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公布数据的时候,当时确实有一股风雨欲来的趋势,进出口额双双下降,CPI和PMI都在历史性下跌,房市股市也没有什么好消息,大家的信心普遍不足。8月份的数据总算好了一点,CPI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1%,但要是刨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率,8月的核心通胀率是0.8%,说明我们仍然面临着通胀压力。再看一下8月的社融数据,3.12万亿元,远远超过了市场预期,要知道7月份才5282亿元。不过这3.12万亿元里,有1.18万亿元是政府债券,同比多8714亿元。简单来讲就是,地方政府比起去年多借了8714亿元。
至于企业债券是2698亿元,同比多1186亿元,远远比不上政府债券的规模。
另外中长期贷款有所回升,算是一个好消息吧,说明百姓的购房意愿没有之前那么消极了:8月份的M2货币供应同比增长10.6%,这已经是第四个月减缓放水:拧紧水龙头,精准滴灌,这没错,只是问题依然摆在那里,M1同比增速2.2%,远低于M2的10.6%,说明大家更愿意将钱存进银行里,市场活力还是不足。
9月的最重磅消息是25万亿存量房贷降息,这大概是最压箱底的工具之一了,如果按照每个购房者平均下降1%的利率来算,相当于直接让利2500亿元。另外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释放5000亿元的流动性,也是为了缓解银行的资金压力。以人民币计价是进口下降1.6%,出口下降3.2%,顺差4880亿元;以美元计价是进口下降7.3%,出口下降8.8%,顺差683亿美元。由于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特别是上半年的贬值幅度超过了5%,所以用人民币计价更能反映中国的进出口现状。其中,我们对东盟、俄罗斯和非洲国家的进出口总值在增长,对欧美日的出口下降较为明显。上半年,欧盟进口下降22.6%,像是西班牙和希腊等国家的债务已经到了危险边缘,失业率居高不下,人们的消费热情大幅减弱。毕竟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一样,掌握铸币权和潮汐收割能力,还能撒钱让老百姓消费。可问题是,美国作为一个消费大国,上半年的进口量也同比减少22%,而且食品和消费品的下降幅度特别大。全球经济衰退,已经波及到各国的消费市场,哪怕中国在努力维持产能,各种工具往外掏,但碰到这种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也只能一起承受。稍微提一下,中国的新能源车算是为数不多的出口亮点,今年前7个月在欧洲的销量飙升至82万辆,约占所有汽车销量的13%。更关键一点,中国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不到3万欧元,远低于欧洲的5.6万欧元。在慕尼黑车展上,有41%的参展厂家来自中国,这般架势给德国人带来的惊吓更多一点,以至于总理朔尔茨出面稳定军心,说德企「应该被激励,而不是被吓到」,同时宣布了价值1100亿欧元的激励计划。德国《焦点》杂志最新一期用的红色封面,一双筷子夹住小黄车,写着「祝您胃口好,汽车行业」:
下面的德文翻译过来是:「中国的贪婪:远东的主导地位对德国汽车工业和我们的未来有多危险?」不要说十年前,哪怕是放在四五年前,说中国汽车严重威胁到德企的生死存亡时,我估计都能当场让人笑岔气。其它工业国的情况也不好,出口份额都很有默契在下降。比如日本的出口额已经连续下降15个月,前7个月下降6.4%,并且连续22个月贸易逆差;韩国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同样下降11个月,最新的8月出口下降8.4%;越南前8个月的进出口总额下降13%,8月出口下降7.6%,几乎所有出口品类都在降,情况很糟糕;印度6月的货物进出口总值达860.66亿美元,下降19.3%;印尼6月份出口同比下降21.18%,上半年下降8.86%。要注意的是,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远没有中国那样,同时受到欧美的关税壁垒和贸易管制。在这种优惠政策下,它们的出口份额还跌得如此厉害,说明差生文具多,也说明环球同此凉热,谁也没法独善其身。一众南美国家的数据很惨淡,其中阿根廷跌得最多,6月出口同比下降35.4%,不过有肥沃的潘帕斯草原,至少能让阿根廷人吃饱不愁。当然了,中国也「恰好」成为墨西哥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许多国内企业都跑去墨西哥投资建厂,然后通过零关税出口到美国,走的曲折贸易路线。至于一些非洲国家,陆陆续续财务暴雷、内乱,毕竟小国没有承受风水雨打的抗压能力。2023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2.3%,作为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可以说一枝独秀。白宫发言人多次信心满满,说美国的各项数据很健康,就业市场火热,金融稳定,灯塔光芒辉煌,俨然成为全球资产的避风港。过去三年,美国的用电量保持稳定增长,然而在2023年上半年,美国GDP增长2.3%的同时,用电量却下降3%,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神奇现象。今年中国前8个月的用电量累计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1.7%,第二产业增长5.0%,第三产业增长9.3%,基本吻合我们上半年的GDP增长率。换句话说,只要一个国家的经济有增长,用电量基本不可能下降,或者不应该偏差得那么夸张。美国能源署之前有过预测,说2023年美国用电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好。不过今年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又是极端的厄尔尼诺现象,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工业用电量只多不少。过去两年,美国人动用在疫情期间积累的超过2万亿美元额外储蓄,而这些家庭储蓄即将耗尽,美国的经济引擎会在2024年初失去动力。随着家庭储蓄减少,美国人更加依赖工资来维持生活,而物价、租金、信用卡利率和房贷利率的迅速上涨,又导致百姓告别了以往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开始了缩衣节食,这就是为什么上半年美国居民用电减少的原因。美国劳工部在8月4日公布的数据,7月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18.7万人,失业率为3.5%,一直在最低水平徘徊,就业形势很好。但根据美国广播公司统计的数据,自2022年初以来,已经有38.9万名科技行业员工被裁撤,创下2001年以来新纪录。今年前7个月,有402家中大型美国企业申请破产,数量比去年翻了一倍,另外全社会申请破产的企业来到了历史峰值:在简中互联网,美国卡车司机的薪资待遇非常高,只需要三四个月,就能存下买大别墅的首付钱,让人艳羡。可现状是,美国最大卡车运输巨头 Yellow 直接宣布倒闭了。运输业依托于庞大的消费市场,是最基础的社会行业,可以说非常稳定,基本不存在被时代淘汰的可能。如果连最大的卡车运输公司都倒闭了,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美国的消费市场在飞速萎缩,如此一来,也吻合美国下降的进口额。现在对美国来说,最重要的问题还是通胀压不下去,8月同比增长3.7%,比7月的3.2%还要快。压不下去的原因也很简单,一个是房屋价格继续上涨,同比涨幅7.3%;另一个是汽油价格环比上涨10.6%,占到CPI上涨幅度的一半。为了将汽油价格压下来,美国释放了大量石油战略储备,想着增加供应来抑制市场价格。2020年底,美国战略石油储备还有6.381亿桶,到今年9月就只有3.5亿桶了,库存正式告急,石油价格也随即上涨。拜登团队多次访问沙特,希望对方能增产石油,将国际石油价格打下来,从而延缓美国的通胀。最后他们还警告了沙特一番,如果继续减产,后果将不堪设想。沙特和美国的关系,早就因为页岩油革命和撤军事件闹得相当不愉快,沙特表示不会增产,同时还和俄罗斯一起宣布,到今年年底都将减产石油供应。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美国的通胀就难以降下来,而高通胀又会进一步波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物价涨幅远远超过工资涨幅。可能上班族觉得这个月的工资上涨了10%,转头发现商品价格涨得更高,达到15%,收入虽然增多,能买到的东西反而更少了。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一共有14.6万成员,占美国汽车制造业全部工人数量的56%,它在与三大汽车巨头劳资协议谈判中,要求加薪40%以上。这个加薪幅度其实还算合理,毕竟许多社会基础岗位的薪资都有大幅度提升,比如美国港口工人加薪32%,UPS卡车司机和分拣小工加薪35%。如果这次加薪成功,意味着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的劳动力成本每年增加450亿美元。所以,这次谈判毫无悬念失败了,于是UAW在美国多个州发起罢工,半个月造成8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到美国的汽车产量。关键是,各行各业无休止地涨薪,同样会导致社会通胀压不下去,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就业市场越旺盛,社会忧虑也越深,高通胀就像一辆猛踩油门的跑车,谁也不知道尽头会面临什么。另外,由于持续加息造成的贷款成本增加,美国许多传统企业的负债规模很大,比如汽车、钢铁、化工行业,它们在高通胀下就非常难受了,因为工人规模庞大,却还要罢工闹涨薪。对于互联网IT企业来说,并没有这么多负担,大家储备了非常丰厚的现金。截止2022年2月,美国头部13家非金融公司囤积一万亿美金,其中苹果2026亿美元,微软1323亿美元,伯克希尔持有1467亿美元现金。美国对外公布的数据越是光鲜亮丽,就越显得联邦的税收不对劲,上半年减少4230亿美元,同比下降11%。2023年,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预计4.8万亿美元,而拜登政府列出的2024年总预算是6.9万亿美元,也就是说还要发2.1万亿新债,才能基本维持政府的支出和运转。目前美国债务来到33万亿,已经接近债务上限,光是填补债务利息,就要拿出30%的财政预算,而明年突破35万亿债务是相当轻松。理论上来说,如果美国政府每年拿出一半的税收来还债务利息,那么借债杠杆可以突破到100万亿,再激进一点的话,还可以借新债还旧债,让经济引擎一直运转下去。毕竟对美国来说,拉长通胀时间差,通过统计魔法来维持GDP数据的华丽,账面经济才能维持住,美元信用也能有保障,让美债以极低的利率继续发行,堵住所有质疑人的嘴。哪怕火车已经摇摇欲坠,美国也要拉上窗帘,绝不能先承认自己不行,现在就看全球最大的两国经济体,谁先扛不住了。至于美国什么时候会降息,完全取决于中国什么时候才会崩溃。只有抽干净中国的外围活水,让中国的经济全面崩盘,最后在极限干涸的情况下投降,美国才会开始新的降息周期,开始高价卖水。但很明显,中国不像以前被美国收拾的一众东南亚国家那么好拿捏,制裁清单列了,关税战打了,金融战打了,舆论战打了,地缘封锁了,军演十几遍了,那只公鸡依然岿然不动。凭借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底子,确实能在经济环境极差的情况下支撑很久。最简单的例子,虽然各国货币兑美元的汇率都在跌,人民币也不例外,但人民币兑日元、欧元和英镑的汇率可是在一点点升值。也就是说,在欧美和日本等国普遍加息4%以上的大环境下,中国能以降息的逆周期姿态稳住外流货币,说明了从本质上,中国的经济韧性没有被传得那么糟糕。中国不仅自己对抗美元潮汐,还将手里的美元借给这些濒临破产的发展国家。这一招对美国来说相当疼,它原本希望通过加息缩表来刺激全球美元回流,让一个个发展中国家还不起钱,被迫放血变卖资产,最后再用美元来抄底这些国家的优质资产。现在问题是,这些国家从中国借来美元后,迅速还清了所有美元债务,之后还钱只需要用人民币支付,或者用其他利益来和中国交换,直接绕过了美元体系,推动全球的去美元化。当美元回流到美国手里,短期内确实提高了账面数据的光鲜繁荣,到处是被热钱涌入的行业,就业需求高涨,房价攀升,通胀也跟着飞涨。然而过去持续了四五十年的去工业化进程,哪怕特朗普和拜登两届政府努力想让制造业回流,短期内也没办法承接巨额的国际热钱,该流向哪里还是会流向哪里,因为物理定律在全世界都通用。全世界的主要经济体过得都不好,手里的牌也几乎打光了,纷纷加入躺平大军,目前局面已经到了破而后立的关键时刻,一场超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随时会被点燃。军演和地缘矛盾也会更频繁,尤其在中国的南海和东北部,美国的军工复合体会用各种方式让中国先犯错误,暗中酝酿一场新的俄乌危机。如果中国顶住了加息压力,那等到美国自己先撑不住了,全球产业链都会被重塑。这个过程美国当然会痛苦,只是整体恐怕不会太伤筋动骨,因为最先承受代价的肯定是日韩和欧盟,然后是南美和东南亚国家,紧接着是五眼联盟和北约,最后才是美国的中产阶层……很可能蔓延到美国的富人阶层时,这场危机就已经熬过去了,雨后天晴,又将迎来新的康波增长周期。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掐架,互相揍得鼻青脸肿,然而受伤最深的,往往是旁边凑热闹的观众。—— END ——
往期文章
《历史并不总是眷顾我们这一边》
《中国的高科技被封锁了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