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非遗老手艺做成绝美艺术,高奢品牌都给她颁奖时事2023-10-07 03:10记得把我设为星标哦,不然就看不到我了一个手工艺者需要做的只是静静地、踏实地劳作下去这个夏天,林芳璐带着自己的扎染艺术品,在首尔举办了人生中第一个海外个展。在她的手中,普通的棉布经过数道繁复的工序,呈现出令人惊艳的丰富肌理,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无限可能。她的作品曾获得Loewe基金会手工艺奖。这是该奖项自设立以来,第一次颁给一个亚洲人。云南白族的扎染,曾经是只有少数当地人才拥有的古老手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想象,现在把它带到各大国际展览上的,是一位89年的年轻姑娘。去年年初,一直生活在北京的林芳璐把工作室搬到了上海。我和她的见面也约在了这里。新工作室位于松江一处艺术产业园区,远离城市,安静空旷,窗外能看到大片稻田。林芳璐喜欢自然,在房间放了龟背竹、佛手柑,露台上还养着一只圆滚滚的橘猫。大挑高的空间里,摆放的家具并不多。门边有一口用来染布的大缸,角落里放着缝纫机和织布机。除了各种植物,再无花哨的装饰品。“就是一个干干净净的,适合干活的地方。”在林芳璐看来,扎染的魅力,就在于日复一日、心无旁骛的劳作。一针一线的穿引中,自有一片广阔的世界。01跟着村民“吃百家饭”为天然染料种板蓝根学习扎染,对林芳璐来说,始于一场偶然的因缘际会。25岁那年,她在央美读研,正发愁毕业课题该做什么,对云南扎染产生了兴趣,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张机票就飞去了昆明。当时的互联网不像现在发达,关于扎染的资料也不多。要想找到这项手艺的传人,只能靠在当地四处走访碰运气。每次看到路边卖扎染纪念品的小店,林芳璐就会进去问问店主这些东西是在哪做的。一路走一路打听,花了一个多星期,终于辗转寻到了大理周城村。在村子里的扎染坊,她看到白族女人们将刚做好的半成品布料堆在地上,蜿蜒的线条和纹理就像雕塑一样立体。“我第一次知道纤维可以有这么多变化,那种力量感一下子击中了我。”她当即就决定要留下来,从零开始学起。如今回想起来,林芳璐形容当时的过程像“吃百家饭”,“只要看到谁在干活,就搬个板凳凑到旁边去坐着。”做扎染的村民们,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儿女不在身边,突然间来了这么一个小姑娘,都觉得挺有意思,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白族扎染的步骤很多,绘图、扎花、煮布、染色、固色、拆线、晾晒……因为语言不通,林芳璐起初学得十分吃力,再加上“针线活不灵”,经常被阿姨们调侃“只会读书,手挺笨的。”尤其是扎花,看似简单,实际有十几种扎法,纹样更是成千上万,好像永远也探索不完。但林芳璐反而越陷越深,“这种丰富性是我最喜欢的。”当地人常用天然染料给布上色,长在半山腰的板蓝根就是绝佳的选择。林芳璐跟着大家一起上山,浇水,收割,将板蓝根的叶子和茎浸泡在水里,等它发酵沉淀成靛泥,再进行染色。扎染是艺术,也是体力活。染布时双手要长期泡在染缸的冷水里,不停搅拌布料,反复拿出来冲洗。布料吸满了水会变得极沉,一天下来浑身酸痛是常有的事。妈妈来看林芳璐,都忍不住感叹,对这个从小没怎么吃过苦的女儿“刮目相看”。在毕业展览上,林芳璐带着自己的第一组扎染作品回到了北京。她将扎染工艺用在了抱枕、沙发、摇椅等家居产品中。层层叠叠的褶皱,形态各异的花纹,看上去可爱又拙朴。虽然她自嘲这些作品“现在看起来挺稚嫩的,就是小孩儿做的一些小玩意儿。”但也让她坚定了继续走这条路的决心。“扎染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还能不断产生新的变化。我觉得这就是当代人要去传承它的意义。”02到当地去感受风物和人情毕业后,林芳璐没有任何犹豫,收拾好行李,再次踏上了云南之行。此时的她已经不满足于只做产品设计,而是想尝试扎染的更多艺术表达。回到熟悉的大理周城,她的生活变得很简单。每天早上8点,迎着苍山洱海上工,晚上5点下山,在小馆子里吃点豆花、饵丝或是米线,和婆婆们聊聊新的扎花花型,一天就结束了。“虽然身体是疲劳的,但只需要心无旁骛地做好一件事,心态反而很放松。”她将自己这段时期的心境都融入了创作中。用半年时间做出来的《SHE》,就像大理的山水般柔和,俨然是一幅云卷云舒的诗意画卷。这也是为什么,林芳璐坚信,每次创作都要尽可能地到当地去,与那片土地的风物、人情产生连结,吸收在地文化的滋养。而之所以给作品取名为《SHE》,和她在云南遇到的白族女性是分不开的。在大理,做扎染的大多是村子里的年老女性。男人出去工作、种田,女人留在家中洗衣做饭、照看孩子,有空闲时间就会扎花补贴家用。“她们非常能干,一边承担着繁重的家务,一边还要进行这些手工劳作。每次和她们在一起,我内心都有种复杂的情感,又敬佩又难过。”“特别是接触扎染之前,我从来不知道它的工艺这么复杂,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没有扎花时那些丰富的肌理,最后的染色就不会这么美,但大家却忽视了这个中间过程。所以听到有的游客不理解为什么一块布要卖八九十块那么贵,就会觉得它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这很像女性在我们生活中的处境。她们付出的心血、获得的成就,很多时候没有被大家看到。”正因如此,林芳璐在《SHE》中展现了各种不断变幻的扎花造型,纠缠的、生长的、甚至有些狰狞的,希望让大家感受到女性的情感和力量。《SHE》也让她荣获了2021年Loewe基金会手工艺奖大奖,这是该奖项第一次由中国艺术家获得。“这个时代好像‘女性主义’变成了一种流量密码。但对我来说,将视角投向女性其实是顺其自然的。在云南和我朝夕共处、一起工作的是这些女性,教会我扎染的也是女性,所有这些影响都是她们带给我的。”03学习更多传统工艺一直劳作下去Loewe基金会手工艺奖让林芳璐声名鹊起,更多人认识了她,也通过她的作品感受到了扎染的魅力。当年做毕业设计时,身边还有人会揶揄她:怎么选了这种听上去“又老又土”的课题?现在都大为改观。而她觉得,这个奖项给她带来的最大影响,是终于不必再自我怀疑。“用传统工艺进行现代艺术表达,其实不是一条已经被验证了会成功的路。它不像油画、雕塑,有大量前人的经验可供参照。所以我以前经常会觉得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对是错。”“得奖对我来说更像收获了一份精神鼓励,让我相信我是可以继续走下去的。”她不仅继续探索着扎染的世界,还想尝试更多新的工艺。她去了贵州,学习侗族的手织布和亮布。这种有着独特光泽的布料,在当地都是用来做盛装的。每个侗族人一生一定会拥有一件,在婚丧嫁娶和重大节日上穿。侗布的制作过程十分繁琐。侗族妇女们会从大山里采摘各种植物作为天然染料,将布染色晾干后,在表面涂抹蛋清,并拿一把小木槌反复捶打,往往要花上半个多月的时间,直到它呈现出金属般闪闪发亮的质地。林芳璐用这一工艺创作了《光与锤子》系列作品。在展览上,很多人问她这是什么材料,得知不是金属而是棉布后都震惊不已。“明明是柔软的织物,却看上去坚硬无比。”这和她理解的女性特质也不谋而合,“既有柔的一面,也有千锤百炼后的坚不可摧。”未来,林芳璐还想去洛阳学习雀金绣,发掘更多被忽视的中国传统工艺。她的创作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国际认可,参加“设计迈阿密”,在首尔开个展,年底还将出现在墨尔本双年展。她说,传统工艺的生命力从未枯竭。而一个手工艺者需要做的,只是静静地、踏实地劳作下去。文、编辑/strawberry部分图片来自林芳璐。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THE END -点击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