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引论文数首超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近日,日本科技政策研究所(NISTEP)发布《科学技术指标2022》。该报告从研发费用、研发人才、高等教育与科技人才、研发产出、科技与创新五个方面评估了日本的科研情况,并在170个指标下将日本与全球主要国家的科研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该报告披露,全球范围内引用次数排前1%的顶尖论文中,中国论文数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高引论文大国”。
图片来源:Patrick Tomasso
近10年来,中国的科研活跃度呈爆炸式增长。早在2019年,我国的论文产出总量就已经赶超美国;而我国SCI论文的发表量也紧追美国、连续十年位居第二,若就2021年上半年的数据看,我国的SCI论文发表量更是首次力压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中国论文体量的膨胀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是全球科研最重要的动向之一。
但在中国论文的崛起历程中,批评的声音也一直存在,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批评就是:中国论文数量上来了,但是质量没能完全跟上。在2019年国内一项重要会议上,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表示:“我以前曾经预测,中国会在2020年论文数超过美国,没想到我们提前完成了。” 但他在会上却着重表达了对中国论文规模暴涨的担忧,即一味追求论文数量,科研质量反而被忽视了。显然,中国论文既要数量多,更要质量好,这才能切实体现中国的科研进步。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论文的质量进步也在逐渐显现。本次NISTEP的《科学技术指标2022》就是一个证明。该报告最受关注的一个排名指标是全球被引次数排名前1%的论文数量。引用次数当然是衡量论文影响力最重要的指标,而引用次数位居领域前1%的这部分论文,则是该领域当之无愧的“高引之王”,诺奖级学者的研究论文基本都在这个范畴之内,足见其影响力。该报告统计,在2018、2019、2020三个年度内,中国贡献了全球被引次数前 1%的论文中的 27.2%(共4744 篇),位居第一;而美国贡献了24.9% (共4330 篇),位居第二;英国则以 5.5%的贡献位居第三;日本自己更是屈居第十。
由于国际合作研究的普遍化,研究机构跨国合作产出的论文数量颇多。对于这部分论文的国家“归属权”问题,NISTEP采取了一种名为“分数计量(fractional counting)”的统计方法,实际就是将一篇论文计为一分,然后平均分配到论文的各合著机构中去。例如,一篇论文由一个法国机构和三个瑞典机构共同产出,那么法国就占有这篇论文的25%,瑞典就占有这篇论文的75%。
2018~2020年度各国贡献的“前1%高引论文”比例情况
前五名分别为中、美、英、德、澳
资料来源:NISTEP
各国“前1%高引论文”数量排名近十年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NISTEP
中国在NISTEP报告中展现的巨大进步令人惊讶。要知道,20年前中国的“前1%高引论文”数量排名仅在全球第13位。Science刊发社论称,NISTEP的论断提供了新的证据,证明以数量增长著称的中国论文在质量上也已迎头赶上。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政策和创新问题专家Caroline Wagner表示:“人们总是否认中国的成就,说他们产出很多却品质低劣——这显然是鼠目寸光。” 但中国本次高引论文的优良数据表现,很有可能得益于其对国际研究合作的广泛参与。宁波诺丁汉大学科技政策学者曹聪持更为谨慎的观点,他指出NISTEP将高引论文“平分”给所有合著机构的统计方法,有可能夸大了中国对国际合作研究的贡献,“问题在于,到底是中国学者、还是国际合著者在主导这些研究。”
另一种补充意见在于,单纯统计高引论文的数量仍不足客观衡量各国科研发展水平,因为大国的人口基数大、科研产业规模大,其高引论文的数量自然有着压倒性优势。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在今年1月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状况 2022》报告则采取了另一种统计方法。简单来说,它将某国家被引次数排前1%的论文数量与该国总的论文发表量相比,得出了该国高引论文的占比数据。这种统计方式显然更加倾向于论文质量的比较。该方式下,美国论文的影响力与质量仍然大大优于中国论文。
各国“前1%高引论文”的占比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NSF《美国科学与工程状况 2022》
应当说,中国论文在数量上的迅猛增长是有目共睹的,而在质量上的卓越进步也在逐渐显现。在更长历史时段内考量,中国论文的发展成就是不可否定的。但数量与质量的“不平衡”现象仍然值得我们警惕。据Healsan Consulting发布的论文撤稿数据,截至2022年7月13日,世界范围内共有37904篇SCI撤稿,其中中国占17204篇,占比45.3%。这显然是论文规模迅速膨胀时,低质量文章(甚至是学术造假文章)大量出现所造成的恶果。因此,理性对待各种学术指标,肯定成就,正视问题,才是中国论文的发展之道。
点击下方知社人才广场,查看最新学术招聘
扩展阅读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