子。胡长月没有觉察到,它们是怎么火起来的,反正就是火了。“这说明外界开始通过烧烤,了解淄博的文化了。”他说,这一阶段,齐文化这一门类的产品销量嗖嗖飙涨。
等到蒲松龄故居火起来的时候,胡长月忽然觉得,上天的确对淄博有所眷顾,热门话题接踵而至,“其实我们政府也挺会的,一个没落,全都接住了”。于是,他们公司的产品,完全承接住了淄博流量曲线各个阶段,打了一场漂亮的突击战。
在这股浪潮中,也有未能分到一杯羹的怏怏者。“感觉我的这个东西太超前,淄博烧烤的产业发展还不太能跟得上。”在疫情之前,智能机器人创业者李国华就开发出他的独家产品“烧烤机器人”,2023年“五一”,他还从政府部门申请到一个展位,在烧烤城里展示推销,他觉得机会来了,结果没想到销量惨淡。
他自称在2019年,接到国内一家大型连锁餐饮巨头的订单,这家公司计划打造一个烧烤子品牌,让他提供全套的自动化改造方案。于是他开发出烧烤机器人。没想到,赶上三年疫情,烧烤子品牌项目泡汤,他的烧烤机器人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李国华意识到,和连锁餐饮巨头比起来,淄博烧烤的行业生态,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而自动化设备又过于超前,两者不是很匹配,承接不下淄博的流量。
八大局摊主:铆足劲加紧备货
在淄博八大局摆书画摊的李东,反倒是一点也不担心流量会一去不复返。“很有信心,淄博有的是方式方法,把热度延续下去。”李东举例,马拉松就是政府主动而为,吸引游客来淄博游玩,前不久火爆的聊斋故事,算是蒲松龄故居“被动营业”,淄博机敏地捕捉到这个热点顺势而为。
李东本来是一个文艺爱好者,平时喜欢写写画画、搞搞收藏,听说政府要在八大局划出一部分摊位,免费提供给市民,但是要优先文化、文创类,他就动了心思,主动申请,凭借深厚的书画造诣,果然通过审核。现在,不仅自己的文艺特长有了发挥余地,每个月还增加不少收入。
淄博烧烤的一处胜地八大局便民市场。(视觉中国 / 图)
临近“十一”假期,他铆足劲,准备大干一场。乘着9月份短暂的淡季,他加紧备货,赶制一批作品。而且,到时候他还打算把自己压箱底的精品,拿出来镇镇场子。“大件作品,还有工笔画,都拿出来,肯定受欢迎。”他说。
一是和切身利益休戚相关,二是身为淄博人的骄傲,他严格要求自己,过马路不闯红灯了,出门也不乱丢垃圾了,吸完一根烟,烟头一定要找到垃圾桶再丢。“注意个人素质,那么多外地人看着你呢,可不能给淄博抹黑。”他说,过完“十一”,天慢慢就冷起来,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也都该到了淡季,所以要乘着这个“黄金周”大干一场。
爆火之前,方姐就在八大局开了一家意大利披萨餐厅,马拉松前一天晚餐,她就接待过一位本地的马拉松跑友。方姐说,外地游客来八大局,目的通常很明确,正餐还是以烧烤或者博山菜这样的本地美食为主,所以,意大利餐厅的生意并不直接受影响,不过,身处核心地段,他们还是受到很多益处。
自忖为淄博比较有格调的餐厅老板,方姐发现,除了马拉松,淄博的音乐剧、舞台剧之类的文化引流越来越多,所以,“十一”肯定会有一波游客高峰。不过经历过“五一”的洗礼,她现在算是训练有素,不需太过紧张,正常备货,正常开门营业就行。
早年间,方姐老公在意大利打工多年,上了年纪之后,回老家开了这家餐厅,平时就两口子配合经营。他俩合计好了,“十一”再辛苦几天,过完这个忙碌的假期,就出去旅旅游。
不过,到了中秋节那天,披萨店准备打烊歇业。“赚再多钱也不干,我们要和自己的家人一起过节。”方姐说。
其他人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